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之五

關燈
勇怯形於一寸之目。

    天倉金匮以别貧富貴賤。

    ○光武鳳翔於南陽,燕雀化作鶴鶴。

    二漢之臣,煥爛如三辰之附長天,長平之卒,磊落如秋草之中繁霜,勢使然也。

    ○長人數丈,身橫九畝,兩頭異頸,四臂共骨。

    老人生角,男女變化,何益於賢愚耶。

    ○豈有太一之君坐於庶人之座,魁呈之神存於匹婦之室。

    ○傅子曰: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治國有分,禦軍有法,積功興業,事得其機,入無遺刃,出有餘糧,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鎮之若.。

    姜維欲速立其功,勇而無央也。

    ○馬先生绫機,先生名鈞,字衡。

    天下之名巧也。

    绫機本五十綜,五十蓑,六十綜,六十簽,先生乃易二蓑,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自能成陰陽無窮也。

    指南車見《周官》,亦見《鬼谷子》。

    先生作辯。

    上下者莫正乎位,興國家者莫貴乎人,統内外者莫齊乎分,宣德教者莫明乎學。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

    善賞者賞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勸,善罰者罰一惡而天下之惡皆除矣。

    世質則官少,時文則吏多。

    有虞氏官五十,夏後官一百,殷有二百,周有三百。

    國典之墜,猶位喪也。

    位之不建,名理廢也。

    ○以譽取人,則權勢移於下而朋黨之交用。

    以功進士,則有德者未必授而凡下之人或見任也。

    君子内洗其心,以虛受人,外設法度,立不易方。

    今人稱古多賢,患世無人,退不三思,坐語一世,豈不惑邪。

    ○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圓則圓,置之方則方,澄之停而清,動之則流而濁。

    先王知中流之易擾亂,故随而教之,謂其偏好者,故立一定之法。

    龍舟整橄,王良不能執也;骥綠齊行,越人不敢禦也,各有所能。

    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揀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

    ○人之學,如渴而飲河海,大飲則大盈,小飲則小盈,大觀則大見,小觀則小見。

    ○金以利用,錢以輕流,此二物饑不可食。

    ○入粟補吏是賣官也,罪人以贖是縱惡也。

    ○世富錢流,則禁盜鑄錢;世貧錢滞,則禁盜壞錢。

    ○天子之害,莫害於女飾,盈一頭之飾,盈千金之價,婢妾之服亦重四海之珍。

    ○公卿大夫刻石作碑,镌石作虎。

    碑虎崇僞,陳於三衢,妨功喪德,異端并起,撞亡秦之锺,作鄭衛之樂,欲以興治,豈不難哉。

    ○賞不避疏賤,罰不避親貴。

    貴有常名而賤不得冒,尊有定位而卑不敢逾。

    經之以道德,緯之以仁義,織之以禮法。

    既成而後用之,謂有孝廉秀才之貢,或千裡望風承聲而舉。

    故任實者漸消,積虛者日長。

    ○聞一善言,見一善事,行之唯恐不及。

    聞一惡言,見一惡事,遠之唯恐不遠。

    ○懸千金於市,市人不敢取者,分定也。

    委一錢於路,童兒争之者,分未定也。

    ○三皇貴道而尚德,五帝先仁而後義,三王先義而後亂。

    ○鴻毛一羽在水而沒者,無勢也;黃金萬鈞在舟而浮者,托舟之勢也。

    ○拟金人銘,作口銘曰:神以感通,心由口宣。

    福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

    蟻孔潰河,淄川傾山。

    病從口入,患自口出。

    存亡之機,開阖之術,口與心謀。

    安危之源,樞機之發,榮辱随焉。

    夫有公心,必有公道。

    ○愛己者不能不愛,憎己者不能不憎。

    民富則安鄉重家,敬上而從教;貧則危鄉輕家,相聚而犯上。

    饑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

    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沖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禦之。

    昊起吮瘡者之膿,積恩以感下也。

    《史記》雲:昊起吮臃,晝戰目相見,夜戰耳相聞,得利同勢,失利相救。

    陸田者命懸於天,人力雖修,水旱不時,則一年之功棄矣。

    水田制之由人,人力苟修,則地利可盡。

    ○傅子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諸子之異如四時。

    四時相反,天地合而通焉。

    且易不同,采金攻玉,涉艱難也。

    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材。

    君子相見,非但興善,将以攻惡。

    惡不廢,則善不興。

    療暑莫如親水,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善釣者不易淵而釣,君子不鄰席而追道。

    ○小人恥其面不如子都,君子恥其行不如舜禹。

    故小人貴明鑒,君子尚至言。

    ○射以平志,禦以和心,書以綴事,數以理煩。

    ○利如激風之至,暴雨之集,不論是非,不議直曲,期於不窮,激放必勝。

    辯者,别也,言其善分别事類,非謂言辭捷給而淩善人也。

    ○聖人蹈機掘杼,識成天地,使萬物順焉,人倫正焉。

    登高而建旗,則所示者廣;順風而奮铎,則所聞者遠,非旌色益明,铎聲遠長,所托得地,而況富貴施政令乎。

    ○良農不患壇場之不修而患風雨之不節,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其時之不至。

    ○聖人之世不交遊也,周道衰而交遊興。

    古之交也近,今之交也遠。

    古之交也求賢,今之交也為名。

    取不由鄉黨,考行不本閨閩,多助者則稱賢才,少愛者則謂不肖。

    ○馬必待乘而後緻遠,醫必待使而後愈疾,賢者待用而後興理。

     意林卷之五竟 #1『難緻之功」原缺,據文淵閣本增補。

     #2『若」原缺,上原有『之」,不通,據文淵閣本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