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九 考工部三 礦務
關燈
小
中
大
槽一次起槽之法以小水去砂坭所餘稍凈之金鐵砂仍如搖槽仔之法行之此法采金甚捷惟需本錢而又得水得地斯可矣其三法須有大水而又水頭高至數丈礦地又廣則用水龍撞筆水龍以帆布為之将槽平放于地下以撞筆射水于坭則坭變浮而為水所由槽内流出槽内有闆其格如前以收其金此法除搬石伐木而外無事為勞所以最捷而又最逸惟工用稍大且以地勢水利相宜方可也此三法之外有傍法多端或以車仔運坭或以鐵錘碎石或要鋸闆或要鑽木或要開爐鋼鋤或要撘攬頭起水起石起坭或要開井口開龍孔或以火藥發石或以水機車水出外或以水機取水坭塞地以截水或作圳以引水或下水底以撈金坭或伐木為艇或駕艇而過坑或乘桴而遷夥種種工夫既勞且苦曆久始精所衣破所食粗所獲甚微礦山之内黃金價值十五換運來中國價值四十換彼世之奢侈者不谙财來之艱竟揮之如土良可慨也
論中國以金礦予英
英人阙名附
中國為守舊之邦而忽有采金開礦之公司實屬奇聞夫中國礦産甲于天下乃封固不開懸為厲禁使有用之物長埋于深山大澤中宜其困也西人屢欲振興中國自當開辦鐵路礦務并一切富強之事奈華人守舊遂至一事無成三十年來各國良友舌敝唇焦鹹相告誡乃華人以越俎故愈生疑忌自日本棒喝當頭始覺泰西政治之美迩因籌賠日斂手無策駐京英美欽使曾與之代謀善法但彼甯竭民脂斷不勞其心力于礦務商務農務工務之事是中朝之夢猶未大醒也今姑不具論而獨論金礦之事中朝準英公司開采金礦彼能得利多少今極難言聞該公司曾寄金磚至英國與印度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共付出口金磚一十七萬零三百二十八安士查中國周年産金之數實不止此其民間或私藏或變為玩器自非外人能計至于北華金礦務公司采金之人所稱中國每年出口金共重一百萬安士本報殊不能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中國付至英印二處之金一十七萬零三百二十八安士尚有八十三萬安士往于何處乎此采金人之言不實也嘗有西人遊曆中國而歸者謂有多處金産甚富若以新機器采之其利更溥彼所言者皆在北方并雲南四川山西各省以至黃河之北京都之南均以古法淘采不惜遺棄也揚子江之上遊及西北一帶皆有産金北華金礦務公司豫在此開采該公司所探得礦苗皆自華民所遺棄之礦地而得者傾鑄頗佳若此礦苗所含者為中數則不妨一試開采此公司未設以前金坑之上尚有粗粒金砂流落不計華民采金遺棄之外解往北京之粗金粒實不少皆産自此方官礦也華人常在此地以淘金謀生若以我英人開取不宜以淘金之法取之夫中國金礦之富實藏于白石采之實難今英人得中國采金之地共三萬方英裡約合十萬華方裡現設一大公司招股本銀三十七萬五千鎊然其地蠶叢來往匪易最近之處約在北京之西北相距三百英裡雲
論東洋銷煤大局
日人井上幹附
嘗視東洋各埠見其商府繁盛逐年增加極為暢快如新加坡西貢香港上海等最有可觀故就其所見歸而語人曰歐洲學士屢言地球商業之中樞今也自歐洲而移于美洲又将西移于東方亞細亞之太平洋岸蓋信非架空之說矣夫香港新加坡之繁盛年甚一年船舶進口出口月多一月試舉昨年進出該二埠船舶及其噸數開列如下
香港進口 三萬六千九百八隻 七百八十二萬七千三百九十八噸
香港出口 二萬六千八百五十三隻 七百八十萬四千七百十五噸
新加坡進口 四千四百三十七隻 三百七十八萬三千九百五十一噸
新加坡出口 四千四百三十四隻 三百七十八萬八千八百二十一噸
由右表觀之新加坡之于香港比其船舶數則不過九分之一而比噸數則殆當二分之一是其故蓋在香港以北小船舶多以航行沿海為事而在其西則多以開行遠洋為事宜用大輪船故獨于噸數見其多也今以香港船舶噸數比之于我五港出進船舶殆當四倍之多豈不盛乎且不獨比之日本見其多也即比諸英京倫敦及裡波浦兒亦出一頭地夫倫敦為地球财富之中樞而裡波浦兒為英國商業最盛之地然以昨年所進出該埠船舶噸數比之香港實輸約一百三萬噸而以倫敦比較亦實輸約七十七萬噸則香港之盛将逮駕其本國首郡也興旺如此故其重地日益昂貴至甚者方一尺之地價約百二十圓可以觀其一班矣東洋諸港均有日盛之勢但以香港新加坡上海為最耳西人言曰凡欲蔔市府之繁盛莫善于察其需用鐵煤多寡煤與鐵二者實測量商業高低如何之機器也然則稽查三埠所輸進輸出之煤數亦為至要矣今舉三埠所輸進之煤數譯錄于左 明治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即昨年
新加坡三十三萬四千百三十六噸四十三萬八千七百三十七噸四十六萬八千百五噸
香港五十萬千九百七十七噸五十七萬五千八十八噸六十一萬三千四百八十八噸
上海三十九萬六百九十六噸四十一萬三千六百三噸五十六萬五千五百九十九噸
按右表觀之可知各埠日益繁盛矣然則何故能為此盛乎曰其故蓋有二一為日中戰役此一役至使歐美人注目于東洋局面也一為銀币賤落銀币賤落則東洋使用銀币之國即如中國日本是貿易貨物輸出歐美金币國者甚為容易所以緻此也然銷煤之量數年有增加雖則日益繁盛至導成其繁盛之故則有三端一曰軍艦增加蓋歐美諸國注目于東洋局面多派軍艦于東洋欲大伸其力于是在東洋埠頭諸艦不得不屢購煤于各地是其一端也二曰為改造船舶迩來購造船舶之術亦有更改而新造之船多尚快疾故欲行船快疾用煤亦必多也是其二端也三曰制造之業興旺近年上海地方華洋人等頻興制造之業故需用煤亦加多也是其三端也抑在明治二十六年所輸進煤數三十九萬噸至二十八年為五十六萬噸是豈非為其工業興盛乎此等煤數不審自何地而至意者向各埠口輸進日本煤亦不少也今試舉之開列如左
日煤輸進新加坡數 日煤輸進香港數
明治二十六年 十一萬八千三百七十九噸 四十萬三千二百二十七噸
二十七年 十九萬二千四百九噸 四十六萬八千七百六十四噸
二十八年 十九萬四千五十七噸 四十八萬六千百五十四噸
日本煤銷路将漸西及其于新加坡在明治二十五年僅見五萬噸而至二十八年實為十九萬餘噸而試以日本煤質量比較外國煤查其異同凡外國煤不論其為英國煤與澳洲煤或勃兒尼淤煤概為大塊而日本多小塊外國煤含小砂礫頗多此等諸煤觀外貌雖似無大差若破壞之則英煤獨帶黯淡銀色此色英煤所特有而購銷者最為愛賞日本炭佳者多為輪船用以高島煤為第一夕張煤亞焉金田煤又亞焉三池赤池空知鲶田等諸煤亦其次也高島煤均勝于英煤而上市場為甚少夕張煤輸出系近時之事然其質量佳良故贊賞滿市破壞視之銀色黯淡酷似英煤銷者亦愛用之而其價值亦比日本他煤貴約六七十仙金田煤亦為輪船用殆與夕張煤聲價同焉要之日本煤比較外國價值頗廉故得好聲名于市上也然其最可憂者在煤商不自重而為拍賣之類雖銷路日增固甚可喜然拍賣之獘将奈之何上海之地日本商人甚多僑寓故日本各種之煤亦知名焉至香港其地稍遠而日商較少故惟夕張空知三池高島赤池唐津鲶田等諸煤獨著名耳至新加坡則夕張金田空知三池高島大浦諸煤獨顯而其餘概稱日本雜煤或門市雜煤是煤坑主不自謀輸出之計而任煤商輸出故質量不能一律随沒其佳好者而進粗惡之所緻也且薄赀之徒不能作長久計而出于拍賣之舉是損煤價不也聞近時門司地方興一股分公司欲匡正此獘立志為最高若無此舉則日煤前程亦可憂慮也夫新加坡香港上海三埠所用煤質各有異同在新加坡所銷多是航行遠洋船舶所用故煤質以上等為尚在香港多用中等上海多銷下等矣蓋上海之地多給制造又為航行近海之用外煤能與日煤争價者未必無諸種煤也現昨年英國伽裡夫煤輸進新加坡為十五萬七千噸該埠銷英煤雖逐年減色英煤本供戰艦所銷故不複有減色也必矣香港昨年輸進英煤六萬二千九百二十二噸為近年所稀見蓋于中日交戰之後英國為貯煤之計于此也至上海則外國軍艦進口補載煤炭甚稀故輸進英煤亦寡昨年輸進僅六千五百十一噸則上海輸進英煤之前程可推而知耳又新加坡昨年輸進澳洲煤數為四萬二千二百七十九噸比之明治二十五年所輸進殆不出其半澳洲最近新加坡猶且如此則其餘亦可知耳香港昨年輸進澳洲煤一萬千四百六噸于上海為二萬九千八百三十四噸意此後自非日煤價值騰貴或澳洲煤坑減殺其采掘費資恐澳煤上東洋市場亦頗難矣又開平煤及漢口煤頗有起色昨年開平煤輸進上海數為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五噸漢口無煤為二萬四千六十六噸度日後更有起色蓋因其産地相近而價值亦廉賤之故也其價值同日本下等煤品雖有美煤及雞籠煤輸其數甚少不足論也昨年香港輸進東京煤四萬千八百三十九噸比之前年減四萬八千噸矣市賈之徒雖頻稱此煤謂日後必有起色然質量粗惡故值價從賤則非日煤之偶也可無論矣昨年新加坡輸進煤數僅八千五噸又輸進孟哥兒煤一萬八千七百七十四噸度于日後必無起色也此等諸煤之上市雖不足介意獨至拉夫安煤及色拉克煤二種則頗可念也拉夫安色拉克皆在勃兒坭淤島煤坑地名也沙坑每月産煤約三千噸拉坑每月産煤約六千噸日後增擴更可知矣夫此等煤價賤于日煤價約五十仙品質亦不甚劣則為日煤勁敵可知也新加坡所輸進年年增多即在明治二十六年為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三噸二十七年為二萬二千九百十七噸至二十八年即昨年也為四萬七千八百四十四噸要之英國與澳洲之煤兩種質量雖不精良而價值昂貴不能敵日煤也雖勃兒坭淤煤似可系念亦是局于一區之地耳日煤質量佳美價值亦不甚貴惟此特色足以壓抑諸衆煤矣雖煤坑事業不改美善各處銷路不益增擴雖有良煤亦複何用為煤坑主及為煤商者亦宜深思審察矣
論煤
煤微物也而其為用則甚巨大之可以運動機器制造各物次之可以催轉輪機行走舟車小之可以成熟飲食供人日用豈非天下至有用之物哉然又天下至易得之物也今以中國而論煤藏于山之處實不少現經西人代為各處測查屢次着為論說而布告于人者亦不少總未有更能詳明于近日英國地理公會所論述者也其論實創自裡多文君蓋裡多文者乃英人之明于地理水性者少時世襲爵位昔日曾經曆中國十八省地将各省地勢逐為考察遂以其所訪聞得詳者講述于英之地理公會據其所雲中國煤事若使能從西人之議實為中國極大慶幸之事查得中國産煤之山不僅在于藏煤之多更在于取煤之易也故裡多文君有言欲将中國之煤與他國相較量陰以畝數揆算其所藏又須以其易于采取運載而兼核如四川一省藏煤雖多而其煤率皆沉沒煤上層土石重厚欲鑿取之費用較大與瀕海各處所産相同雖地不愛而人工浩繁尚非大利也湖南之南境與河南一省産煤雖多而采取者又難于多得至于黃浦楊子江兩湖一帶之地各山藏煤極多按畝與歐洲産煤最盛之國相較尚為更豐若論容易挖取而所産之煤又最佳莫如山西一省彼處非但開挖暴露之處煤較易得即煤礦極深之處亦皆遍達蓋因産煤之山全無土石相雜故采取者僅須平挖不比他處必須深挖直至礦底也而且其煤佳而又多若供世人日用核計則山西煤礦克供天下人千年之用也其豐也如此豈非天賜世人無窮厚利哉又曰中國有如此産煤佳而且多之地足敷創造鐵路之費也由山西煤礦起先造鐵路以至各處載煤所得已可供其費用其餘運載貨物所得皆為餘利矣裡多文君之言如此查英國現在所有尚藏未挖之煤依西士細景之尚可再供英國一百四十年之需與山西相較可以知山西藏煤之富矣夫煤之為物實世人之至也造作運載皆賴利之即農夫亦當藉以輔人工而力田也請以泰西所新創各機器而試用之其裕國便民之事必有可觀者焉英國因悉其利而取其益故能富強雄峙于泰西也吾甚惜夫中國以有用之物而置之無用之地或恐滋事而不為或因風水而停止豈不大可惜哉
宜廣開煤礦說
語曰大哉幹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故有天地即有與天地氤氲蘊結涵濡煦妪吐納日月之精華長養雨露之滋息者此植物動物所以與最锺靈秀之人同俯仰于覆載之中而生生不已然其有不可見者中庸曾言之在山則草木生之禽獸居之藏興焉在水則鼋蛟龍魚生焉貨财殖焉是可見地中之為物正多也夫曰藏曰貨财則豈止區區之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已哉觀于今日之無地不礦而知其所包括者大矣蓋嘗論之礦有金礦銀礦銅礦錫礦以及煤礦鐵礦之不同然中國古聖賢帝谛王往端冕垂裳與天下共趨于熙皞言仁義而不言利即如周禮人一職所謂天地有自然之利可取之以供民用然卒未聞有一人焉以之富國以之裕家而垂開礦成法于後世者也說者謂中國之礦中國人非不知之祗以風氣未開大抵惑于風水之說此開則此禁彼開則彼禁屈計二十一省中幾乎無山不禁而東南尤甚間有無業遊民窮居山谷偷采礦苗即确知其為金為銀為銅為錫而苦于不知提煉之方仍歸于無可奈何而不得恃為療病之藥石就使 國家能出少府之錢大興礦務如前明開礦時使者星轺所指各州縣無不負弩前驅絕壑缒幽披荊棘以驗産礦與否似乎開礦一事當可與闾閻相更始地不愛人盡取盈豈非積久不治之痼疾一旦忽快睹其霍然乎哉乃未幾奄橫行即藉此為植黨營私之地先是竭民力以工作民逃亡于是借緝逋為名缇騎所至雞犬為之不甯繼則無礦之處亦勒令州縣苛派戶口如正供然殷實之家量其産業以為出礦之多寡敲撲追呼無一省不騷擾殆遍民方求死之不暇奚暇有尊君親上之心以報稱于刑求之下一時壯者去而為盜為賊老弱轉溝壑鄉裡可數十裡無人司農尚未知礦稅之為赢為绌而明社已屋矣我 朝鑒于前代救民水火睹民獘政首先禁革開礦如漢高祖入關故事永遠垂為令甲此中國之談礦務者所以不啻因噎廢食也抑又聞之中國之礦專以金銀為重銅鉛錫次之鐵又次之煤不介意蓋金銀介乎國流通之間宰制國用以二者視夏書所載厥貢三品惟金貴獨倍蓰比于漢武帝之白鹿皮币即目前而論金價實為向來所未有銅鉛錫不惟制器為民間日用所必需而且鑄錢必以三者相和始顯肉好輪郭之美鐵則平時鑄為農器普天之下所賴者廣故鐵礦在湖廣等省尚可開采而煤則僅供煁竈以代薪其價良賤往往煤如山積無人過問推原其故其時風輪火管未入中國煤祗供炊爨之用近日汽機盛行人人知汽機之利全恃乎煤因而煤遂有專門之學
嘗聞其人雲煤質之高下與夫之濃薄火之緩急皆大有關系且産煤有石山有土山有土石夾雜之山而又有東洋煤歐洲煤開平北地之煤長江以内之煤何處為何用相宜何價與何地相等皆須一一分辨于胸臆之中總之中國之煤所産極廣在地球上可稱獨步故佛經有中國名山到處皆金銀宮阙之說特以前無銷煤之路故煤可而勿論今既輪船出入無分界限則中國宜以煤礦為諸務之先不可置為緩圖讓他人以利權獨擅也且中國從前如雲南之銅廠往往侵蝕帑本不但毫無餘利而且銅斤轉運至京非常之貴人皆以為後言不知此乃工費而貨少使然今煤既與銅苗錫汞大相懸殊則一難一易其間不能以寸他如或疑内地之煤不敵洋煤惟恐輪船汽機未必合用而或相阻撓則又不然以現在計之開平煤為第一昨有人雲洞庭以南已據精于煤事之礦師過不減開平将來倘能大開巨井如湖北大冶縣馬鞍山之井既廣且深則用煤者又何必舍近而求遠乎抑又聞之精于格緻者雲凡萬山叢雜之中地必厚厚則氣長氣長則蘊蓄其下者輪囷磅為物幾不可以深淺多寡計蓋地球之上浮出水面者為土土上之暢茂發生随春夏秋冬為消長者人所共睹之物也而土之中又有含生氣養氣者斷不能如鴻荒未辟之初付諸虛無寂滅蓋水亦土所載也水無氣水底之土有氣而水亦遂秉土之氣以為氣故凡水中之介族鱗族以及似介非介似鱗非鱗之族無不各含土氣或居不測之淵或據無垠之壑孳生宅大同居中和之位育而木石之鐘靈毓秀煥發其光華者無論也顧有水必有山山在地上地中熱氣遇水固流行而無滞遇山尤蘊積而不窮人祗見水底之奇奇怪怪一經波瀾推蕩風力吹攝出水面以供生人之取求而不知其熱氣之藏于山者且倍蓰于澤國且非一手一足之勞可以窮其源委而得其樞紐也夫以中國之地大物博氣候和煦無極燠極冷之偏枯雖西北多山東南多水論東南則地不足于重沄論西北則地不滿于沙漠然此皆不知九州島之外有九州島者管窺蠡測之說也今日者幹戈玉帛一如奕棋有勝有負矣數十年來船輪繹絡不止一國火車行動不止一轫轉瞬鐵路開工由南而北數千裡之鐵軌拟皆取材于山西湖北不必購自外洋蓋自上年明降 谕旨令各省督撫一體曉谕民間準興礦務事由宸斷一時泥于風水妄談者已不禁而自戢近來各疆臣覆奏之章幾于無一省不有此天地自然之利而煤與鐵為最盛如九月初四日接天津友人來函謂近日由蘆通漢幹路道出山西曾派山西接築鐵路四百裡因此山西派員到津講求平道安軌之法并詳核每裡需木石料若幹人工費用若幹又稱由蘆通漢一路雖有 旨饬各富商能集赀至千萬兩以上者準其設立公司開辦中國事大抵一經 聖谟指畫無論難易總可收通力合作之效
故說者謂此事雖系創舉就其規模而論大工固可計日而待但查勘道路修造涵洞橋梁仍須雇用西人襄理近日西法盛行武備水師各設學堂故現在當路亦議設鐵路學堂招募曾習洋文聰穎子弟就堂肄業異日學成專供鐵路之指臂雲雲是中國鐵路可無中止之虞而中國之鐵與煤尤有不能不先為儲備者矣現在沿海各省以及長江上起重慶下迄吳淞機器制造局次第林立加以官商大小火輪船有加無已每日需煤已不可以偻指數設必依舊坐視漏仍予外人以無窮之美利不幾大可惜乎屈計中國已開之煤除開平外湖南之湘潭湖北之大冶江西之萍鄉不但可備汽機之采擇而且質潤力足能煉焦煤焦煤者蓋用上等生煤入火煉去其油一如燒木炭之法專供煉鋼镕生鐵之爐錘此三項直與台灣之基隆相似他如安徽池州之大山江蘇徐州之利國監皆因采取不甚得法等諸自鄫以下近日則河南迤西各州縣有煤見諸劉中丞之入告江南則句容之青龍山龍潭之象山石爛山皆經鹽巡道一再查勘确有偷挖痕其非無煤可知浙江則龍遊已由官開辦而嚴州等處則商人亦已開有成效緣浙東西上承黃山大幹至天目山分枝而下其山大抵皆磊石而為高峭秀如蓮花故其煤多含石質質重而焰沈所以不合時宜其餘邊遠省分如雲貴川陝其礦且不止于煤蓋五金皆具又甲于天下之奧區矣目下各省鑒于上年所購軍火之吃虧皆奏請籌自行制造如果各省之煤可自顧其制造而有餘則擴而充之并可兼顧他省鼓鑄之不足又何至專恃日本之麻旗黑松為性命如上年東道不通制造正當上緊而煤無來路幾幾乎懸爐以待煤且使日人笑之以鼻也哉然則是說也亦所謂自強之一端雲爾
開煤礦須講求洩氣引氣說
日本新開達嘉西馬煤礦被礦内郁氣轟發傷斃數十人故開煤一役亦極危險等語鄙人于此事初不熟谙竊有所見因作此議以質是否蓋煤産于地較他物倍多計煤中所有銅鐵水銀硫磺等物郁而不發則藏氣必多一旦掘取使于此處開洞而不于彼處開洞以吸生氣則郁氣從洞出而人自洞入猶之之下閉其火門而人從囟中窺探則必暈絕是以開煤者必作兩洞以一洞吸風礦中郁蒸之氣既藉以扇而又使煤氣礦氣散而弗相搏又煤礦之中别産似硝非硝之物色白而質細如麥粉然亦可以謂之硝也其氣與煤礦氣值則必緻轟裂今有吸風之洞則硝氣亦藉以吹散大凡炎夏氣盛地必發雷諸氣皆動煤磺硝氣迸合則震故雷震時隐隐有火藥氣者此理也顧山中有煤而平地亦有雷者何也平地之下藏煤亦多去地太深而性又窪濕故人力難施而不采取耳若雷震則三氣亦迸合而奮擊以起山中之煤去地不遠如人身之骨隆起處骨隐隐外露而平坦處不見也又平地如地腹山峽為地背地形旋轉遠至萬裡以外或此之平地在彼處即為地骨以針刺人背及骨易以針刺人腹及骨難故舍平地之煤而取山上之煤也山形墳起地勢高燥燥必生火極易故開礦之時三氣偶然迸合其轟烈愈甚觀于霹靂之來其響甚厲不如殷殷之聲之在地平下者其故可思矣蓋霹靂從山中出四面高突其出也勢甚奮迅而為突兀嵚巇者所撞激故其聲大而平地則響應漸遠又以地皮太厚煤磺硝氣之合去人遠甚故不聞震厲耳凡霹靂之前必有閃電三氣合也霹靂之後必雷聲悠悠揚揚久而至于無者此山中震動後山下之地與平地下相通推而漸遠也地氣待天時而洩震雷大雨之後人情極其舒暢若連旬亢旱則民有疫疠矣此因乎自然者也而發掘煤礦緻三氣相搏者此因乎人力者也順天時則一起即散故傷人少因人力則非時震蕩故傷人轉易是以開煤者必置二洞以一洞受生氣而即以吹炭氣使其不至搏激而罹轟烈之禍也日本新開煤礦今傷人至數十人之多豈其未知此道乎蓋或者洩氣之法猶未盡善也抑日本地氣之熱較甚于他處而或達嘉西馬有火山之餘脈乎中土民情惑于風水之說故凡開礦必不洽于輿情而甚有因此肇事者今當道銳意富強習見西法驗知地利之可興民情亦漸有轉意聞将有數處議興開煤之役而日本礦内人工适遭此厄苟令中人聞之謂礦内郁氣轟烈必傷斃夫役性命則在國家收地利而民人緻死傷勢必疑慮交至而中寝其議豈非因日本一事而失中國緻富之大機會乎大抵治人治法兩者必兼全而後可徒知煤礦之利而堤防不加謹慎則日人覆轍豈在遠哉吾甚願中之人持是議督是事者于引氣洩氣之法講求而神明之又必博訪西書敦延西士随時詳慎而使礦工有效無令礦地民人得以借口則庶乎緻富之術可以長久操也
比較中西挖煤之法說
餘前往遊東洋長崎因離彼處三十餘裡有煤礦名大加西馬者為西人代東人承辦挖取之礦故乘小火船往閱一逾一點鐘半時火船方到見大加西馬不過一蕞爾小島周圍僅約八裡餘獨峙海面當即登岸執薦書往谒總辦總辦接待殷厚即派司事一人引礦外礦内各處賞玩礦口在山邊出海面約五丈左右有房廠數所及汽器一座以資供舉煤抽水通氣等事自礦口有條側下之路徑達海濱碼頭礦内所出煤連煤帶車并起以車先過西法磅秤然後由路載往攏近碼頭之船而卸煤焉又有穴房一座進内見一大風輪徑大約丈餘周旋不止覺大風觸身詢之則此風輪蓋供将天氣激入礦下以使礦内不積悶毒之氣礦外諸事閱畢乃請下其井内井内懸有鐵籠二具此上則彼下亦以汽舉落籠内可容人數十或煤車二輛各人點手燈既燃乃入籠先傳号鈴于井中内知下籠無乃令司籠者使之下轉眼之間已深入地腹至井中即對籠捷過以登上而四面于燈光之外惟黑暗如漆又焂忽之間而籠已安至井底計深約三十丈至井則有側下橫穴路分達各向每布以路見煤車多輛來往載煤皆以汽力用繩拉上側路并于燈光内見車工無數擁從事然此處尚非挖煤之處僅自各遠處載運會此而已仍攜燈跟随引路者達各處所見者類皆同各穴路寬高約八尺上下兩邊惟煤是見又有木梁以撐柱而防崩落之虞每至各穴路之盡頭始有二三人以球取煤其各路極平者有之甚側者有之風輪激氣所及之處仍不大熱熱尚可耐至于風輪不達之處則大覺地腹之藏熱内氣既蒸濕而又酷熱過于暑天之時另走一客汗零下如雨注頗為難受計在礦内繞走各分路至有八裡餘之遠在最深之處計比海面深六十丈礦内共享之人約有二千或見其挖煤挑煤司平或見其聚集用飯相談安息并有處不便使用汽力之所則見馬多匹皆供用拉車者蓋俨然如另在一無日光之世界也是則大加司馬之景也餘昔日曾在浙江安徽交界之地亦經下入華人所開煤礦之内有深至二十丈者其下井之法則以兩摸跨于撐地之梁其用球挖取相同所謂各穴路亦無大異但其不逮者在運動舉起之無善法以緻礦過深闊而取費太奢且起出之法甚慢故一井之出煤有限數矣譬如大加西馬若用華人之法或每日僅可取煤數十墩以現在之法則每日取五百墩且系方行若行又加器機可藉以增至每日七八百墩其餘華法所不及者于抽出積水礦内達動生氣以至終不能達深即如浙江界之礦雖百二十丈之深然礦口在小山之頂礦底實不在山之下以至從礦内之底另有穴洞以達出山如是故水不能攝去而生氣亦不能通設若礦口在平原之地大抵不能如斯之深然大率以論之礦深則質方美故華人限于深淺亦為大若谙土性地學西國既有士人以為專門之藝且以在泰西大開煤礦已經積有餘知則其才能必勝于華人亦可知矣即今大加西馬有輿圖之士一職在按時察考并指畫口授各工人吾嘗見其所繪全礦之圖則各了然易明各層之方向皆知已開之穴路皆已注盡并已籌劃其後開者除此人外另有司器一士并長工西人二三其餘皆為東人也但僅有是泰西四五人而二千人從事開取一如在泰西無異此法東洋業已辦理中國亦可仿照何不效而行之以采取天地自然之利供給國家無窮之用也
開采煤鐵急于金銀說
開礦一事本周禮人所掌為天地自然之利取之以供民用者也古時通用錢币金錫并以制器而不以為财故取之無禁自漢以來金為賞賜之用乃漸貴然黃白不甚懸殊也凡賜人者有以黃金千觔百觔其值亦不倍于白金可知三代有開礦之政采之者多而不以供錢鈔之用民間無所私藏是以流傳而未消滅耳自後日益貴物愈少則價愈昂又以俗尚繁華制器者用金銀而兵火銷耗山邱埋沒亦複不少惟其通用于錢币之中珍為上品富者居積必求金銀以充牣之争相奪取則開礦因以多事于是垂為禁令封閉各礦而不取而金銀流通于天下不能如他物之易緻矣不知者以為開礦是泰西之政中國無是事也不适形其見之少哉明世礦務以權珰用事騷擾及于民間國用愈空而明社因之遂屋論者更以是為口實幾若礦務必不可興者然使不以閹主之何遽至于是也今中國金銀之少亦甚矣有位者欲為國家理财而但于賦稅之中興利而除獘皆末務也惟相承既久不事于此而曰理财之本在乎開礦則又誰能保其有利而無害哉泰西之俗君民通财官商一體不特開礦即至微極細之事可以擴充而又久遠者皆以國家之财與民間之藏通力合作而收其利故五金之礦可以窮地力而絕無争奪攘竊之患中國不能先變其俗故無從而效法之然五金之中金銀之所以動人歆羨者以其為财也若煤鐵則止适于器而利于用似尚可免攘奪之患何以棄而不取也或曰煤鐵非不采取也尋常冶鑄之所需民間烹炮之所用皆山中所産而居民取之以求售者也即如京城所用之煤采自西山何嘗不足以适用顧取之而未得其法不能大用也竊謂通商以來中國之需煤鐵更多于往日制造之局設者數處二物并用而往往買自外洋運費工本核之自産者何止倍蓰雖有制造而仍向外洋買船買以其價不合算自造轉昂于購買耳此其故即在用外洋之煤鐵也方今急起直追欲與泰西大國比富強之勢舍船之堅利其又何所适從而獨不于開礦一事實力講求已失富強之本矣夫金銀慮啟争奪且所産較少淘汰于泥沙水石之中其功巨而且費似猶可以緩圖煤鐵則有因勢利導之功不過小變其法俾人力之挖掘為機器之運動耳大凡地之所産沙石是最上一層愈下則物質愈堅而适于用民間竭血氣之勞甫得及于地皮而機器之轉運已能深入地腹泰西船之利得于機器者然也如謂中國向恃人力一用機器則工役得人不免間空不知人力所挖者少而機器所出者多譬如用百人挖煤每日可以得煤百石其值足以養千人苟用機器用百人中之十每日亦可得煤百石其煤且佳價亦少昂所養并不止千人然則亦何害之有哉開平之煤質性既佳當适制器之用是知中國非無佳煤也如無佳煤則西山一帶所産何以如彼且西山未用機器苟由開平而推廣之何嘗不可充制器駕船之用煤既如此鐵亦雲然加以建築鐵路濟其轉運由京師以達津沽再由輪船以至上海閩廣其利洵無窮矣泰西如英法諸國拓地無過二三千裡自有輪機之用煤鐵亦将告匮故其國精于測算者親曆中國所至之地皆經驗視言某處有煤某處有鐵着為論說以歆動中國之人亦因其國煤鐵日少将有楚材用之思故中國苟能講求礦務多置機器俾有礦苗之處皆以官商合本如法開采不特現在制造等事可以不取材于外洋物多用宏漸着富強之效即以利言吾知泰西諸邦皆願滿載以歸數十年來鴉片之價不難取償于此斯即不開金銀之礦而中國已富無等倫矣
論中國金價日貴亟宜設法開采
金銀銅三品之金皆天地自然之菁英以供生人之利用古聖皇酌盈劑虛俾之流通上下藉以裕國而便民誠萬世之良法也然考唐宋以前上下通行之貨一皆以錢而已未嘗用銀漢書食貨志雲秦并天下币為二等而珠玉貝銀錫之為器飾藏不為币唐憲宗時有禁采銀坑之令杜佑通典謂梁初交廣之域有以金銀為貨唐韓愈元稹奏狀均言嶺南以金銀為貨币宋史仁宗紀诏諸路歲輸缗錢福建二廣易以銀此皆以銀當缗錢之始然止行于一隅未嘗通行天下也金史食貨志載興定泉每貫當通五十又以绫印制元光珍貨同銀鈔及餘鈔行之行之未久銀價日貴泉日賤民但以銀論價至元光二年泉幾于不用哀宗正大間民間悉以銀市易此為上下用銀之始迨明洪武年間複有民間不得以金銀交易之令然以不便于民未久即廢本 朝承元明之制凡 國家诏糈民間課稅無不用銀道光年間與泰西各國立約通商江海各埠中外商民绮交鱗錯為古今一大變局而中國巨商以資貨與洋商交易往往獲利者少而虧本者多推原其故以泰西各國皆用金磅惟中國獨用銀金銀折算所虧實多日本知其然也于是毅然然通行金磅日本西報言日官第一次将金錢發出更換銀元紙币其金錢式樣精美異常輕重亦一律勻稱此系大皇家鑄銀局所造查大銀局前者所出之銀比諸英國模樣精粗迥别即美國鷹銀亦遜彼一籌聞日廷議将七二銀元收回更鑄半元式樣内有一成系用别項五金攙雜果爾則日廷于此一事核計可獲二百萬元之利益雲雲夫日本之欲改用金磅其處心積慮已非一日至其所以用金之意蓋有二焉一因自前歲與中國和議成後賠償地所得實多于是趾高氣揚俨然欲與泰西諸大國并駕齊驅以遂其誇耀富強之意一因日本欲向西國借以開國中利源并用西人赀本藉興各種工藝而西人赀本用之東方頗裹足不前緣向來有銀價賤跌之患惟行之用金之國或猶願為日人之意蓋欲訂借金仍以金還西國不緻為難本國亦不緻受損有此兩端故雖用金之後窒礙繁多亦悍然不顧也夫中國自古以三品之金因時制宜互相調劑唐宋以前恃銅為流通元明以後恃銀為運用至今日而地球五大洲無不用金中國而欲仍其舊制則事皆受虧欲步其後塵又力有不逮蓋中國在漢時黃金甚多賜予臣下動以千萬計自後或修佛像或塗首飾或制金箔種種消耗不一而足然考明會典所載洪武八年每赤金一兩當銀四兩十八年當銀五兩萬曆中漲至七八兩崇祯中漲至十兩本 朝發逆未亂以前聞諸長者言每赤金一兩尚不過值銀二十兩左右至今日而不啻倍焉夫泰西各國之金如此充盈中國之金如此短缺若不急思開采恐日複一日數年之後中國商務有不可問者夫貨惡其棄于地前人早已言之今中國二十一省中産金之礦諒必不少前者漠河金廠開辦以來獲利甚厚苟得柄國諸公力求振刷聘請礦師精研礦學購機器集股本興自然之美利以裕 國而便民數十年後國用既饒轉資鄰敵将逐年溢出于外洋者米始不可收回然後自鑄金磅通行五洲而謂中國天地之精華必不敵日本一島國也其誰信之哉
論日本開采金銀石
金銀本為地中自有之利任人開采所謂取之不竭用之靡窮者前代亦曾議興礦務乃以經理者不得其人緻生事端大為地方之害于是言礦務者或舉之以為戒謂開礦乃厲民之舉不知凡事有治法尤貴有治人地利既為天下之公物則當與天下共之而不可私諸一己閹小人苟假以事權則無惡不作豈可以此重任寄之然前代之興礦實欲得金銀藏之内府私于君而不公于民往往假權于閹人以為此輩為左右親信之人且無身家子孫計苟有所得不患其侵沒入己也而孰知較他人為尤甚也 聖清二百餘年雍幹之世富國富民天下之太平者百年其時國帑所入以地丁錢漕為大宗而雜零征者并無所周然不患不足也自嘉慶初年教匪之役于是費盡儲積而京庫有空虛之慮乎鹹豐遂不能支斯時若早有議開礦務者則雖所得未可預計其數而源源而來較之紳富殷捐輸銀以應國家之用尤覺易于集事且較之抽收牙厘箕斂以府商民之怨更為名實兼收蓋取諸民間者易窮也若興于地利者無窮也乃舍無窮之利薮而取有窮之民财究之民已窮而國亦坐是以困故中國有不能不興礦務者至于今日更有不可緩于試辦者然而成見太拘以為 祖制不可變亂民情不可激憤地方不可擾累以故力竭計窮而猶不敢言開礦也東三省素稱有金然偷挖之民有罪焉名其人曰金匪而懲辦之由是小民不敢以身試法而無盡之藏之而一無所用至于川滇各路平時有人淘取金沙者然亦在例禁之列經地方官究出不免于罪竊謂既不許民間采取而又不經官辦殊可惜也且金苗金沙見于地面之上者也民已冒死往取若再加以機器之利既靈且巧得金多而金色又高則其利豈淺鮮哉奈之何不欲開也竊嘗觀于日本而知中國金銀之多直甲乎四洲也日本地形據明史言如琵琶以今輿圖考之誠具此形其北連俄界迤而西南土之大者不過如中國直省中之三四府地而海水纡繞斷續不一蓋島嶼所叢成而為形勢者也即盡掘其地縱橫計之差得東三省之廣耳而民人稠密屋舍雲連所餘隙地無論山阜平原斷無中國西北境上廣長數百裡之地即使盡産金銀掘而有之亦尚有限試思英國三島之地其初有機器之利興造開采皆于境中遂能雄視乎四洲莫能比其富強乃數十年來地利亦将盡矣所用煤鐵購自他國而境内無可采取此明征也然英幸有越海控制之勢得以臣服亞洲西海諸國與南洋之印度故其利源不窮若日本則己之地利盡而此外無可恃也其欲謀并高麗未始非預計及此而以為外府之藏也然得之不得有命存焉其它如琉球三部數十島雖奪而有之如獲石田台灣一角則中國版圖無可觊觎南澳一洲則西洋占定豈肯讓人若由北海道而謀及俄境與中國吉林則雖不畏中亦當畏俄以日本之好大喜功吾恐其于境外無可布置也然則司度野之金銀其能供幾年之用乎即全國地中之金銀亦将難為繼也然日人縱未免将來之窮而其不遺餘力以緻目前之富者固不得謂之非計也獨惜中國踞亞洲之半隙地孔多乃不取地中而取地面甚無謂也吾姑置内地而以邊外計之東自奉吉而黑龍江而蒙古諸部而新疆回地以至于前後藏而止廣漠者平原也盤踞者大山也民人屋舍不如内地之句密城郭都邑不如内地之毗連凡數百裡人迹稀少之境不知幾處于此求之而謂不足以充内地之用而富甲萬國誰其信之噫日本之智不可謂之智而中國之愚不得不真謂之愚安得使愚者自明而無令自謂其智者之笑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