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

關燈
一 本朝開基 聖聖相傳之年分 洪武元年【戊申】 三十一年【戊寅】止 建文元年【己卯】 四年【壬午】止 永樂元年【癸未】 二十二年【甲辰】止 洪熙元年【乙巳】止 宣德元年【丙午】 十年【乙卯】止 正統元年【丙辰】 十四年【己巳】止 景泰元年【庚午】 七年【丙子】止 天順元年【丁醜】 八年【甲申】止 成化元年【乙酉】 二十三年【丁未】止 弘治元年【戊申】 十八年【乙醜】止 正德元年【丙辰】 十六年【辛巳】止 嘉靖元年【壬午】 四十五年【丙寅】止 隆慶元年【丁卯】 六年【壬申】止 萬曆元年【癸酉】 二 唐岑嘉州參送張升卿宰新淦 官柳葉尚小長安春未濃送君潯陽宰把酒青門鐘水驛楚雲冷山城江樹重遙知南湖上秪對香爐峰 三 五臟之神肝??鬼肺魄心神腎精脾意若人恬淡則神定魂清意安魄寧精不走失若人躁兢則神疲魂濁意亂魄散精遂潰耗 張無垢曰快意事孰不喜為往往事過則悔者以他人有甚不快存焉豈得不動於心君子所以隱忍詳復而不輕為 王肅家誡曰凡為主人飲客使有酒色而巳無使至醉若為人所強必退席長跪稱父命以辭之敬仲辭君而況於人乎 墨子曰輕譽苟毀好憎尚怒小人哉 唐李文公問藥山禪師曰如何是黑風吹船飄落鬼國師曰李翺小子問此何為文公怫然怒形於色師笑曰發此嗔恚便是黑風吹船飄鬼國也 薛文清公讀書錄雲促迫褊窄淺率浮躁非有德之氣象 王文成公曰眼前路境須令放開若太逼窄非惟人不能近恐在巳亦無措足之地 程叔子曰精神道德言動一切以收歛為主發散是不得巳天地人物皆然 王龍舒勸戒文喜怒好惡嗜慾皆情也飬情為惡縱情為賊折情為善???情為聖 以上述烏程唐守禮吏隱堂日鐫 四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內人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宦情太濃歸時過不得生趣太濃死時過不得甚矣有味於淡也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大約評論古今人物不可便輕責人以死 治國家有二言曰忙時閒做閒時忙做變氣質有二言曰生處漸熟熟處漸生 看中人看其大處不走作看豪傑看其小處不滲漏甔甔子每教人飬喜神止庵子每教人去殺機是二言吾之師也 奢者不特用度過侈之謂凡多視多聽多言多動皆是暴殄天物 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此二語其宰相臺諫之藥石乎 乘舟而遇逆風見揚帆者不無妬念彼自處順于我何關我自處逆于彼何與究意思之都是自生煩惱天下事大率類此 出一箇喪元氣進士不若出一箇積陰德平民 救荒不患無奇策隻患無真心真心即奇策也 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青天白日和風慶雲不特人多喜色即鳥鵲且有好音若暴風怒雨疾雷閃電鳥亦投林人亦閉戶乖戾之感至于此乎故君子以太和元氣為主 吳俗坐定輒問新聞此遊閒小人入門之漸而是非媒孽交搆之端也地方無新聞可說此便是好風俗好世界蓋訛言之訛字化其言而為訛也 天下容有曲謹之小人必無放肆之君子 人有好為清態而反濁者有好為富態而反貧者有好為文態而反俗者有好為高態而反卑者有好為淡態而反濃者有好為古態而反今者有好為奇態而反平者吾以為不如混沌為佳 偶談司馬溫公資治通鑑且無論公之人品政事隻此閒工夫何處淂來所謂君子樂得其道故老而不為疲也亦隻為精神不在嗜好上分去耳 俗語近于市纖語近于娼諢語近于優士君子一涉此不獨損威亦難迓福 羅仲素雲子弒父臣弒君隻是見君父有不是處耳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兄弟朋友妻子以及于童僕雞犬到處可憎終日落嗔火坑塹中如何得出頭地故雲每事自反真一帖清涼散也 欲見古人氣象須于自巳胸中潔凈時觀之故雲見黃叔度使人鄙吝盡消又雲見魯仲連李太白使人不敢言名利事此二者亦須于自家體貼 夫衣食之源本廣而人每營營苟苟以狹其生逍遙之路甚長而人每波波急急以促其死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畢竟學問中火力未透 後輩輕薄前輩者往往促筭何者彼既賤老天豈以賤者贈之 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虗生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人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隻說自家是者其心粗而氣浮也 士大夫不貪官不受錢一無所利濟以及人畢竟非天生聖賢之意蓋潔巳好修德也濟人利物功也有德而無功可乎 嗜異物者必得異病挾恠性者必淂恠證習陰謀者必得陰禍作奇態者必淂奇窮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又難有禮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 以上述華亭陳繼儒著 五 唐一菴先生【樞】曰自古建都多大河南北雍豫幽冀之間雖欲居高以臨下而察盛衰以乘天運則智者與造化俱伏羲神農都陳黃帝都涿少昊都曲阜顓頊都濮帝嚳都亳堯都平陽舜都蒲坂夏都安邑殷都亳周都長安秦都鹹陽漢都長安晉都洛六朝都建康唐都長安五代都汴元都燕說者謂豪傑覷天下之勢爭相據重戰而圖得之然而所以覷其勢豈必襲故見而無所通乎故人事之交值暌依闓塞造化顯呈於情境之間有不容於去而取者而習治既延地絕脈水化味又復不甚宜人況衝車所攻矢石所集積骸灑血莽為荊榛斷垣壞壁鬼燐???沒蓋有徙道朱樸雲去巳衰之衰就未王而王不可謂非論天下之勢圜變而無定在吾有以識之 北畿防禦之勢山西行都司當其衝萬全都司護其背大寧都司藏其備薊州守備斷其徑萬全都司一衞一所嵌山西行都司之境瞭遠之道也大寧都司五衞一所嵌薊州守備之境夾持之法也 都金陵者守淮以防外庭守武昌九江以蔽上遊守淮之勢東固淮安泗州自丹陽而揚州而淮安而泗州乃全淮之右臂也西固鳳陽壽州自采石而和州而鳳陽而壽州乃全淮之左臂也東無淮安雖得泗州而不為用西無鳳陽雖淂合肥而不為用上遊之勢沅湘諸水合洞庭之波而輸之江則武昌為之都會故湖廣省所以蔽九江江西諸水與鄱陽之浸滙於湓口則九江為之都會故九江所以接武昌而蔽金陵若用於天下則徐邳臨清淮安之應也洛陽鈞鄭鳳陽之應也荊州武昌之應也而襄陽又荊州之應也固荊州可以開蜀道固襄陽可以控川陜固臨清可以通燕冀固洛陽可以制潼關其西南守江西以運百粵其東南守浙江以治閩吳皆金陵之門庭帑藏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