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之意略同。

     歹勢為自慊之意。

    謂事之不宜也。

    俗謂不善曰歹。

     派頭為驕矜之意。

    謂如一派之首領也。

    「博雅」:水自分出曰派。

     好賢謂好事也。

    「說文」:賢,多才也。

    謂好露其才也。

     鬥水猶争妍也。

    鬥,相競也;水,美也,謂如水之秀潤也。

     夾勢醜曰夾勢。

    謂面勢之夾;與豐容美輔之辭相反。

     菁膏謂不熟世故,呼之為生;生與菁同音,因稱之為菁膏、為菁桶、為菁仔叢。

    菁膏則藍靛,可染色;桶以盛菁者。

    菁仔為槟榔别名,台南多植之。

     番态謂不明事理,如番之态度也。

    态呼上聲。

     讨替謂索人代己。

    俗以自盡者陰魂不散,須有死者代之,始得轉生;謂之讨交替。

     讨債謂浪蕩也。

    俗以子弟蕩費父母之産曰讨債;謂前生被逋,此生來索之也。

     祭獺謂暴殄也。

    如獺之捕魚而祭。

    「禮」「月令」:獺祭魚。

    注:獺捕魚而陳之,如陳物而祭。

     上當謂被人所愚。

    當呼去聲;北京語。

     落衰呼捋綏;正音之訛也。

    落,下也;衰,敗也。

    謂境遇之失意也。

     折福謂享用逾分,能折其福也。

    「書」「洪範」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甯、四曰悠好德、五曰考終命。

    折,毀也。

     奢樣猶烜赫也。

    謂得意之時,交際往來,有奢侈之樣也。

    「說文」:奢,侈也。

     餒志猶喪志也。

    「玉篇」:餒,饑也;引申為弱。

    「孟子」:無自餒焉。

    注:中有不足也。

    亦曰湛志。

    「說文」:湛,沒也。

     餬口謂謀生也。

    「左傳」:寡人有弟,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趁食亦謀生也。

    趁呼炭。

    「方言」:趁,逐物也。

     篡錢謂牟利也。

    以正牟利曰趁,以偏牟利曰篡。

    「爾雅」:篡,取也。

    「說文」:逆而奪取曰篡。

    「方言」作。

    郭璞音馔,呼如轉。

     媚雄呼媚形;見「鴨雄」條。

    謂女子之媚人也。

    「左傳」:穆姬問筮曰: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喪其雄。

    雄亦讀形。

     颠體呼天體;古音也。

    謂其人如颠,衣食不稱也。

    「爾雅」:天,颠也;古音同。

     高興呼交興;正音也。

    謂興趣之高也。

    按台語高字皆呼交,讀音為膏;而高低之高呼為拳。

     離經謂差謬也。

    離呼貳,分離也;經,常也。

    古有「離經畔道」之語,謂不循聖人之言也。

     爽勢猶得意也。

    「方言」:爽,猛也;有超邁之意。

     展寶猶自炫也。

    「方言」:荊吳之人相難謂之展。

     慣試則慣用。

    「說文」:試,用也。

    「書」「堯典」:試可乃已。

     就緒猶歸着也。

    「詩」「大雅」: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多端謂多事也。

    「漢書」「食貨志」:吏道雜而多端。

     刁緻猶故意也。

    刁,巧詐也;緻,有所為也。

    亦曰刁遲。

     轉灣猶斡旋也。

    「正韻」:水曲曰灣。

     湊坎則湊巧;謂偶然而合也。

    「說文」:湊,聚也、合也。

     弄站猶中辍也。

    弄為弄晴之弄,站為段落。

     強持猶善忍也。

    謂能勉強支持也。

    「廣韻」:強,剛也、健也。

    持呼起,平聲;「說文」:握也。

     食癖猶執癖也。

     厚皮謂無恥者。

    厚呼鲎;正音也。

    猶曰厚顔。

     生怒猶懊惱也,呼。

    「詩」「大雅」:王赫斯怒。

    按台諺有『見翁(夫婿)笑,見囝(兒女)叫,見着老婆仔(姑)着生怒』。

    此言婦人之态度。

     倒運謂命運多舛;猶倒行也。

    倒行則不能前進。

     讨債則索債。

    俗謂子弟浪費父兄之财産,放蕩無度;以前世被逋,此生來讨之也。

     受債則酬債;與讨債反。

    俗謂子弟能守父兄之财産,勤儉作事;以前世受惠,此生來報之也。

     掃興謂敗興也。

    「遊覽志」:餘杭人有諱本語,而巧為俏語者;如有謀未成曰掃興、無言默坐曰出神。

    自宋時梨園市井之遺,未之改也。

     出神見前條。

     鎗手謂代人作文也;亦曰鎗替。

    舊制:場屋試士,嚴禁鎗手。

    猶言捉刀人也。

    按「宋史」「兵志」:殿前指揮使有左右班鎗手,則為執鎗之人。

    鎗手二字,當系借用。

     冒名謂假冒他人之名也。

    舊制:試士嚴禁冒名頂替,故須保結。

     扮戲則演戲。

    扮呼如搬;中原雅音。

    今俗以妝飾為打扮。

     傀儡呼加禮。

    故傀儡番曰加禮番、傀儡戲曰加禮戲。

     亂彈劇名。

    為徽詞之一派。

     四平劇名。

    為昆調之一派。

     蜜餞為糖果之類;則以果子煮熟用蜜浸之也。

    「集韻」:餞音箭;小食也。

     點心謂非時之食,如餅餌之屬。

    「能改齋漫錄」:唐〈亻參〉為江淮留後,家人備晨馔;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畢,爾可且點心』。

    是唐時已有此語。

     庶羞謂不時之食。

    庶,衆也;羞,味也。

    「荀子」「禮論祭」:齊太〈羔上火下〉,而飽庶羞。

    羞呼秀,轉音也。

    張載「七命」:繁肴既阕,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江之楱。

    亦讀此音。

     淡糁則點心。

    為廣州語之變音。

    淡,薄也;糁,雜也。

    「周禮」「天官」:笾豆之實,貤食糁食。

     庶羞呼庶秀;轉音也。

    庶,衆也;羞,味也。

    「荀子」「禮論祭」:齊太〈羔上火下〉而飽庶羞。

    張載「七命」:繁肴既阕,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江之楱。

    注:羞葉秀。

     淡糁謂小食也,如糖果之屬。

    淡,薄也;糁,雜也。

    「周禮」「天官」:笾豆之實,貤食糁食。

     鮮臊謂豐燕也。

    魚肉曰鮮,獸肉曰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