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菊集譜補遺
關燈
小
中
大
或薦蓬餌,或烹桑苧之茶,皆為先生之侶也。
且貴為天子,如唐德宗亦作為歌詩以慶之。
至於醉卧籬東,反栽籬西,此又各隨所寓而稱壽者也。
其本支百世,子孫千億,散而之四方者不知其幾。
若夫族類,大略有範成大諸家之譜,在茲不復錄。
太史公曰:先生肇分茅土皆傲其方之色,蘜自啓國南陽,之後居湘灕澎澤者二千祀,不易黃姓。
自餘散處四方者,考其氏而其方,若白氏、紅氏則著於西南。
或言朔庭有墨子,〈墨者又眾色之後,此近世方有。
〉然未嘗與中國盟會,故名不顯。
其在青社者,有蒼、藍二氏,生亦不蕃。
要之南陽實在中土,而黃氏又居方之正,得數之中。
其後宜莫與京白受采,土生金,金又當金天禦宇之時,宜白之盛,亞於黃,彼朱者,子信美矣,而有富貴濃艷之態,不類山林有道者氣象,君子尙論盍謹考哉。
雜識 胡少瀹《菊譜》序雲:嘗試述其七美,一壽考,二芳香,三黃中,四後彫,五入藥,六可釀,七以為枕明目而益腦。
功用甚博,神農所以載之上經,姬公所以列之爾雅。
屈大夫所以飡其英而著之離騷,呂不韋所以覩其華而編之月令。
黃鵠下太液,武帝形之歌。
九月九日,漢風俗以為酒。
自後胡廣、袁隗諸人則取其水以飲食。
仙人王子喬與陶洪景輩至啖其根葉。
考其源流,葢自上古已知貴重,今人但言陶淵明所好,殆不得專其美也。
雲雲。
〈按《西京雜記》武帝歌曰:黃鵠飛兮下建章,金為衣兮菊為裳。
〉 胡少瀹《菊譜》後序雲:子胡子既作《菊譜》。
客曰:菊之品不一而足,然則花之似菊者,吾子亦有取乎。
曰:夫疑似之間毫釐之際,君子明辨而不恕,正以其似是而非有以害道,若陽虎之貌似夫子,項羽之瞳子如舜,其可以形似而遽信之。
今菊之為物,挹之馨香,餌之延齡,標緻高爽如此,自餘小草僅可為臣僕奴隸,詎敢望其音影。
花雖相近,乃菊之盜,猶小人之效君子,非不緣飾其外,而胸中之不善詎能自揜。
餘懼夫人他日之耳目或為所惑,故以其黨類列之編末。
〈桐蒿花。
地丁花。
馬蘭。
〉 〈滴滴金。
千裡光。
旋復花。
〉 今觀《草堂詩餘》其中〈鷓鴣天〉桃花菊詞有雲:「解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日黃。
」愚謂此二句用字皆未深穩。
又檢康伯可詞,乃作「換得人間九日黃」,且「換得」二字用之亦未切當。
及覈張狀元長短句,方知是「偷將天上千年艷,染卻人間九日黃。
」至此意義明白,乃知下字之工妙。
劉蒙《菊譜》有順聖淺紫之名。
愚按,皇朝嘉祐中有油紫,英宗朝有黑紫,神宗朝色加鮮赤,目為順聖紫,葢色得其正矣。
〈詳見《麈史》。
〉 辨疑 按《本草》與《千金方》皆言菊花有子,愚初以此為疑,今觀魏鍾會〈菊華賦〉,其中有「芳實離離」之言,必可取信。
續又見近時馬伯升《菊譜》,有該金箭頭菊,其花長而末銳,枝葉可茹,最愈頭風,謂之風藥菊,無苗,冬收實而春種之。
據此二說,則知菊之為花,果有結子者明矣。
菊花多真假相半,難以分別。
其真菊花蔕子黑而纖;若野菊則蔕子有白茸而大,味極苦。
〈《博聞新錄》〉 夏菊,越人名為滴滴金。
愚觀胡氏譜,乃以此品為菊之盜,葢因此種枝葉與諸菊不類,又至於手撚嗅之,絕無其香,故胡譜遺之不取。
愚今之為譜輒反取之者,何,乃是徇俗泛愛其名耳,信此似是而非者也。
詩賦 菊華賦 魏鍾會 何秋菊之可奇兮,獨華茂乎凝霜,挺葳蕤於蒼春兮,表壯觀乎金商,延蔓蓊鬱,緣坡被崗,縹榦綠葉,青柯紅芒,芳實離離,暉藻煌煌,微風扇動,照耀垂光,於是季秋九月,九日數并,置酒華堂,高會娛情,百卉凋瘁,芳菊始榮,紛葩韡曄,或黃或赤,圓華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頴,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乃有毛嬙西施,荊姬秦嬴,妍姿妖艷,一顧傾城,擢纖纖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仰撫雲髻,俯弄芳英。
〈愚齋雲:今諦玩此賦,乃知茲菊非尋常之品,必是異於眾者。
葢其中有「延蔓蓊鬱,緣坡被崗。
」則知此菊之有藤也。
又雲「芳實離離,暉藻煌煌。
」則知此菊之結實也。
又雲「圓華高懸,準天極也。
」則知其榦之高,決非低小之叢。
此品必是世謂一丈黃者也。
〉 寒蜂採菊蘂詩 耿湋〈唐人〉 遊颺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蘂上,連影在香中,去住霑餘霧,高低順過風,終慙異蝴蝶,不與夢魂通。
和洪教菊〈古風〉 林少頴 陶令遺世情,尚餘愛菊念,菊亦有可愛,愛之苦不厭,我觀傲霜枝,真金赴烈焰,道韻輕園綺,孤標敵鍼奄,配以靖節名,萬古不為忝,況茲中央色,獨許此君占,凝然端正姿,不受紅紫艷,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璀璨歸來辭,斯言了無玷,〈全文於此有四韻,今節之。
〉偶亦愛此花,秋來朝暮饜,富貴兩浮雲,天地一旅店,是中論饑飽,本自無贏欠,便擬學淵明,奈此才不贍,菊資三徑荒,酒須十分灔,待讀悠然句,乃無雍徹僭,但論廣文詩,瘧愈不須砭。
菊花 劉子翬 芳叢馥郁早抽芽,金蘂爛斑晚著花,檻小移時
且貴為天子,如唐德宗亦作為歌詩以慶之。
至於醉卧籬東,反栽籬西,此又各隨所寓而稱壽者也。
其本支百世,子孫千億,散而之四方者不知其幾。
若夫族類,大略有範成大諸家之譜,在茲不復錄。
太史公曰:先生肇分茅土皆傲其方之色,蘜自啓國南陽,之後居湘灕澎澤者二千祀,不易黃姓。
自餘散處四方者,考其氏而其方,若白氏、紅氏則著於西南。
或言朔庭有墨子,〈墨者又眾色之後,此近世方有。
〉然未嘗與中國盟會,故名不顯。
其在青社者,有蒼、藍二氏,生亦不蕃。
要之南陽實在中土,而黃氏又居方之正,得數之中。
其後宜莫與京白受采,土生金,金又當金天禦宇之時,宜白之盛,亞於黃,彼朱者,子信美矣,而有富貴濃艷之態,不類山林有道者氣象,君子尙論盍謹考哉。
雜識 胡少瀹《菊譜》序雲:嘗試述其七美,一壽考,二芳香,三黃中,四後彫,五入藥,六可釀,七以為枕明目而益腦。
功用甚博,神農所以載之上經,姬公所以列之爾雅。
屈大夫所以飡其英而著之離騷,呂不韋所以覩其華而編之月令。
黃鵠下太液,武帝形之歌。
九月九日,漢風俗以為酒。
自後胡廣、袁隗諸人則取其水以飲食。
仙人王子喬與陶洪景輩至啖其根葉。
考其源流,葢自上古已知貴重,今人但言陶淵明所好,殆不得專其美也。
雲雲。
〈按《西京雜記》武帝歌曰:黃鵠飛兮下建章,金為衣兮菊為裳。
〉 胡少瀹《菊譜》後序雲:子胡子既作《菊譜》。
客曰:菊之品不一而足,然則花之似菊者,吾子亦有取乎。
曰:夫疑似之間毫釐之際,君子明辨而不恕,正以其似是而非有以害道,若陽虎之貌似夫子,項羽之瞳子如舜,其可以形似而遽信之。
今菊之為物,挹之馨香,餌之延齡,標緻高爽如此,自餘小草僅可為臣僕奴隸,詎敢望其音影。
花雖相近,乃菊之盜,猶小人之效君子,非不緣飾其外,而胸中之不善詎能自揜。
餘懼夫人他日之耳目或為所惑,故以其黨類列之編末。
〈桐蒿花。
地丁花。
馬蘭。
〉 〈滴滴金。
千裡光。
旋復花。
〉 今觀《草堂詩餘》其中〈鷓鴣天〉桃花菊詞有雲:「解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日黃。
」愚謂此二句用字皆未深穩。
又檢康伯可詞,乃作「換得人間九日黃」,且「換得」二字用之亦未切當。
及覈張狀元長短句,方知是「偷將天上千年艷,染卻人間九日黃。
」至此意義明白,乃知下字之工妙。
劉蒙《菊譜》有順聖淺紫之名。
愚按,皇朝嘉祐中有油紫,英宗朝有黑紫,神宗朝色加鮮赤,目為順聖紫,葢色得其正矣。
〈詳見《麈史》。
〉 辨疑 按《本草》與《千金方》皆言菊花有子,愚初以此為疑,今觀魏鍾會〈菊華賦〉,其中有「芳實離離」之言,必可取信。
續又見近時馬伯升《菊譜》,有該金箭頭菊,其花長而末銳,枝葉可茹,最愈頭風,謂之風藥菊,無苗,冬收實而春種之。
據此二說,則知菊之為花,果有結子者明矣。
菊花多真假相半,難以分別。
其真菊花蔕子黑而纖;若野菊則蔕子有白茸而大,味極苦。
〈《博聞新錄》〉 夏菊,越人名為滴滴金。
愚觀胡氏譜,乃以此品為菊之盜,葢因此種枝葉與諸菊不類,又至於手撚嗅之,絕無其香,故胡譜遺之不取。
愚今之為譜輒反取之者,何,乃是徇俗泛愛其名耳,信此似是而非者也。
詩賦 菊華賦 魏鍾會 何秋菊之可奇兮,獨華茂乎凝霜,挺葳蕤於蒼春兮,表壯觀乎金商,延蔓蓊鬱,緣坡被崗,縹榦綠葉,青柯紅芒,芳實離離,暉藻煌煌,微風扇動,照耀垂光,於是季秋九月,九日數并,置酒華堂,高會娛情,百卉凋瘁,芳菊始榮,紛葩韡曄,或黃或赤,圓華高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後土色也,早植晚發,君子德也,冒霜吐頴,象勁直也,杯中體輕,神仙食也,乃有毛嬙西施,荊姬秦嬴,妍姿妖艷,一顧傾城,擢纖纖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仰撫雲髻,俯弄芳英。
〈愚齋雲:今諦玩此賦,乃知茲菊非尋常之品,必是異於眾者。
葢其中有「延蔓蓊鬱,緣坡被崗。
」則知此菊之有藤也。
又雲「芳實離離,暉藻煌煌。
」則知此菊之結實也。
又雲「圓華高懸,準天極也。
」則知其榦之高,決非低小之叢。
此品必是世謂一丈黃者也。
〉 寒蜂採菊蘂詩 耿湋〈唐人〉 遊颺下晴空,尋芳到菊叢,帶聲來蘂上,連影在香中,去住霑餘霧,高低順過風,終慙異蝴蝶,不與夢魂通。
和洪教菊〈古風〉 林少頴 陶令遺世情,尚餘愛菊念,菊亦有可愛,愛之苦不厭,我觀傲霜枝,真金赴烈焰,道韻輕園綺,孤標敵鍼奄,配以靖節名,萬古不為忝,況茲中央色,獨許此君占,凝然端正姿,不受紅紫艷,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璀璨歸來辭,斯言了無玷,〈全文於此有四韻,今節之。
〉偶亦愛此花,秋來朝暮饜,富貴兩浮雲,天地一旅店,是中論饑飽,本自無贏欠,便擬學淵明,奈此才不贍,菊資三徑荒,酒須十分灔,待讀悠然句,乃無雍徹僭,但論廣文詩,瘧愈不須砭。
菊花 劉子翬 芳叢馥郁早抽芽,金蘂爛斑晚著花,檻小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