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洪範七稽疑脫字 “乃命蔔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貞、曰悔,凡七。

    蔔五,占用二,衍忒。

    ”讀者皆以“占用二”作一句。

    《史記宋世家》載箕子之對謂:“蔔五,占之用,二衍忒。

    ”鄭玄注曰:“蔔五,占之用,謂雨、霁、圜、霧、克也。

    二衍忒,謂貞、悔也。

    兆蔔之名七,龜用五,易用二。

    ”然則蔔五,占者用之,衍忒則非占也。

    《尚書》省去之字,合以“占用”為一句,“二衍忒”為一句,則義理明矣。

     ○馮婦 《孟子》: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

    則之野,有衆逐虎雲雲,其為士者笑之。

    注:為善士者,以善搏虎有勇名,故進以為士,之于野外。

    至今讀者以“卒為善士”為一句,“則之野”為一句。

    以餘味其言,則恐合以“卒為善”為一句,“士則之”為一句,“野有衆逐虎”為一句。

    蓋以其有搏虎之勇,而卒能為善,故士以為則。

    及其不知止,則士以為笑。

    “野有衆逐虎”句,意亦健,何必謂之野外而後雲攘臂也。

     ○約法三章 約法三章,自班氏作《刑法志》,謂“高祖初入關約法三章”,至今以為省約之約,皆作一句讀。

    予觀《紀》所書雲:“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若以“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八字作一句,恐不成文理。

    合于“約”字句斷,則先與諸侯約,今與父老約,不惟上下貫穿,而“法三章耳”方成句語。

     ○有味其言 今人用推毂事,必連“有味其言”作一句。

    予觀《史記鄭當時傳》載:“其推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于己。

    ”究其文意,“有味”合句斷。

    蓋謂推毂者誠有味,而其言之者,常引以為賢于己。

    《漢書》節去“之”字,小顔從“也”宇一注,皆誤爾。

    不然,上下文全不相貫。

     ○廉遠地 比見書坊時文賦,有以《上廉遠地則堂高》命題者,竊疑焉。

    賈誼《政事疏》:“人主之尊如堂,群臣如陛,衆庶如地。

    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

    ”師古曰:“級,等也。

    廉,側隅也。

    ”恐合以“陛九級上”句斷,廉隅去地遠則堂自高耳。

     ○饧字出處 《嫩真子錄》載,饧字出于《六經》及《楚詞》,而獨引《周禮》小師掌教箫,注雲:“箫,編小竹管,如今賣饴饧者所吹。

    ”《招魂》曰:“櫃婁蜜餌,有饣長饣皇些。

    ”注雲:饣長饣皇,饧也。

    ”蓋戰國時以饧為饣長饣皇,後漢亦謂之饧耳。

    今考《毛詩有瞽》,“箫管備舉”注亦有之。

    豈馮大年偶忘此一處邪? ○甯馨 《能改齋漫錄》載,山濤叱王衍為甯馨兒。

    王太後怒廢帝,謂“那得生甯馨兒”。

    一說以為非兒馨香者。

    觀其語意似不然。

    予讀《世說》,見晉人言多帶馨字。

    如王丞相雲,見謝仁祖恒令人得上與何次道語,惟舉手指地曰:“正自爾馨。

    ”又殷中軍至劉尹所清言,殷理小屈,遊辭不已,劉亦不答。

    殷去後乃雲:“田舍兒強學人作爾馨語!”又桓溫詣劉尹,卧不起。

    溫彎彈彈劉枕,丸迸碎床褥間。

    劉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甯可鬥戰求勝!”又王司州乘雪往王螭,許持其臂,螭撥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

    ”觀此,則隻如今人說恁地。

     ○三郎 《漫錄事始門》載唐明皇為三郎凡五事。

    一、劉朝霞獻《溫泉賦》雲:“遮莫你古時千帝,豈知我今日三郎。

    ”二、開元十一年置聖壽樂,令諸女歌舞宜春院。

    上親加策勵曰:“好好作,莫辱三郎。

    ”三、明皇過華陰,見嶽神,迎谒老巫何馬婆雲:“三郎在道上。

    ”四、牛僧孺《周秦行紀》指明皇為三郎。

    五、《通鑒》每宰相奏事,睿宗辄問:“與三郎議否?”而不知尚有一處:開元中有獻俳文于明皇曰:“說甚三皇五帝,不如來告三郎。

    既是千年一遇,且莫五角六張。

    ” ○重五日生 《風俗通》雲: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故田文生,而嬰告其母勿舉,且曰:“長與戶齊,将不利其父母。

    ”餘考《南史》,王鎮惡以是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繼疏宗。

    其祖猛曰:“孟嘗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