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菊集譜補遺
關燈
小
中
大
百菊集譜補遺序
前編始成,愚乃標之為《百菊集譜》。
因同裡判簿兆偉伯見之,乃裒以佳名曰《菊史續》。
又見古人江奎詩有「他年我若修花史」之句,高疎寮有《竹史》之作,但鑄才疎識淺,所愧不足聯芳於前賢,乃者物色府察盧舜舉〈諱選〉錄示黃華傳,近又蒙同志陸景昭假及蘜先生傳,今故併行校正,列於補遺卷端,戲表此編濫有稱史之名耳。
峕淳祐庚戌歲季春吉旦,愚齋史鑄顏甫識。
晚香堂品類 〈此除諸譜重複之名。
〉 淵明菊。
大夫菊。
處士菊。
三顧菊。
黃金盞菊。
簇金菊。
金箭頭菊。
金骨朶菊。
黃金帶菊。
銀錢菊。
玉盤珠菊。
玉瓏璁菊。
伴梅菊。
茶菊。
松子菊。
金陵菊。
江陰菊。
江陰白菊。
獻歲菊。
四季菊。
中秋菊。
鳳頭黃菊。
閙蛾兒菊。
墨菊。
〈其中亦闕九華之名。
〉 黃華傳 廣信邢良孠 黃華,字季香,世家雍州,隱于山澤間。
生男曰周盈、曰延年,女曰節女,皆為神農氏之學。
歲久,苗裔散處天下,有黃氏、白氏、金錢氏、金樓氏,凡七十餘族,而黃氏最顯。
華少時取青,晚節取紫。
初為內黃令,〈《九域志》北京大名府有內黃縣。
〉嘗開卷讀《易》至「黃中通理」,粲然笑曰:美在其中,暢於四支矣。
至榮滿而歸,南遊楚屈大夫,方與江蘺、杜蘅及公子蘭作離騷之辭,得華喜同臭味,把玩不斁。
楚人歌之曰:有美屈平兮,洵潔且清兮,咀華之英兮,挹我謂我馨兮。
呂不韋著春秋,聞華名氏,援筆特書。
然華靜介自立,不能媚俗好。
至魏文帝時,嘗徵華入見,神采英發。
帝喜,語鍾繇曰:黃華函乾坤之淳和,體芬芳之淑氣,宜侍宴金華殿。
人亦未甚愛也。
晉陶淵明曠達有高尙之氣,然且見華俯加採納,曰:吾不肯折腰對督郵,今為吾子折腰與語有味。
〈黃菊味甘。
〉華曰:吾甘心從先生遊,餘子苦口,〈白菊味苦。
〉何足置齒牙間哉。
淵明迺剪茅開徑,置家園觴詠。
陶寫必訪華東籬下,握手至熏夕,淵明醉眠,遣客罷休。
〈罷,部買切。
〉華獨露坐不去,瓶罄樽空,相對悠然。
江州刺史王弘聞淵明有佳客,亟遣白衣緻餽,淵明貯酒滿船,〈船謂酒??。
〉命華拍浮其中以為樂。
淵明有友徂徠十八公,與華齊名,蒼髯長身,嘗從大夫之後下膏澤有醞藉,〈膏謂松脂,可以釀酒。
〉能製中山醇醪。
〈酒經曰:醪汁,滓濁酒也。
東坡松醪賦雲:製中山之松醪。
愚按,中山在西京以北,定州之地。
東坡帥定武日嘗飲此酒作賦。
〉華譏其非聖人之清。
十八公曰:我自用我家法,卿自用卿家法。
〈二句出《世說》子嵩雲。
〉或問其所以同。
華曰:陶先生自拔於流俗,十八公不彫於歲寒,華雖當青女降霜,亦不變色,〈《淮南子》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誘注:青女,天神青??玉女,主霜雪也。
??,乙驕切。
愚覽《漁隱叢話》與高續古《緯略》並引作「青腰玉女」。
〉是則同時人目為三傑。
華既經淵明稱賞,名聲表表。
每遇良辰賔朋登高開宴,華至,天資中正,非梔貎蠟言,〈「梔貎蠟言」出柳文〈鞭價說〉。
〉黃衣黃裳,意象閒雅,清風徐來,德馨襲人。
至其晚節,不與草木俱腐,羣英掃地,華獨固蒂巋存。
曰:予自上世以來,曉輕身明目之術,書名方冊,世以為仙。
且其所居有潭水,飲之能制頽齡,於華可知矣。
子孫枝分,傲睨冰霜,挺有風烈,與黃橙陸吉同時,〈東坡有〈黃甘陸吉傳〉。
〉以為一年好處,人到于今稱之。
贊曰:有熉黃華,淵乎似道,朱紫競時,惟華獨也正,羣英牢落,惟華獨也在。
〈《莊子.德充符》受命於天,唯舜獨也正。
受命於地,唯松栢獨也在。
〉又遇騷人達士著語品題,名譽始益光大,雖今古常見而風采常新。
揚子雲曰:無仲尼,則西山之餓夫與東國之絀臣惡夫聞。
非躗言也。
〈左哀二十四年,是躗言也。
戶快切,謂過謬之言。
〉夫遇與不遇,人物之顯晦繫焉,予於黃華亦有感於斯雲。
蘜先生傳 先生名蘜,字華,其先為甘氏,祖曰節華,佐神農著本草。
書成,帝用嘉之,乃命竹史差次其功,封以沃土,位在上品之上。
既而歸隱于南陽潭之山谷,世濟其美,人多壽考。
黃帝嗣興,有土德之瑞,色尙黃,數用九。
帝曰:爾世有大功于民,就錫汝以南陽之土,賜姓黃氏,世世相承。
以九月九受封之日為先生壽,名曰嘉節。
先生明德惟馨,操履貞介,恥與庶類競逐繁華,雅志清高,務堅晚節,雖青女橫陳而正色不變。
王公貴人慕其風味,爭相迎緻。
然氣類不相合,則雖強留納交,而先生終不屑意。
惟田園守拙之士,巖谷隱逸之人,事之惟謹,即與傾葢定盟,盃酒不相舍。
先生雖潛德不耀,然呂令之正四時,成周王後服飾之用,先生與有力焉。
所知己者,楚有靈均,晉有淵明,本朝有韓稚圭,皆與結好為平生歡。
近時番禺崔公寧辭相印不拜,自號菊坡,而甘心相與徜徉於其所,其見貴重於世如此,若昔陶隱居、天隨子諸子升堂矣,而未入於室也。
每歲九日,上自宮掖,下至閭巷,各稱豐儉,為先生壽。
白衣送酒,漢宮開釀,太官賜餻,或獻茱囊,
因同裡判簿兆偉伯見之,乃裒以佳名曰《菊史續》。
又見古人江奎詩有「他年我若修花史」之句,高疎寮有《竹史》之作,但鑄才疎識淺,所愧不足聯芳於前賢,乃者物色府察盧舜舉〈諱選〉錄示黃華傳,近又蒙同志陸景昭假及蘜先生傳,今故併行校正,列於補遺卷端,戲表此編濫有稱史之名耳。
峕淳祐庚戌歲季春吉旦,愚齋史鑄顏甫識。
晚香堂品類 〈此除諸譜重複之名。
〉 淵明菊。
大夫菊。
處士菊。
三顧菊。
黃金盞菊。
簇金菊。
金箭頭菊。
金骨朶菊。
黃金帶菊。
銀錢菊。
玉盤珠菊。
玉瓏璁菊。
伴梅菊。
茶菊。
松子菊。
金陵菊。
江陰菊。
江陰白菊。
獻歲菊。
四季菊。
中秋菊。
鳳頭黃菊。
閙蛾兒菊。
墨菊。
〈其中亦闕九華之名。
〉 黃華傳 廣信邢良孠 黃華,字季香,世家雍州,隱于山澤間。
生男曰周盈、曰延年,女曰節女,皆為神農氏之學。
歲久,苗裔散處天下,有黃氏、白氏、金錢氏、金樓氏,凡七十餘族,而黃氏最顯。
華少時取青,晚節取紫。
初為內黃令,〈《九域志》北京大名府有內黃縣。
〉嘗開卷讀《易》至「黃中通理」,粲然笑曰:美在其中,暢於四支矣。
至榮滿而歸,南遊楚屈大夫,方與江蘺、杜蘅及公子蘭作離騷之辭,得華喜同臭味,把玩不斁。
楚人歌之曰:有美屈平兮,洵潔且清兮,咀華之英兮,挹我謂我馨兮。
呂不韋著春秋,聞華名氏,援筆特書。
然華靜介自立,不能媚俗好。
至魏文帝時,嘗徵華入見,神采英發。
帝喜,語鍾繇曰:黃華函乾坤之淳和,體芬芳之淑氣,宜侍宴金華殿。
人亦未甚愛也。
晉陶淵明曠達有高尙之氣,然且見華俯加採納,曰:吾不肯折腰對督郵,今為吾子折腰與語有味。
〈黃菊味甘。
〉華曰:吾甘心從先生遊,餘子苦口,〈白菊味苦。
〉何足置齒牙間哉。
淵明迺剪茅開徑,置家園觴詠。
陶寫必訪華東籬下,握手至熏夕,淵明醉眠,遣客罷休。
〈罷,部買切。
〉華獨露坐不去,瓶罄樽空,相對悠然。
江州刺史王弘聞淵明有佳客,亟遣白衣緻餽,淵明貯酒滿船,〈船謂酒??。
〉命華拍浮其中以為樂。
淵明有友徂徠十八公,與華齊名,蒼髯長身,嘗從大夫之後下膏澤有醞藉,〈膏謂松脂,可以釀酒。
〉能製中山醇醪。
〈酒經曰:醪汁,滓濁酒也。
東坡松醪賦雲:製中山之松醪。
愚按,中山在西京以北,定州之地。
東坡帥定武日嘗飲此酒作賦。
〉華譏其非聖人之清。
十八公曰:我自用我家法,卿自用卿家法。
〈二句出《世說》子嵩雲。
〉或問其所以同。
華曰:陶先生自拔於流俗,十八公不彫於歲寒,華雖當青女降霜,亦不變色,〈《淮南子》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誘注:青女,天神青??玉女,主霜雪也。
??,乙驕切。
愚覽《漁隱叢話》與高續古《緯略》並引作「青腰玉女」。
〉是則同時人目為三傑。
華既經淵明稱賞,名聲表表。
每遇良辰賔朋登高開宴,華至,天資中正,非梔貎蠟言,〈「梔貎蠟言」出柳文〈鞭價說〉。
〉黃衣黃裳,意象閒雅,清風徐來,德馨襲人。
至其晚節,不與草木俱腐,羣英掃地,華獨固蒂巋存。
曰:予自上世以來,曉輕身明目之術,書名方冊,世以為仙。
且其所居有潭水,飲之能制頽齡,於華可知矣。
子孫枝分,傲睨冰霜,挺有風烈,與黃橙陸吉同時,〈東坡有〈黃甘陸吉傳〉。
〉以為一年好處,人到于今稱之。
贊曰:有熉黃華,淵乎似道,朱紫競時,惟華獨也正,羣英牢落,惟華獨也在。
〈《莊子.德充符》受命於天,唯舜獨也正。
受命於地,唯松栢獨也在。
〉又遇騷人達士著語品題,名譽始益光大,雖今古常見而風采常新。
揚子雲曰:無仲尼,則西山之餓夫與東國之絀臣惡夫聞。
非躗言也。
〈左哀二十四年,是躗言也。
戶快切,謂過謬之言。
〉夫遇與不遇,人物之顯晦繫焉,予於黃華亦有感於斯雲。
蘜先生傳 先生名蘜,字華,其先為甘氏,祖曰節華,佐神農著本草。
書成,帝用嘉之,乃命竹史差次其功,封以沃土,位在上品之上。
既而歸隱于南陽潭之山谷,世濟其美,人多壽考。
黃帝嗣興,有土德之瑞,色尙黃,數用九。
帝曰:爾世有大功于民,就錫汝以南陽之土,賜姓黃氏,世世相承。
以九月九受封之日為先生壽,名曰嘉節。
先生明德惟馨,操履貞介,恥與庶類競逐繁華,雅志清高,務堅晚節,雖青女橫陳而正色不變。
王公貴人慕其風味,爭相迎緻。
然氣類不相合,則雖強留納交,而先生終不屑意。
惟田園守拙之士,巖谷隱逸之人,事之惟謹,即與傾葢定盟,盃酒不相舍。
先生雖潛德不耀,然呂令之正四時,成周王後服飾之用,先生與有力焉。
所知己者,楚有靈均,晉有淵明,本朝有韓稚圭,皆與結好為平生歡。
近時番禺崔公寧辭相印不拜,自號菊坡,而甘心相與徜徉於其所,其見貴重於世如此,若昔陶隱居、天隨子諸子升堂矣,而未入於室也。
每歲九日,上自宮掖,下至閭巷,各稱豐儉,為先生壽。
白衣送酒,漢宮開釀,太官賜餻,或獻茱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