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君與餘同入省垣不一二月即論吾浙王陽明先生偽學陽明先生固未易輕議而 主上初登極事軆必有切要於論陽明者餘謂此疏可無進也 一百二 當官者衙門固欲整肅而用刑尤貴得當當之一字即孔子所雲中也若不中令人何以趨避有一等偏責衙門人自謂嚴治然衙門人獨非蒼生赤子乎陶淵明戒子待童僕曰彼亦人子也須善遇之此意可以治民束下 一百三 徐文貞公【階】嘉靖癸未鼎甲官翰林編修以議大禮謫延平推官公如初仕為推官者然在任留心民事剖決刑獄暇時廵阡陌問疾苦行屬邑咨賢否與今遷謫諸公迥異時耶人耶 一百四 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此去全屬自巳身上內省之學專而恬退之風著也今去全屬主爵者罕見有說自巳不得當去及先幾早去之人 一百五 不佞甲午年自警 朝裏官多做不了世上利多取不了古今書多讀不了親友事多管不了閑是閑非聽不了頻頻收拾身心好辛卯小像自贊顛髮蒙茸頹乎其容既似江上之漁翁峩冠大帶譚時氣雄又似縉紳之巨公爾曾叨大夫之祿耶胡然而屢空爾有□轡之志而不遂耶又胡然而坦衷今人其居與俗通古人其心上皇風 一百六 宋時官制最善者舉進士必先除縣尉最不善者不待三年考績屢升屢降士大夫歷二十載有為官二三十任者何以求治 本朝洪武中第三甲進士俱選縣丞亦宋邑尉遺意可惜行之不久 正德初年二甲進士初選尚得為禦史今行久任知縣推官愽士行人等必三年外或六年而後補禦史給事中又不輕任人之意也 一百七 人臣有分職無分心唯職有專責則心隨之而異用爾孔子嘗為委吏為乘田為中都宰何嘗擇官而仕萬曆間聞有知縣選為南道禦史者大負不平之氣直於吏部堂上忿爭太宰不聞上疏區處其量真同文潞公婁師德矣 一百八 宋室諸君視臣下真有家人父子之意然律之君德以剛為主則胥有失焉野史載丁謂廷試名在第四人謂不悅上曰甲乙丙丁汝正該第四此等話但願傳者謬誤若果真豈朝廷上所宜有耶王荊公自恃多學可以轉移世道卻視得神宗柔懦徑情自用巳□不臣之罪矧奸惡如檜??欺弄其主罷李忠定傾嶽武穆又士論之所必誅者哉張江陵天分儘好事業也有幾分可觀隻一日上□內揚自巳輔相庶幾小康 陛下不欲用臣則巳如欲用臣雲雲似有唯其所欲而人莫敢言之意這心腸這筆端何以令人心服無議恐皇天後土亦不佑之冥冥中也 一百九 近世末俗有大惡大不義之事而巳不知其非人亦不以為非彼婦人視之似若以為當然而不媿者何也主人之於僕媳是也痛省痛省然亦有因是而亡身被弒者歲歲有之萬曆三十一年癸卯山東兗州知府某臨清州守某皆被弒緫之不出床第之事 一百十 孟子七篇道性善本仁義稱堯舜發前聖所未發功甚鉅也其喫緊為人莫如夜氣二字最喚得人醒即行盜之人清夜□□□心萌動所惜旦晝牿亡嗟嗟凡民無□□□曾口讀孟子過的何不猛想 一百十一 孔子不取聽訟而貴使民無訟使之一言有許大源頭工夫在先文王所以使虞芮質成也不越此道今日非奉 勑旨明文不知誰人作俑倡為息供二字原告硬中需索被告悉如意即具息到官官一切準允不加詳察雖撫按衙門賢者在上猶然甘心為之嗟乎此勸民好訟之妙術餘不知其可也 一百十二 士大夫看得迎送一節為細故竟忘卻律條有禁止二字又有牌行禁止而卑官失迎及迎弗遠者往往蒙盛怒鞭撻此不知何意萬曆間吳江令遣丞迎一過客天寒?結丞墮水莫救死匿故不以上聞若在 祖宗朝恐難逃於根究也 一百十三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有所為而為非天矣因材而篤者天也篤之不因其材非天矣日月風雨露雷霜雪皆天也有私照私被非天矣官以天名俾人可求可測是謂自小其天 萬曆甲辰大察考功郎馬公【大儒山東陽信人】質直詳慎大寮不能幹以私有一縣令不軄守廵兩道庇之公去令併處守廵兩道入 覲諸公還具言其事如此可不謂難矣哉 一百十四 狄梁公【仁傑】廵按江南所至滛祠悉毀之止留大禹吳泰伯伍員季劄四祠武三思妓素娥有殊色梁公請見之忽失所在堂奧中如聞語曰某花月之妖梁公正人也何敢見焉嗟乎為人不可不正也如此夫 一百十五 餘嘗與董懋德遊 京師 天壇頗知道家嗜利自來無漫然留客者戊辰觀政與胡年兄同在禮部一日午後胡忽約二年兄過餘雲遊 天壇去餘問曰何人治具決當懷金?許以行胡曰兄任行不必問二兄亦不言意謂道家必留欵也餘勉隨行道家一茶之外更無留意乃空腹往返四十裡事雖微亦冥行取困之一端歟 一百十六 蔣恭靖公【瑤】與中貴人會勘民事中貴受賄欲死被誣者公潛戒行杖者曰我命汝笞數多汝須勿重其人死我亦死汝輩被誣者巳而獲全中貴大悅而罷先輩員機應物類如此 一百十七 宋王恭武公【德用】勳名蓋世中丞孔道輔等因事論劾遂罷樞密出鎮復貶官知隨州久之道輔卒或有諛公者曰害公道輔卒矣公愀然曰孔公以軄言事豈害我耶可惜朝廷亡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