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居筆錄

關燈
以拟伯夷也。

    王鐵槍諸人,意皆如此。

    至莊生譏之以臧谷,東晉述之棄滅名教,遂有不如一杯酒之論。

    嗟乎!彼安知性與天道哉? 女Ч詈屈平,以鲧為喻。

    鲧,幸直士也。

    謂之兇人,何哉?蓋仁莫如進賢,不仁莫如冒嫉。

    鲧始以方命杞族見疑,竟以此敗。

    蓋私智自用之人,鮮不為國大患。

    非不有湮水之勤,所傷多矣。

    堯方明日達聰,舍己以從天下之善,而鲧獨杞族自用,惡能容于休休仁人之朝也哉! 範景仁以司馬當國,不複仕。

    所謂善與人同,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也,其用心亦大矣。

     公孫述長清水稱神明,而卒亂蜀;王安石行“青苗”稱便,而卒亂天下,不可大受也。

    龐士元非百裡才,而為漢名臣,不可小知也。

     昔人有車,以使人不敢借也,而焚其車。

    君子之責己蓋嚴矣。

    不假蓋護其短也,其責人也蓋恕矣。

     耳目諸竅,異學謂之漏。

    故養生家便液即閉氣。

    而秘方便液固齒,可以已齲,皆是理也。

    漏且慎之,況勞神搖精之大者乎? 佛學有南頓、北漸,是有二法門也。

    當是人品不齊,根性利鈍異爾。

    如三獸渡河,有難有易,河則一也。

     “飛鳥之影,未嘗動也。

    ”雖荒唐之詞,而有艮靜之理。

     釋氏外形骸、空萬有,而先儒謂其自私自利者,何也?私其精神,故曰不滅;私其生,故曰無生。

    非真能空之、外之也。

     以盜之賊民也,以兵去之。

    不善為兵者,兵反為盜矣。

    盜之賊民也小,而兵之賊民也大。

    故曰:“甯逢赤眉,毋逢大師。

    ”是民重困也。

    惟疾亦然,故藥不可不慎也。

     有心無相,相逐心生,志壹之動氣也。

    如裴晉公、二宋之事是已。

    壽夭窮通,有一定之象,而古今所傳,延齡減算、錫福用極之事,亦時有之,而亦莫非命也。

    故曰:“神不可知。

    ”蜂目豺聲以成弑,熊虎豺狼以滅宗。

    此氣之至駁,而性之甚蔽者也。

    然使商臣、食我聞而亟反焉,安知其不為有相無心、相随心滅乎? 陰陽往來屈伸,常也。

    時而變焉,君子不謂之常也。

    釋氏輪回,時時有之。

    仙人沖舉,時時有之。

    卒不能以易其屈伸往來之常,猶之伯有之厲,久則散焉,而儒者往往惑之。

    不亦誤乎? 置水于澤,久則魚生焉;盈醯于缶,久則芮集焉。

    孰為輪回乎?長平四十萬,新安二十萬,皆輪回何所乎?故知羊祜探環,日月偶符,皆事理或然之變耳。

     盜憎主人,民惡其上,情之自然,而非有以取之也。

    故察淵魚,謂之不祥。

    寄獄市,期于不擾,不欲為盜之主人爾。

     《鹹》動《艮》靜,《鹹》辭皆兇,《艮》辭皆吉。

    聖人主靜,君子慎動之情見矣。

    《艮》非無所為也,動靜不失其時,則常感常寂。

    《艮》其輔,而曰言有序,非默而已也。

     割股以事親,不知禮也,不知命也。

    割股而有一毫為名之心者,其歸與吳起殺妻、樂羊食子同矣。

     文子舉庫之士,不屬其子;王猛相秦,不私其子官,非遠其子也。

    大而石昔之滅親,微而韓億之索杖,非不為其子隐也。

    一切溺愛,任情禽犢矣。

     偷兒之言曰:“我入人之室,雖逐吾者千百歡噪我,我不畏也。

    主人常不利焉。

    吾出在野,即一二輩逐而噪,我敗矣。

    ”此可以知兵矣。

    賊在内,死地也,愈孤愈奮。

    在外,生地也,愈衆愈離。

     “蔔以決疑,不疑何蔔?”諒哉是言。

    故不疑而蔔,如其義也,如其道也,是無勇也。

    如其非義也,如其非道也,是徼幸也。

    古今之以蔔敗者多矣,非神之弗告,蓋蔔之不當耳。

     專直翕辟,白天地不能以常張也,可以人而不向晦晏息乎?故夜居于外,吊之可也。

     顔氏樂而夭,禹、稷憂而壽。

    壽夭,天也,盡義而已。

    孔明不逆成敗利鈍是也。

    雖然,罰二十以上,必親以觀。

    楊禺之苦口,司馬之旁觇,則義亦有未盡者乎! 孔子之窮,顔氏之天,或曰天之未定也,或曰天之不可诘也。

    于是,蘇子救之以天定有後之說,昌黎、禹錫著論紛如。

    餘以為: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壽,則治;大德不受,命窮而夭,則亂。

    治亂,命也。

    循環之數,不得不然。

    猶晝而陽明勝,夜而陰濁行,夫豈天之得已哉。

    四兇之于堯,猶魑魅之在晝也;三仁之于纣,猶芝蘭之被霜也。

    不知晝夜、春秋、榮悴之理,而以怨天尤人,是之謂不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