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虎偶錄

關燈
文虎小道也,然非心靈手敏者,不足以語此。

    心靈矣,手敏矣,而少誦詩讀書之功,寡博聞強識之力,胸中所儲蓄者,不足以供其驅遣,仍不足以語此。

    其有讀書雖多,食古不化者,其有詩文或有可觀,一談此道,則瞠目結舌,不能道隻字,縱飲以墨水三升,亦無由鑿開一竅,若是者餘已得數人矣。

    遊戲之事,而其難若是,學者顧可忽乎哉! 解鈴還是系鈴人,故能猜謎者必能制謎,不能猜謎者,必亦不能制謎,制與猜實無難易之可言也。

     謎有十忌:忌呆,忌脫,忌廓,忌混,忌艱澀,忌割裂,忌直遂,忌雜湊,忌神氣不全,忌意義未盡。

    能免此者,便是佳謎。

    謎之為道,本文人遊戲之作,不足語于大雅。

    故古人例無專集,然偶被流傳,脍炙人口者,亦複不少。

    此文字之化工,亦藝林之佳話也。

    迂拘之士,鄙薄不為,不知鈎心鬥角之中,具有溫故知新之用。

    茶馀飯後,偶一為之,神與境會,趣在個中,可以遣我閑情,可以饷人儉腹,較之鬥一局楸枰,打八圈麻雀,孰為得而孰為失耶? 謎之取徑至狹,而所包甚廣,滿天地,亘古今,事事物物,形形色色,無一不可為謎之資料。

    故其為文也,無所不備,而雅俗共賞,新舊鹹宜。

    其性質近于美術文字,而未脫理想之範圍,無文章之用撷其精華,無詩詞之功而深其趣味。

    此蓋宇宙間靈機之偶洩者,人籁亦天籁也。

    古人雲: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其斯之謂欤! 餘埋首于故紙中者有年矣,初學文,不成篇,繼學詩,不成韻,後複從事于小說,亦未能工。

    顧性嗜文墨,雖畫虎贻譏,而效颦自喜。

    因思文虎一道,尚非難能,塗抹之暇,辄複技癢。

    惟是外無雅骨,内無靈心,且聞見不多,未免左支右绌,姑就前後所制,擇其稍可見人者,裒集成篇。

    非敢自附風雅,聊以供黃童白叟豆棚閑話之資而已。

    “勞兼薪水奴初去,典到琴書事可知。

    ”二語形容貧态,妙在不俗,餘嘗自書是聯,懸之鬥室。

    此境此情餘耐之久矣,戲以二語各射四書一句,上句為“使己仆仆爾”,下句為“是絕物也”。

    友人程某見之曰:下句可易為“人不堪其憂”,則不脫琴書,而虛神全到矣。

    餘點首稱善。

     四書中丘字,因避聖人之名,多讀作某字。

    坊間刻本,特為少去一豎,刻作“丘”(少一豎)字,讀者幾忘丘字本文矣。

    餘制一謎,以“斤”字射四書一句,用拆字格,猜者或從近字著想,或從斧字著想,或從所字斯字著想,卒不能得。

    餘曰:不尚有丘字可以解剖乎?語甫出,即有一人曰:得之矣,“丘未能一焉”。

     猜斤字謎時,餘兄嘯亞适在座。

    謂衆曰:餘亦有一謎,謎面亦為斤字,不過多加一斤,以“二斤”射古文二句,諸君試思之。

    衆曰:一斤尚難猜若是,況二斤乎。

    餘亦茫然,問嘯亞曰:亦用拆字格乎?答曰:然。

    餘忽悟曰:吾知之矣。

    “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嘯亞笑颔其首。

    衆猶追間何在?餘曰:已言之矣。

    兩斤字加兩其字,不成兩斯字乎? 嘯亞善猜謎而不常制謎,偶制一二,無不佳妙。

    其設想之幻,每與人以不可測。

    二斤一謎,即其例也。

    又嘗以“土匪”二字,射《詩經》一句,懸之十日,無人問津,及露底則“胡為乎泥中”也。

     謎有當面錯過者,亦有随機觸發者。

    餘有二謎,一系“藁葬”射四書一句“無所取材”,一系“指上莫留鴉片迹”射四書一句“無使土親膚”。

    二紙同黏壁上,忽一人問曰:上條是否“無使土親膚”乎?餘曰:非也。

    旁又一人問曰:然則下條是否射此句乎?餘曰:是也。

    其人即取贈物而去,前問者忿甚,然無可奈何也。

     “藁葬”一謎,後亦為人猜得。

    餘友吳子雙熱謂餘曰:不佳不佳,此句土葬火葬風葬皆可用,非止藁葬也。

    我為子易一句可乎?餘曰:願聞。

    雙熱曰:“則茅塞之矣。

    ”餘稱善曰:不僅碻切,且塞字可謂一字傳神。

     雙熱善滑稽,餘嘗以“醉後大吐”射四書一句“飲食若流”。

    流字打摹神,人為叫絕。

    雙熱曰:餘亦得一句,用升冠兼解鈴諧聲格,人問之,答曰:“惡惡臭。

    ”惡惡者,吐時之聲也。

    臭者,吐後之味也。

    一座為之粲然。

    謎中之諧聲格,本非上乘,若謎底僅一字,則必用拆字格,以拆字而兼諧聲,便不成謎矣。

    人有以“一部左傳”,用諧聲格射一字者,人莫能猜得,後知為“故”字。

    故字從古從文,古字諧音為瞽,一部左傳者,瞽者之文也。

    是謎揭曉後,衆為之掩口。

    餘曰不如以射以俗語一句,其人間何語,餘笑曰:“瞎說瞎話”。

     一字之謎,以拆字而兼會意者為佳。

    如“桂香時節”射“朕”字。

    “請出八字便是妻”射“窒”字。

    “竹疏宜入畫,樹(繁體)少不成村”射“彭”字。

    “伐木聲中遇洞賓”射“哥”字。

    皆一字之佳者也。

    餘以“行人半出稻花上”射一字,人有猜“未”字者,有猜“由”字者。

    餘曰一字非象形,乃會意也。

    後餘自言為“稗”字,人猶不解。

    餘曰稗字從禾從卑,人出稻花之上,非禾比人卑乎。

    然此謎實不佳,僅免如“一部左傳”之贻笑大方耳。

     餘又以“枯樹風(繁體)生常不足,壞牆(繁體)月上已先斜”射“螿”(繁體)字,雙熱稱妙。

    惜舊謎中已有“半牆斜月十分低”射“将”(繁體)字者,不免有依傍之嫌。

     一字謎之佳者,如“一船斜泊一船開”射“激”字,亦以拆字而兼會意者也。

    近有人襲取其意,改換一面,為“漁艇日斜傍畔岸,雁行風順向中流。

    ”自謂青出于藍,吾未之敢信。

     餘以“掘壁洞”射《易經》一句“小人剝廬”。

    友人王某戲曰:惜為小人,若是君子,豈不更佳。

    以賊為梁上君子也。

    後有人以“屋上有聲”射四書一句,自稱底極佳。

    問之則曰“君子之過也”。

    餘笑曰:若是則餘得無數佳謎矣。

    “鑽壁洞”可射“躬行君子”,“賊巢”可射“君子居之”,“賊出屙急屎”可射“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貧家”可射“君子不入也”。

    “賊伏床下”可射“君子之守”,“青氈一片”可射“君子存之”,“步履輕捷”可射“君子行法”,“擒賊須加拷打”可射“君子不可虛拘”,“放膽作賊”可射“君子不憂不懼”,“賊相打”可射“其争也君子”,“賊打掏”可射“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風雨無阻”可射“君子不怨天”,“天将明”可射“君子可逝也”,“賊竊物何用”可射“君子質而已矣”。

    随口說去,已得十馀條,若翻書細檢,逐句附會,不知更有幾許,是亦君子之厄也,一座為發大噱。

     制謎時有思一而得雙者,餘以“四”字射四書一句,初思得“非其罪也”,繼思得“欲罷(繁體)不能”,二句實無分軒轾,可以并存。

     謎面用成句,底雖稍泛,亦可看過。

    餘以“長為農夫以沒世矣”射《書經》一句“予将疇依”,本不甚佳,然二句頗能相得益彰。

     “同焉”二字,射古人名二“司馬相如、司馬錯”,此舊謎也。

    嘯亞制一謎,以“蘭(繁體)”字射古人名一“蔺相如”,此與“同焉”二字同一用意,而謎面較為囫囵。

     餘又以“蘭花”二字,射書名一,有猜為《香祖筆記》者,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