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箴規

關燈
服白鹿皮裘,腰绾青絲繩,立于江濱,揖劉而笑,且以語侵之。

    劉急延入舟中,宋疑問:"此何人?"劉曰:"櫥廬徐方舟也。

    "四人聞其名,躍而起,歡甚,酌酒别去。

    後劉數薦起之,避居江臯,莫知其迹。

     馬山人不知其名,居馬迹山,故稱馬山人。

    為柁工,從上大戰彭蠡,賴以濟。

    不受官賞,惟日求美酒,命光祿給之。

    一日,天寒雪甚,醉卧屋角上,解衣覆之。

    俄而竟去,不知所終。

     焦先生,本高帝故人,家江阻之虞門裡。

    帝為天子,遂隐去。

    洪武初,征之甚急。

    先生恐為有司累,間之金陵,持雞酒馳道而入。

    帝與班坐,歡飲如微時,贈以金玉角三帶,取其角者。

    亡何,挂帶而去。

     李希顔足迹不涉城市。

    一日,藩司驺輿來訪,希顔方在途中枕囊側卧。

    前驅蹴之,已知是希顔,遂與班荊,傾囊以别。

     鐵笛道人初号梅花道人,會稽有鐵崖山,其高百丈,上有萼綠梅花數百。

    層樓出梅上,積書數百卷,蕭然塵外。

    道人時時唱《清江歌》,人為作《回波引》和之。

     錢芹以督府掾謝職歸,姚克一[善]數求見之,不得。

    俞貞木亦見禮于克一,克一使吏饋之菜,誤緻芹所。

    芹受之,吏覺其誤,以語貞木。

    貞木曰:"府公得先生受遺乎?先生賢府公,故也。

    其歸報府君。

    "吏遂以告,克一大喜,曰:"錢先生許我矣!"诘旦往谒,使吏先。

    芹不可,亦不欲庭谒,請月見于澤宮。

     韓高士[奕]與王仲光友善,偕隐于醫。

    姚克一守吳,造請之。

    高士匿布簾内,答雲不在。

    一日,伺賓在,掩入其室。

    高士走楞伽山,克一随至,則泛小舟入太湖。

    克一太息曰:"韓先生所謂名可得聞,身不可得見。

    " 初,黃钺與楊溁子福同學,笃志有聲,州邑辟賢良。

    溁怨钺曰:"吾遭亂世,家破族散,攜兒耕讀遠郊,以畢馀生。

    以子好學,舉書供業。

    一何不善晦,并累吾兒?"钺曰:"毋恐,當詣尹為言。

    "遂說尹,罷福。

     陳亮少懷靜默,秉摻無競,洪、永間,诏求遺逸,郡縣或相推毂。

    亮曰:"昔唐堯在上,下有箕颍。

    吾投迹明時,遊戲泉石,那便以爵服萦人?" 王仲光[賓]高節不仕,姚克一枉谒之。

    仲光以手抵門,問:"汝為誰?"對曰:"姚善。

    "乃啟門留坐。

    及報谒,向府門再拜而返。

    善知之,急馳追,固請之。

    卒不肯,曰:"非公事,亦何敢入?" 仲光既遭鼎革,益晦迹清狂,獨居無妻子。

    家貧,賣藥自資。

    嘗以藥黥面皮肘股間,皆成瘡痏。

    髽發短服,芒履竹杖,行歌道傍。

    故舊有訪之者,辄箕踞扪虱,不相酬對。

     靖難師入金川,河西傭衣葛衣遁去,依莊浪豪魯家為傭,取值積買羊裘被之。

    雖極寒,必覆葛衣。

    葛破縷縷,不肯脫。

    夏即衣新布,故葛必覆其上。

    人問,不答,每聞其吟哦,或哭泣聲。

    有留都官至,識傭,欲呼與語。

    傭走避,都官去,乃還。

    或問都官,都官亦不答。

     王仲光遁迹西山,姚少師以舊訪之,謂曰:"寂寂空山,何堪久住?"答曰:"多情花鳥,不肯放人。

    " 補鍋匠往來夔、慶間,為人補鍋,所至不三日辄去。

    夜嘗寄宿蕭寺。

    有馬翁亦不知何許人,教授童子,題詩稱馬二,或馬生,或塞馬先生。

    一日,補鍋匠忽遇于市,相顧愕然,已而相持哭。

    哭已,相率入山谷中,坐語竟日。

    又相持哭,且别去,言:"今永訣,不可複相見!" 性天遁金華東山,披麻戴笠,終身不易,不言姓名,又曰:"大呆将死。

    "囑主人曰:"斂吾屍,懸于林木足矣。

    " 雪庵和尚居松柏灘,時時買楚詞,袖之登小舟。

    急掉灘中流,朗誦一葉,辄投一葉于水。

    投已辄哭,哭已又複讀,終卷乃已。

    又不戒酒,日注一壺,無客至,即拉牧豎與飲。

    半酡,呼兒童歌,曰:"我歌,爾和。

    "如是秘迹以死。

     耶溪樵夫樵會稽,日粥二束薪,足食則已。

    食已,畫詩于溪沙,已則亂其沙。

    人怪之,一日從後遽持之,得二句曰:無地可容王蠋死,有薇堪濟伯夷貧。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