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國及匈奴斬首八萬二千【匈奴之名始見此】十三年丹陽之戰虜楚将屈丐斬首八萬秦武王四年拔宜陽斬首六萬昭襄王六年伐楚斬首二萬十四年白起攻韓魏伊阙斬首二十四萬三十三年擊芒卯斬首十五萬四十七年白起破趙長平殺四十餘萬五十年攻晉斬首六千流屍於河二萬人五十一年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攻趙取首虜九萬秦始皇二年攻卷斬首三萬十三年攻趙平陽斬首十萬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大約計之秦斬殺山東六國之民一百六十餘萬人其得天下不仁甚矣漢軍四面皆楚歌 隂陵 東城 烏江
史記項羽本紀書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高帝紀書卒聞漢軍楚歌班固項籍傳亦書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史記全語高帝紀又書羽夜聞四面皆楚歌固贅而遷簡也漢書注應曰楚歌者鷄鳴歌也師【缺】
事
非人主之事争天下而欲以戰決之可乎八歲七十餘戰矣而一敗遂亡戰何益乎湯武鳴條牧野一戰而安天下之民戰又豈在多乎
項羽死年三十一己巳生附考高祖年乙巳生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已死注徐廣曰項王以始皇十五年己巳生死年三十一漢五年十二月也史記高祖本紀秦二世元年注徐廣曰高祖時年四十八東萊大事記書此又本紀高祖崩長樂宮注皇甫谧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三 紫陽方氏曰以何氏甲子紀年圖考之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乙巳秦滅周漢高生於此年二世元年壬辰陳勝起沛公适年四十八矣乙未入關為漢王年五十一矣項羽起兵時年二十四也漢王於羽長二十四歲年長以倍者也漢十二年丙午高祖年六十二崩史記注誤刋二字為三字羽少而勇不及高祖老而謀也
楚地悉定獨魯不下
此謂魯一變至於道也項羽雖以少助亡彭城其國都也此外猶有數百十城也一死烏江國都與數十百城俱下而魯國不下守節禮義之國如此高祖以項王頭示其父兄乃降主而猶存固守可也國而已亡達權可也不失乎義亦不失乎時當時守者為誰高祖不嘗顯其姓名而史無可考惜哉班固此文卻奇楚地悉定一句尤奇為魯獨不下設然乃用史記項羽紀改皆降二字為悉定
以魯公葬羽於谷城 史法不古附
以魯公号葬羽谷城此亦高祖仁心之一端也周武王斬纣頭懸太白之旗史不書葬趙襄子至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蓋溺器也高祖天資終是過人見識自異也史記裴駰案皇覽曰項羽冢在東郡谷城東去縣十五裡但葬羽谷城一事史記高紀書之項紀又書之漢書高紀書之項紀又書之此表紀志傳之史所以不如左氏苟悅編年之史且如韓信自王齊一事紀傳他人傳書不一或曰請為假王或曰自立為王他如此者尚衆史法變古自馬遷始惟十表最佳八書次之列傳中有大好者班固迥不及也範煜東漢又低晉書南北史外八史隋書唐書為不切之人作傳閑言長語一切冗塞又何關於國家範煜之傳王喬左慈何意魏收之志釋老尤無知
考論史漢項羽紀傳贊
太史公作秦始皇本紀書賈誼過秦論三篇於後中一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後世儒者論秦之亡不能加於是矣項羽本紀贊斷其罪曰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身死東城尚不覺寤不自責過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豈不缪哉後之論項羽之亡者亦無以加於是矣班固以陳勝項籍同傳亦自有意更不别選撰贊文乃取賈誼過秦中篇附兩傳後而全書太史公所論項羽者於賈誼論之後何也初看頗疑蓋以亡秦者陳勝也陳勝之所以能亡秦者秦自取之也其曰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指陳勝也則班固獨附賈誼此篇為贊是亦可取但繼以太史公所論項羽之說當書曰司馬遷言若已自撰之者史記謂周生亦有言可也顧乃忽斷忽續不稱司馬遷言若已自撰之者則不可也史記紀傳後但稱太史公曰班固紀傳後皆改為贊曰此二字自班固始大惡之人無所贊美皆稱贊曰似亦鹘突班固心胸出司馬遷之下争多也
封項伯等四人為列侯賜姓劉氏
漢紀封項伯等四人為列侯賜姓劉氏師古曰皆羽之族先有功於漢者史記項羽紀尤詳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此一句尤見高祖之仁乃封項伯為射陽侯徐廣曰項伯名纒字伯桃侯平臯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氏徐廣曰桃侯名襄其子舍為丞相平臯侯名佗玄武侯諸侯表中不見呂東萊曰按年表射陽侯劉纒項伯也以破項羽嘗有功封平臯侯劉它項它也功比戴侯彭祖彭祖以為太公仆封然則項它亦豈在楚嘗保護太公乎桃侯劉襄項襄也以客從漢封其一人不見賜姓始於此成都範氏祖禹曰古者天子建國賜姓命氏姓氏所以别其族類之所自出也自三代之衰稱姓者或以國或以族或以地或以官子孫各本於其祖不可改也後世非其親者附之屬籍如唐朱全忠宋李繼先之類自紊其宗然則古之賜姓者别之後之賜姓者亂之也夫惟天親不可以人為而強欲同之豈循理者乎上渎其姓下忘其祖非先王之制不可為後世法也
古今考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