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三 考工部七 電報
關燈
小
中
大
得失索然甚明史記貪賈三之廉賈五之言欲利者不求盡利也餘故發其覆而正告之曰貿易之凋敝則電線實為之誠以天地之藏日出不窮奈何逞人力以鑿之使智者不能用其謀勇者不能用其力而反使詐僞之日滋耶
論創立電報
電報之行于泰西各國也三十餘年亦從前未有之奇也其論曰上自 國家下迄軍民皆資其用而歲獲其利亦頗不資亦既行于中國之香港上海門各口岸并屢請我 國家則而效之以為必有獲益之處而我 國家之未肯遽從其請者祇以 祖宗未有之制度不敢率意創行又以事苟無益不免啟勞民傷财之悔事即有利亦啟招與民争利之譏躊躇滿志者數載于茲矣台灣地方曾小試其端天津地方亦議踵其後今則劄委道員朱靜山自津來南将于蘇滬往來之地方自蘇州而上越長江達王營直抵京師之大道創立電線以通文報之往來此舉也是千百年來僅見之舉噫嘻何其健也嘗考古來傳信之法初于山阜之上燒柴起使人見知警後因陰雨有乃立一塔即所謂烽火是也烽火之法外又有令人在高處兩手執旗望其每手将旗一壓一舉各分為何字兩手并壓并舉共分為何字又加以某顔色旗為何字計所舉數為何字俱用遠鏡一照可知夜則用起火以代之以某色光為何字某色光連為何字計所連數為何字又法用一高杆由房頂矗出約露十四五尺首橫平闆兩頭各安活木每一動為一号所動可得七号如拉其首向裡為一号使平及末向外各為一号正立及末向裡各為一号兩頭加算再拉橫闆一高一低兩邊又成四号如此積算共得一百九十六号有餘字若兩處相隔遠甚則中間必須加設幾處總使遠鏡可及為宜在彼時猶稱法為捷便然兩處相距若在四百裡之遠則中間須設一百二十處之多揆計時刻需十三分功夫此法雖巧終嫌未盡善也乎白晝時刻不長僅六點鐘功夫或遇陰雨見亦不清若有損傷修費殊巨既有電氣之法則諸制皆無足觀焉是以泰西各國互相營造不遺餘力同治九年時由法國至美國做成電線長約一萬裡地及同治十二年由英國至美國做成電線長約七千裡地後又做成電線海底極長由英國至印度由印度至新加坡由新加坡至香港為止再由香港至[廈](門)門由門至上海中國之地共三千裡有餘由上海至日本則一千五百裡地由日本至高麗迤至俄國地方共二千四百裡地通共地球上所有海底電線共約長有十萬裡地光景其挂起電線法國約六萬裡地長英國約六萬裡有餘俄國約七萬二千裡有餘英國約二十二萬三千八百裡地東洋日本有心仿效于都城通各處所屬地方縱橫約計已有三千餘裡地長現在仍複方興未艾也今我中土首創是舉即有四千餘裡地長将來擴而充之推而遠之不必數年定可棋布星羅四通八達發号施令也則頃刻可以周知用兵籌饷也則瞬息可以征調便于商者難居奇貨遠聽不啻近觀便于民者遇有偏災下情立可上達至于尋常亟劄之往還遠客家書之珍重雖隔千裡如在一室以視古人之雁足傳書魚腹寄柬鴿能帶信犬可傳音浮沈不足憑遲速不可必其間相去未可以道裡計矣吾不識朱觀察者為何如人聞其籍江蘇向居海上精通西學屢試前茅不數年間由官學生洊濯今職今奉 憲檄籌辦此事智珠在握成算在胸定能副此委任克成創舉名聞中外績着華洋吾故樂書其事而更樂觀厥成焉
論中國自行管理電線事宜
近來中國與歐亞等國通商而于西國規例亦漸能通解即就日本印度兩處而言凡各國公司電線皆至海客而止假如日本則海中電線僅至長崎長崎以内則由日人主政印度亦照此例線至海口為度若口岸之内悉由印人主政其餘各國雖未能周知博訪然由此絜彼想亦事同一律前以中國未設電線之故丹國乃創為大北公司由吳淞通至上海以便分布此不得謂丹國之不合中國無主持此事之人且亦不知此例則亦何怪他人之代為謀也現今華人漸習西法深知此事之大有裨益于是先由津沽達滬業經成功日久通行無滞益知此事之利便今年複加推廣将行于江浙闵粵諸省近已在上海開工而且奏功愈推愈速刻下南浔支線業經告竣大約四月中旬可以傳音值此絲市将臨南浔為數處關要之所此線先成則可藉此以通絲市信息即此可見中國電報局之持原握要大有經緯而于上海之旱線則亦援他國成例歸于華人主持現已将大北公司将原設之線買定該公司雖已經理多年卒不得不準情酌理任憑華人之意向此舉實為情理之正者已但有不可不更為躊躇者第一在用人之必慎其選此後外洋各國傳來電信至海口而止其分送上海各處諒皆歸諸華人則此處實為總彙之所必得谙練才幹之人方克勝任而愉快電傳無西人乃罔不悅服設或以少不更事之人與夫颟預誤事之輩司其事權以緻贻誤消息坐失機宜則必贻笑于西人見譏于國是則最關緊要當軸者所宜慎之又慎者也夫中國應操之權中國自操之外人何敢置喙若欲自操其權而所用非人反緻予人以口實則又可恥之甚矣不觀書信館之事乎外國規例各國郵政皆本國自操其權無論何國郵傳悉由各該國自行主持分送他國之人不得而與焉此正與口岸内地之電線同一規例也中國向無書信館之設故法國英國美國日本國皆各于上海總彙碼頭之區設立書信館以主持郵政數年之前華人有知其故者亦欲創設郵政開設華陽書信館乃一則經費不多一則章程未善一則用人不多且未能悉當遂至極美之舉不旋踵而廢之良可惜也夫郵政之權本當操之中國中國倘能奮然振興亦仿外洋郵政章程檢選精辦之人鄭重将事思周慮密自始至終毫無懈弛則凡各國書信之來上海者必當照例由華人書信館為之分送上海西人之欲寄信于外洋亦必由華人為之彙寄如此則外國書信館可廢一如吳淞上海至海口至門之旱線不得不歸之華人不但利權可以歸華人而中國名器且因是而為之一振乃以不善辦理之故以至舉而複廢此真有識者所大為扼惜者也今者電報之創行在中國尚為日無多而居然一鼓作氣奮發有為将大北公司行之數年之旱線一旦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