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禮政五約章
關燈
小
中
大
約章
薛福成
兩國議和不能無約約章行之既久恐有畸重畸輕之事以緻兩國之有偏損也不得不訂期修改以劑其平此中外通行之要也然修約之舉期于兩國有益無損損一國以益一國不行也一國允而一國不允不行也伊古以來未聞有修約不遂而遽至裂之舉惟其如是則存自利之見者不得恣睢以從事有自護之權者不妨從容以徐商曩者滇邊案起英國威使以馬加裡之死多方挾制中國務得大體不得不量予變通以弭外釁于是始立煙台之約今前案早結而英國于約内之事尚未盡行其理绌則其氣衰所以威使支吾延宕但嗾德國巴使借修約之事多所要求要求不得旋肆哃愒哃愒不應而彼之技乃窮即令佯示裂之形中國惟當靜以待之其萬不能允者始終堅執一辭而彼固無如我何也如其可允而有大損于中國者宜取大益以抵之有小損于中國者宜取小益以抵之損益适足相當彼商民猶未惬望或将如英國新約之訂而不行否則相持不而修約中止要之不失為中道固非中國所慮也雖然中國立約之初有視若尋常而贻患于無窮者大要有二一則曰獲利各國均沾也西人始來不過一二國中國不知其牽率而至者如是其衆也既因有此約一國所得諸國安坐而享之一國所求諸國起而助之是不啻驅西洋諸國使之協以謀我也失計莫甚于此從前諸國以英國為主謀英國允而各國無不照行是尚有統宗之處今則德國雄長歐洲每事與英競勝且煙台條德人藉英之力沾利多矣今複以修約而誅求無已而英人亦乘閑而導之合力以謀之此皆利益均沾一語階之厲也往者不可救來者猶可追今欲頓棄前約彼必不肯從也是莫如存其名而去其實使彼相忘于不覺往見戊辰與英國所訂新約第一條及照會之文用意甚善惜乎其未行也又聞總稅務司赫德之議拟定各國通行約本另設一漢文條約底式凡有外國訂約者即按通行之約以授之此誠省事之良法也利益均沾之文不必去而其弊自去矣今歲德國修約尚未定議英國亦屆修約之期如竟能罷論固善不然則三國同時議約宜告之曰約文有一體均沾之語若稍有參差則一事兩歧而開辦無期莫如乘立約之始而會歸于一英法德三國既允其餘諸國可無慮矣他日屆期修約彼即不能疊出以相嘗萬一意見不合不過互相牽制不行新約而止耳各國無端之喧聒其少纾乎一則曰洋人居中國不歸中國官管理也夫商民居何國何地即受治于此地之有司亦地球各國通行之法獨中國初定約時洋人以中西法律殊始議華人治以華法歸華人管理洋人治以洋法歸洋官管理然居此地而不受治于有司則諸事為之掣肘且中國之法重西洋之法輕有時華人洋人同犯一罪而華人受重法洋人受輕法已覺不均今即以人命論華人犯法必議抵償議撫無有能幸免者洋人犯法從無抵償之事洋官又必多方庇護縱之回國是不特輕法所未施而直無法以治之矣此無他有司無權之故也為今之計既不能強西人而就中法且莫如用洋法以治洋人按煙台條有照會各國議定審案章程之約赫德亦謂華洋訟件定宜一通行之訊法通行之罪名乃能經久無弊近聞美國與日本議立新約許歸複其内治之權外人皆歸地方官管[轄](豁)中國亦宜于此時商之各國議定條凡通商口岸設立理案衙門由各省大吏遴選幹員及聘外國律師各一人主其事凡有華洋訟件均歸此衙門審辦其通行之法宜參用中西律例詳細酌核如猶不能行即專用洋法亦可何也治華洋交涉之事本與中國自治之法不同以洋法治華人所以使華人避重就輕也以洋法治洋人所以使洋人難逃法外也補偏救弊舍是無他術矣夫條約之要議固不止二端而以此二端為最巨驟與之商未必肯聽則于無形之中潛寓轉移可也即不然用以抵其所索之可也若夫法國之約莫如約束教民俄國之約莫如清理邊界似皆宜于通行之約之外别立專條其間幾微之得失實為中國安危之機是又當以全力注之者矣
條約
鄭觀應
各國初訂通商條約措辭皆言彼此均沾利益其實皆利己以損人也驟觀之幾莫能辨惟強與強遇則熟審兩國所獲之利益足以相當而後允準否則不從若一強一弱則利必歸強而害則歸弱甚至有不[谙](諸)他國強弱之勢而誤以弱為強甘受其制而因受其害者故洋務不可不明也而明洋務尤必兼明商務條約中交涉商務者為多我國昔與外國所立條約受害甚深事事悉為人所掣肘同治八年總署與英法更修條約各節所論洋貨入内地稅單一事祗能保單内所開之貨由通商口岸至單内所指之地沿途免征稅厘若已到單内所指之地後該貨即與無單之貨無異厘捐一事中國既為自主之國其如何征收應聽自便如他國前來幹預阻礙實不能謂之公允管轄一事條約内不歸管轄之條非準由洋人将華民應遵之章任意違背至于領事官既有審鞫之權則應委派實授官員充當此職不應以商人代充均沾一節此國請沾彼國所得之益則應同彼國所遵之章教務一節中國界内祗有中國官可以管理中國百姓而中國百姓入教與否均應遵守中國法紀按總署所論五端事屬平常乃如進口各物凡有奪我民生計者不準免稅而彼不計也酒害我民者也即使重征其稅彼應無辭而今不然也我國之貨到彼國則任彼重征我國之人到彼國則任彼抽稅較之日本與外國更修條約誠有天淵之隔而彼尚雲萬難照允往來辯論久無成說誠如崔星使所論兩強相遇其國勢稍有等差即其存心隐有區别如畏彼則不得不讓利于彼而歸害于我一時讓而時時如斯一事讓而事事如斯以後他國立約亦以此心相待而立約遂無平允之日蓋泰西各國不諱言利所以兢兢相持者恐利源之耗于外國而欲自保其利源也入口免稅之物皆本國所急需故以此招徕非有所加惠于他國也若酒若煙非非民生之所恃以養者則重其稅使食之者寡則亦自保其利源也抵制之稅防他國之稅朘吾民之利如他國重征我國土産入口之稅則土産無所銷而産于天者失其利成于人者失其業則我國亦必以重稅報之使不緻獨擅利權今外國所來雜物為行船行旅所需者如美之麥歲至中國數十萬包概不征稅酒兩項在外國且加以極重之稅而今亦免之則借口于食用所必需者也而美廷則于中國之白米藥材衣服凡入美國口者其征稅過于成本類此者甚多不平之事令人為之氣塞已于交涉稅則篇中論之詳矣嘗聞西人雲通商交涉之事膠擾雖多一言以蔽之曰抵制而已通商之約必曰兩國均益今益于人而損于我則我亦以損人益我者報之其人如願則我以抵制者增我國所收于人之稅其人如不願則我亦以抵制者裁彼國所收于我之稅必使持平方不至朘我而肥彼也今各國薄待我中國者如人則抽稅貨則重征之類可援例争之或謂強國之于入口稅議加議禁他國不敢置喙而不知非也日[弱](強)于法何以加法貨入口之稅墨弱于美何以加美貨入口之視歐洲小國多禁鴉片入口者非強于英也蓋稅則者國之内政議加議禁固可以自主焉各國交涉無時不有者我 國宜加意也近閱崔星使所譯去年西報紀日本下議院呈遞日廷奏章所陳條約四端确中亞洲之弊今錄之以備參考其略雲為請旨議改條約四端以圖振興收利權事竊查一千八百四十八年至十九年大權旁落外侮沓來遂緻有城下之盟立此不公條約藩王逞雄海内強鄰偪迫境中明治初年是以有兵戎之舉所可惜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