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夙惠

關燈
張元祯短小不及四尺,貌尤寝陋。

    孝宗朝充日講官,聲音朗徹,聞者竦然。

    上命設矮幾,就而聽之。

     陳壽巡撫延綏,适大鹵在邊。

    壽自出帳,擁數十騎,據胡床,麾指飲食如無事。

    鹵望見之,遂引去。

     陳太常音不事修飾,蓬垢自喜,時一苦吟,辄遺世務。

     祝京兆生而枝指,自号枝山。

     楊文襄生而隐宮,貌類寺人。

     康德涵雲:往歲西歸,見劉少師[健]于洛陽裡第,留入卧内,微揭帳帷示之,童顔黑發,雙瞳炯然。

     楊文懿生而天庭有七黑子,如北鬥狀。

     倪尚書謙有四乳,雙瞳若電。

    子嶽,尤瑰異秀偉,望之若神。

     顧文康長七尺,虬須虎顴,目炯炯射人。

    聲吐若鐘,在班行,上每目屬之。

     徐存齋生而白皙,秀眉目,美須髯。

    端坐竟日,無跛倚,湛若冰玉。

    及接之,藹然春溫襲人,談論霏霏皆芬屑。

     謝布衣貌醜,一目,弱冠為俠齊魯間。

     霍文敏重瞳虬髯,一代偉人。

     徐文長美姿儀,面白皙,音朗然如鶴唳。

    常中夜呼嘯,群鶴應之。

     司寇蕭道亨,長身偉貌,瞻視非常。

    萬曆中,獻俘禮成,上方禦午樓,朝暾正耀。

    道亨前,口叙數百言,吐納清越,神觀煥爛。

    時人以方魏陽元。

     陸傑撫湖廣,會肅廟巡幸召見,傑偉貌美須髯,進退從容。

    語近侍曰:"陸都堂可謂大臣。

    " 王履吉俗言未嘗出口,風儀玉立,舉止軒揭其心。

    每抑下,雖聲稱振疊,而蘊藉自将。

     梅國桢三試不第,因攜家長安,與酒人、俠客浮觞。

    角射或效武夫,結束或如羽流。

    長髯大鼻,聲如洪鐘,望者卻走。

     文待诏晚年,衣紅罽袍,戴卷檐帽,坐白紙窗棂下,擁爐曝背,劇談娓娓,坐客移日忘去。

     孫伯諧[友箎]山居獨行,洞箫在佩,不顧俗诮,飄然自怡。

     丁戊山人傅汝舟,方颡碧目,小指有四印文。

     聶壽卿[大年]一目重瞳,長身紫髯,博通經史,儀觀偉然。

     張處士子靜[淵]長髯秀目,而儀貌樸野,吳吳作湖語。

    及酣吟興發,以手拄頰,瞳目直視,且思且革,俄盈數十紙,顧盼風生。

     麻孟璇[三衡]圓颡方頤,虬髯玉面,身昂藏而娟秀,雅好饬其巾服。

    乘馬過者,邑觀者相逐。

    常命畫師,仿嶽忠武像貌己。

    笑謂人曰:"正恐頭頸相似。

    " 補遺 趙參議承謙長七尺馀,虬髯軒鼻。

    少為諸生,裡舍兒已目屬之,而辭貌嚴泠,不骫骳傅人意。

    間有所不可,目光怒射,面須猬張,且語且叱。

    稍已,則理須歡然,亡留滞。

     自新 宋仲溫[克]少任俠使氣,好擊劍走馬,及飲博遊戲。

    遇貴遊,以目攝之。

    晚痛刮劘豪習,聲譽籍甚。

     靖江王不得于母,作歌鳴諷,群僚公宴,令伶人歌焉。

    參政岑萬遽起曰:"此非臣等所忍聞也,以子議母,如上聞奈何?"王悚然,立命焚之,母子歡好如初。

     薛文清少好詩賦,稍長讀周、程、張、朱書。

    歎曰:"此道學正脈也!"遂焚其所作詩賦,潛心道奧,至忘寝食。

     徐昌谷天才高朗,少即摛詞,文匠齊梁,詩沿晚季。

    迨舉進士,見獻吉,始大悔改,悉取所著稿焚之。

     王伯安十一歲,奕奕神會,好走狗鬥雞六博,從諸少年遊。

    一日,入市買雀,與鬻雀者争。

    相者異之,出箧錢市雀,送伯安曰:"自愛、自愛,異日萬戶侯也!"伯安奮激讀書,以經術自喜。

     羅文莊[欽順]少讀禅家《證道歌》,遽謂其理神妙,天下莫喻。

    已研繹聖經及洛閩諸書,始大悔曰:"昔朱子斥象山為禅,蓋晰之審矣!"又言嘗從老僧聞參庭前柏子之語,嗒焉靜坐,遂窮日夜。

    忽灑然朗澈,見天地萬物,俱在瑩湛中。

    蓋此心虛靈之妙,非性之理也。

    著《困知錄》以自述。

     陸文裕嗜古玩,羅列一室。

    聞魏莊渠來,悉令撤去。

     董蘿石少耽吟詠,至廢寝食,恒杖肩瓢笠,笑傲江湖。

    年六十乃精名理,欣然有得,淡而忘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