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學術一原學上

關燈
餘萬兩不等大抵草率狹隘日久因循卒未聞成就一人足以上濟國 家之急固緣辦理之未善亦苦于經費之不敷耳今京師立大學堂款太多則籌措維艱款太少則開銷不足思維再四昕夕旁皇伏念學堂一事屢經臣工條奏 明旨饬行良以時局多艱亡羊補牢非有人才不能自立今設學堂于辇毂之地耳目近接稽察易周臣等乃當慎選真才力求核實以上副 聖主寤寐求賢之至意内外諸臣受 恩深重以人事君之素志具有同心豈宜惜此區區緻撓盛舉應請 旨饬下戶部飛饬南北洋大臣無論何款按月各撥銀五千兩解交戶部作為京師學堂專款自奉 旨之日為始由臣饬派局員按月領取俾得從容布置刻期一載當可告成此款比之泰西固屬泰山之毫末即較之各省學堂同文各亦尚系酌中之數得半之間而不敢斤斤于體制所存率請多撥者實以無征不信始維艱俟他日成效已彰人才漸出續行奏請添撥款項廣置生徒以漸推行于各省庶循名責實慎始圖終海宇傾風賢才輩出師師濟濟為 國幹城内治外交永不借材于異地此則 皇上之洪福臣等之素心抑亦 宗廟社稷之神靈所默為呵護者已所有籌議學堂大概情形及請撥款開辦緣由謹繕折上陳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謹 奏 學堂條議八則 姚文棟 一東西洋各國都城皆有大學堂為人材總彙之所每年用費至二三十萬之多蓋以京師首善四方之所則效萬國之所觀瞻故規模不可不宏而教法不可不備 一西國教民養士之法最為近古自八歲以上無人不學自十室以外無地無學此所謂鄉學也于其京城及都會之地添建大學堂此所謂國學也專設學部大臣以總理全國之學政故其人材奮起國勢日強今中國一時未能設鄉學先設大學堂于京師亦可樹之風聲 一美國學堂分古學今學兩門此猶英國議政會之有舊黨新黨也說者謂舊黨能保守成法使堅固不搖新黨則博采新法以補益之途雖分而相為表裡故能盡美盡善今欲考求西學必先考求中學務使學者融貫中西參合古今方能蔚成國器 一學生本有三等有小學生有中學生有大學生各有一定課程小學卒業入中學中學卒業入大學此西國通例也茲拟以年歲為序分作兩班自十二歲至二十歲以内漢文洋文并教是為幼班二十歲内外漢文已通早已成名者專教洋文聽其自用漢文功夫是為頭班此兩班概系學生名目按月給予膏火考課時并有獎賞其年在三十以外不能再習洋文而欲考求西學者準其每日來院在洋教習處問業不發膏火如能與洋教習共譯有用之書啟迪後學者酌給花紅津貼由衆公議 一學中諸生分科習業論文字語言則有英法俄德四國之殊論學術則有天算地輿格緻公法各項之别凡此各學固不可不備于一國而斷不能求備于一人故延訂教習各須專門方有精詣毋得惜費兼攝緻有因陋就簡之譏 一藏書樓須有兩處一藏中國圖書一藏洋書洋圖學天文者須有觀星台習格化諸學者須有陳設器物之所為礦學者須聚各種礦質考求動物植物者須有草木園及禽獸院又須有玻璃房畜養水族以上均須布置方可為切實之學學中又須有看報處購聚中外各報以拓見聞又須有印書處凡有新着随時印出 一武學與文學須分兩院俟文學辦有成效再議接辦武學 一派員總管學務凡司事丁役一切人等賞罰黜陟權歸于一勿任旁人牽掣庶免叢脞之慮 上海強學會序 張之洞 天下之變岌岌哉夫挽世變在人才成人才在學術講學術在合累合什百之不如累合千萬之其成就尤速轉移尤巨也今者海内多故 天子惄焉闵憂特下 明诏搜求才識闳達及九能之人一藝之士而應 诏者寡固搜訪之未逮欤得無專門之學風氣未啟有以緻之耶故患貧而理财而專精農工商礦之學者無人患弱而練兵而專精水陸軍及制造船之學者無人乃至外國政俗亦寡有深通其故者此所關非細故也頃士大夫創立強學會于京師以講中國自強之學風雨雜沓朝士鱗萃尚慮未能布衍于海内于是江海散佚山林耆舊盍簪聚講求如漢之汝南唐之東都宋之洛陽為士大夫所走集者今為上海乃天下之圖書器物天下之通人學士相與講焉嘗考泰西所以富強之由皆由學會講求之力傳偁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記偁敬業樂其以開風氣而成人才以應 聖天子側席之意而濟中國之變殆由此耶其樂從諸君子遊乎吾願觀其成焉 上海強學會章程 一本會專為中國自強而立以中國之弱由于學之不講教之未修故政法不舉今考鑒萬國強盛弱衰之故以求中國自強之學總會立于上海以接京師次及于各直省 一今日學校頹廢士無學術祗課利祿之業間考文史不周世用又士皆散處聲氣不通講習無自既違敬業樂之義又失會友輔仁之旨西國每講一種學術必有專會會中無書不備無器不儲即僻居散處亦得購書閱報以廣觀摩故士有專業而才日以成國資其用而勢日以盛今設此會聚天下之圖書器物集天下之心思耳目略仿古者學校之規及各家專門之法以廣見聞而開風氣上以廣先聖孔子之教下以成 國家有用之才最要者四事條列于下其局章附焉 一譯印圖書 道莫患于塞莫善于通互市者通商以濟有無互譯者通士以廣學問嘗考講求西學之法以譯書為第一義蓋以中國人而講西文不過通酬酢語言隻能譯書劄尺牍其能讀朝章國律者已少至各學專門之書各具深微之理即其字義各有專門不盡相通彼方人士不入此門者亦不識其字此固非遊曆洋差人所能解亦非同文方言譯生所能知即有一二專門之士而以發天下之學者其為益甚欲令天下士人皆通西學莫若譯成中文之書俾中國百萬學人人人能解成才自衆然後可給國家之用今西學堂知課語言文字而寡及譯書惟 聖祖仁皇帝禦纂數理精蘊潤色西算嘉惠士林 高宗純皇帝欽定四庫提要凡自明以來所譯西書并許箸錄曾文正公開制局以譯書為根得其本矣今此會先辦譯書首譯各國各報以為日報取資次譯章程條教律例條約公法日錄招牌等書然後及地圖暨各種學術之書随譯随刊并登日報或分地或分類或編表分之為散報合之為宏編以資講求而廣聞見并設譯學堂專任此事 一刊布報紙 陳文恭公勸士閱[邸](抵)報以知時務林文忠公常譯澳門月報以觇敵情近來津滬各報取便[雅](推)俗語涉繁蕪官譯新聞紙外間未易購求今之刊報專錄中國時務兼譯外洋新聞凡于學術治術有關切要者巨細畢登會中事務附焉其邸鈔全分各處各種中文報紙各處新事各人議論并存鈔以廣學識各局互相鈔寄 一開大書藏 乾隆時 敕建文彙閣于揚州建文宗閣于鎮江例準士子就讀經亂散失遺書無多此會拟宏區宇廣集圖書近年西政西學日新不已實則中國聖經古子先發其端即曆代史書百家著述多有與之闇合者但研求者寡其流漸湮今之聚書務使海内學者知中國自古有窮理之學而講求實用之意亦未遽遜正不必驚望而無極更不宜畫界以自封泰西通都大邑必有大藏書樓即中國圖籍亦藏至多今合中國四庫圖書購鈔一分而先搜其經世有用者西人政教及各種學術圖書皆旁收購采以廣考鏡而備研求其各省書局之書皆存局代售 一開博物院 文字明其義有不能明者非圖譜不顯圖譜明其體有不能明者非器物不顯詩稱關關雎鸠熟陸機之疏通沖遠之說學者窮日詳考其形色而不知雎鸠也置雎鸠于前則立識矣人之一體讀素問考明堂及全體新論不知也外國有人身全體一見則立明矣康熙年間 欽定時憲書采用西法置南懷仁所造儀器于觀象台其立算與中土迥異今步天測實非登台觀器不能明又如輪船之大而且速槍之堅而且利制造機器之所出貨皆捷而且多苟一寓目便知守舊蹈常斷不能與之角力而争利西國博物院凡地球上天生之物人造之器備列于中苟一物利用必思考而成之不令棄擲苟一器适用必思則效旋且運化生新而利便又遠過之合衆人之心思以求實用合萬國之器物以啟心思烏得不富烏得不強今創設此院凡古今中外兵農工商各種新器如新式鐵艦輪車水雷火器及各種電學化學光學重學天學地學物學醫學諸圖器各種礦質及動植種類皆為備購博覽兼收以為益智集思之助 右四條皆本會開辦各有詳細章程别行刊布 一會中于義所應為之事莫不竭力視集款多寡次第舉行者又有數事立學堂以教人才創講堂以傳孔教派遊曆以查地輿礦務風俗設養貧院以收乞丐教工藝視何處籌款多者即在其地舉行惟望我海内志士合力為之 一入會者将姓名爵裡函知局中即送以章程收捐款後即編号會中遇事知照展轉援引愈推愈廣庶幾自保其類不緻令外國诮以散沙 一入會者不論名位學業但有志講求概予延納德業相勸過失相規患難相恤務推藍田鄉約之義庶自保其教 一中國非無專門積學之士苦于不相聞問無由觀摩即己有學問無人能知且平素無相交之雅相遇生妒忮之心今此會使海内學士聲氣相通以期增長是入會之大益既無隔礙且合海内之士聯結講求庶自強有基 一入會諸君原為講求學問聖門分科聽性所近今為分别門類皆以孔子經學為本自中國史學曆代制度各種詞章各省政俗利獘萬國史學萬國公法萬國律例萬國政教理法古今萬國語言文字天文地輿化重光聲物理性理生物地質醫藥金石動植氣力治術師範測量書畫文字減筆農務牧畜商務機器制造營建輪船鐵路電線電器制造礦學水陸軍學以及一技一藝皆聽人自認與衆講習如有新得之學新得之理告知本會以便登報将來設立學堂亦分門教士人才自盛 一入會諸君原為學問起見其有疑義可函詢會中講求當詢通人詳答其有經世文字新論新法可寄稿本局經通人評定或鈔存備覽或刊刻流通倘發中西未得之新理加酬獎賞标其姓名以收切磋之益 一外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