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關燈
小
中
大
無見錢,顧可以相攝代,若宋之湖會,民給其欲,其旋如磨石,至于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輕赍以賈。
神州之商,潼滃蔚荟,相集相錯,以成大群,而後可與西商格拒。
然則所鑄于九府者一,而給民之求者二。
故曰:自有蹠無,自無蹠有,必先取于有用無用之從革,而至無用者從之如形景,則厚生之大衢已。
然而非革命者,猶若不能行也。
今之政府,侜張為幻于上,鑄龍圜者自言十六铢,(即三分兩之二)及以地丁内稅,而不當十二铢,(不及二分兩之一)以此婪民。
故符章刀布之足以明征定保,必俟諸後起者。
弭兵難第四十四 ——戊戌春作是難時俄羅斯弭兵會未起 禍亂烽燹之既極,有一人焉扶義而起,曰:“我必弭兵哉!”雖含哺之童,必頌之以為上仁,無疑也。
是故向戌激而為是,口血未幹,陳、蔡之社為京觀。
宋钘、尹文激而為是,當是時,七國之權力,雖猶有軒轾頫仰,其勢足以相禦,然而荀卿睹其無成。
然則大勇不鬥,然後為天下右。
苟無生人殺人之柄,而欲禁人以不己殺,此實難矣! 今以中國之兵甲,與泰西諸強國相權衡,十不當一,一與之搏擊,鮮不潰靡。
是故泰西諸國之兵可弭,而必不肯弭兵于中國。
譬之盜,有所劫略,其于群盜之所懷挾嬰纕,則勿取焉;至于弱人,則不在是列。
雖厥角稽首,與之指九天以為誓,其何益哉? 美利加亦寡兵之國也。
人見弭兵之議出于美利加,而以為不在強弱之形。
嗟乎!美之在西半球,鄰無虎狼,顧蠶食所不及耳。
坎拿大一日自立而為帝,巴西一日發憤為天下雄,則美方戒嚴之不暇,其能與之晏安于酖毒欤?今窺中國者,萬巴西、坎拿大,公法恒義,且有所不行,而況弭兵乎?必若是,是猶遣将臨河以講《孝經》,而欲以卻黃巾也。
說者曰:吾豈徒乞盟?将假貸于彼,而要之相率以衛我,則是以彼之金币為質子也。
弭兵之盟,若則無渝矣。
夫中國地臧之金币,百倍于異域,即有兵革,彼棄其已貸者,而收其未發者。
如是,則以什伯償一二,其賢于出之内府而寄之外府者,亦遠矣,夫何所損焉?苟無損,則不足以是為弭兵之券也。
吾以為火器之窮,人人殚精竭思而無所進,萬國之強弱,斠若畫一。
當是時,有釁而鬥,如兩金相叩,先叩者勝,于是人有懼心,而弭兵之策行矣。
今日雖弭兵,于小弱猶無益也。
何者?避用兵之名,則尺檄可以得地。
古者刀鋸不戢,流而為甲兵。
今甲兵既窮,則且靡而為鞭箠。
故中外有釁,則持哀的邁敦書以索地,而踵之以警察千人,以分布其邑落,則是鞭箠而天下定也。
猶有不率者,則火器固可以用也,曰:“是征吾屬地,非犯鄰國矣。
”然則今日之弭兵,特假強國以攘奪之柄,而弱國海隅之蒼生,終勿能完其首領焉,懿何瘳乎? 昔者岡本監輔嘗欲置天讨府矣,以為據險阻之地,以直隸于上帝,列國有罪,則遣将征之,是近于弭兵矣。
吾以為主天讨者,其氏族不能出于五洲之表也,雖命曰常臣,其始亦一國之氓而已矣。
使故國無事則止,苟有事也,不恸哭以念其裡間之榆柳,其人情乎哉!庇其所暱,而誅其所憎。
中人之志也。
不然,伉厲守高,矯節操以飾名譽,則故國雖直,必務與之以枉桡之名,苟滅親而已,又非義也。
夫等之食息于行星者,其用意必不能至公。
則六師所臨,其以無罪死者衆矣,又況于賄賂市鬻之師乎?今言弭兵者,其弊蓋猶是也。
抑吾又有訂焉。
自北宋之中葉至于明季,士大夫多喜言兵事。
其說不務訓練。
而好崇詭道,紛拿錯出,流宕而無所薄,至于揭暄之《兵法百言》,而鄙愈甚矣。
學者知談兵之為腐儒,則思以弭兵之說廓之,蓋一質一文,丁世運之變,而以是為琦辭焉。
今夫祓慧日用于人,而不得臧于箧者,其道固不足貴也。
物之貴者,必大璋青龜,然于世無所用,用之則以崇飾視聽。
言之貴者,必深微玄眇,如弭兵之說,且近于仁術矣。
不竱其本而肇其末,其說亦未可行也。
經武第四十五 正今之世,釋菜為本,而受成獻馘為末。
雖然,末不固,則治本者且不及其年而夭殇。
是故其末又騰跞以先于本。
吾觀于《易》之象,至“密雲不雨,其血将出穴”,于是知本末之無定程也。
夫家有梐枑,而國有甲兵,非大同之世,則莫是先矣。
苟釋其利,而依簟席,以謀天下,以交鄰國,則徐偃王已;以臨禁掖,則李訓、鄭注已。
烏乎哀哉!内政之有萌,志士之始基,鮮不見基于外内者。
爪牙不具,而使人制之,是以知“需之為賊。
” 烏乎哀哉!商鞅闟戟而出,齊桓以犀甲鞼盾而立國也。
神州之商,潼滃蔚荟,相集相錯,以成大群,而後可與西商格拒。
然則所鑄于九府者一,而給民之求者二。
故曰:自有蹠無,自無蹠有,必先取于有用無用之從革,而至無用者從之如形景,則厚生之大衢已。
然而非革命者,猶若不能行也。
今之政府,侜張為幻于上,鑄龍圜者自言十六铢,(即三分兩之二)及以地丁内稅,而不當十二铢,(不及二分兩之一)以此婪民。
故符章刀布之足以明征定保,必俟諸後起者。
弭兵難第四十四 ——戊戌春作是難時俄羅斯弭兵會未起 禍亂烽燹之既極,有一人焉扶義而起,曰:“我必弭兵哉!”雖含哺之童,必頌之以為上仁,無疑也。
是故向戌激而為是,口血未幹,陳、蔡之社為京觀。
宋钘、尹文激而為是,當是時,七國之權力,雖猶有軒轾頫仰,其勢足以相禦,然而荀卿睹其無成。
然則大勇不鬥,然後為天下右。
苟無生人殺人之柄,而欲禁人以不己殺,此實難矣! 今以中國之兵甲,與泰西諸強國相權衡,十不當一,一與之搏擊,鮮不潰靡。
是故泰西諸國之兵可弭,而必不肯弭兵于中國。
譬之盜,有所劫略,其于群盜之所懷挾嬰纕,則勿取焉;至于弱人,則不在是列。
雖厥角稽首,與之指九天以為誓,其何益哉? 美利加亦寡兵之國也。
人見弭兵之議出于美利加,而以為不在強弱之形。
嗟乎!美之在西半球,鄰無虎狼,顧蠶食所不及耳。
坎拿大一日自立而為帝,巴西一日發憤為天下雄,則美方戒嚴之不暇,其能與之晏安于酖毒欤?今窺中國者,萬巴西、坎拿大,公法恒義,且有所不行,而況弭兵乎?必若是,是猶遣将臨河以講《孝經》,而欲以卻黃巾也。
說者曰:吾豈徒乞盟?将假貸于彼,而要之相率以衛我,則是以彼之金币為質子也。
弭兵之盟,若則無渝矣。
夫中國地臧之金币,百倍于異域,即有兵革,彼棄其已貸者,而收其未發者。
如是,則以什伯償一二,其賢于出之内府而寄之外府者,亦遠矣,夫何所損焉?苟無損,則不足以是為弭兵之券也。
吾以為火器之窮,人人殚精竭思而無所進,萬國之強弱,斠若畫一。
當是時,有釁而鬥,如兩金相叩,先叩者勝,于是人有懼心,而弭兵之策行矣。
今日雖弭兵,于小弱猶無益也。
何者?避用兵之名,則尺檄可以得地。
古者刀鋸不戢,流而為甲兵。
今甲兵既窮,則且靡而為鞭箠。
故中外有釁,則持哀的邁敦書以索地,而踵之以警察千人,以分布其邑落,則是鞭箠而天下定也。
猶有不率者,則火器固可以用也,曰:“是征吾屬地,非犯鄰國矣。
”然則今日之弭兵,特假強國以攘奪之柄,而弱國海隅之蒼生,終勿能完其首領焉,懿何瘳乎? 昔者岡本監輔嘗欲置天讨府矣,以為據險阻之地,以直隸于上帝,列國有罪,則遣将征之,是近于弭兵矣。
吾以為主天讨者,其氏族不能出于五洲之表也,雖命曰常臣,其始亦一國之氓而已矣。
使故國無事則止,苟有事也,不恸哭以念其裡間之榆柳,其人情乎哉!庇其所暱,而誅其所憎。
中人之志也。
不然,伉厲守高,矯節操以飾名譽,則故國雖直,必務與之以枉桡之名,苟滅親而已,又非義也。
夫等之食息于行星者,其用意必不能至公。
則六師所臨,其以無罪死者衆矣,又況于賄賂市鬻之師乎?今言弭兵者,其弊蓋猶是也。
抑吾又有訂焉。
自北宋之中葉至于明季,士大夫多喜言兵事。
其說不務訓練。
而好崇詭道,紛拿錯出,流宕而無所薄,至于揭暄之《兵法百言》,而鄙愈甚矣。
學者知談兵之為腐儒,則思以弭兵之說廓之,蓋一質一文,丁世運之變,而以是為琦辭焉。
今夫祓慧日用于人,而不得臧于箧者,其道固不足貴也。
物之貴者,必大璋青龜,然于世無所用,用之則以崇飾視聽。
言之貴者,必深微玄眇,如弭兵之說,且近于仁術矣。
不竱其本而肇其末,其說亦未可行也。
經武第四十五 正今之世,釋菜為本,而受成獻馘為末。
雖然,末不固,則治本者且不及其年而夭殇。
是故其末又騰跞以先于本。
吾觀于《易》之象,至“密雲不雨,其血将出穴”,于是知本末之無定程也。
夫家有梐枑,而國有甲兵,非大同之世,則莫是先矣。
苟釋其利,而依簟席,以謀天下,以交鄰國,則徐偃王已;以臨禁掖,則李訓、鄭注已。
烏乎哀哉!内政之有萌,志士之始基,鮮不見基于外内者。
爪牙不具,而使人制之,是以知“需之為賊。
” 烏乎哀哉!商鞅闟戟而出,齊桓以犀甲鞼盾而立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