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學略第七

關燈
鄧顯鶴船山遺書目錄序 《周易内傳》十二卷《發例》一卷、《周易大象解》一卷、《周易稗疏》二卷、《周易考異》一卷、《周易外傳》七卷、《書經稗疏》四卷、《尚書考異》(有目。

    未見書)、《尚書引義》六卷、《詩經稗疏》五卷(舊本二卷,四庫本四卷)、《詩經專異》一卷(附《協韻辨》)、《詩廣傳》五卷、《禮記章句》四十九卷、《春秋稗疏》二卷、《春秋家說》七卷、《春秋世論》五卷(舊本二卷)、《續春秋在氏傳博議》二卷、《四書訓義》三十八卷(又名《授諸生講義》)、《四書稗疏》二卷(舊本一卷)、《四書考異》一卷、《讀四書大全說》十卷、《四書詳解》(未見)、《說文廣義》三卷,凡經類二十二部,已見二十部,都一百六十四卷;未見二部,無卷數。

     《讀通鑒論》三十卷、《宋論》十五卷、《大行錄》(未見),凡史類三部,已見二部,都四十五卷;未見一部,無卷數。

     《張子正蒙注》九卷、《近思錄釋》(未見)、《思問錄内篇》一卷《外篇》一卷、《俟解》一卷、《噩夢》一卷、《呂覽釋》(未見)、《淮南子注》(未見)、《黃書》一卷、《識小錄》一卷、《搔首問》(未見)、《龍源夜話》、《老子衍》一卷、《莊子解》三十三卷、《莊子通》(未見)、《愚鼓歌》一卷、《相宗絡索》一卷、《三藏法師八識規矩論贊》,凡子類十七部,已見十二部,都五十一卷;未見五部,無卷數。

     《楚辭通釋》十四卷、《姜齋文集》十卷(卷一論三首、仿符命一首、連珠二十五首,卷二傳二首、行狀二首、墓志銘四首、記一首,卷三序五首、書後二首、跋一首,卷四啟一首、尺牍十首,卷五九昭,卷六九砺,卷七賦五首,卷八賦三首,卷九像贊一首、雜物贊十六首、銘十一首,卷十家世節錄八則)、《姜齋詩集》十卷(卷一《五十自定稿》,卷二《六十自定稿》,卷三《七十自定稿》,卷四《柳岸吟》,卷六《遣興詩》,卷七《和梅花百詠》,卷八《洞庭秋》,卷九《雁字詩》,卷十《仿體》)、《姜齋詩餘》三卷(卷一《船山鼓棹初集》,卷二《船山鼓棹二集》,卷三《潇湘八景詞》)、《姜齋詩話》三卷(卷一《詩繹》,原附《詩經稗疏》後,卷二《夕堂永日内編》,卷三《南窗漫記》)、《憶得》(未見)、《姜齋外集》四卷(卷一《船山制義》,卷二《船山經義》,卷三《夕堂永日緒論外編》,卷四《龍舟會》雜劇。

    舊目又有《買薇稿》、《漧濤園初集》,二書未見,殆亦詩文集也,附識其名于此)、《夕堂永日》、《八代文選》十九卷、《八代詩選》(未見)、《四唐詩選》(未見),凡集類十部,已見六部,都六十三卷;未見四部,無卷數。

     右衡陽王先生著書五十二種,已見三十八種,都三百二十三卷。

    著錄于四庫者,曰《周易稗疏》四卷《考異》一卷,曰《尚書稗疏》四卷,曰《詩經稗流》四卷《考異》一卷,曰《春秋稗疏》二卷,凡六種。

    存目于四庫者,曰《尚書引義》六卷,曰《春秋家說》三卷,凡二種。

    舊已刊者,曰《周易大象解》一卷,曰《春秋世論》二卷,《四書稗疏》一卷《考異》一卷,曰《老子衍》一卷,曰《莊子解》三十三卷,曰《楚辭通釋》十四卷,曰《正蒙注》四卷,曰《思問錄》二卷,曰《俟解》一卷,凡十種。

    外文集、詩集、詩餘、詩話複有數卷,皆奇零不成部帙,餘俱鈔本,其未見者存佚不可知。

    舊刊之本類坊刻,且日久漫漶,顯鶴病之,嘗慨然發憤,思購求先生全書,精審锓木,嘉惠來學。

    以是強聒于人,無應者。

    道光己亥,寓長沙,時方輯《沅湘耆舊集》,征求先生遺詩。

    一日,先生族裔有居湘潭名世全者,介其友歐陽君兆熊訪餘于城南旅寓,以先生詩集來,且具道先生六世孫承佺具藏先生各種遺書于家,世全将謀壽諸梨棗。

    餘大喜過望。

    次年春,遂開雕于長沙,以校雠之役屬吾邑人鄒漢勳。

    其後二年,次第刊成《周易内傳》十二卷、《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