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制董鄂後行狀
關燈
小
中
大
色也。
後自入宮掖數年,行己謙和,不惟能敬承皇太後,即至朕保母往來,晉接以禮,亦無敢慢。
其禦諸嫔嫱,寬仁下逮。
曾乏纖芥忌嫉意,善則奏稱之,有過則隐之不以聞。
予朕所悅,後以撫恤如子,雖飲食之微,有甘毳者,必使均嘗之,意乃适。
宮闱眷屬,小大無異視,長者媪呼之,少者姊視之不以非禮加人,亦不少有谇诟,故凡見者蔑不歡悅,藹然相親。
值朕或譴責女侍宮監之獲罪者,必為拜請曰:此曹愚蠢,安知上意?陛下幸毋怒!是瑣瑣者,亦有微長,昔不于某事曾效力乎?且冥行幹戾,臧獲之常也。
更委曲引喻,俟朕意解乃止。
後天性慈惠,凡朕所賜赍,必推施群下,無所惜。
封皇貴妃有年,乃絕無儲蓄。
崩逝後,諸合殓具,皆皇太後所預治者,視他宮侍亦無少差别,均被賜予,故今宮中人哀痛甚笃,至欲身儉者數人。
初,後父病故,聞訃哀怛。
朕慰之,收淚對曰:妾豈敢過悲,廑陛下憂?所以痛者,悼答鞠育恩耳。
今既亡,妾衷愈安。
何者?妾父情性夙愚,不達大道,有女獲侍至尊,榮寵已極,恐自謂複何俱,所行或不韪,每用優念。
今幸以時終,荷陛下恩,恤禮至備,妾複何痛哉?因遂辍哀。
後複有兄之喪,時後屬疾,未使聞。
後謂朕曰:妾兄其死矣,曩月必再遣妾嫂來問,今久不至,可知也。
朕以後疾,故仍不語實,慰安之。
後曰: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以理。
恃妾,母家恣要協,容有之,審爾,讵止辱妾名,恐舉國謂陛下以一微賤女,緻不肖者肆行罔忌。
故夙夜優懼,寝食未敢甯。
今幸無他故殁,足矣。
妾安用悲為? 先是後于丁酉冬生榮親。
初後于朕偶有未稱旨者,朕或加谯讓,始猶申己意以明無過。
及讀史至周姜後脫簪待罪事,翻然悔曰:古賢後身本無愆,尚待罪若彼。
我往曾申辯,殊違恪順之道。
嗣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之恭謹遷善如此。
後性至節儉,衣飾絕去華采,即簪珥之屬,不用金玉,惟以骨角者充飾。
所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天資敏慧,遂精書法。
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内典禅宗谕之,且為解<心經>奧義。
由是崇敬三寶,栖心禅學,參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語。
每見朕即舉之,朕笑而不答。
後以久抱疾,參究未能純一。
後又舉前語,朕一語答之,遂有省。
自嬰疾後,但憑幾倚榻,曾未偃卧。
及疾漸,猶究前說,不廢提持。
故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号噓氣而化。
顔貌安整,俨如平時。
鳴呼!足見後信佛法究心禅教之誠也。
先是後初病時,恒月:皇太後眷吾極笃,脫不幸病終不瘳,皇太後必深哀戚,吾何以當之?故遇皇太後使來問安否,後必對曰:今日少安。
一日朕偶值之,問曰:若今疾已笃,何以雲安也?後曰:惡可以妾病遣皇太後憂?我死乃可聞之耳。
洎疾甚彌留,朕即令皇後諸妃嫔眷屬環視之。
後曰:吾體殊委頓,殆将不起。
顧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念以卑微之身,荷皇太後暨陛下高厚恩,不及酬萬一。
妾殁後,陛下聖明,必念愛祖宗大業。
且皇太後在上,或不至過恸,然亦宜節哀自愛。
惟皇太後慈衷肫切,必深傷悼,奈何?思及此,妾即死,心亦弗安耳。
既複謂朕曰:妾亡,意諸王等且必皆緻赙。
妾一身所用幾何?陛下誠念妾,與其虛靡無用,孰若施諸貧乏為善也。
複囑左右曰:我逝後,束體者甚毋以華美。
皇上崇儉約,如用諸珍麗物,違上意,亦非我素也。
曷若以我所遺者為奉佛誦經需,殊有利益耳。
故今殓具,朕重逆後意,概以儉素,更以赙二萬馀金施諸貧乏,皆從後意也。
凡人之美,多初終易轍。
後病閱三歲,雖容瘁身癯。
仍時勉謂無傷,諸事尤備,禮無少懈,後先一也。
事今後克盡
後自入宮掖數年,行己謙和,不惟能敬承皇太後,即至朕保母往來,晉接以禮,亦無敢慢。
其禦諸嫔嫱,寬仁下逮。
曾乏纖芥忌嫉意,善則奏稱之,有過則隐之不以聞。
予朕所悅,後以撫恤如子,雖飲食之微,有甘毳者,必使均嘗之,意乃适。
宮闱眷屬,小大無異視,長者媪呼之,少者姊視之不以非禮加人,亦不少有谇诟,故凡見者蔑不歡悅,藹然相親。
值朕或譴責女侍宮監之獲罪者,必為拜請曰:此曹愚蠢,安知上意?陛下幸毋怒!是瑣瑣者,亦有微長,昔不于某事曾效力乎?且冥行幹戾,臧獲之常也。
更委曲引喻,俟朕意解乃止。
後天性慈惠,凡朕所賜赍,必推施群下,無所惜。
封皇貴妃有年,乃絕無儲蓄。
崩逝後,諸合殓具,皆皇太後所預治者,視他宮侍亦無少差别,均被賜予,故今宮中人哀痛甚笃,至欲身儉者數人。
初,後父病故,聞訃哀怛。
朕慰之,收淚對曰:妾豈敢過悲,廑陛下憂?所以痛者,悼答鞠育恩耳。
今既亡,妾衷愈安。
何者?妾父情性夙愚,不達大道,有女獲侍至尊,榮寵已極,恐自謂複何俱,所行或不韪,每用優念。
今幸以時終,荷陛下恩,恤禮至備,妾複何痛哉?因遂辍哀。
後複有兄之喪,時後屬疾,未使聞。
後謂朕曰:妾兄其死矣,曩月必再遣妾嫂來問,今久不至,可知也。
朕以後疾,故仍不語實,慰安之。
後曰: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以理。
恃妾,母家恣要協,容有之,審爾,讵止辱妾名,恐舉國謂陛下以一微賤女,緻不肖者肆行罔忌。
故夙夜優懼,寝食未敢甯。
今幸無他故殁,足矣。
妾安用悲為? 先是後于丁酉冬生榮親。
初後于朕偶有未稱旨者,朕或加谯讓,始猶申己意以明無過。
及讀史至周姜後脫簪待罪事,翻然悔曰:古賢後身本無愆,尚待罪若彼。
我往曾申辯,殊違恪順之道。
嗣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之恭謹遷善如此。
後性至節儉,衣飾絕去華采,即簪珥之屬,不用金玉,惟以骨角者充飾。
所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天資敏慧,遂精書法。
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内典禅宗谕之,且為解<心經>奧義。
由是崇敬三寶,栖心禅學,參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語。
每見朕即舉之,朕笑而不答。
後以久抱疾,參究未能純一。
後又舉前語,朕一語答之,遂有省。
自嬰疾後,但憑幾倚榻,曾未偃卧。
及疾漸,猶究前說,不廢提持。
故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号噓氣而化。
顔貌安整,俨如平時。
鳴呼!足見後信佛法究心禅教之誠也。
先是後初病時,恒月:皇太後眷吾極笃,脫不幸病終不瘳,皇太後必深哀戚,吾何以當之?故遇皇太後使來問安否,後必對曰:今日少安。
一日朕偶值之,問曰:若今疾已笃,何以雲安也?後曰:惡可以妾病遣皇太後憂?我死乃可聞之耳。
洎疾甚彌留,朕即令皇後諸妃嫔眷屬環視之。
後曰:吾體殊委頓,殆将不起。
顧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念以卑微之身,荷皇太後暨陛下高厚恩,不及酬萬一。
妾殁後,陛下聖明,必念愛祖宗大業。
且皇太後在上,或不至過恸,然亦宜節哀自愛。
惟皇太後慈衷肫切,必深傷悼,奈何?思及此,妾即死,心亦弗安耳。
既複謂朕曰:妾亡,意諸王等且必皆緻赙。
妾一身所用幾何?陛下誠念妾,與其虛靡無用,孰若施諸貧乏為善也。
複囑左右曰:我逝後,束體者甚毋以華美。
皇上崇儉約,如用諸珍麗物,違上意,亦非我素也。
曷若以我所遺者為奉佛誦經需,殊有利益耳。
故今殓具,朕重逆後意,概以儉素,更以赙二萬馀金施諸貧乏,皆從後意也。
凡人之美,多初終易轍。
後病閱三歲,雖容瘁身癯。
仍時勉謂無傷,諸事尤備,禮無少懈,後先一也。
事今後克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