第1部分
關燈
小
中
大
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
水名。
【水經】洹水,出上黨泫民縣。
【註】音桓。
一音怛。
今土俗音袁。
又縣名。
【輿地廣記】相州臨漳縣本鄴縣,後周分東北界,置洹水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
義同。
又【博雅】洹洹,流也。
又泥洹,卽涅槃也。
洺 【巳集上】【水字部】 洺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名。
水名。
在易陽。
又州名。
【廣輿記】廣平府,漢曰廣平,唐曰洺州,洺河在府城北,源出遼州太行山。
浱 【巳集上】【水字部】 浱 【集韻】與漘同。
浵 【巳集上】【水字部】 浵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正韻】徒紅切,□音彤。
汪浵,水深貌。
一曰水名。
活 【巳集上】【水字部】 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佸。
水名。
【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又生也。
【詩周頌】實函斯活。
又【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
與□同。
活活,水流聲。
【詩衞風】北流活活。
又汨活,水流疾貌。
【馬融長笛賦】汨活澎濞。
又【韻補】葉胡決切,音血。
【魯褒錢神論】無位而尊,無勢而熱。
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杔 【辰集中】【木字部】 杔 【集韻】【類篇】【韻會】□闥各切,音託。
杔櫨,木名。
又【集韻】陟格切,音磔。
杔櫨,□酒具。
一曰柱上枅。
又【玉篇】丁格切。
義同。
湅 【巳集上】【水字部】 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郎甸切,音練。
【說文】□也。
【玉篇】煑絲絹熟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絲。
與練通。
汄 【巳集上】【水字部】 汄 【集韻】,或省作汄。
詳字註。
湆 【巳集上】【水字部】 湆 【唐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泣。
【說文】幽濕也。
【徐曰】今人言浥湆也。
從日與從月別。
【佩觿集】湆、湇□丘及翻。
湆,幽濕。
湇,大羹。
湉 【巳集上】【水字部】 湉 【廣韻】【集韻】□徒兼切,音甜。
澶湉,安流貌。
【左思吳都賦】澶湉漠而無涯。
湵 【巳集上】【水字部】 湵 【集韻】以久切,音酉。
【玉篇】水也。
一曰水名。
○按《正字通》誤入八畫今改正。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鋤加切,音査。
女名。
又七慮切,音覷。
【博雅】妒也。
又將豫切,音怚。
【說文】嬌也。
又遵遇切,音□。
義同。
湕 【巳集上】【水字部】 湕 【廣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音鍵。
水名。
出南郡。
熩 【巳集中】【火字部】 熩 【集韻】【類韻】□後五切,音戸。
【玉篇】光也。
又【字彙】音虎。
義同。
湊 【巳集上】【水字部】 湊 【唐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輳。
【說文】水上人所會也。
一曰聚也。
【汲冢周書】周公將緻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爲天下之大湊。
又【玉篇】競進也。
【戰國策】士爭湊燕。
又湊理也。
與腠通。
【文心雕龍養氣篇】湊理無滯。
又題湊,棺外累木也。
【史記滑稽傳】楩楓橡樟爲題湊。
又【韻補】葉子與切,音咀。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漂嶢□而枝柱。
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又葉遵遇切,疽去聲。
【班固東都賦】僻界西戎,險阻四塞。
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侇洞達,萬方輻湊。
通作輳。
古通奏。
考證:〔【史記滑稽傳】梗楓橡樟爲題湊。
〕謹照原文梗楓改楩楓。
【醜集下】【女字部】【字彙】雲俱切,音于。
人以禮交也。
一曰取義不當,譌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乃浪切,音囊。
儾或書作□。
寬緩也。
湋 【巳集上】【水字部】 湋 【唐韻】羽非切。
【集韻】【韻會】于非切,□音韋。
【說文】回也。
一曰水名。
【前漢溝洫志】關中靈軹,成國湋渠。
【註】水出韋谷。
湍 【巳集上】【水字部】 湍 【唐韻】他耑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煓。
【說文】疾瀨也。
【前漢溝洫志】水湍悍難以行平地。
【註】急流曰湍。
又【集韻】朱遄切,音專。
水名,在酈縣。
【山海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
又【集韻】【類篇】□吐玩切,音彖。
亦疾瀨也。
湎 【巳集上】【水字部】 湎 【唐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緬。
【說文】沈於酒也。
【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
【箋】飮酒齊色曰湎。
【韓詩外傳】飮酒閉門不出客曰湎。
又溺而不反,皆謂之湎。
【禮樂記】流湎而忘本。
又湎湎,流移也。
【前漢敘傳】風流民化,湎湎紛紛。
又通作沔。
【前漢禮樂志】湛沔自若。
【集韻】或作□。
湏 【巳集上】【水字部】 湏 【說文】古文沫字。
註詳五畫。
又【集韻】虎猥切,音賄。
與潣同。
水貌。
考證:〔【說文】古文沫字。
〕謹按沫字當改沫。
互詳本部五晝沫字註。
湑 【巳集上】【水字部】 湑 【唐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音諝。
【說文】莤酒也。
與醑同。
【詩小雅】有酒湑我。
【箋】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露貌。
【詩小雅】零露湑兮。
【正義】湑湑,露在物之狀。
又盛貌。
【詩小雅】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又【說文】一曰浚也。
又【廣韻】相於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
義同。
湒 【巳集上】【水字部】 湒 【廣韻】子入切【集韻】【韻會】卽入切【正韻】賷入切,□音。
【說文】雨下也。
一曰沸湧貌。
又丘名。
【鄒陽酒賦】麴湒丘之麥。
又【集韻】七入切,音緝。
與潗同。
湁潗,水沸貌。
又側立切,音戢。
與濈同。
和也。
岓 【寅集中】【山字部】 岓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
山旁石也。
湓 【巳集上】【水字部】 湓 【廣韻】【韻會】【正韻】蒲奔切【集韻】步奔切,□音盆。
水名。
【地理通釋】潯陽縣,本湓城。
【唐志】江州有湓城戍。
【何晏九江志】靑湓山有井,形如盆,因號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江州故有湓江。
一曰水湧也。
【前漢溝洫志】河水湓溢。
又【廣韻】【集韻】【正韻】□普悶切,音噴。
【蒼頡篇】湓,水聲也。
【郭璞江賦】湓流雷煦而電激。
又【廣韻】【集韻】【韻會】□蒲悶切,音坌。
義同。
又【博雅】漬也。
亦作盆。
【通雅】湓溢,滿起也。
又【集韻】芳問切,音瀵。
義同。
或作。
湔 【巳集上】【水字部】 湔 【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先切,□音煎。
水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綿虒縣玉壘山,湔水所出。
又手瀚也,灑也,傍沾也。
【戰國策】汙明見春申君曰:君獨無意湔袚僕也。
又【廣韻】【正韻】□側前切,音箋。
又【廣韻】【集韻】□子賤切,音箭。
義□同。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
與灒同。
汗灑也。
又【廣韻】昨先切,音前。
湔胡,藥名。
考證:〔【戰國策】汙明見春申君曰,君獨無意湔袚。
〕謹照原文湔袚下增僕也二字。
燼 【巳集中】【火字部】 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刃切,音賮。
【玉篇】同。
詳字註。
【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
【註】燼遺民。
【吳語】安受其燼。
【註】燼餘也。
又葉咨辛切,音津。
【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傳】災餘曰燼。
湖 【巳集上】【水字部】 湖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
【說文】大陂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
【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又水名。
【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誇父山。
又州名。
【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湗 【巳集上】【水字部】 湗 【集韻】芳用切,音葑。
深泥也。
【篇海】本作葑。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五音篇海】音羔。
湘 【巳集上】【水字部】 湘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水名。
【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
【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又地名。
【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又湖名。
【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又烹也。
【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又【集韻】思莊切,音霜。
義同。
湛 【巳集上】【水字部】 湛 〔古文〕【唐韻】宅減切【集韻】【韻會】【正韻】丈減切,□音偡。
【說文】沒也。
一曰湛水,豫章浸。
【周禮夏官職方氏】荊州,其浸潁湛。
【水經注】湛水,出犨縣魚齒山西北。
又水名。
【水經】湛水,出河南軹縣。
又露盛貌。
【詩小雅】湛湛露斯。
又重厚貌。
【楚辭九章】忠湛湛而願進兮。
又深貌。
【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
又【增韻】澄也,澹也。
【謝混詩】水木湛淸華。
又【揚子方言】湛,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丈陷切,偡去聲。
姓也。
晉湛方生。
又【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都含切。
□與耽同。
【說文】作媅,樂也。
【詩小雅】子孫其湛。
【傳】湛樂之久也。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音霃。
與沈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湛恩汪濊。
又【集韻】夷針切,音淫。
與霪同。
久雨也。
【王充論衡】變復之象,以久雨爲湛。
又【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
與浸同。
漬也。
【字林】投物水中也。
【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
亦漬也。
與漸瀸同。
又【集韻】醜甚切,音踸。
湛潭,水貌。
又以荏切,與□同,水動也。
又【集韻】【正韻】□直禁切,音鴆。
沒也。
又【韻補】葉羊戎切,音容。
【楚辭九辯】乗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
驂白霓之習習兮,歷郡靈之豐豐。
溵 【巳集上】【水字部】 溵 【廣韻】【集韻】□於斤切,音殷。
與濦同。
水名,在潁川。
詳濦字註。
湜 【巳集上】【水字部】 湜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
【說文】水淸底見也。
一曰持正貌。
【詩邶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箋】言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動搖也。
【類篇】或作。
湝 【巳集上】【水字部】 湝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皆。
【說文】水流湝湝也。
從水,皆聲。
【徐曰】衆流之貌。
【詩小雅】淮水湝湝。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音諧。
寒也。
一曰風雨不止也。
湞 【巳集上】【水字部】 湞 【唐韻】陟盈切【集韻】知盈切,□音貞。
水名。
【說文】水出南海龍川,西入溱。
【前漢地理志】桂陽郡有湞陽縣。
又【廣韻】宅耕切【集韻】除耕切,□音橙。
又【集韻】虛庚切,音亨。
又癡貞切,音檉。
義□同。
又【集韻】抽庚切,音瞠。
水貌。
湟 【巳集上】【水字部】 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
水名。
【說文】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又州名。
【韻會】漢西平郡,唐置鄯州,宋改湟州,又改樂州。
又【水經注】桂陽含洭縣洭水。
【山海經】謂之湟水。
又潏湟,水波漂疾之貌。
【郭璞江賦】潏湟淴泱。
又神名。
【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陸離而後潏湟。
又汨湟,音相切磨貌。
【馬融長笛賦】絞槩汨湟,五音代轉。
又【揚子方言】湟也。
又【集韻】許放切,音貺。
與況同。
寒水也。
湡 【巳集上】【水字部】 湡 【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音虞。
水名。
【說文】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
又吾翁切,上聲。
義□同。
湢 【巳集上】【水字部】 湢 【廣韻】彼側切【集韻】筆力切,□音逼。
【玉篇】湢,水驚湧貌。
又浴室謂之湢。
【禮內則】外內不共湢浴。
【註】本又作偪。
又整肅貌。
【賈誼新書容經篇】軍旅之容,湢然肅然,固以猛。
湣 【巳集上】【水字部】 湣 【集韻】美隕切【正韻】弭盡切,□音閔。
諡也。
與閔通。
春秋宋閔公,魯閔公。
史記宋魯世家作湣公。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
義同。
又眠見切,音麪。
元湣,混合也。
或作惽。
亦省作泯。
【司馬相如大人賦】紅杳眇以元湣。
【註】言光彩相耀。
幽藹炫亂也。
又呼昆切,音昏。
滑湣,未定之謂。
【莊子齊物論】置其滑湣,以隸相尊。
湣,徐邈音昬。
湦 【巳集上】【水字部】 湦 【集韻】師庚切,音生。
人名。
曹桓公終生。
【史記註】一作終湦。
災 【巳集中】【火字部】 災 【說文】同災。
(災)〔古文〕□□【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
【說文】天火也。
【春秋桓十四年】禦廩災。
又【玉篇】害也。
【書舜典】眚災肆赦。
【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
【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又作菑。
【詩大雅】無菑無害。
亦作甾。
【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
又葉子之切。
【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
又葉將侯切。
【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
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說文】本作烖。
或作災。
籀文作災。
(災)考證:〔【書堯典】眚災肆赦。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湧 【巳集上】【水字部】 湧 【集韻】湧,或作湧。
詳湧字註。
□ 【子集上】【丨字部】 □ 【字彙補】與事同。
【道藏洞靈經】人舍本而□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俗繑字。
湨 【巳集上】【水字部】 湨 【廣韻】【正韻】古闃切【集韻】【韻會】扃闐切,□音狊。
水名。
【春秋襄十六年】會于湨梁。
【註】湨水出河內軹縣。
浭 【巳集上】【水字部】 浭 【廣韻】古行切【集韻】居行切,□音庚。
水名。
【前漢地理志】浭水,出右北平無終縣。
浮 【巳集上】【水字部】 浮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
【說文】氾也。
【論語】乗桴浮於海。
又順流曰浮。
【書禹貢】浮于濟漯。
又濟涉腰瓠曰浮。
【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
【註】浮,瓠也。
又溢也,過也。
【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又先時曰浮。
【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又輕也。
【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又浮浮,氣烝貌。
【詩大雅】烝之浮浮。
又雨雪盛貌。
【詩小雅】雨雪浮浮。
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又浮沉,無定之意。
【詩小雅】載沉載浮。
又【小爾雅】浮,罰也。
謂罰爵也。
【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又水名。
【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裡曰浮山。
又【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又羅浮,二山名。
【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又竹名。
【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又石名。
【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又天浮,星名。
【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
主漏刻。
又【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又【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又【集韻】普溝切,音桴。
漂也。
又【韻補】葉符非切,音肥。
【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考證:〔【詩大雅】烝之浮之。
〕謹照原書改烝之浮浮。
浯 【巳集上】【水字部】 浯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
水名。
【說文】水出琅邪靈門壷山,東北入濰。
又溪名。
【廣輿記】浯溪,在永州府祁陽縣。
又江名。
【陳懋仁泉南雜志】泉州有浯江。
浰 【巳集上】【水字部】 浰 【廣韻】【集韻】□卽甸切,音練。
【玉篇】疾流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倏眒倩浰。
又【集韻】力至切,音利。
又郞計切,音麗。
義□同。
浴 【巳集上】【水字部】 浴 【唐韻】餘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
【說文】灑身也。
【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
【註】浴用湯。
又借爲潔治意。
【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
黑鳥,烏也。
浴謂乍上乍下也。
又水名。
【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
又隂山,濁浴水出焉。
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又【韻補】葉欲屑切,音悅。
【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
忽□雲之霮,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
浶 【巳集上】【水字部】 浶 【集韻】郞刀切,音勞。
浶浪,驚擾貌。
【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海 【巳集上】【水字部】 海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
【說文】天池也。
以納百川者。
【釋名】海,晦也。
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
【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
【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
【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
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葉虎洧切,音喜。
【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葉火五切,音虎。
【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
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
漈 【巳集上】【水字部】 漈 【玉篇】節例切【集韻】子例切,□音祭。
水涯也。
又【吾學編】琉球國西有彭湖島,海水漸低,謂之落漈,舟行誤入者,百無一反。
【辰集上】【月字部】【篇海】音皓。
義闕。
【字彙】同浩。
字從月,同艁,古文造。
□字從肉。
浸 【巳集上】【水字部】 浸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
漬也。
【詩曹風】浸彼苞稂。
又潤也。
【詩小雅】浸彼稻田。
又漸也。
【易臨卦】剛浸而長。
又沒也。
【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又涵也,沈也,澤之總名也。
【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
【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
又通作湛。
【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
浸淫,漸漬也。
【王褒洞簫賦】浸淫叔子遠其類。
或作濅寖。
浹 【巳集上】【水字部】 浹 【唐韻】子協切【集韻】卽協切,□音□。
【爾雅釋言】徹也。
【疏】謂潤澤浹洽,相霑徹也。
【前漢禮樂志】教化浹洽。
又周浹,猶周匝也。
【荀子君道篇】先王審禮,以旁皇周浹于天下。
又【左傳宣九年】浹辰之閒,楚克三都。
【註】浹辰,謂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
【楚語】近不過浹日。
【註】浹日,謂從甲至癸也。
又通作挾。
【周禮天官】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浹渫,水貌。
【郭璞江賦】長波浹渫。
【註】浹渫,水滂溏也。
浺 【巳集上】【水字部】 浺 【廣韻】【集韻】□敕中切,音忡。
浺瀜,水深廣貌。
一曰水平遠貌。
【木華海賦】浺瀜沆瀁。
又【廣韻】直弓切,音蟲。
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乞及切,音泣。
與同。
曝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越逼切,音域。
□或作緎。
亦作□。
羔裘之縫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韻】古文邊字。
註詳辵部十五畫。
浻 【巳集上】【水字部】 浻 【廣韻】【集韻】□烏猛切,音。
浻澋,水回旋貌。
【郭璞江賦】泓汯浻澋。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
義同。
浼 【巳集上】【水字部】 浼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音每。
【揚子方言】洿也。
東齊海岱之閒或曰浼。
【孟子】爾焉能浼我哉。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又母伴切,音滿。
又莫半切,音縵。
義□同。
又美辨切,音免。
浼浼,水貌。
一曰水流平貌。
【詩邶風】河水浼浼。
又通作娓,詳娓字註。
【類篇】或作潣。
浽 【巳集上】【水字部】 浽 【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
浽微,小雨。
又水名。
【山海經】騩山,淒水出焉。
【註】淒,或作浽。
【類篇】或作瀼□。
又【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餒。
【博雅】濁也。
或作涹。
浾 【巳集上】【水字部】 浾 【唐韻】敕貞切【集韻】癡貞切,□音檉。
【說文】棠棗汁。
又【集韻】資辛切,音津。
又【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樝。
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或作赬。
亦作泟。
浿 【巳集上】【水字部】 浿 【唐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霈。
水名。
【說文】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
【前漢地理志】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
又縣名。
【十三州志】浿水縣,在樂浪東北。
又丘名。
【括地志】浿丘,在靑州臨湽縣西北。
【史記楚世家】朝發浿丘。
又【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佈拜切,□音湃。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
又薄邁切,音敗。
義□同。
涀 【巳集上】【水字部】 涀 【廣韻】胡甸切【集韻】形甸切,□音現。
水名。
【山海經】澧水,東流注于涀水。
又【集韻】輕甸切【韻會】經甸切【正韻】詰戰切,□音俔。
義同。
又【集韻】吉典切,音繭。
小溝也。
又【廣韻】胡禮切【集韻】戸禮切,□音。
水名。
在高陵。
漁 【巳集上】【水字部】 漁 【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音魚。
【說文】捕魚也。
【易繫辭】以佃以漁。
又侵取無擇曰漁。
【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
【註】漁色,取象捕魚,然中網取之,是無所擇。
又或作。
【周禮天官】人掌以時。
又水名,在漁陽。
【水經注】漁水,出縣東南。
又姓,宋漁仲脩。
又【集韻】【正韻】□牛據切,音禦。
義同。
【韻會】本作□。
【徐曰】從二魚,魚多也。
篆文從省。
塗 【巳集上】【水字部】 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
水名。
【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
西北入澠。
又水名。
【水經注】塗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塗也。
【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塗。
【註】塗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
【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塗。
【註】五塗徑畛。
塗,道路也。
又堂塗也。
【爾雅釋宮】堂塗謂之陳。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塗十有二分。
【註】謂階前。
若今令甓祴也。
【疏】令甓。
塼也。
祴,塼道也。
又【玉篇】塗塗,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爲塗月。
又石名。
【山海經】箕尾之山多塗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音除。
水名。
與滁同。
【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塗水。
塗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直加切,音秅。
沮洳也。
一曰飾也。
又【集韻】餘遮切,音耶。
涿塗,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餘同。
塗吾,水名。
【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塗吾水中。
涄 【巳集上】【水字部】 涄 【類篇】滂丁切,聘平聲。
水貌。
【備考】【子集】【亠字部】【字彙補】餘從切,音容。
常也,功也。
〇按卽□字之譌。
涅 【巳集上】【水字部】 涅 【唐韻】奴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結切,□音捏。
水名。
【水經注】涅水,東逕涅氏縣。
又縣名。
【水經注】涅水,出涅陽縣西北岐棘山。
又水名。
【馬融廣成頌】丹水涅池。
【註】丹水,涅水,在今鄧州。
又【說文】黑土在水中也。
【淮南子俶眞訓】以涅染緇,則黑於涅。
又【揚子方言】涅,化也。
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涅,或曰譁,雞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時謂之涅。
又涅石,藥名。
【山海經】孟門之山,其下多黃堊涅石。
又【集韻】其兼切。
【鬼谷子】有飛鉆涅闇。
劉昌宗讀。
涆 【巳集上】【水字部】 涆 【集韻】侯旰切,音翰。
【玉篇】乾也。
又涆涆,水迅流貌。
【左思吳都賦】滮滮涆涆。
又與汗通。
【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又【集韻】【韻會】□居案切,音旰。
義同。
笡 【未集上】【竹字部】 笡 【廣韻】遷謝切【集韻】七夜切,□音。
【廣韻】斜逆也。
【博雅】□謂之笡,樘距也。
□ 【補遺】【子集】【人字部】 □ 【五音集韻】同癶。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龍龕】音頂。
涇 【巳集上】【水字部】 涇 【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音經。
水名。
【說文】水出安定涇陽開頭山。
【書禹貢】涇屬渭汭。
【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
又丹陽有涇水。
【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
又交趾有涇水。
【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
又通也。
【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
【註】涇,通也。
謂通流也。
又州名。
【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
又縣名。
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
涇縣,屬寧國府。
本唐猷州。
□見【廣輿記】。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
泉也。
又古定切,音徑。
涇涏,直流也。
消 【巳集上】【水字部】 消 〔古文〕【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
【說文】盡也。
又滅也。
【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
【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
【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
【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
【詩豳風】予尾翛翛。
【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
【詩鄭風】淸人在消。
【傳】消,河上地。
又疾名,與痟通。
【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
【註】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藥名。
又通逍。
【禮檀弓】消搖于門。
【註】消搖,又作逍遙。
又【韻補】葉新於切,音須。
【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
葉下臾。
又葉思留切,音脩。
【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
霍然雲消。
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涉 【巳集上】【水字部】 涉 〔古文〕□【唐韻】時攝切【集韻】【韻會】實攝切,□音□。
【說文】徒行厲水也。
【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又經也。
【枚乗七發】於是背秋涉冬。
又【前漢賈山傳】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
【註】言若涉水獵獸,不專精也。
又大涉,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涉水。
又縣名。
【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涉侯國地,漢涉縣。
又姓。
【左傳】有涉佗。
又【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音跕。
與喋同。
血流貌。
涊 【巳集上】【水字部】 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乃殄切,音撚。
【博雅】淟涊,垢濁也。
【陸機文賦】謬□黃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鮮。
又【玉篇】淟涊,惡醉貌。
又汗出貌。
【枚乗七發】涊然汗出。
又【唐韻】而軫切【集韻】爾軫切,□音忍。
水名,在上黨。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陟略切,音著。
姓也。
湧 【巳集上】【水字部】 湧 【唐韻】餘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音勇。
【說文】騰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湧澎湃。
又水名。
【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湧水注之。
【集韻】或作湧。
涎 【巳集上】【水字部】 涎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音唌。
與同。
【說文】慕欲口液也。
【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音羨。
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
【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涐 【巳集上】【水字部】 涐 【唐韻】五何切【集韻】牛河切,□音莪。
【說文】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
又【集韻】語可切,音我。
義同。
涑 【巳集上】【水字部】 涑 【唐韻】速侯切【集韻】【韻會】先侯切,□音鎪。
【說文】澣也。
一說以手曰涑,以足曰澣。
又【玉篇】濯生練也。
又【集韻】所救切【正韻】先奏切,□音瘦。
盪口也,與漱同。
一曰水有所敗也。
又【廣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
水名。
【左傳成十三年】伐我涑川。
【註】涑水,出河東聞喜縣。
又【集韻】【韻會】□須玉切,音粟。
義同。
涒 【巳集上】【水字部】 涒 【唐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說文】食巳而復吐之。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註】涒,史作汭。
又【集韻】紆倫切,音奫。
涒□,水流曲折貌。
【郭璞江賦】涒□潾。
又俱倫切,音麋。
又于雲切,音熅。
義□同。
淾 【巳集上】【水字部】 淾 【集韻】,古作淾。
註詳欠部十一畫。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音耶。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邊迷切,音椑。
□,或作□。
【博雅】幷也。
渂 【巳集上】【水字部】 渂 【字彙補】古文汶字。
【說文先訓】古志,敘州驛名渂川。
今省作汶。
註詳四畫。
又與岷同。
【異魚圖贊】洞庭之鮒,出於江渂。
亦作□。
湤 【巳集上】【水字部】 湤 【集韻】商之切,音施。
【玉篇】水也。
一曰水名。
本作施。
【水經】施水,從九江廣陽鄕東南流,逕合肥縣,東注漅湖。
又【王周峽船記】峽水湍峻,激石忽發者謂之濆,沲洑而湤者謂之腦。
涓 【巳集上】【水字部】 涓 【唐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音蠲。
【說文】小流也。
爾雅曰汝爲涓。
【家語金人銘】涓涓不壅,終爲江河。
又水名。
【水經注】涓水。
出陸渾西山。
又【水經注】濰水逕諸縣故城,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馬耳山。
又擇也。
【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
又除也。
【前漢郊祀歌】涓選休成。
【註】除惡選取美成者也。
又潔也。
【吳語】乃見其涓人。
【註】涓人,今之中涓,居中而涓潔者也。
又姓。
【列仙傳】有齊人涓子常。
又【集韻】縈絹切,音。
涓澴,流貌。
又與泫通。
【列子周□王篇】乃涓然而泣。
【註】涓,讀爲泫。
涔 【巳集上】【水字部】 涔 【唐韻】鉏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岑。
【說文】漬也。
一曰涔陽渚,在郢中。
【楚辭招魂】望涔陽兮極浦。
又水名。
【水經注】涔水,出漢中南縣東南旱山,卽黃水也。
又潦水亦曰涔。
【淮南子俶眞訓】牛蹄之涔。
又【爾雅釋器】槮謂之涔。
【註】積柴養魚曰槮。
又【韓詩章句】涔,漁池也。
【馬融長笛賦】渟涔障潰。
又涔涔,雨多貌。
又淚下貌。
【江淹雜體詩】涔淚猶在目。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義同。
又慈鹽切,音潛。
【博雅】瀀涔,栫也。
或作槮。
又水名。
【山海經】大時之山,涔水出焉。
又與潛同。
【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集韻】仕濫切。
窪也。
又仕懺切,音鑱。
水涯。
涕 【巳集上】【水字部】 涕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
【說文】泣也。
【玉篇】目汁出曰涕。
【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
【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
【史記宋世家】乃命蔔筮曰涕。
【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
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義□同。
涖 【巳集上】【水字部】 涖 【廣韻】【集韻】□郞計切,音麗。
一曰涖涖,下瀨水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涖涖下瀨。
又臨也。
【詩小雅】方叔涖止。
又視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眡滌濯涖玉鬯。
又【唐韻】力二切【集韻】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利。
義同。
亦作莅。
涗 【巳集上】【水字部】 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稅。
【說文】財溫水也。
一曰泲灰汁。
【周禮冬官考工記】慌氏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
又泲和也,淸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盎齊涗酌。
【註】盎齊差淸,和以淸酒泲之而已。
又【集韻】須銳切,音歲。
義同。
又相絕切,音雪。
拭勺以酌酒。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慌人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
〕謹照原文慌人改慌氏。
涘 【巳集上】【水字部】 涘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俟。
【說文】水厓也。
【爾雅釋丘】涘爲厓。
【詩王風】在河之涘。
濤 【巳集上】【水字部】 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
【說文】大波也。
【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又是酉切,音受。
與□同。
水名,在蜀。
或作濤。
又大到切,音導。
與燾同。
【說文】溥覆照也。
又【韻補】葉陳如切,音除。
【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
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澇 【巳集上】【水字部】 澇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
水名。
【說文】水出扶風鄠北。
亦作潦。
【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
【註】潦,卽澇水。
又灘名。
【水經注】漢水,又東謂之澇灘。
又大波也。
【木華海賦】飛澇相磢。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晧切,□音老。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到切,勞去聲。
義同。
一曰淹也。
涞 【巳集上】【水字部】 淶 【唐韻】洛哀切【集韻】【韻會】郞才切,□音來。
水名。
【說文】水起北地廣昌,東入河。
【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浸淶易。
涠 【巳集上】【水字部】 潿 【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
【說文】不流濁也。
與湋通。
渦 【巳集上】【水字部】 渦 【廣韻】【集韻】□古禾切,音戈。
水名。
與濄同。
【前漢地理志扶溝註】渦水首受狼湯渠,東至向入海。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倭。
水也。
【爾雅釋水】渦辨回川。
【註】旋流也。
又姓。
【三輔決錄】有扶風太守渦尚。
渙 【巳集上】【水字部】 渙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
水名。
【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
【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
大德之人,建功立業。
散難釋險,故謂之渙。
【詩周頌】繼猶判渙。
又渙渙,水盛貌。
【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
【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又【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
義同。
滌 【巳集上】【水字部】 滌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說文】灑也。
【詩豳風】十月滌場。
【正義】洗器謂之滌。
又旱氣也。
【詩大雅】滌滌山川。
又煗風也。
【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
又浩酒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凡酒脩酌。
【註】脩讀如滌。
滌酌,以水和而泲之。
今齊人名浩酒曰滌。
又養牲室也。
【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
亦養牲室也。
又【韻補】葉毒藥切,音鐸。
【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
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潤 【巳集上】【水字部】 潤 【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
澤也,滋也,益也。
【易說卦】雨以潤之。
又水名。
【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
又水名,出金城。
【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
又州名。
【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
又黃潤,蜀布名。
涹 【巳集上】【水字部】 涹 【廣韻】【集韻】□烏禾切,音倭。
濁也。
【博雅】溾涹。
汙濊也。
又漚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漚其絲。
【註】楚人曰漚,齊人曰涹。
又山名。
【山海經】蔥聾山東十五裡曰涹山。
又【集韻】弩罪切,音餒。
與浽同。
亦濁也。
又於僞切,音萎。
水所聚也。
一曰漚也。
漲 【巳集上】【水字部】 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
水大貌。
【焦氏易林】水漲無船。
又溢也。
【杜甫詩】春日漲雲岑。
又南海名。
【謝承後漢書】交趾七郡土獻,皆從漲海出入。
又【集韻】展兩切,長上聲。
義同。
或從長作涱。
又【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音張。
義同。
【郭璞江賦】趨漲截洄。
涪 【巳集上】【水字部】 涪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
水名。
【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
又涪陵,漢縣名,今爲州屬重慶府。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又蒲侯切,音捊。
涪漚,水泡也。
考證:〔【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刪氐遊徼外。
〕謹照原文刪改剛。
遊改道。
渼 【巳集上】【水字部】 渼 【唐韻】無鄙切【集韻】【韻會】毋鄙切,□音美。
水名。
【長安志】渼陂,在鄠縣西四五裡。
又【類篇】一曰水波文。
涫 【巳集上】【水字部】 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也。
【荀子解蔽篇】涫涫紛紛,孰知其形。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
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丸切【韻會】【正韻】沽歡切,□音官。
樂涫,縣名,屬酒泉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溹涫,水名,卽桑乾水,見【水經注】。
涬 【巳集上】【水字部】 涬 【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婞。
瀴涬,大水貌。
一曰混茫貌。
又溟涬,自然氣也。
【莊子在宥篇】大同乎溟涬,物故自生。
又引也。
【張衡思□賦】無緜攣以涬已兮。
【註】言勿牽制于俗,引憂于已。
又姓。
五代有涬寅遜。
亦作□。
涮 【巳集上】【水字部】 涮 【廣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灤。
涮,洗也。
又【集韻】數眷切,音□。
義同。
又所劣切,音刷。
水名。
灤字原從氵從孿作。
孿,數患切。
涯 【巳集上】【水字部】 涯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正韻】□佳切,□音崖。
【玉篇】水際也。
【書微子】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又借作窮盡意。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又朱涯,水名。
【前漢地理志】在鬱陵郡臨塵縣。
又【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
義同。
又【韻補】葉牛何切,音俄。
【柳宗元道州孔子廟□銘】欽惟聖王,厥道無涯。
世有頌辭,益疾其多。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郞何切,音騾。
綾紋。
【寅集中】【工字部】【字彙】普蒙切,撲平聲。
虛脹也。
〇按諸書無此字。
□蒼,胮肛,脹也。
當是肛字之譌。
涰 【巳集上】【水字部】 涰 【集韻】株劣切,音輟。
【玉篇】泣也。
通作啜。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龍珠切,音蔞。
【埤蒼】山巔也。
【正字通】同嶁。
分嶁爲二,誤。
涱 【巳集上】【水字部】 涱 【集韻】與漲同。
液 【巳集上】【水字部】 液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繹。
【說文】□也,□氣液也。
【字林】液,汁也。
又淫液,謂音連延不絕之意。
【禮樂記】詠嘆之,淫液之。
又姓。
【急就篇】有液容調。
又與掖通。
【前漢王莽傳】液庭尉媵未充。
又【集韻】施隻切。
音釋。
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爲弓,冬析幹而春液角。
【註】液讀爲醳。
【疏】醳酒之醳,亦漬液之義。
又解散也。
【文子上仁篇】渙乎其若水之液。
又【韻補】葉弋灼切,音龠。
【左思蜀都賦】黍稷油油,稉稻漠漠。
指渠口以爲雲門,灑彪池而爲陸澤。
雖星畢之滂沱,曾未齊其膏液。
澤音託。
考證:〔【說文】盡也,盡氣液也。
〕謹照二盡字皆□字之譌□氣液也見說文血部兩盡字□改□。
涳 【巳集上】【水字部】 涳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音空。
【說文】直流也。
一曰空濛,細雨。
又【廣韻】口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
又【廣韻】女江切【集韻】農江切,□音□。
義□同。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亦直流也。
涴 【巳集上】【水字部】 涴 【廣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音宛。
涴演,水迴曲貌。
【郭璞江賦】洪瀾涴演而雲迴。
又【集韻】紆願切,音怨。
水名。
【山海經】英鞮之山,涴水出焉。
【註】涴或作□,音寃。
又於袁切,音鴛。
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臥切,惡去聲。
泥著物也。
與汙同。
【韓愈詩】勿使泥塵涴。
淿 【巳集上】【水字部】 淿 【字彙補】古文汨字。
【石鼓文註】從帛從水,爲古汨字。
註詳四畫。
涵 【巳集上】【水字部】 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南切,音含。
【說文】水澤多也。
【揚子方言】涵,沉也。
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
又容也。
【詩小雅】僭始旣涵。
又【集韻】胡纔切,音鹹。
詩小雅鄭康成讀。
又【廣韻】胡感切,音頷。
【玉篇】沒也。
一曰水入船。
【集韻】或從圅作□,從岑作涔。
涶 【巳集上】【水字部】 涶 【唐韻】【集韻】□土禾切,音詑。
【說文】河津也,在西河西。
【玉篇】水在西河。
又【廣韻】湯臥切【集韻】吐臥切。
□與唾同。
【說文】口液也。
或從水作涶。
涷 【巳集上】【水字部】 涷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東。
水名。
【說文】涷水,出發鳩山,入于河。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
【註】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雨。
又【玉篇】瀧涷,露貌。
一曰沾漬貌。
又顆涷,草名。
【本草】款冬一名顆涷。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貢切,音凍。
義同。
涸 【巳集上】【水字部】 涸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鶴。
【爾雅釋詁】竭也。
【禮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
義同。
【說文】亦作□。
涺 【巳集上】【水字部】 涺 【唐韻】九魚切【集韻】斤於切,□音居。
【說文】水也。
【玉篇】水名。
【集韻】或從作□,從凥作□。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普革切。
罔也。
涻 【巳集上】【水字部】 涻 【唐韻】始夜切【集韻】式夜切,□音舍。
水名。
【說文】水出北囂山,入邙澤。
涼 【巳集上】【水字部】 涼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
【說文】薄也。
【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
【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
【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
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同。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
佐也。
【詩大雅】涼彼武王。
本亦作諒。
【韓詩】作亮。
又信也。
【詩大雅】涼曰不可。
涽 【巳集上】【水字部】 涽 【集韻】呼昆切,音昏。
涽涽,未定貌。
【荀子賦篇】涽涽淑淑。
又呼困切,昏去聲。
涽涽濁水。
考證:〔【荀子賦論】涽涽淑淑。
〕謹照原書改賦篇。
岞 【寅集中】【山字部】 岞 【正字通】同岝。
涾 【巳集上】【水字部】 涾 【唐韻】徒合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
【說文】涫溢也。
今河朔方言謂沸溢爲涾。
又涾□,水波相連貌。
詳□字註。
涿 【巳集上】【水字部】 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竹角切,音斲。
【說文】流下滴也。
【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又擊也。
【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
【註】壷,瓦鼓,涿,擊之也。
又水名,出上谷涿鹿縣。
【水經注】淶水,東逕涿縣故城,下與涿水合。
又州名。
【地理通釋】涿州,本漢涿郡。
又涿鹿,山名。
【廣輿記】北直保安州,秦屬上谷郡,漢曰涿鹿城。
西南有涿鹿山。
又【集韻】徒谷切,音牘。
義同。
又直角切,音濁。
地名。
一曰澤名。
亦作濁。
【玉篇】亦作□。
【集韻】或作湪。
澱 【巳集上】【水字部】 澱 【集韻】【韻會】堂練切【正韻】蕩練切,□音電。
【玉篇】淺水也。
一曰陂澱,泊屬。
【左思吳都賦】掘鯉之澱。
【註】澱如淵而淺。
岇 【寅集中】【山字部】 岇 【集韻】魯剛切,音昂。
岇□,山高貌。
一說借昂,義同。
滇 【巳集上】【水字部】 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年切,音顛。
【說文】益州池名。
【前漢地理志】水在益州滇池縣。
又本西南夷名。
【史記西南夷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
以什數,滇最大。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
滇污,大水貌。
又盛貌。
【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又【廣韻】【集韻】□他甸切,音瑱。
滇,大水。
【左思吳都賦】滇淼漫。
【註】滇,水闊無涯之狀。
又【集韻】堂練切,音電。
義同。
又【集韻】之人切【韻會】知鄰切,□音眞。
滇陽,縣名,屬汝南。
【前漢地理志】作眞陽。
【續漢書】又作湞陽。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義同。
又通作顚。
【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
【註】益州顚縣,其人能西南夷歌。
顚,與滇同。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文成顚歌。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滈 【巳集上】【水字部】 滈 【唐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
【說文】久雨也。
一曰水名,在鄠。
【括地志】滈水,源出雍州長安縣西北滈池。
又地名。
【揚雄羽獵賦】經縈酆滈。
【註】通作鎬。
亦作鄗。
又滈汗,水貌。
【郭璞江賦】滈汗六州之域。
又滈滈,水白光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翯乎滈滈。
又【廣韻】許角切【集韻】黑角切,□音嗃。
滈瀑,水沸湧貌。
或作瀥□。
又【集韻】呼酷切,音熇。
亦久雨也。
又黑各切,音臛。
又光鑊切,音郭。
義□同。
滉 【巳集上】【水字部】 滉 【廣韻】胡廣切【集韻】【韻會】【正韻】戸廣切,□音幌。
水深廣貌。
【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集韻】或作潢瀇。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胡沃切,音翯。
小羊。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繮。
○按卽繮字之譌。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類編】俗黽字。
滋 【巳集上】【水字部】 滋 〔古文〕□□【唐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茲。
水名。
【說文】水出牛飮山白陘谷。
又霸水之別名。
【水經注】霸陵縣霸水,古曰滋水。
又蒔也,長也,益也。
【書泰誓】樹德務滋。
又液也。
【禮檀弓】必有草木之滋焉。
又多也,蕃也。
【左傳僖十五年】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
又滋味也。
【禮月令】薄滋味,無緻和。
又濁也。
【左傳哀八年】武城人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我水滋。
又與孳孜通。
又通作茲。
【前漢五行志】賦斂茲重。
又【廣韻】疾之切,音慈。
水名,出高麗山。
【山海經】高是之山,滋水出焉。
滌 【巳集上】【水字部】 滌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說文】灑也。
【詩豳風】十月滌場。
【正義】洗器謂之滌。
又旱氣也。
【詩大雅】滌滌山川。
又煗風也。
【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
又浩酒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凡酒脩酌。
【註】脩讀如滌。
滌酌,以水和而泲之。
今齊人名浩酒曰滌。
又養牲室也。
【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
亦養牲室也。
又【韻補】葉毒藥切,音鐸。
【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
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滍 【巳集上】【水字部】 滍 【唐韻】【集韻】直幾切【韻會】【正韻】丈幾切,□音雉。
水名。
【說文】水出南陽魯陽堯山,東北入汝。
又【集韻】【韻會】或作泜。
又【集韻】丈裡切,音峙。
又直利切,音治。
義□同。
滎 【巳集上】【水字部】 滎 【唐韻】【集韻】【韻會】□戸扃切,音熒。
【說文】絕小水也。
又水名。
【書禹貢】滎波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洛。
又滎陽,郡名。
【地理通釋】滎陽,漢屬河南,今鄭州滎陽滎澤二縣。
又山名。
【山海經】南海之外有滎山,滎水所出。
又【集韻】娟營切,音縈。
滎瀯,波浪湧起貌。
【郭璞江賦】漩澴滎瀯。
又【玉篇】【集韻】□烏迥切,音瑩。
與濙同。
汫濙,小水貌。
又【集韻】縈定切,音鎣。
義同。
亦作瀅。
考證:〔【書禹貢】滎波旣道。
〕謹照原文旣道改旣豬。
滐 【巳集上】【水字部】 滐 【唐韻】渠列切【集韻】巨列切,□音傑。
水激迴旋也。
【木華海賦】□□滐而爲魁。
【註】滐與傑同。
岋 【寅集中】【山字部】 岋 【集韻】鄂合切,音砐。
動貌。
【揚雄校獵賦】天動地岋。
或從土作圾。
【莊子天地篇】殆哉圾乎。
【卯集上】【心字部】【正字通】同惎。
滑 【巳集上】【水字部】 滑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
【說文】利也。
【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
【疏】滑者,通利往來。
所以調和五味。
又澾也。
【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又州名。
【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又水名。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又古國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鄭地名。
【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
【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又姓,漢滑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
亂也。
【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
【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緻其明。
又滑稽,謂俳諧也。
【楚辭蔔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混也。
【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又與汨同。
滑滑,水流貌。
【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
亦亂也。
滒 【巳集上】【水字部】 滒 【唐韻】古俄切【集韻】居何切,□音歌。
【說文】多汁也。
【廣韻】滒溏淖也。
【淮南子原道訓】甚淖而滒。
滓 【巳集上】【水字部】 滓 【唐韻】阻史切【集韻】【韻會】壯士切,□音笫。
【說文】澱也。
【李陵與蘇武書】動增泥滓。
又汁滓。
【周禮春官醴齊註】醴,猶體也。
成而汁滓相將。
又滓方,器名。
【陸羽茶經】滓方以集諸滓器。
又平聲。
【史記屈原傳】泥而不滓。
【註】滓音湽。
滼 【巳集上】【水字部】 滼 【字彙】符諫切,音梵。
浮貌。
見釋藏。
滔 【巳集上】【水字部】 滔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
【說文】水漫漫大貌。
【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流貌。
【詩齊風】汶水滔滔。
又慢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士不濫,官不滔。
又水名。
【穆天子傳】庚辰至於滔水。
又八風之一。
【呂氏春秋】東方曰滔風。
又九土之一。
【淮南子地形訓】西南戎州曰滔土。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聚也。
【莊子田子方】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文】從水舀聲。
舀音由。
凡慆蹈韜縚等字,皆從舀。
上從爪,下從杵臼之臼。
凡陷閻諂欿等字□從臽,音陷。
與舀義別。
考證:〔【淮南子地形訓】南戎州曰滔土。
〕謹照原文南上增西字。
滕 【巳集上】【水字部】 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水超湧也。
與騰通。
【詩小雅】百川沸騰。
又張口騁辭貌。
【易鹹卦】滕口說也。
又【爾雅釋詁】滕,虛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
【集韻】或書作□。
滖 【巳集上】【水字部】 滖 【集韻】宣隹切,音綏。
與浽同。
滗 【巳集上】【水字部】 滗 【集韻】逼密切,音筆。
與潷同。
【博雅】□也。
(潷)【廣韻】鄙密切【集韻】逼密切,□音筆。
【博雅】盝也。
一曰去汁也。
或作滗。
亦作□。
灘 【巳集上】【水字部】 灘 〔古文〕潬【唐韻】【集韻】【韻會】他幹切【正韻】他丹切,□育攤。
水灘也。
【增韻】瀨也。
又【集韻】他含切,音貪。
【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又【集韻】【韻會】□他案切,音炭。
義同。
又【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音。
水濡而乾也。
與暵同。
【說文】作□。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乃案切,□難去聲。
水奔流貌。
又【韻補】葉他涓切,音湍。
【白居易詩】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灘。
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溜 【巳集上】【水字部】 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霤。
水名。
【說文】水在鬱林郡。
【後漢郡國志】鬱林郡有中溜縣。
又【水經注】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
又水溜下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醴泉湧溜于隂渠。
又【馬觀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
又發也。
【管子宙合篇】減溜大成。
【註】減,盡也。
溜,發也。
言徧環畢莫不備得,故曰減溜大成。
又與霤同。
【左傳宣三年】三進及溜。
【正義】溜,謂簷下水滴之處。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義同。
又與留同。
【戰國策】成臯石溜之地。
【註】古作石留。
又與流通。
【靈樞經】所溜爲滎。
【註】溜,流同。
溝 【巳集上】【水字部】 溝 【唐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水瀆,廣四尺,深四尺。
【釋名】田閒之水曰溝。
溝,搆也。
縱橫相交搆也。
【周禮地官】遂人十夫有溝。
又【爾雅釋水】水註谷曰溝。
又溝池,城塹也。
【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
又汗溝,馬中脊也。
【齊民要術】相馬法,汗溝欲其深。
又【集韻】古項切,音講。
與港同。
水分流也。
詳港字註。
又【韻補】葉斤於切,音居。
【焦氏易林】馬驚破車,王孫墜溝,身死魂去,離其室廬。
溞 【巳集上】【水字部】 溞 〔古文〕叜【廣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
【爾雅釋訓】溞溞,淅也。
【註】淘米聲。
【疏】詩大雅:釋之溞溞。
【傳】釋淅米也。
叟叟聲也。
溞叟音異義同。
◎按今《詩》本作叟叟。
又【集韻】疎鳩切,音搜。
義同。
通作溲。
考證:〔【爾雅釋訓】【疏】詩大雅:淅之溞溞。
【傳】釋淅米也。
〕謹照原文淅之改釋之。
溟 【巳集上】【水字部】 溟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並音冥。
【說文】小雨溟溟也。
【揚子太□經】密雨溟沐。
【註】溟沐,漸漬潤澤之意。
又海也。
【十洲記】東王所居處,山外有員海。
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
通作冥。
【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
又瀴溟,水勢絕遠杳冥之貌。
【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又巊溟,山氣暗昧之狀。
【左思吳都賦】巊溟鬱□。
又杳溟,水勢渺深激蕩也。
【郭璞江賦】雷註杳溟。
又【廣韻】【正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音茗。
與瀴同。
又【集韻】莫逖切,音覓。
亦小雨也。
溽 【巳集上】【水字部】 溽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
【說文】濕暑也。
【禮月令】土潤溽暑。
又【博雅】濕也。
【郭璞江賦】林無不溽。
又
水名。
【水經】洹水,出上黨泫民縣。
【註】音桓。
一音怛。
今土俗音袁。
又縣名。
【輿地廣記】相州臨漳縣本鄴縣,後周分東北界,置洹水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
義同。
又【博雅】洹洹,流也。
又泥洹,卽涅槃也。
洺 【巳集上】【水字部】 洺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名。
水名。
在易陽。
又州名。
【廣輿記】廣平府,漢曰廣平,唐曰洺州,洺河在府城北,源出遼州太行山。
浱 【巳集上】【水字部】 浱 【集韻】與漘同。
浵 【巳集上】【水字部】 浵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正韻】徒紅切,□音彤。
汪浵,水深貌。
一曰水名。
活 【巳集上】【水字部】 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佸。
水名。
【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又生也。
【詩周頌】實函斯活。
又【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
與□同。
活活,水流聲。
【詩衞風】北流活活。
又汨活,水流疾貌。
【馬融長笛賦】汨活澎濞。
又【韻補】葉胡決切,音血。
【魯褒錢神論】無位而尊,無勢而熱。
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杔 【辰集中】【木字部】 杔 【集韻】【類篇】【韻會】□闥各切,音託。
杔櫨,木名。
又【集韻】陟格切,音磔。
杔櫨,□酒具。
一曰柱上枅。
又【玉篇】丁格切。
義同。
湅 【巳集上】【水字部】 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郎甸切,音練。
【說文】□也。
【玉篇】煑絲絹熟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絲。
與練通。
汄 【巳集上】【水字部】 汄 【集韻】,或省作汄。
詳字註。
湆 【巳集上】【水字部】 湆 【唐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泣。
【說文】幽濕也。
【徐曰】今人言浥湆也。
從日與從月別。
【佩觿集】湆、湇□丘及翻。
湆,幽濕。
湇,大羹。
湉 【巳集上】【水字部】 湉 【廣韻】【集韻】□徒兼切,音甜。
澶湉,安流貌。
【左思吳都賦】澶湉漠而無涯。
湵 【巳集上】【水字部】 湵 【集韻】以久切,音酉。
【玉篇】水也。
一曰水名。
○按《正字通》誤入八畫今改正。
【醜集下】【女字部】【集韻】鋤加切,音査。
女名。
又七慮切,音覷。
【博雅】妒也。
又將豫切,音怚。
【說文】嬌也。
又遵遇切,音□。
義同。
湕 【巳集上】【水字部】 湕 【廣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音鍵。
水名。
出南郡。
熩 【巳集中】【火字部】 熩 【集韻】【類韻】□後五切,音戸。
【玉篇】光也。
又【字彙】音虎。
義同。
湊 【巳集上】【水字部】 湊 【唐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輳。
【說文】水上人所會也。
一曰聚也。
【汲冢周書】周公將緻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爲天下之大湊。
又【玉篇】競進也。
【戰國策】士爭湊燕。
又湊理也。
與腠通。
【文心雕龍養氣篇】湊理無滯。
又題湊,棺外累木也。
【史記滑稽傳】楩楓橡樟爲題湊。
又【韻補】葉子與切,音咀。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漂嶢□而枝柱。
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又葉遵遇切,疽去聲。
【班固東都賦】僻界西戎,險阻四塞。
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侇洞達,萬方輻湊。
通作輳。
古通奏。
考證:〔【史記滑稽傳】梗楓橡樟爲題湊。
〕謹照原文梗楓改楩楓。
【醜集下】【女字部】【字彙】雲俱切,音于。
人以禮交也。
一曰取義不當,譌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乃浪切,音囊。
儾或書作□。
寬緩也。
湋 【巳集上】【水字部】 湋 【唐韻】羽非切。
【集韻】【韻會】于非切,□音韋。
【說文】回也。
一曰水名。
【前漢溝洫志】關中靈軹,成國湋渠。
【註】水出韋谷。
湍 【巳集上】【水字部】 湍 【唐韻】他耑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煓。
【說文】疾瀨也。
【前漢溝洫志】水湍悍難以行平地。
【註】急流曰湍。
又【集韻】朱遄切,音專。
水名,在酈縣。
【山海經】荊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
又【集韻】【類篇】□吐玩切,音彖。
亦疾瀨也。
湎 【巳集上】【水字部】 湎 【唐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緬。
【說文】沈於酒也。
【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
【箋】飮酒齊色曰湎。
【韓詩外傳】飮酒閉門不出客曰湎。
又溺而不反,皆謂之湎。
【禮樂記】流湎而忘本。
又湎湎,流移也。
【前漢敘傳】風流民化,湎湎紛紛。
又通作沔。
【前漢禮樂志】湛沔自若。
【集韻】或作□。
湏 【巳集上】【水字部】 湏 【說文】古文沫字。
註詳五畫。
又【集韻】虎猥切,音賄。
與潣同。
水貌。
考證:〔【說文】古文沫字。
〕謹按沫字當改沫。
互詳本部五晝沫字註。
湑 【巳集上】【水字部】 湑 【唐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音諝。
【說文】莤酒也。
與醑同。
【詩小雅】有酒湑我。
【箋】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露貌。
【詩小雅】零露湑兮。
【正義】湑湑,露在物之狀。
又盛貌。
【詩小雅】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又【說文】一曰浚也。
又【廣韻】相於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
義同。
湒 【巳集上】【水字部】 湒 【廣韻】子入切【集韻】【韻會】卽入切【正韻】賷入切,□音。
【說文】雨下也。
一曰沸湧貌。
又丘名。
【鄒陽酒賦】麴湒丘之麥。
又【集韻】七入切,音緝。
與潗同。
湁潗,水沸貌。
又側立切,音戢。
與濈同。
和也。
岓 【寅集中】【山字部】 岓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
山旁石也。
湓 【巳集上】【水字部】 湓 【廣韻】【韻會】【正韻】蒲奔切【集韻】步奔切,□音盆。
水名。
【地理通釋】潯陽縣,本湓城。
【唐志】江州有湓城戍。
【何晏九江志】靑湓山有井,形如盆,因號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江州故有湓江。
一曰水湧也。
【前漢溝洫志】河水湓溢。
又【廣韻】【集韻】【正韻】□普悶切,音噴。
【蒼頡篇】湓,水聲也。
【郭璞江賦】湓流雷煦而電激。
又【廣韻】【集韻】【韻會】□蒲悶切,音坌。
義同。
又【博雅】漬也。
亦作盆。
【通雅】湓溢,滿起也。
又【集韻】芳問切,音瀵。
義同。
或作。
湔 【巳集上】【水字部】 湔 【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先切,□音煎。
水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綿虒縣玉壘山,湔水所出。
又手瀚也,灑也,傍沾也。
【戰國策】汙明見春申君曰:君獨無意湔袚僕也。
又【廣韻】【正韻】□側前切,音箋。
又【廣韻】【集韻】□子賤切,音箭。
義□同。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
與灒同。
汗灑也。
又【廣韻】昨先切,音前。
湔胡,藥名。
考證:〔【戰國策】汙明見春申君曰,君獨無意湔袚。
〕謹照原文湔袚下增僕也二字。
燼 【巳集中】【火字部】 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刃切,音賮。
【玉篇】同。
詳字註。
【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
【註】燼遺民。
【吳語】安受其燼。
【註】燼餘也。
又葉咨辛切,音津。
【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
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傳】災餘曰燼。
湖 【巳集上】【水字部】 湖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
【說文】大陂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
【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又水名。
【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誇父山。
又州名。
【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湗 【巳集上】【水字部】 湗 【集韻】芳用切,音葑。
深泥也。
【篇海】本作葑。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五音篇海】音羔。
湘 【巳集上】【水字部】 湘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
水名。
【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
【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又地名。
【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又湖名。
【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又烹也。
【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又【集韻】思莊切,音霜。
義同。
湛 【巳集上】【水字部】 湛 〔古文〕【唐韻】宅減切【集韻】【韻會】【正韻】丈減切,□音偡。
【說文】沒也。
一曰湛水,豫章浸。
【周禮夏官職方氏】荊州,其浸潁湛。
【水經注】湛水,出犨縣魚齒山西北。
又水名。
【水經】湛水,出河南軹縣。
又露盛貌。
【詩小雅】湛湛露斯。
又重厚貌。
【楚辭九章】忠湛湛而願進兮。
又深貌。
【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
又【增韻】澄也,澹也。
【謝混詩】水木湛淸華。
又【揚子方言】湛,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丈陷切,偡去聲。
姓也。
晉湛方生。
又【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都含切。
□與耽同。
【說文】作媅,樂也。
【詩小雅】子孫其湛。
【傳】湛樂之久也。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音霃。
與沈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湛恩汪濊。
又【集韻】夷針切,音淫。
與霪同。
久雨也。
【王充論衡】變復之象,以久雨爲湛。
又【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
與浸同。
漬也。
【字林】投物水中也。
【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
亦漬也。
與漸瀸同。
又【集韻】醜甚切,音踸。
湛潭,水貌。
又以荏切,與□同,水動也。
又【集韻】【正韻】□直禁切,音鴆。
沒也。
又【韻補】葉羊戎切,音容。
【楚辭九辯】乗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
驂白霓之習習兮,歷郡靈之豐豐。
溵 【巳集上】【水字部】 溵 【廣韻】【集韻】□於斤切,音殷。
與濦同。
水名,在潁川。
詳濦字註。
湜 【巳集上】【水字部】 湜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
【說文】水淸底見也。
一曰持正貌。
【詩邶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
【箋】言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動搖也。
【類篇】或作。
湝 【巳集上】【水字部】 湝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皆。
【說文】水流湝湝也。
從水,皆聲。
【徐曰】衆流之貌。
【詩小雅】淮水湝湝。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音諧。
寒也。
一曰風雨不止也。
湞 【巳集上】【水字部】 湞 【唐韻】陟盈切【集韻】知盈切,□音貞。
水名。
【說文】水出南海龍川,西入溱。
【前漢地理志】桂陽郡有湞陽縣。
又【廣韻】宅耕切【集韻】除耕切,□音橙。
又【集韻】虛庚切,音亨。
又癡貞切,音檉。
義□同。
又【集韻】抽庚切,音瞠。
水貌。
湟 【巳集上】【水字部】 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
水名。
【說文】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又州名。
【韻會】漢西平郡,唐置鄯州,宋改湟州,又改樂州。
又【水經注】桂陽含洭縣洭水。
【山海經】謂之湟水。
又潏湟,水波漂疾之貌。
【郭璞江賦】潏湟淴泱。
又神名。
【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陸離而後潏湟。
又汨湟,音相切磨貌。
【馬融長笛賦】絞槩汨湟,五音代轉。
又【揚子方言】湟也。
又【集韻】許放切,音貺。
與況同。
寒水也。
湡 【巳集上】【水字部】 湡 【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音虞。
水名。
【說文】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
又吾翁切,上聲。
義□同。
湢 【巳集上】【水字部】 湢 【廣韻】彼側切【集韻】筆力切,□音逼。
【玉篇】湢,水驚湧貌。
又浴室謂之湢。
【禮內則】外內不共湢浴。
【註】本又作偪。
又整肅貌。
【賈誼新書容經篇】軍旅之容,湢然肅然,固以猛。
湣 【巳集上】【水字部】 湣 【集韻】美隕切【正韻】弭盡切,□音閔。
諡也。
與閔通。
春秋宋閔公,魯閔公。
史記宋魯世家作湣公。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
義同。
又眠見切,音麪。
元湣,混合也。
或作惽。
亦省作泯。
【司馬相如大人賦】紅杳眇以元湣。
【註】言光彩相耀。
幽藹炫亂也。
又呼昆切,音昏。
滑湣,未定之謂。
【莊子齊物論】置其滑湣,以隸相尊。
湣,徐邈音昬。
湦 【巳集上】【水字部】 湦 【集韻】師庚切,音生。
人名。
曹桓公終生。
【史記註】一作終湦。
災 【巳集中】【火字部】 災 【說文】同災。
(災)〔古文〕□□【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
【說文】天火也。
【春秋桓十四年】禦廩災。
又【玉篇】害也。
【書舜典】眚災肆赦。
【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
【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又作菑。
【詩大雅】無菑無害。
亦作甾。
【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
又葉子之切。
【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
又葉將侯切。
【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
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說文】本作烖。
或作災。
籀文作災。
(災)考證:〔【書堯典】眚災肆赦。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湧 【巳集上】【水字部】 湧 【集韻】湧,或作湧。
詳湧字註。
□ 【子集上】【丨字部】 □ 【字彙補】與事同。
【道藏洞靈經】人舍本而□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俗繑字。
湨 【巳集上】【水字部】 湨 【廣韻】【正韻】古闃切【集韻】【韻會】扃闐切,□音狊。
水名。
【春秋襄十六年】會于湨梁。
【註】湨水出河內軹縣。
浭 【巳集上】【水字部】 浭 【廣韻】古行切【集韻】居行切,□音庚。
水名。
【前漢地理志】浭水,出右北平無終縣。
浮 【巳集上】【水字部】 浮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
【說文】氾也。
【論語】乗桴浮於海。
又順流曰浮。
【書禹貢】浮于濟漯。
又濟涉腰瓠曰浮。
【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
【註】浮,瓠也。
又溢也,過也。
【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又先時曰浮。
【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又輕也。
【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又浮浮,氣烝貌。
【詩大雅】烝之浮浮。
又雨雪盛貌。
【詩小雅】雨雪浮浮。
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又浮沉,無定之意。
【詩小雅】載沉載浮。
又【小爾雅】浮,罰也。
謂罰爵也。
【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又水名。
【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又山名。
【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裡曰浮山。
又【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又羅浮,二山名。
【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又竹名。
【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又石名。
【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又天浮,星名。
【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
主漏刻。
又【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又【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又【集韻】普溝切,音桴。
漂也。
又【韻補】葉符非切,音肥。
【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考證:〔【詩大雅】烝之浮之。
〕謹照原書改烝之浮浮。
浯 【巳集上】【水字部】 浯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
水名。
【說文】水出琅邪靈門壷山,東北入濰。
又溪名。
【廣輿記】浯溪,在永州府祁陽縣。
又江名。
【陳懋仁泉南雜志】泉州有浯江。
浰 【巳集上】【水字部】 浰 【廣韻】【集韻】□卽甸切,音練。
【玉篇】疾流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倏眒倩浰。
又【集韻】力至切,音利。
又郞計切,音麗。
義□同。
浴 【巳集上】【水字部】 浴 【唐韻】餘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
【說文】灑身也。
【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
【註】浴用湯。
又借爲潔治意。
【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
黑鳥,烏也。
浴謂乍上乍下也。
又水名。
【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
又隂山,濁浴水出焉。
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又【韻補】葉欲屑切,音悅。
【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
忽□雲之霮,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
浶 【巳集上】【水字部】 浶 【集韻】郞刀切,音勞。
浶浪,驚擾貌。
【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海 【巳集上】【水字部】 海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
【說文】天池也。
以納百川者。
【釋名】海,晦也。
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
【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
【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
【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
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葉虎洧切,音喜。
【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葉火五切,音虎。
【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
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
漈 【巳集上】【水字部】 漈 【玉篇】節例切【集韻】子例切,□音祭。
水涯也。
又【吾學編】琉球國西有彭湖島,海水漸低,謂之落漈,舟行誤入者,百無一反。
【辰集上】【月字部】【篇海】音皓。
義闕。
【字彙】同浩。
字從月,同艁,古文造。
□字從肉。
浸 【巳集上】【水字部】 浸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
漬也。
【詩曹風】浸彼苞稂。
又潤也。
【詩小雅】浸彼稻田。
又漸也。
【易臨卦】剛浸而長。
又沒也。
【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又涵也,沈也,澤之總名也。
【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
【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
又通作湛。
【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
浸淫,漸漬也。
【王褒洞簫賦】浸淫叔子遠其類。
或作濅寖。
浹 【巳集上】【水字部】 浹 【唐韻】子協切【集韻】卽協切,□音□。
【爾雅釋言】徹也。
【疏】謂潤澤浹洽,相霑徹也。
【前漢禮樂志】教化浹洽。
又周浹,猶周匝也。
【荀子君道篇】先王審禮,以旁皇周浹于天下。
又【左傳宣九年】浹辰之閒,楚克三都。
【註】浹辰,謂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
【楚語】近不過浹日。
【註】浹日,謂從甲至癸也。
又通作挾。
【周禮天官】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
浹渫,水貌。
【郭璞江賦】長波浹渫。
【註】浹渫,水滂溏也。
浺 【巳集上】【水字部】 浺 【廣韻】【集韻】□敕中切,音忡。
浺瀜,水深廣貌。
一曰水平遠貌。
【木華海賦】浺瀜沆瀁。
又【廣韻】直弓切,音蟲。
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乞及切,音泣。
與同。
曝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越逼切,音域。
□或作緎。
亦作□。
羔裘之縫也。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韻】古文邊字。
註詳辵部十五畫。
浻 【巳集上】【水字部】 浻 【廣韻】【集韻】□烏猛切,音。
浻澋,水回旋貌。
【郭璞江賦】泓汯浻澋。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
義同。
浼 【巳集上】【水字部】 浼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音每。
【揚子方言】洿也。
東齊海岱之閒或曰浼。
【孟子】爾焉能浼我哉。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
又母伴切,音滿。
又莫半切,音縵。
義□同。
又美辨切,音免。
浼浼,水貌。
一曰水流平貌。
【詩邶風】河水浼浼。
又通作娓,詳娓字註。
【類篇】或作潣。
浽 【巳集上】【水字部】 浽 【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
浽微,小雨。
又水名。
【山海經】騩山,淒水出焉。
【註】淒,或作浽。
【類篇】或作瀼□。
又【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餒。
【博雅】濁也。
或作涹。
浾 【巳集上】【水字部】 浾 【唐韻】敕貞切【集韻】癡貞切,□音檉。
【說文】棠棗汁。
又【集韻】資辛切,音津。
又【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樝。
義□同。
【說文】本作。
【集韻】或作赬。
亦作泟。
浿 【巳集上】【水字部】 浿 【唐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霈。
水名。
【說文】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
【前漢地理志】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
又縣名。
【十三州志】浿水縣,在樂浪東北。
又丘名。
【括地志】浿丘,在靑州臨湽縣西北。
【史記楚世家】朝發浿丘。
又【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佈拜切,□音湃。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
又薄邁切,音敗。
義□同。
涀 【巳集上】【水字部】 涀 【廣韻】胡甸切【集韻】形甸切,□音現。
水名。
【山海經】澧水,東流注于涀水。
又【集韻】輕甸切【韻會】經甸切【正韻】詰戰切,□音俔。
義同。
又【集韻】吉典切,音繭。
小溝也。
又【廣韻】胡禮切【集韻】戸禮切,□音。
水名。
在高陵。
漁 【巳集上】【水字部】 漁 【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音魚。
【說文】捕魚也。
【易繫辭】以佃以漁。
又侵取無擇曰漁。
【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
【註】漁色,取象捕魚,然中網取之,是無所擇。
又或作。
【周禮天官】人掌以時。
又水名,在漁陽。
【水經注】漁水,出縣東南。
又姓,宋漁仲脩。
又【集韻】【正韻】□牛據切,音禦。
義同。
【韻會】本作□。
【徐曰】從二魚,魚多也。
篆文從省。
塗 【巳集上】【水字部】 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
水名。
【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
西北入澠。
又水名。
【水經注】塗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塗也。
【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塗。
【註】塗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
【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塗。
【註】五塗徑畛。
塗,道路也。
又堂塗也。
【爾雅釋宮】堂塗謂之陳。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塗十有二分。
【註】謂階前。
若今令甓祴也。
【疏】令甓。
塼也。
祴,塼道也。
又【玉篇】塗塗,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爲塗月。
又石名。
【山海經】箕尾之山多塗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音除。
水名。
與滁同。
【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塗水。
塗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直加切,音秅。
沮洳也。
一曰飾也。
又【集韻】餘遮切,音耶。
涿塗,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餘同。
塗吾,水名。
【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塗吾水中。
涄 【巳集上】【水字部】 涄 【類篇】滂丁切,聘平聲。
水貌。
【備考】【子集】【亠字部】【字彙補】餘從切,音容。
常也,功也。
〇按卽□字之譌。
涅 【巳集上】【水字部】 涅 【唐韻】奴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結切,□音捏。
水名。
【水經注】涅水,東逕涅氏縣。
又縣名。
【水經注】涅水,出涅陽縣西北岐棘山。
又水名。
【馬融廣成頌】丹水涅池。
【註】丹水,涅水,在今鄧州。
又【說文】黑土在水中也。
【淮南子俶眞訓】以涅染緇,則黑於涅。
又【揚子方言】涅,化也。
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涅,或曰譁,雞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時謂之涅。
又涅石,藥名。
【山海經】孟門之山,其下多黃堊涅石。
又【集韻】其兼切。
【鬼谷子】有飛鉆涅闇。
劉昌宗讀。
涆 【巳集上】【水字部】 涆 【集韻】侯旰切,音翰。
【玉篇】乾也。
又涆涆,水迅流貌。
【左思吳都賦】滮滮涆涆。
又與汗通。
【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又【集韻】【韻會】□居案切,音旰。
義同。
笡 【未集上】【竹字部】 笡 【廣韻】遷謝切【集韻】七夜切,□音。
【廣韻】斜逆也。
【博雅】□謂之笡,樘距也。
□ 【補遺】【子集】【人字部】 □ 【五音集韻】同癶。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龍龕】音頂。
涇 【巳集上】【水字部】 涇 【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音經。
水名。
【說文】水出安定涇陽開頭山。
【書禹貢】涇屬渭汭。
【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
又丹陽有涇水。
【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
又交趾有涇水。
【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
又通也。
【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
【註】涇,通也。
謂通流也。
又州名。
【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
又縣名。
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
涇縣,屬寧國府。
本唐猷州。
□見【廣輿記】。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
泉也。
又古定切,音徑。
涇涏,直流也。
消 【巳集上】【水字部】 消 〔古文〕【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
【說文】盡也。
又滅也。
【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
【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
【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
【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
【詩豳風】予尾翛翛。
【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
【詩鄭風】淸人在消。
【傳】消,河上地。
又疾名,與痟通。
【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
【註】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藥名。
又通逍。
【禮檀弓】消搖于門。
【註】消搖,又作逍遙。
又【韻補】葉新於切,音須。
【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
葉下臾。
又葉思留切,音脩。
【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
霍然雲消。
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涉 【巳集上】【水字部】 涉 〔古文〕□【唐韻】時攝切【集韻】【韻會】實攝切,□音□。
【說文】徒行厲水也。
【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又經也。
【枚乗七發】於是背秋涉冬。
又【前漢賈山傳】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
【註】言若涉水獵獸,不專精也。
又大涉,水名。
【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涉水。
又縣名。
【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涉侯國地,漢涉縣。
又姓。
【左傳】有涉佗。
又【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音跕。
與喋同。
血流貌。
涊 【巳集上】【水字部】 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乃殄切,音撚。
【博雅】淟涊,垢濁也。
【陸機文賦】謬□黃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鮮。
又【玉篇】淟涊,惡醉貌。
又汗出貌。
【枚乗七發】涊然汗出。
又【唐韻】而軫切【集韻】爾軫切,□音忍。
水名,在上黨。
【子集中】【人字部】【集韻】陟略切,音著。
姓也。
湧 【巳集上】【水字部】 湧 【唐韻】餘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音勇。
【說文】騰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湧澎湃。
又水名。
【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湧水注之。
【集韻】或作湧。
涎 【巳集上】【水字部】 涎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音唌。
與同。
【說文】慕欲口液也。
【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音羨。
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
【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涐 【巳集上】【水字部】 涐 【唐韻】五何切【集韻】牛河切,□音莪。
【說文】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
又【集韻】語可切,音我。
義同。
涑 【巳集上】【水字部】 涑 【唐韻】速侯切【集韻】【韻會】先侯切,□音鎪。
【說文】澣也。
一說以手曰涑,以足曰澣。
又【玉篇】濯生練也。
又【集韻】所救切【正韻】先奏切,□音瘦。
盪口也,與漱同。
一曰水有所敗也。
又【廣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
水名。
【左傳成十三年】伐我涑川。
【註】涑水,出河東聞喜縣。
又【集韻】【韻會】□須玉切,音粟。
義同。
涒 【巳集上】【水字部】 涒 【唐韻】【集韻】□他昆切,音暾。
【說文】食巳而復吐之。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註】涒,史作汭。
又【集韻】紆倫切,音奫。
涒□,水流曲折貌。
【郭璞江賦】涒□潾。
又俱倫切,音麋。
又于雲切,音熅。
義□同。
淾 【巳集上】【水字部】 淾 【集韻】,古作淾。
註詳欠部十一畫。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音耶。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邊迷切,音椑。
□,或作□。
【博雅】幷也。
渂 【巳集上】【水字部】 渂 【字彙補】古文汶字。
【說文先訓】古志,敘州驛名渂川。
今省作汶。
註詳四畫。
又與岷同。
【異魚圖贊】洞庭之鮒,出於江渂。
亦作□。
湤 【巳集上】【水字部】 湤 【集韻】商之切,音施。
【玉篇】水也。
一曰水名。
本作施。
【水經】施水,從九江廣陽鄕東南流,逕合肥縣,東注漅湖。
又【王周峽船記】峽水湍峻,激石忽發者謂之濆,沲洑而湤者謂之腦。
涓 【巳集上】【水字部】 涓 【唐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音蠲。
【說文】小流也。
爾雅曰汝爲涓。
【家語金人銘】涓涓不壅,終爲江河。
又水名。
【水經注】涓水。
出陸渾西山。
又【水經注】濰水逕諸縣故城,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馬耳山。
又擇也。
【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
又除也。
【前漢郊祀歌】涓選休成。
【註】除惡選取美成者也。
又潔也。
【吳語】乃見其涓人。
【註】涓人,今之中涓,居中而涓潔者也。
又姓。
【列仙傳】有齊人涓子常。
又【集韻】縈絹切,音。
涓澴,流貌。
又與泫通。
【列子周□王篇】乃涓然而泣。
【註】涓,讀爲泫。
涔 【巳集上】【水字部】 涔 【唐韻】鉏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岑。
【說文】漬也。
一曰涔陽渚,在郢中。
【楚辭招魂】望涔陽兮極浦。
又水名。
【水經注】涔水,出漢中南縣東南旱山,卽黃水也。
又潦水亦曰涔。
【淮南子俶眞訓】牛蹄之涔。
又【爾雅釋器】槮謂之涔。
【註】積柴養魚曰槮。
又【韓詩章句】涔,漁池也。
【馬融長笛賦】渟涔障潰。
又涔涔,雨多貌。
又淚下貌。
【江淹雜體詩】涔淚猶在目。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
義同。
又慈鹽切,音潛。
【博雅】瀀涔,栫也。
或作槮。
又水名。
【山海經】大時之山,涔水出焉。
又與潛同。
【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集韻】仕濫切。
窪也。
又仕懺切,音鑱。
水涯。
涕 【巳集上】【水字部】 涕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
【說文】泣也。
【玉篇】目汁出曰涕。
【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
【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
【史記宋世家】乃命蔔筮曰涕。
【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
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
義□同。
涖 【巳集上】【水字部】 涖 【廣韻】【集韻】□郞計切,音麗。
一曰涖涖,下瀨水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涖涖下瀨。
又臨也。
【詩小雅】方叔涖止。
又視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眡滌濯涖玉鬯。
又【唐韻】力二切【集韻】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利。
義同。
亦作莅。
涗 【巳集上】【水字部】 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稅。
【說文】財溫水也。
一曰泲灰汁。
【周禮冬官考工記】慌氏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
又泲和也,淸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盎齊涗酌。
【註】盎齊差淸,和以淸酒泲之而已。
又【集韻】須銳切,音歲。
義同。
又相絕切,音雪。
拭勺以酌酒。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慌人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
〕謹照原文慌人改慌氏。
涘 【巳集上】【水字部】 涘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俟。
【說文】水厓也。
【爾雅釋丘】涘爲厓。
【詩王風】在河之涘。
濤 【巳集上】【水字部】 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
【說文】大波也。
【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
義同。
又是酉切,音受。
與□同。
水名,在蜀。
或作濤。
又大到切,音導。
與燾同。
【說文】溥覆照也。
又【韻補】葉陳如切,音除。
【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
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澇 【巳集上】【水字部】 澇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
水名。
【說文】水出扶風鄠北。
亦作潦。
【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
【註】潦,卽澇水。
又灘名。
【水經注】漢水,又東謂之澇灘。
又大波也。
【木華海賦】飛澇相磢。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晧切,□音老。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到切,勞去聲。
義同。
一曰淹也。
涞 【巳集上】【水字部】 淶 【唐韻】洛哀切【集韻】【韻會】郞才切,□音來。
水名。
【說文】水起北地廣昌,東入河。
【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浸淶易。
涠 【巳集上】【水字部】 潿 【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
【說文】不流濁也。
與湋通。
渦 【巳集上】【水字部】 渦 【廣韻】【集韻】□古禾切,音戈。
水名。
與濄同。
【前漢地理志扶溝註】渦水首受狼湯渠,東至向入海。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
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倭。
水也。
【爾雅釋水】渦辨回川。
【註】旋流也。
又姓。
【三輔決錄】有扶風太守渦尚。
渙 【巳集上】【水字部】 渙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
水名。
【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
【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
大德之人,建功立業。
散難釋險,故謂之渙。
【詩周頌】繼猶判渙。
又渙渙,水盛貌。
【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
【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又【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
義同。
滌 【巳集上】【水字部】 滌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說文】灑也。
【詩豳風】十月滌場。
【正義】洗器謂之滌。
又旱氣也。
【詩大雅】滌滌山川。
又煗風也。
【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
又浩酒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凡酒脩酌。
【註】脩讀如滌。
滌酌,以水和而泲之。
今齊人名浩酒曰滌。
又養牲室也。
【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
亦養牲室也。
又【韻補】葉毒藥切,音鐸。
【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
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潤 【巳集上】【水字部】 潤 【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
澤也,滋也,益也。
【易說卦】雨以潤之。
又水名。
【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
又水名,出金城。
【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
又州名。
【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
又黃潤,蜀布名。
涹 【巳集上】【水字部】 涹 【廣韻】【集韻】□烏禾切,音倭。
濁也。
【博雅】溾涹。
汙濊也。
又漚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漚其絲。
【註】楚人曰漚,齊人曰涹。
又山名。
【山海經】蔥聾山東十五裡曰涹山。
又【集韻】弩罪切,音餒。
與浽同。
亦濁也。
又於僞切,音萎。
水所聚也。
一曰漚也。
漲 【巳集上】【水字部】 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
水大貌。
【焦氏易林】水漲無船。
又溢也。
【杜甫詩】春日漲雲岑。
又南海名。
【謝承後漢書】交趾七郡土獻,皆從漲海出入。
又【集韻】展兩切,長上聲。
義同。
或從長作涱。
又【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音張。
義同。
【郭璞江賦】趨漲截洄。
涪 【巳集上】【水字部】 涪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
水名。
【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
又涪陵,漢縣名,今爲州屬重慶府。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又蒲侯切,音捊。
涪漚,水泡也。
考證:〔【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刪氐遊徼外。
〕謹照原文刪改剛。
遊改道。
渼 【巳集上】【水字部】 渼 【唐韻】無鄙切【集韻】【韻會】毋鄙切,□音美。
水名。
【長安志】渼陂,在鄠縣西四五裡。
又【類篇】一曰水波文。
涫 【巳集上】【水字部】 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
【說文】□也。
【荀子解蔽篇】涫涫紛紛,孰知其形。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
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丸切【韻會】【正韻】沽歡切,□音官。
樂涫,縣名,屬酒泉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溹涫,水名,卽桑乾水,見【水經注】。
涬 【巳集上】【水字部】 涬 【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婞。
瀴涬,大水貌。
一曰混茫貌。
又溟涬,自然氣也。
【莊子在宥篇】大同乎溟涬,物故自生。
又引也。
【張衡思□賦】無緜攣以涬已兮。
【註】言勿牽制于俗,引憂于已。
又姓。
五代有涬寅遜。
亦作□。
涮 【巳集上】【水字部】 涮 【廣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灤。
涮,洗也。
又【集韻】數眷切,音□。
義同。
又所劣切,音刷。
水名。
灤字原從氵從孿作。
孿,數患切。
涯 【巳集上】【水字部】 涯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正韻】□佳切,□音崖。
【玉篇】水際也。
【書微子】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又借作窮盡意。
【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又朱涯,水名。
【前漢地理志】在鬱陵郡臨塵縣。
又【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
義同。
又【韻補】葉牛何切,音俄。
【柳宗元道州孔子廟□銘】欽惟聖王,厥道無涯。
世有頌辭,益疾其多。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郞何切,音騾。
綾紋。
【寅集中】【工字部】【字彙】普蒙切,撲平聲。
虛脹也。
〇按諸書無此字。
□蒼,胮肛,脹也。
當是肛字之譌。
涰 【巳集上】【水字部】 涰 【集韻】株劣切,音輟。
【玉篇】泣也。
通作啜。
【寅集中】【山字部】【集韻】龍珠切,音蔞。
【埤蒼】山巔也。
【正字通】同嶁。
分嶁爲二,誤。
涱 【巳集上】【水字部】 涱 【集韻】與漲同。
液 【巳集上】【水字部】 液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繹。
【說文】□也,□氣液也。
【字林】液,汁也。
又淫液,謂音連延不絕之意。
【禮樂記】詠嘆之,淫液之。
又姓。
【急就篇】有液容調。
又與掖通。
【前漢王莽傳】液庭尉媵未充。
又【集韻】施隻切。
音釋。
漬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爲弓,冬析幹而春液角。
【註】液讀爲醳。
【疏】醳酒之醳,亦漬液之義。
又解散也。
【文子上仁篇】渙乎其若水之液。
又【韻補】葉弋灼切,音龠。
【左思蜀都賦】黍稷油油,稉稻漠漠。
指渠口以爲雲門,灑彪池而爲陸澤。
雖星畢之滂沱,曾未齊其膏液。
澤音託。
考證:〔【說文】盡也,盡氣液也。
〕謹照二盡字皆□字之譌□氣液也見說文血部兩盡字□改□。
涳 【巳集上】【水字部】 涳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音空。
【說文】直流也。
一曰空濛,細雨。
又【廣韻】口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
又【廣韻】女江切【集韻】農江切,□音□。
義□同。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亦直流也。
涴 【巳集上】【水字部】 涴 【廣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音宛。
涴演,水迴曲貌。
【郭璞江賦】洪瀾涴演而雲迴。
又【集韻】紆願切,音怨。
水名。
【山海經】英鞮之山,涴水出焉。
【註】涴或作□,音寃。
又於袁切,音鴛。
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臥切,惡去聲。
泥著物也。
與汙同。
【韓愈詩】勿使泥塵涴。
淿 【巳集上】【水字部】 淿 【字彙補】古文汨字。
【石鼓文註】從帛從水,爲古汨字。
註詳四畫。
涵 【巳集上】【水字部】 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南切,音含。
【說文】水澤多也。
【揚子方言】涵,沉也。
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
又容也。
【詩小雅】僭始旣涵。
又【集韻】胡纔切,音鹹。
詩小雅鄭康成讀。
又【廣韻】胡感切,音頷。
【玉篇】沒也。
一曰水入船。
【集韻】或從圅作□,從岑作涔。
涶 【巳集上】【水字部】 涶 【唐韻】【集韻】□土禾切,音詑。
【說文】河津也,在西河西。
【玉篇】水在西河。
又【廣韻】湯臥切【集韻】吐臥切。
□與唾同。
【說文】口液也。
或從水作涶。
涷 【巳集上】【水字部】 涷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東。
水名。
【說文】涷水,出發鳩山,入于河。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
【註】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雨。
又【玉篇】瀧涷,露貌。
一曰沾漬貌。
又顆涷,草名。
【本草】款冬一名顆涷。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貢切,音凍。
義同。
涸 【巳集上】【水字部】 涸 【唐韻】下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曷各切,□音鶴。
【爾雅釋詁】竭也。
【禮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
義同。
【說文】亦作□。
涺 【巳集上】【水字部】 涺 【唐韻】九魚切【集韻】斤於切,□音居。
【說文】水也。
【玉篇】水名。
【集韻】或從作□,從凥作□。
□ 【未集中】【網字部】 □ 【玉篇】普革切。
罔也。
涻 【巳集上】【水字部】 涻 【唐韻】始夜切【集韻】式夜切,□音舍。
水名。
【說文】水出北囂山,入邙澤。
涼 【巳集上】【水字部】 涼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
【說文】薄也。
【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又風名。
【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又州名。
【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又姓。
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又與同。
【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
佐也。
【詩大雅】涼彼武王。
本亦作諒。
【韓詩】作亮。
又信也。
【詩大雅】涼曰不可。
涽 【巳集上】【水字部】 涽 【集韻】呼昆切,音昏。
涽涽,未定貌。
【荀子賦篇】涽涽淑淑。
又呼困切,昏去聲。
涽涽濁水。
考證:〔【荀子賦論】涽涽淑淑。
〕謹照原書改賦篇。
岞 【寅集中】【山字部】 岞 【正字通】同岝。
涾 【巳集上】【水字部】 涾 【唐韻】徒合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
【說文】涫溢也。
今河朔方言謂沸溢爲涾。
又涾□,水波相連貌。
詳□字註。
涿 【巳集上】【水字部】 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竹角切,音斲。
【說文】流下滴也。
【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又擊也。
【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
【註】壷,瓦鼓,涿,擊之也。
又水名,出上谷涿鹿縣。
【水經注】淶水,東逕涿縣故城,下與涿水合。
又州名。
【地理通釋】涿州,本漢涿郡。
又涿鹿,山名。
【廣輿記】北直保安州,秦屬上谷郡,漢曰涿鹿城。
西南有涿鹿山。
又【集韻】徒谷切,音牘。
義同。
又直角切,音濁。
地名。
一曰澤名。
亦作濁。
【玉篇】亦作□。
【集韻】或作湪。
澱 【巳集上】【水字部】 澱 【集韻】【韻會】堂練切【正韻】蕩練切,□音電。
【玉篇】淺水也。
一曰陂澱,泊屬。
【左思吳都賦】掘鯉之澱。
【註】澱如淵而淺。
岇 【寅集中】【山字部】 岇 【集韻】魯剛切,音昂。
岇□,山高貌。
一說借昂,義同。
滇 【巳集上】【水字部】 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年切,音顛。
【說文】益州池名。
【前漢地理志】水在益州滇池縣。
又本西南夷名。
【史記西南夷傳】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屬。
以什數,滇最大。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
滇污,大水貌。
又盛貌。
【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
又【廣韻】【集韻】□他甸切,音瑱。
滇,大水。
【左思吳都賦】滇淼漫。
【註】滇,水闊無涯之狀。
又【集韻】堂練切,音電。
義同。
又【集韻】之人切【韻會】知鄰切,□音眞。
滇陽,縣名,屬汝南。
【前漢地理志】作眞陽。
【續漢書】又作湞陽。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
義同。
又通作顚。
【司馬相如上林賦】文成顚歌。
【註】益州顚縣,其人能西南夷歌。
顚,與滇同。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文成顚歌。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滈 【巳集上】【水字部】 滈 【唐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
【說文】久雨也。
一曰水名,在鄠。
【括地志】滈水,源出雍州長安縣西北滈池。
又地名。
【揚雄羽獵賦】經縈酆滈。
【註】通作鎬。
亦作鄗。
又滈汗,水貌。
【郭璞江賦】滈汗六州之域。
又滈滈,水白光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翯乎滈滈。
又【廣韻】許角切【集韻】黑角切,□音嗃。
滈瀑,水沸湧貌。
或作瀥□。
又【集韻】呼酷切,音熇。
亦久雨也。
又黑各切,音臛。
又光鑊切,音郭。
義□同。
滉 【巳集上】【水字部】 滉 【廣韻】胡廣切【集韻】【韻會】【正韻】戸廣切,□音幌。
水深廣貌。
【郭璞江賦】瀇滉困泫。
【集韻】或作潢瀇。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胡沃切,音翯。
小羊。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同繮。
○按卽繮字之譌。
□ 【未集中】【網字部】 □ 【篇海類編】俗黽字。
滋 【巳集上】【水字部】 滋 〔古文〕□□【唐韻】子之切【集韻】【韻會】津之切【正韻】津私切,□音茲。
水名。
【說文】水出牛飮山白陘谷。
又霸水之別名。
【水經注】霸陵縣霸水,古曰滋水。
又蒔也,長也,益也。
【書泰誓】樹德務滋。
又液也。
【禮檀弓】必有草木之滋焉。
又多也,蕃也。
【左傳僖十五年】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
又滋味也。
【禮月令】薄滋味,無緻和。
又濁也。
【左傳哀八年】武城人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我水滋。
又與孳孜通。
又通作茲。
【前漢五行志】賦斂茲重。
又【廣韻】疾之切,音慈。
水名,出高麗山。
【山海經】高是之山,滋水出焉。
滌 【巳集上】【水字部】 滌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
【說文】灑也。
【詩豳風】十月滌場。
【正義】洗器謂之滌。
又旱氣也。
【詩大雅】滌滌山川。
又煗風也。
【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
又浩酒也。
【周禮春官】司尊彜凡酒脩酌。
【註】脩讀如滌。
滌酌,以水和而泲之。
今齊人名浩酒曰滌。
又養牲室也。
【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
亦養牲室也。
又【韻補】葉毒藥切,音鐸。
【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
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滍 【巳集上】【水字部】 滍 【唐韻】【集韻】直幾切【韻會】【正韻】丈幾切,□音雉。
水名。
【說文】水出南陽魯陽堯山,東北入汝。
又【集韻】【韻會】或作泜。
又【集韻】丈裡切,音峙。
又直利切,音治。
義□同。
滎 【巳集上】【水字部】 滎 【唐韻】【集韻】【韻會】□戸扃切,音熒。
【說文】絕小水也。
又水名。
【書禹貢】滎波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洛。
又滎陽,郡名。
【地理通釋】滎陽,漢屬河南,今鄭州滎陽滎澤二縣。
又山名。
【山海經】南海之外有滎山,滎水所出。
又【集韻】娟營切,音縈。
滎瀯,波浪湧起貌。
【郭璞江賦】漩澴滎瀯。
又【玉篇】【集韻】□烏迥切,音瑩。
與濙同。
汫濙,小水貌。
又【集韻】縈定切,音鎣。
義同。
亦作瀅。
考證:〔【書禹貢】滎波旣道。
〕謹照原文旣道改旣豬。
滐 【巳集上】【水字部】 滐 【唐韻】渠列切【集韻】巨列切,□音傑。
水激迴旋也。
【木華海賦】□□滐而爲魁。
【註】滐與傑同。
岋 【寅集中】【山字部】 岋 【集韻】鄂合切,音砐。
動貌。
【揚雄校獵賦】天動地岋。
或從土作圾。
【莊子天地篇】殆哉圾乎。
【卯集上】【心字部】【正字通】同惎。
滑 【巳集上】【水字部】 滑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
【說文】利也。
【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
【疏】滑者,通利往來。
所以調和五味。
又澾也。
【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又州名。
【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又水名。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又古國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鄭地名。
【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
【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又姓,漢滑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
亂也。
【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
【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緻其明。
又滑稽,謂俳諧也。
【楚辭蔔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混也。
【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又與汨同。
滑滑,水流貌。
【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
亦亂也。
滒 【巳集上】【水字部】 滒 【唐韻】古俄切【集韻】居何切,□音歌。
【說文】多汁也。
【廣韻】滒溏淖也。
【淮南子原道訓】甚淖而滒。
滓 【巳集上】【水字部】 滓 【唐韻】阻史切【集韻】【韻會】壯士切,□音笫。
【說文】澱也。
【李陵與蘇武書】動增泥滓。
又汁滓。
【周禮春官醴齊註】醴,猶體也。
成而汁滓相將。
又滓方,器名。
【陸羽茶經】滓方以集諸滓器。
又平聲。
【史記屈原傳】泥而不滓。
【註】滓音湽。
滼 【巳集上】【水字部】 滼 【字彙】符諫切,音梵。
浮貌。
見釋藏。
滔 【巳集上】【水字部】 滔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
【說文】水漫漫大貌。
【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流貌。
【詩齊風】汶水滔滔。
又慢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士不濫,官不滔。
又水名。
【穆天子傳】庚辰至於滔水。
又八風之一。
【呂氏春秋】東方曰滔風。
又九土之一。
【淮南子地形訓】西南戎州曰滔土。
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聚也。
【莊子田子方】滔乎前而不知其所以然。
【說文】從水舀聲。
舀音由。
凡慆蹈韜縚等字,皆從舀。
上從爪,下從杵臼之臼。
凡陷閻諂欿等字□從臽,音陷。
與舀義別。
考證:〔【淮南子地形訓】南戎州曰滔土。
〕謹照原文南上增西字。
滕 【巳集上】【水字部】 滕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騰。
【說文】水超湧也。
與騰通。
【詩小雅】百川沸騰。
又張口騁辭貌。
【易鹹卦】滕口說也。
又【爾雅釋詁】滕,虛也。
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
【集韻】或書作□。
滖 【巳集上】【水字部】 滖 【集韻】宣隹切,音綏。
與浽同。
滗 【巳集上】【水字部】 滗 【集韻】逼密切,音筆。
與潷同。
【博雅】□也。
(潷)【廣韻】鄙密切【集韻】逼密切,□音筆。
【博雅】盝也。
一曰去汁也。
或作滗。
亦作□。
灘 【巳集上】【水字部】 灘 〔古文〕潬【唐韻】【集韻】【韻會】他幹切【正韻】他丹切,□育攤。
水灘也。
【增韻】瀨也。
又【集韻】他含切,音貪。
【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又【集韻】【韻會】□他案切,音炭。
義同。
又【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音。
水濡而乾也。
與暵同。
【說文】作□。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乃案切,□難去聲。
水奔流貌。
又【韻補】葉他涓切,音湍。
【白居易詩】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灘。
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溜 【巳集上】【水字部】 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霤。
水名。
【說文】水在鬱林郡。
【後漢郡國志】鬱林郡有中溜縣。
又【水經注】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
又水溜下也。
【孫綽遊天台山賦】醴泉湧溜于隂渠。
又【馬觀瀛涯勝覽】弱水三千,舟行遇風,一失入溜,則水弱而沒溺。
又發也。
【管子宙合篇】減溜大成。
【註】減,盡也。
溜,發也。
言徧環畢莫不備得,故曰減溜大成。
又與霤同。
【左傳宣三年】三進及溜。
【正義】溜,謂簷下水滴之處。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
義同。
又與留同。
【戰國策】成臯石溜之地。
【註】古作石留。
又與流通。
【靈樞經】所溜爲滎。
【註】溜,流同。
溝 【巳集上】【水字部】 溝 【唐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
【說文】水瀆,廣四尺,深四尺。
【釋名】田閒之水曰溝。
溝,搆也。
縱橫相交搆也。
【周禮地官】遂人十夫有溝。
又【爾雅釋水】水註谷曰溝。
又溝池,城塹也。
【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
又汗溝,馬中脊也。
【齊民要術】相馬法,汗溝欲其深。
又【集韻】古項切,音講。
與港同。
水分流也。
詳港字註。
又【韻補】葉斤於切,音居。
【焦氏易林】馬驚破車,王孫墜溝,身死魂去,離其室廬。
溞 【巳集上】【水字部】 溞 〔古文〕叜【廣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
【爾雅釋訓】溞溞,淅也。
【註】淘米聲。
【疏】詩大雅:釋之溞溞。
【傳】釋淅米也。
叟叟聲也。
溞叟音異義同。
◎按今《詩》本作叟叟。
又【集韻】疎鳩切,音搜。
義同。
通作溲。
考證:〔【爾雅釋訓】【疏】詩大雅:淅之溞溞。
【傳】釋淅米也。
〕謹照原文淅之改釋之。
溟 【巳集上】【水字部】 溟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並音冥。
【說文】小雨溟溟也。
【揚子太□經】密雨溟沐。
【註】溟沐,漸漬潤澤之意。
又海也。
【十洲記】東王所居處,山外有員海。
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
通作冥。
【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
又瀴溟,水勢絕遠杳冥之貌。
【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又巊溟,山氣暗昧之狀。
【左思吳都賦】巊溟鬱□。
又杳溟,水勢渺深激蕩也。
【郭璞江賦】雷註杳溟。
又【廣韻】【正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音茗。
與瀴同。
又【集韻】莫逖切,音覓。
亦小雨也。
溽 【巳集上】【水字部】 溽 【唐韻】而蜀切【集韻】【韻會】儒欲切,□音辱。
【說文】濕暑也。
【禮月令】土潤溽暑。
又【博雅】濕也。
【郭璞江賦】林無不溽。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