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張鄧公、呂許公同作宰相。
一日朝退,仁宗獨留呂公,問曰:“張士遜久在政府,欲與一差遣出去。
”呂公曰:“士遜出入兩朝,亦頗宣力。
”仁宗曰:“恩命如何?”□□□□除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傅知許州。
仁宗曰:“有虧他否?”呂公曰:“聖恩優厚。
”呂公既退,張、呂,親姻也,私焉曰:“主上獨留公,必是士遜别有差遣,因祈以恩命。
”呂沉吟久之,曰:“使弼使弼。
”張亦欣然慰望。
是日,張公打屏閣子内物色過半矣,既夕鎖院,明日早張公令院子盡般閣子内物色歸家,更不趨待漏院,隻就審官東院待漏。
既入朝,張公惟祗候宣麻,呂公惟準拟押麻耳。
忽有堂吏報呂公雲:“相公知許州。
”呂公大驚。
于是張公押麻,乃呂公除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傅知許州也。
太祖朝都知押班,皆以供奉官為之,内中祗應,裹頭巾衣褐衫而已。
仁宗朝王守忠官至留後,乞綴本品班赴宴閣門,從之。
自知未允,辭而不赴。
禁中近清明節,神宗侍曹太皇,因語:“自來卻無人,故□□□□。
雖雲太華,然亦好也。
”太皇聞此語,已密□□口樣矣。
不數日,實促就珠子鞍辔,傳宣索玉鞍辔一副。
神宗莫測所欲用,亦莫敢問,依旨進入。
太後令送後苑折修,遂施珠鞯焉,其上作小紅羅銷金坐子,劣可容體,甫近上已以鞍架載之送神宗。
神宗大感悅,取小烏馬于福甯殿親試之。
駕幸金明池回,遂乘此鞯。
士論皆謂雖神宗絕孝,亦光獻至慈,上下相得以成其美焉。
光獻太皇太後疾病稍間,神宗親制一小辇,極為輕巧,以珠玉黃金飾之,進于太皇雲:“娘娘試乘此辇,往涼殿散心。
”太皇曰:“今日意思無事,天氣亦好。
”遂載而之涼殿。
太後扶其左,神宗扶其右,太皇下辇曰:“官家太後親自扶辇,當時在曹家作女時,安知有今日之盛?”喜見顔色。
王正仲進《光獻悅詞》雲:“珠鞯錫禦恩猶在,玉辇親扶事已空。
”蓋用此兩事也(鞯音箋)。
有一朝□□□相生日獻詩,卒章雲:長居廊廟福蒼生□巽草制雲。
某官夙負官材,真宗令出典藩。
丁崖州雖險詐,然亦有長者言。
真宗嘗怒一朝士,再三言之,謂稍退不答,上作色曰:“如此叵耐,辄問不應。
”謂進曰:“雷霆之下,臣若更加一言,則齑粉矣。
”真宗欣然嘉納。
楊大年與王文穆不相得,在館中,文穆或繼至,大年必徑出,它處亦然,如袁盎、晁錯也。
文穆去,朝士皆有詩,獨文公不作。
文穆辭日,奏真廟傳宣令作詩,竟不肯送。
真宗将立明肅作後,令丁謂谕旨于楊大年,令作冊文。
丁雲不憂不富貴,大年答曰:“如此富貴,亦不願。
”王旦相,罕接見賓客,惟大年來,則對榻卧談。
卒時,屬其家事一付大年。
丁晉公來求昏,大年令絕之。
王文正公以清德事真皇,上特敬重。
一日禦宴,陳設鮮華,旦顧視,意色不悅,上已覺其如此,至中休,命左右以舊陳設易之矣。
蘇轼以吟詩有譏讪,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禦史台差官追取。
是時,李定為中書丞,對人太息,以為人才難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如意。
于是太常博士皇甫亻巽被遣以往。
亻巽攜一子二台卒,倍道疾馳。
驸馬都尉王诜與子瞻遊厚,密遣人報蘇轍。
轍時為南京幕官,乃亟走介往湖州報轼。
而亻巽行如飛不可及,至潤州,适以子病求醫留半日,故所遣人得先之。
亻巽至之日,轼在告祖,無頗權州事。
亻巽徑入州廟,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夾侍,白衣青巾,顧盼伫惡,人心洶洶不可測。
轼恐不敢出,乃謀之無頗,無頗雲:“事至于此,無可奈何,須出見之。
”轼議所以服,自以為得罪,不可以朝服,無頗雲:“未知罪名,當以朝服見也。
”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無頗與職官皆小帻列轼後。
二卒懷台牒挂其衣若匕首然,亻巽又久之不語,人心益疑懼。
轼曰:“轼自來殛忄兇朝廷多,今日必是賜死,死固不辭,乞歸與家人訣别。
”亻巽始肯言曰:“不至如此。
”無頗乃前曰:“大博必有被受文字。
”亻巽問誰何,無頗曰:“無頗是權州。
”亻巽乃以台牒授之,及開視之,隻是尋常追攝行遣耳。
一日朝退,仁宗獨留呂公,問曰:“張士遜久在政府,欲與一差遣出去。
”呂公曰:“士遜出入兩朝,亦頗宣力。
”仁宗曰:“恩命如何?”□□□□除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傅知許州。
仁宗曰:“有虧他否?”呂公曰:“聖恩優厚。
”呂公既退,張、呂,親姻也,私焉曰:“主上獨留公,必是士遜别有差遣,因祈以恩命。
”呂沉吟久之,曰:“使弼使弼。
”張亦欣然慰望。
是日,張公打屏閣子内物色過半矣,既夕鎖院,明日早張公令院子盡般閣子内物色歸家,更不趨待漏院,隻就審官東院待漏。
既入朝,張公惟祗候宣麻,呂公惟準拟押麻耳。
忽有堂吏報呂公雲:“相公知許州。
”呂公大驚。
于是張公押麻,乃呂公除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傅知許州也。
太祖朝都知押班,皆以供奉官為之,内中祗應,裹頭巾衣褐衫而已。
仁宗朝王守忠官至留後,乞綴本品班赴宴閣門,從之。
自知未允,辭而不赴。
禁中近清明節,神宗侍曹太皇,因語:“自來卻無人,故□□□□。
雖雲太華,然亦好也。
”太皇聞此語,已密□□口樣矣。
不數日,實促就珠子鞍辔,傳宣索玉鞍辔一副。
神宗莫測所欲用,亦莫敢問,依旨進入。
太後令送後苑折修,遂施珠鞯焉,其上作小紅羅銷金坐子,劣可容體,甫近上已以鞍架載之送神宗。
神宗大感悅,取小烏馬于福甯殿親試之。
駕幸金明池回,遂乘此鞯。
士論皆謂雖神宗絕孝,亦光獻至慈,上下相得以成其美焉。
光獻太皇太後疾病稍間,神宗親制一小辇,極為輕巧,以珠玉黃金飾之,進于太皇雲:“娘娘試乘此辇,往涼殿散心。
”太皇曰:“今日意思無事,天氣亦好。
”遂載而之涼殿。
太後扶其左,神宗扶其右,太皇下辇曰:“官家太後親自扶辇,當時在曹家作女時,安知有今日之盛?”喜見顔色。
王正仲進《光獻悅詞》雲:“珠鞯錫禦恩猶在,玉辇親扶事已空。
”蓋用此兩事也(鞯音箋)。
有一朝□□□相生日獻詩,卒章雲:長居廊廟福蒼生□巽草制雲。
某官夙負官材,真宗令出典藩。
丁崖州雖險詐,然亦有長者言。
真宗嘗怒一朝士,再三言之,謂稍退不答,上作色曰:“如此叵耐,辄問不應。
”謂進曰:“雷霆之下,臣若更加一言,則齑粉矣。
”真宗欣然嘉納。
楊大年與王文穆不相得,在館中,文穆或繼至,大年必徑出,它處亦然,如袁盎、晁錯也。
文穆去,朝士皆有詩,獨文公不作。
文穆辭日,奏真廟傳宣令作詩,竟不肯送。
真宗将立明肅作後,令丁謂谕旨于楊大年,令作冊文。
丁雲不憂不富貴,大年答曰:“如此富貴,亦不願。
”王旦相,罕接見賓客,惟大年來,則對榻卧談。
卒時,屬其家事一付大年。
丁晉公來求昏,大年令絕之。
王文正公以清德事真皇,上特敬重。
一日禦宴,陳設鮮華,旦顧視,意色不悅,上已覺其如此,至中休,命左右以舊陳設易之矣。
蘇轼以吟詩有譏讪,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禦史台差官追取。
是時,李定為中書丞,對人太息,以為人才難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如意。
于是太常博士皇甫亻巽被遣以往。
亻巽攜一子二台卒,倍道疾馳。
驸馬都尉王诜與子瞻遊厚,密遣人報蘇轍。
轍時為南京幕官,乃亟走介往湖州報轼。
而亻巽行如飛不可及,至潤州,适以子病求醫留半日,故所遣人得先之。
亻巽至之日,轼在告祖,無頗權州事。
亻巽徑入州廟,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夾侍,白衣青巾,顧盼伫惡,人心洶洶不可測。
轼恐不敢出,乃謀之無頗,無頗雲:“事至于此,無可奈何,須出見之。
”轼議所以服,自以為得罪,不可以朝服,無頗雲:“未知罪名,當以朝服見也。
”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無頗與職官皆小帻列轼後。
二卒懷台牒挂其衣若匕首然,亻巽又久之不語,人心益疑懼。
轼曰:“轼自來殛忄兇朝廷多,今日必是賜死,死固不辭,乞歸與家人訣别。
”亻巽始肯言曰:“不至如此。
”無頗乃前曰:“大博必有被受文字。
”亻巽問誰何,無頗曰:“無頗是權州。
”亻巽乃以台牒授之,及開視之,隻是尋常追攝行遣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