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凡人做事未有不筭後來決不依所筭若依所筭則天為無權矣
錢財遺子孫反受怨
古來聖賢皆死何況於汝若做好人落得做耳不然枉做一塲人
東坡謫惠州自言辟如生長此地便了山谷謫宜州自言做秀才時貧陋原是如此皆素患難之意
勤儉自能生財不在貪利如佃戶皆宜處之有道道隻在事上見
人不在貧富隻在做好人耳若是好人貧亦不困乏富亦不取禍
知保身則必愛身如寶能愛身則不敢不愛人能愛人則人必愛我人愛我則吾身保矣推之不敢惡人不敢慢人皆然此萬物一體之道也愛一家則一家愛我矣一家愛我則吾身保矣吾身保然後能保一家推之國與天下皆然此一貫之道也
食淡之勝於肥甘食後乃見貧賤之勝於富貴當亦如是
財物如飲食然多亦不可無亦不可白雲適中之言最有理所以當勤而不當貪當儉而不當吝惟適於理而已
生老病死如春夏秋冬安可逃耶
富貴分定不能勉強若朝夕營營可以成家連天也無用處
遊人園亭即吾所受用若生歆羨卻是苦因周萊峰雲不愛其身正是第一件不好處
那得自家許多精神去周旋人未必有益覺勞即止
昔者文王問於鬻子敢問人有大忘乎對曰有曰敢問大忘柰何曰知其身之忘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其行如此是謂之大忘餘有傷生之惡甚多雖甚悔之終不能改真所謂大忘也所以先儒以收放心為先務
貪財既不是懶惰又不是怎麼是中道中道以何為凖曰以身命為凖餓殺也不是終日逐逐也不是
近得一拙字可守又得一約字可以飬拙二字可持之終身
常人以嗜慾害身以貨財害子孫以政事害民人以學術害天下後世無是四者豈不快哉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歸 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厚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遺子孫
以上俱錄古今粹言
鄭端簡今言
一
高皇帝戊辰生生二十五年入淮西從郭元帥三年起兵渡江明年定建康為吳國公八年為吳王四年為
皇帝是年???胡享國三十有一年建文君洪武丁巳生生六年而其兄虞懷王卒又十年而其父 懿文太子卒當是時
高皇年六十有五矣遂立為太孫七年而嗣帝位四年而亡正統初建文君出滇南至廣西一日呼寺僧謂曰我建文皇帝也寺僧大懼白官府迎至藩堂南面趺足坐地自稱朱允炆曰胡濙名訪張儠傝為我也眾聞之悚然聞於 朝乘傳之京師有司皆以王禮見比至入居大內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提學鄞黃潤玊嘗見之言其狀貌魁梧聲如洪鐘雲帝嘗賦詩曰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華髮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至貴州金竺長官司羅永菴嘗題詩壁間其一曰風塵一夕忽南侵天命潛移四海心鳳返丹山紅日遠龍歸滄海碧雲深紫微有象星還拱玊漏無聲水自沉遙想禁城今夜月六宮猶望翠華臨其二曰閱罷楞嚴磬懶敲笑看黃屋寄雲標南來瘴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裡遙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群烏早晚朝
二
威寧出塞俘馘甚多虜自永樂以來惟此奪其氣一時群臣忌功百方誣訕皆非實事汪直自敬憚威寧威寧不峻拒之亦未為過後人乃以威寧比陳鉞何其忍也
三
麓川之役大費財力騷動半天下比再出兵益復虛耗苟且奏捷鐵券金書至今不絕威寧新建止終其身豈不舛哉
四
恭仁康定景皇帝初封為郕王正統十四年七月茂陵北征王居守坐闕左門西面見群臣八月茂陵北狩 皇太後詔立其長子為皇太子郕王監國坐午門攝朝廷臣班劾王振監國倉卒未有處分廷臣大哭錦衣指揮馬順振黨也叱且退臺諫王竑等憤捽順捶死且索毛王二長隨二長隨亦黨振廷中大譁監國起且退兵部侍郎于謙趨上掖監國止頓首曰請殿下坐監國復坐問曰爾意雲何謙進前密對數語頓首下監國遂曰百官前振罪當赤族予請 太後行誅未晚順罪亦應誅今擊死勿論又令左右縳二長隨至立命將軍?擊二長隨死命都禦史陳鎰藉振家玊盤徑尺者十四珊瑚樹高六七尺者十數金銀十餘庫馬數萬匹誅振姪錦衣指揮山夷其族移監國入坐奉天門左以謙為兵部尚書翰林侍讀彭時?輅入內閣九月丙子監國以太後命即 皇帝位詔改明年為景泰元年大赦天下遙尊茂陵為 太上皇帝尊皇後錢氏為太上皇後
五
難兵未起中朝非無備江陰侯吳高屯遼東都督宋忠屯懷來徐愷屯河間各十萬人而張昺謝貴在北平耿炳文又統兵三十萬至真定何以兵起塗地瓦觧謂非天命歟
六
宣德二年行在吏部言自永樂十九年迄今遣回庶官四千三百十九人居鄉往往不循分守搆詞徤訟持官府短長請悉召至京考驗才能可用者以次敘銓否罷為民
七
國初謚羙惡兼用洪武二十二年魯王卒
上諭禮部尚書李原名曰父子天性謚法公議朕不得以私恩廢公議可謚曰荒永樂六年伊王謚厲
八
永樂至正統間諸老臣在政地既久且專忠定蹇義秉銓忠靖夏原吉握利權皆二十七年忠宣劉大夏尚書兩京三十九年而在交南者十有九年胡濙忠安為禮部尚書三十二年文襄廵撫江南二十二年以故用人理財禮樂征伐諸大政文經武緯各盡其長章程故在後鮮能及
九
洪武三十五年
文皇即位開內閣召七臣入預機務名直文淵閣蓋自壬午至嘉靖百六十年間凡六十八人直隸十人南直隸八人浙江八人江西十六人河南七人山東四人福建二人湖廣四人四川四人山西一人廣東三人廣西一人
十
洪武二十七年寰宇通衢書成書分為八目東距遼東都司又自遼東東北至三萬衞西極四川松藩衞又西南距雲南金齒南踰廣東崖州又東南至福建漳州府北暨北平大寧衞又西北至陜西甘肅為驛九百四十浙江福建江西廣東之道各一河南陜西山東山西北平湖廣廣西雲南之道各二四川之道三為驛七百六十六凡天下道裡縱一萬九百裡橫一萬一千七百五十裡四夷之驛不與焉
十一
彭惠安公哀江南詞敘述建文死義之臣至方遜志乃雲後來奸佞儒巧言自粉餙叩頭乞餘生無乃非直筆蓋指西楊輩脩實錄書方再三叩頭乞生者非實事也
十二
靖難之歲十一月副都禦史陳瑛言
皇上順天應人以有天下四方萬姓莫不率服然車駕初至京師有不順天而効死建文者如禮部侍郎黃觀太常少卿廖昇翰林修撰王叔英衡府紀善周是修浙江按察使王良沛知縣顧伯瑋等計其存心與叛逆同宜從追戮 上曰朕初舉義誅姦臣不過數輩後來二十九人中如張紞王鈍鄭賜黃福尹昌隆皆宥而用之今汝所言數人況有不與二十九人之數者彼食其祿自盡其心悉勿問
十三
春秋謹華夷之辨中國有主也文中子帝元魏未為非聖祖功德高百王詔文嘗稱曰天命真人於沙漠帝王廟中以元世祖與三皇五帝三王漢高光唐宗宋祖並祀真聖人卓越之見
十四
我朝雖設修譔編修檢討為史官特有其名耳實錄進呈焚草液池一字不傳況中間數多細事重大政體進退人材多不錄每科京師鄉試考官賜宴皆書冢宰內閣大臣其先後相繼竟不可考他可知矣
十五
景泰元年吏部辦事吏徐鎮上疏言京官潛遣家歸民心驚懼乞禁止
十六
知已不易得楊文貞不知王文端葉文莊不知于肅愍彭文憲不知李襄敏李文達不知葉文莊丘文莊不知王端毅倪文毅不知莊定山馬端肅不知劉忠宣崔文敏不知王虎谷張文忠不知王陽明
十七
國初李太師胡丞相涼國公諸獄未可知若于少保石緫兵諸獄詞恐未為無枉即劉瑾錢寧江彬亦未必有反謀坐奸黨可也武定積惡負恩本有死罪近言官所指法官所擬亦難服其心侯爵終當復唯曹賊是實
十八
薛文清公山東巡按時嘗言內外風憲緘默都禦史顧佐惡之薛考滿署平常以故不得進階封贈父母顧名臣也尚然況其他乎
十九
正統己巳大統曆二至日晷晝夜六十一刻嶽文肅公大異之識者以為用事大臣任私智廢曆法必有搖本之禍八月六師陷土木
二十
吾鄉入 國朝名臣輩出開創時文成文憲籌畫軍旅興制禮樂未四十年而有靖難之事則遜志効夷齊之節又未五十年而有北狩之事則肅愍收宗李之功又未八十年而有南昌之變則端敏發其奸忠烈死其難陽明平其亂此皆焯焯在國史者內閣今纔七人文簡文懿文毅文正文忠皆能稱其職矣若章文懿純心正學師表海內稱為大老又不可以功名論也
二十一
孝皇召見劉忠宣公諭曰事有不可每欲召卿?量又以非卿部內事而止今後有當議者卿可寫揭帖密封進來對曰不敢 上曰何曰先朝李孜省可為鑑戒 上曰卿與我論國事豈孜省營私害物者比曰臣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