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錄卷八

關燈
妥旅魂。

    但剏建伊始。

    恐多掣肘。

    為此環求大老爺恩施出示曉谕并乞饬将該田可否列八官字号。

    免其納糧勒石以垂永遠。

    則善政綿延。

    戴 德無既。

    上禀 鹹豐十一年六月 劉憲批 爾等契買二十七保二圖贊字圩則田三十三畝九分八厘八毫分别作為常昭江震昆新太鎮各邑誼園。

    果育堂義冢。

    樂善可嘉候出示曉谕。

    仍着照例繪造圖冊。

    出具切結。

    專案呈候勘詳。

    請題豁糧。

    抄粘附 ○收埋路斃浮屍章程 卷八之四 收埋善政也。

    自有遇事生波之棍徒。

    動辄挾人命圖賴。

    而善政中遂有害焉非大為之防。

    則善路阻。

    而平民之受害不堪問矣述收埋路斃浮屍章程 計抄詳定規條 報驗聯單存根 嚴禁地保差仵人等籍屍詐擾碑文(南翔振德堂成案) 嚴禁腳夫阻撓示 △計抄詳定規條 一各圖地保遇有路斃浮屍赴堂知照。

    本堂仍派司事細心查看。

    分别填單報驗殓埋。

    倘地保匿不報堂。

    禀報查究。

     一驗屍各費。

    已奉 前撫憲删除。

    應行官為捐給。

    毌庸由堂給發。

    所有屍場應用對象。

    及書差忤怍各項人役飯食。

    共錢二千文。

    路遠需船者後又議添書差各役坐船六隻。

    捐給水腳及纖夫工食油燭共錢六千文。

    由縣捐給。

    不累地主。

    永為定例。

    不許再向地主保鄰需索。

     一查看水陸屍身頭面。

    有刀戳繩勤手足被縛及跌磕被毆傷痕。

    或有顔色發變之處。

    用手按捺堅硬青紅色似系傷痕者。

    又居民門首河幹空地墳旁野廁自缢自盡服鹵服毒竅有流血者。

    以上各屍。

    如無屬出認。

    遵照定章。

    由堂填具聯單報縣。

    官為捐費驗殓。

    棺交地保收管。

    聽官詳辦。

    不傳地主地鄰訊供滋累。

    如有差仵地棍勒索滋擾。

    許堂董即行禀究。

     一查看屍身頭面。

    并無刀戳繩勒捆縳等項傷痕皮肉雖有發變之處。

    用手按捺柔軟。

    非系堅硬。

    及肚腹低陷面色痿黃。

    系無傷病故。

    查無親屬出認即遵。

     憲饬捐棺殓埋。

    毌庸報縣相驗。

    仍将年貌服色遺物登簿按月彙報府縣。

    示召屍屬認領。

    以上各屍俱聽堂董看明無傷。

    遵谕捐棺埋葬。

    倘有地匪棍徒差忤人等攔驗勒報藉端滋擾者。

    許堂董地保指名禀究。

     一水陸斃屍有乞食碗缽籃棒者。

    仍照詳定章程。

    由丐頭看明具結向堂領棺殓埋。

    按月彙報。

    毌庸報官相驗。

     一凡遇斃屍。

    查有屍屬出認者。

    應否報驗聽親屬自主與堂董無涉。

     一地保堂董看明實在無傷無屬。

    由縣驗明捐棺殓埋之後。

    倘有地棍奸民冐屬圖詐。

    或系的屬藉此圖訛。

    捏稱有傷。

    赴官呈控。

    及奉■〈言凡〉明捏控。

    棍等以誤認一言了事。

    而堂董已遭拖累。

    現饬各屬。

    如遇有呈控。

    先着具禀之人。

    指明亡者姓名年貌服色住址。

    于何月日因何事與何人争毆何處緻命重傷。

    出具如虛願甘反坐切結呈縣。

    照結訊辦。

    或稱生前另有别故緻死。

    亦着指出證據查辦。

    俱與見屍捐殓之堂董無涉。

    不準并傳滋擾。

    如無實據不願具結者。

    立案不行。

    詳請開驗。

    虛誣者照例治罪。

     一栖流局收養病茕。

    查明無故無傷擡至中途病故。

    向系堂董報驗與局無涉。

    今無傷斃屍俱免報驗。

    所有栖流局收養病茕中途亡故者。

    已經局董驗無别故。

    即聽該局捐棺殓埋。

    待屬認領。

    毌庸再由善堂報驗。

     △報驗聯單存根 正堂為填單報驗事照得各善堂承辦水陸路斃浮屍及在荒墳野廁等處自缢自盡無屬出認者遵照 憲定章程堂董督保看明屍身并無傷痕亦無别故者由堂捐棺殓埋義塜插标記認毌庸報驗仍立簿按月報縣召屬認領如系因傷身死應行緝兇及自缢自盡應行召屬認領者填此聯單報縣驗殓分别辦埋棺交地保收管與報驗之堂董地主地鄰無涉概不傳■〈言凡〉其屍場應搭棚廠及船隻水腳飯食等項費用官為捐給不準差役人等藉端妄傳需索如違許堂董指名禀究遵辦在案今據都圖地保 報于 地方見有無名 屍一名督保查看應行報驗當即給與掮牌遵照現定章程官為捐費填單報 外合填根票存查 同治年月 日刻填報 發給報驗聯單第号 奉憲給發報驗聯單 正堂為給單填報事照得一切水陸路斃浮屍由堂董督保查看如有傷痕顯着屍變可疑并荒墳野廁等處自缢自盡身死無屬出認者遵照 憲定章程由堂填單報驗其屍場應搭棚廠及應用對象船隻水腳飯食等項費用官為捐給永為定例苐恐差役地保阻撓需索合行備給用印聯單發堂填報為此單給該堂董事即便遵照嗣後遇有路斃有傷浮屍及在荒墳野廁自缢自盡無屬出認者即于此單内填明屍身年貌服色赴縣呈報以憑詣驗所有屍身上衣帽鞋襪随屍棺殓字劄銀錢對象儲庫棺交地保收管聽候分别查辦與報驗之堂董地主地鄰無涉概不傳訊緻滋波累如差役人等藉端妄傳滋擾許堂董指名禀究其有經堂董督保看明實在無傷者即由堂捐棺殓埋義塜插标記認按月彙報召屬認領毌庸報驗至應驗各屍系在陸路即于原處候驗不準私移他所其河内浮屍如在居民屍後河幹即另在附近空處搭蓋棚廠候官先至屍所看明将屍移至廠前撈起相驗毌許擾及居民房舍緻幹重究均毌玩違須至聯單者 今據都圖地保 報于 地方有無名 屍 名約年 同治年月 日 刻具報堂司董 第 号 △嚴禁地保差仵人等籍屍詐擾碑文(南翔振德堂成案) 江蘇直隸太倉州嘉定縣正堂吳 為嚴禁地保差仵藉屍詐擾以襄善舉而杜民累事。

    嘉慶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奉署本州島島正堂陶。

     劄奉按察使司巴 憲行。

    内開照得蘇郡浒關。

    地當孔道往來茕獨。

    或因病路斃。

    或失足緻溺。

    自應報官驗殓。

    而差仵人等。

    藉作生涯。

    地主鄰佑緻累靡窮。

    甚至擇懦而噬。

    移拴于殷實地界。

    欲壑未填。

    則故作危言恐吓。

    慫恿本官。

    輾轉傳人。

    帶城覆訊。

    民何以堪。

    前經紳土韓是升等設立一善公堂凡遇倒斃浮屍。

    憑保報堂随時填載縣發聯單驗殓掩埋。

    其臨場書仵差役飯食船價由堂捐貼後。

    又添設栖流所收養道路颠跛垂斃之人。

    此皆紳士好義善舉。

    乃差仵人等未能飽欲。

    遇有生前磕擦微傷。

    混報因此緻斃。

    希圖嫁禍。

    又有路斃丐屍驗殓之後。

    藉傳堂董地鄰赴縣取結。

    混行滋擾。

    緻使地鄰膽栗。

    堂董寒心。

    夫路斃浮屍。

    既難知其來曆。

    其如何受傷又從何得悉。

    地方有司未加明察紛紛傳訊徒開索詐之風重重取結。

    益增無辜之累。

    寔堪痛恨。

    茲據紳士韓是升等呈請勒石永禁前來。

    因思省會法地蠹棍尚敢肆行無忌。

    其餘外屬州縣更難保其必無。

    除饬蘇州府勒石永禁外劄饬谕禁等因到縣。

    奉此合行勒石永禁。

    為此仰阖邑軍民及坊保差仵書役人等知悉。

    嗣後凡有路斃浮屍坊保先将該屍舁放義冢等空隙處所即赴地方官衙門具報。

    聽候詣驗殓埋。

    地保書役差仵人等。

    毌許藉屍生發訛詐小民混行滋擾。

    倘敢仍蹈前轍。

    一經訪聞。

    或被告發立拿嚴加治罪。

    官則定以縱役殃民嚴行參究。

    決不寬貸各宜凜遵毌違。

     須碑 嘉慶十七年八月日劄 又谕知 江蘇太倉直隸州正堂張為遵劄谕知事。

    蒙署按察使司湯 憲劄内開照得各屬城廂市鎮五方雜處。

    往來茕獨或因病倒斃于路。

    或失足溺斃于河。

    均屬常有。

    地主報驗差仵人等。

    藉屍詐擾。

    傳■〈言凡〉滋累。

    以緻居民地保畏累不敢報官。

    屍遭停暴。

    遺棄朽殘。

    殊堪憫恻。

    曆經各前司通饬各州縣谕令各善堂屆端司查察。

    遇有江河溺斃浮屍。

    以及荒墳野廁道旁等地自缢自盡無屬出認者。

    随時由堂捐備棺費。

    填具縣印聯單報驗殓埋。

    插标記認。

    由縣招屬認領。

    驗有傷痕。

    棺交地保收管。

    聽官詳緝。

    不許擅傳地主地鄰訊供。

    以杜差仵藉擾勒索之漸。

    如系乞丐病斃經丐頭查無别故。

    丐頭即與屍屬無異。

    赴堂領棺殓埋。

    毋庸報驗。

    厯經各前司按年給以護照遵守在案。

    各堂奉行以來。

    己有實效。

    乃近聞不法差仵。

    每多藉端需索。

    不惟混傳地鄰人等到案伺訊。

    并且将堂董牽涉在内。

    更有各屬設立栖流所。

    代埋寺院久停無主棺柩。

    及收養老病之人。

    其問遇有在所身故。

    并停棺代埋義冢者。

    若輩串同地棍假冐屍親。

    遇事生風稍不遂欲。

    辄心懷忿恨設計陷害。

    或赴局以危言恐吓。

    或藉案而株連質訊。

    使本官不嚴加查察。

    鮮有不為其朦蔽而累及無辜。

    殊不知地方堂局。

    乃紳士捐資建成拯生瘗死。

    最為善舉。

    豈容差仵人等視為利薮。

    如此阻撓滋事。

    合亟通饬查禁等因到州。

    蒙此合亟谕知。

    為此谕仰該堂局董事人等知悉。

    嗣後凡有救生江船于江河撈獲浮屍。

    及陸路倒斃之人。

    均查照向定章程。

    分别收埋報驗。

    差仵人等不得混傳地鄰士工船戶報信人等伺訊。

    更不得牽涉堂董在内。

    藉端阻撓。

    其栖流所置買義地代埋。

    無主棺柩。

    及收養茕獨老疾之人。

    設有病故。

    亦不許奸徒藉稱屍屬後裔。

    藉屍訛索。

    此谕之後。

    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