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政事
關燈
小
中
大
陳祖以明經授新繁縣丞,有妪道哭甚哀。
祖問之,寡而無子,惟一孫十歲,為巨蛇所噬。
祖令具狀,遂移牒城隍,期日引蛇至。
已而果有群蛇蜿蜒階除,噬人者死,馀不驚而去。
秦從龍與高帝畫策,密書漆闆,問答秘計,左右皆莫聞。
胡子祺按察廣西,聞宋元祐黨人碑尚在融州岩谷中,命出而碎之。
方克勤守濟甯,日具衣冠坐,召諸吏授詩書、法律,庭不陳械,惟設韋鞭而已。
姚克一守蘇州,欲見處士錢芹,不可得。
因俞貞木道意,錢曰:"芹固願見,然芹民也,禮不可往見于庭。
若明公弘下士之風,請俟月朔,會于學宮。
"姚如期緻,迎拜,請質經義。
錢曰:"此士子業,公有官守,會有時務。
"因袖出一簡授姚,不交一言而退。
視之,皆戰守制勝之策。
周新按察浙江,初至,有蠅集馬首。
使人迹之,得暴屍莽中,有木留帶間。
公取視之,乃商以識布者,匿不言。
及莅事,使征布,有合記者即執。
訊之,果殺商盜也。
新間微行,直觸其屬令,令收系獄,與囚語,遂得一邑疾苦。
未幾,吏迓之出,一邑大驚。
方素易所在,辄著廉明。
為衡州同知,民有告虎噬人者。
素易齋沐為文,檄山神。
明日,虎自斃于道,時人以比韓退之驅鳄。
河南新安饑,知縣陶镕貸亟驿糧赈之,全活甚衆。
乃上章自劾"民危旦夕,不及奏報,專擅亦安敢辭。
"上嘉勞之,曰:"可謂能稱任使矣!" 何滪為刑曹郎,京師人語曰:"毋縱誕,避何鐵面。
" 況鐘知蘇州,初至,佯不解事。
吏抱案請署,鐘顧左右問吏,吏所欲,行止辄聽。
吏乃大喜,謂太守愚。
閱月,集諸吏诘之曰:"某事應行,若故止我;某事不應行,若故誘我行。
是皆有賄!"縛諸吏,投庭下。
諸吏皆大懼,謂太守神明。
正統中彩繪宮殿,需牛膠萬馀斤,敕使督周文襄供辦。
公時赴京,道遇使者,請公還給。
公曰:"第行至京,自有處分。
"及至京,乃言庫所貯皮,歲久且壞,請出煎給;歸撥馀米、買皮輸納。
以新易陳,實為兩得。
文襄閱死獄,每使吏抱成案,讀之至數萬言。
反手立聽,時忽肯首,喜曰:"幸此可生。
" 英廟北狩,鹵大入寇。
時壩上倉場,糧料山積,于忠肅急令縱火焚之。
或以事重須待诏,公曰:"事有經權,今寇在目前,緩之适以資鹵,緻持久坐困,于我非計。
" 陳都憲镒巡撫陝西,民飲其德,呼為"髯爺爺"。
有疾者,誓為公舁輿以禱,出則民争來舁,麾之不止。
黃用章[绂]參政四川,道崇慶,忽風起輿前,擁不得行。
用章曰:"即有冤,吾為若理。
"風遂止。
既抵州,沐禱于城隍,夢中若有人曰"州西寺、州西寺"雲。
密訪州西,果有寺,當孔道,倚山為巢。
乃率吏兵急抵寺,盡系諸僧。
一少而獰,诘之無牒。
命塗醋垩額,曬洗之,有巾痕。
用章叱之,盡得奸狀:夜投宿者,沉寺陰巨池中,衆分其資;有妻女,分隐窖中。
于是殺僧毀寺,行旅晏然。
韓王内使李毅等,不樂府中,忽作令旨啟城,挾弓跨騎,越關詣京,奏讦王過。
所司請勘,尹直曰:"毅不安王府,逃亡,罪一;詐令旨開門,罪二;越關,罪三;摭王小過當殺,罪四。
豈得聽彼虛言以勘王?"遂押還府。
吳石岡守臨江,郡有僧刹道觀,并列孔廟,扁曰"三教坊"。
下車,既廢而易之日"崇儒"。
毀其屋,以葺官廨;汰其僧道,悉配以尼。
刊說《社學辨惑啟迷》,一郡翕然。
劉文靖、李西涯、謝木齋同在政府,遭遇聖明。
時人語曰:"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 蔣恭靖守維揚時,上南巡,六師俱發。
計夫役舟騎,供費不資。
揚民洶洶,無以自存。
恭靖惟站設二十,更番疊遣。
計初議,減可什八,他亦推類遞減之。
上供無缺,而民不擾。
祝某守南昌,有民犬咋甯府鶴,卒來訟雲:"鶴本禦賜,金牌可驗。
"祝判雲:"鶴帶金牌,犬不識字,禽獸相傷,何與人事?"竟縱犬主。
又兩家牛鬥,一至死,判雲:"兩牛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享,生者同耕。
" 汪應轸知泗州,武廟将南巡,中使繹絡道路,恣為求索。
公率壯士百馀,列舟次,呼聲震地。
中使沮喪,公麾從人速牽舟,頃刻百裡出泗境。
後至者,斂戢不敢肆,公反禮遇之。
于是皆咎前使而德公。
大司徒雍泰巡鹽南淮,見竈丁鳏貧者幾二千人。
比及二年,具與完室。
既去,淮人詠之曰:"客邊檢橐渾無物,海上遺民
祖問之,寡而無子,惟一孫十歲,為巨蛇所噬。
祖令具狀,遂移牒城隍,期日引蛇至。
已而果有群蛇蜿蜒階除,噬人者死,馀不驚而去。
秦從龍與高帝畫策,密書漆闆,問答秘計,左右皆莫聞。
胡子祺按察廣西,聞宋元祐黨人碑尚在融州岩谷中,命出而碎之。
方克勤守濟甯,日具衣冠坐,召諸吏授詩書、法律,庭不陳械,惟設韋鞭而已。
姚克一守蘇州,欲見處士錢芹,不可得。
因俞貞木道意,錢曰:"芹固願見,然芹民也,禮不可往見于庭。
若明公弘下士之風,請俟月朔,會于學宮。
"姚如期緻,迎拜,請質經義。
錢曰:"此士子業,公有官守,會有時務。
"因袖出一簡授姚,不交一言而退。
視之,皆戰守制勝之策。
周新按察浙江,初至,有蠅集馬首。
使人迹之,得暴屍莽中,有木留帶間。
公取視之,乃商以識布者,匿不言。
及莅事,使征布,有合記者即執。
訊之,果殺商盜也。
新間微行,直觸其屬令,令收系獄,與囚語,遂得一邑疾苦。
未幾,吏迓之出,一邑大驚。
方素易所在,辄著廉明。
為衡州同知,民有告虎噬人者。
素易齋沐為文,檄山神。
明日,虎自斃于道,時人以比韓退之驅鳄。
河南新安饑,知縣陶镕貸亟驿糧赈之,全活甚衆。
乃上章自劾"民危旦夕,不及奏報,專擅亦安敢辭。
"上嘉勞之,曰:"可謂能稱任使矣!" 何滪為刑曹郎,京師人語曰:"毋縱誕,避何鐵面。
" 況鐘知蘇州,初至,佯不解事。
吏抱案請署,鐘顧左右問吏,吏所欲,行止辄聽。
吏乃大喜,謂太守愚。
閱月,集諸吏诘之曰:"某事應行,若故止我;某事不應行,若故誘我行。
是皆有賄!"縛諸吏,投庭下。
諸吏皆大懼,謂太守神明。
正統中彩繪宮殿,需牛膠萬馀斤,敕使督周文襄供辦。
公時赴京,道遇使者,請公還給。
公曰:"第行至京,自有處分。
"及至京,乃言庫所貯皮,歲久且壞,請出煎給;歸撥馀米、買皮輸納。
以新易陳,實為兩得。
文襄閱死獄,每使吏抱成案,讀之至數萬言。
反手立聽,時忽肯首,喜曰:"幸此可生。
" 英廟北狩,鹵大入寇。
時壩上倉場,糧料山積,于忠肅急令縱火焚之。
或以事重須待诏,公曰:"事有經權,今寇在目前,緩之适以資鹵,緻持久坐困,于我非計。
" 陳都憲镒巡撫陝西,民飲其德,呼為"髯爺爺"。
有疾者,誓為公舁輿以禱,出則民争來舁,麾之不止。
黃用章[绂]參政四川,道崇慶,忽風起輿前,擁不得行。
用章曰:"即有冤,吾為若理。
"風遂止。
既抵州,沐禱于城隍,夢中若有人曰"州西寺、州西寺"雲。
密訪州西,果有寺,當孔道,倚山為巢。
乃率吏兵急抵寺,盡系諸僧。
一少而獰,诘之無牒。
命塗醋垩額,曬洗之,有巾痕。
用章叱之,盡得奸狀:夜投宿者,沉寺陰巨池中,衆分其資;有妻女,分隐窖中。
于是殺僧毀寺,行旅晏然。
韓王内使李毅等,不樂府中,忽作令旨啟城,挾弓跨騎,越關詣京,奏讦王過。
所司請勘,尹直曰:"毅不安王府,逃亡,罪一;詐令旨開門,罪二;越關,罪三;摭王小過當殺,罪四。
豈得聽彼虛言以勘王?"遂押還府。
吳石岡守臨江,郡有僧刹道觀,并列孔廟,扁曰"三教坊"。
下車,既廢而易之日"崇儒"。
毀其屋,以葺官廨;汰其僧道,悉配以尼。
刊說《社學辨惑啟迷》,一郡翕然。
劉文靖、李西涯、謝木齋同在政府,遭遇聖明。
時人語曰:"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 蔣恭靖守維揚時,上南巡,六師俱發。
計夫役舟騎,供費不資。
揚民洶洶,無以自存。
恭靖惟站設二十,更番疊遣。
計初議,減可什八,他亦推類遞減之。
上供無缺,而民不擾。
祝某守南昌,有民犬咋甯府鶴,卒來訟雲:"鶴本禦賜,金牌可驗。
"祝判雲:"鶴帶金牌,犬不識字,禽獸相傷,何與人事?"竟縱犬主。
又兩家牛鬥,一至死,判雲:"兩牛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享,生者同耕。
" 汪應轸知泗州,武廟将南巡,中使繹絡道路,恣為求索。
公率壯士百馀,列舟次,呼聲震地。
中使沮喪,公麾從人速牽舟,頃刻百裡出泗境。
後至者,斂戢不敢肆,公反禮遇之。
于是皆咎前使而德公。
大司徒雍泰巡鹽南淮,見竈丁鳏貧者幾二千人。
比及二年,具與完室。
既去,淮人詠之曰:"客邊檢橐渾無物,海上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