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箴規
關燈
小
中
大
高帝嘗怒宋景濂,欲誅之,高後因卻膳,命以齋進。
上問故,後曰:"聞誅宋先生,聊為持齋,以資冥福。
"上即馳使赦之。
高祖嘗禦西鷹房,觀海東青。
應奉唐肅,上應制詩雲:"雪融鹿道萬裡風,坐令狐兔草間空。
詞臣不敢忘規谏,卻憶當年魏鄭公。
"上覽詩曰:"朕聊玩之耳,不甚好也。
" 李希顔性行峻茂,貫酣群籍。
高帝手書,欲為諸王師。
教頗嚴毅,有勿若者,或擊額以管。
帝撫而怒,高後問故,曰:"惡有以堯舜,訓其子顧怒之耶?"帝威乃霁。
仁宗留守南京,時畏讒邪。
解大紳應制《題虎顧彪圖》曰:"虎為百獸尊,誰敢撄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成祖覽詩大感悟。
胡文穆母喪,服阕還朝,文帝問民疾苦,對曰:"百姓猶自安,惟有司窮治建文馀黨,枝牽蔓引,波及善良,覺殊苦。
"上立命罷追诘者。
楊文貞歸省過南京,聞黃忠宣疾,遂往問之。
公聞文貞來,甚喜,強衣冠出迎,執文貞手曰:"今日豈公遄歸時耶?不見谷永論宗室事乎?"文貞應曰:"某不學無術,然未嘗不内愧。
" 曹月川以父最綏佛,乃作《夜行燭》一書,其言曰:"佛氏以空為性,非天命之性,人受之中;老子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人由之路。
"父遂悔悟。
周恂如[忱]行部昆山,甫登岸,盛怒撻人。
教谕朱冕進曰:"請稍待,府中治之。
"公至寓府,召冕問故。
對曰:"下車之初,觀瞻所屬,因怒傷人,有累盛德。
"公悚然謝過。
王公度[竑]與李執中,皆一時名臣。
比居鄉,王抗志寡交,李出入裡闬,博弈諧谑。
王曰:"執中八座大臣,胡為逐細民戲狎,不自愛?"李曰:"所謂大臣者,豈立異鄉曲、矯激為耶?"人兩是之。
薛德溫以王振誣陷,縛詣西市,且斬之。
有老仆大哭廚下,振問:"何哭?"對曰:"聞今日薛夫子将刑。
"振心動,德溫得釋。
王振矯诏,梏李祭酒[時勉]。
會昌伯孫繼宗雅知祭酒賢,會其生辰,太後使内豎來上壽,伯曰:"今日宴殊不樂。
"使問故,伯曰:"比歲皆得賢公卿賀,國子李先生饋不過方帨,然得其辱臨為幸。
今方荷校,使予席無此,安所藉榮?"内使反報,太後讓帝,時勉遂釋。
林都谏聰,為王文所陷,坐比擅選法死。
胡忠安[濙]不肯署,稱病卧數日。
景帝遣問,對曰:"老臣無病,聞殺林聰,驚悸成疾。
"帝立釋聰。
景帝初欲易儲,将謀之金英,殊難為言,謂之曰:"七月二日,東宮之誕也。
"英對曰:"陛下誤矣,太子之生,乃十一月二日也。
"帝默然。
景泰冊懷愍為太子,尚書楊仲舉[翥]以郕邸舊人,自吳入賀。
陳佥事[祚]一見,語之曰:"異哉!此行不以谏以賀。
" 成化時,傳奉官八百馀人,多因梁芳以進。
一日,上内宴,伶人戲為老人部糧,以米濕責解戶。
解戶曰:"非我之罪,船縫之病。
"老人曰:"盍塞之?"對曰:"欲塞船縫,無‘糧'方可。
"上為之悟。
陳白沙就學康齋。
一日,晨光初動,窗外見康齋手自飏谷,其子從之,作厲聲雲:"秀才起居,作如此懶惰,奚為于伊川之門?"白沙悚然。
白沙名重一時,英傑皆北面宗之。
胡叔心[居仁]獨斥其禅,寓書張東白[元祯]曰:"公甫清虛灑脫,不屑為下學,而欲一切虛無以求道妙,如以手捉風,無所持護。
道本大同,而曰至無而動;理本至實,而曰緻虛立本,使人皆不可曉。
望以相喻,公甫高明,應憬然有省。
"又寓書羅一峰謂:"公甫塵微六合,瞬息千古,隻儱侗自大,非見此道之精微,實乃莊、佛之馀緒。
聖賢之言,平易切實,端不如是。
" 張廷祥[元祯]《和白沙》詩:"有靜必有動,夭理實
上問故,後曰:"聞誅宋先生,聊為持齋,以資冥福。
"上即馳使赦之。
高祖嘗禦西鷹房,觀海東青。
應奉唐肅,上應制詩雲:"雪融鹿道萬裡風,坐令狐兔草間空。
詞臣不敢忘規谏,卻憶當年魏鄭公。
"上覽詩曰:"朕聊玩之耳,不甚好也。
" 李希顔性行峻茂,貫酣群籍。
高帝手書,欲為諸王師。
教頗嚴毅,有勿若者,或擊額以管。
帝撫而怒,高後問故,曰:"惡有以堯舜,訓其子顧怒之耶?"帝威乃霁。
仁宗留守南京,時畏讒邪。
解大紳應制《題虎顧彪圖》曰:"虎為百獸尊,誰敢撄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成祖覽詩大感悟。
胡文穆母喪,服阕還朝,文帝問民疾苦,對曰:"百姓猶自安,惟有司窮治建文馀黨,枝牽蔓引,波及善良,覺殊苦。
"上立命罷追诘者。
楊文貞歸省過南京,聞黃忠宣疾,遂往問之。
公聞文貞來,甚喜,強衣冠出迎,執文貞手曰:"今日豈公遄歸時耶?不見谷永論宗室事乎?"文貞應曰:"某不學無術,然未嘗不内愧。
" 曹月川以父最綏佛,乃作《夜行燭》一書,其言曰:"佛氏以空為性,非天命之性,人受之中;老子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人由之路。
"父遂悔悟。
周恂如[忱]行部昆山,甫登岸,盛怒撻人。
教谕朱冕進曰:"請稍待,府中治之。
"公至寓府,召冕問故。
對曰:"下車之初,觀瞻所屬,因怒傷人,有累盛德。
"公悚然謝過。
王公度[竑]與李執中,皆一時名臣。
比居鄉,王抗志寡交,李出入裡闬,博弈諧谑。
王曰:"執中八座大臣,胡為逐細民戲狎,不自愛?"李曰:"所謂大臣者,豈立異鄉曲、矯激為耶?"人兩是之。
薛德溫以王振誣陷,縛詣西市,且斬之。
有老仆大哭廚下,振問:"何哭?"對曰:"聞今日薛夫子将刑。
"振心動,德溫得釋。
王振矯诏,梏李祭酒[時勉]。
會昌伯孫繼宗雅知祭酒賢,會其生辰,太後使内豎來上壽,伯曰:"今日宴殊不樂。
"使問故,伯曰:"比歲皆得賢公卿賀,國子李先生饋不過方帨,然得其辱臨為幸。
今方荷校,使予席無此,安所藉榮?"内使反報,太後讓帝,時勉遂釋。
林都谏聰,為王文所陷,坐比擅選法死。
胡忠安[濙]不肯署,稱病卧數日。
景帝遣問,對曰:"老臣無病,聞殺林聰,驚悸成疾。
"帝立釋聰。
景帝初欲易儲,将謀之金英,殊難為言,謂之曰:"七月二日,東宮之誕也。
"英對曰:"陛下誤矣,太子之生,乃十一月二日也。
"帝默然。
景泰冊懷愍為太子,尚書楊仲舉[翥]以郕邸舊人,自吳入賀。
陳佥事[祚]一見,語之曰:"異哉!此行不以谏以賀。
" 成化時,傳奉官八百馀人,多因梁芳以進。
一日,上内宴,伶人戲為老人部糧,以米濕責解戶。
解戶曰:"非我之罪,船縫之病。
"老人曰:"盍塞之?"對曰:"欲塞船縫,無‘糧'方可。
"上為之悟。
陳白沙就學康齋。
一日,晨光初動,窗外見康齋手自飏谷,其子從之,作厲聲雲:"秀才起居,作如此懶惰,奚為于伊川之門?"白沙悚然。
白沙名重一時,英傑皆北面宗之。
胡叔心[居仁]獨斥其禅,寓書張東白[元祯]曰:"公甫清虛灑脫,不屑為下學,而欲一切虛無以求道妙,如以手捉風,無所持護。
道本大同,而曰至無而動;理本至實,而曰緻虛立本,使人皆不可曉。
望以相喻,公甫高明,應憬然有省。
"又寓書羅一峰謂:"公甫塵微六合,瞬息千古,隻儱侗自大,非見此道之精微,實乃莊、佛之馀緒。
聖賢之言,平易切實,端不如是。
" 張廷祥[元祯]《和白沙》詩:"有靜必有動,夭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