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藝術與現實

關燈
人,也有有時埋頭于現實生活,有時脫離了現實生活而轉入藝術生活的事。

    畫家文學家除了對畫布與筆硯以外,當然也有衣食上的煩惱和人間世上一切的悲歡,商店的夥友于打算盤的餘暇,也可有向了壁上的畫幅或是窗外的夕陽悠然神往的時候,隻是有藝術教養的人們多有着玩味觀照的能力罷了。

    在有藝術教養的人,不但能觀照玩味當前的事物,且能把自己加以玩味觀照。

    假如愛子忽然死亡了,這無論在小說家或普通人,都是現實的悲哀,都是一種現實生活。

    但普通人在傷悼愛子的當兒,一味沒入在現實中,大都忘了自己,所以在傷悼過了以後,隻留着一個漠然的記憶而已。

    小說家就不然,他們也當然免不了和普通人一樣,有現實的傷悼,但一方卻能自己站在一旁,回頭反省自己的傷悼,把自己傷悼的樣子在腦中留成明确的印象,寫出來就成感人的作品。

    置身于現實生活而能不全沉沒在現實生活之中,從實感中脫出而取得美感,這是藝術家重要的資格。

    藝術中所表出的現實,比普通人所經曆的現實往往更明白更完善,因為藝術家能不沉沒在現實裡,所以能把整個的現實如實領略了寫出。

    藝術一面教人不執着現實,一面卻教人以現實的真相,我們從前者可得藝術的解脫,從後者可得世相的真谛。

    這就是藝術有益于人生的地方。

     西湖的美,遊覽者能得之,為要想購地發财而跑去的富翁,至少在他計較打算的時候是不能得的。

    裸體畫的美,有繪畫教養的人能得之,患色情狂的人是不能得的。

    真要領略糖的甘味與黃連的苦味,須于吃糖吃黃連時自己站在一旁,咄咄地鼓着舌頭,去玩味自己喉舌間的感覺。

    這時吃糖和黃連的是自己,而玩味甘與苦的别是一自己。

    擺脫現實,才是領略現實的方法。

    現實也要經過這擺脫作用,才能被收入到藝術裡去。

     《創世記》中有這樣的一段神話: 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耶和華上帝使他沉睡了。

    于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

    耶和華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到那人跟前。

    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這段神話,可借了作為藝術與現實的象征的說明。

    如果把男性比作現實,那麼女性就可比作藝術。

    女性是由男性的部分造成,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先要使男性沉睡,男性醒着的時候,就是上帝也無法從他身上造出女性來的。

    現實隻是現實,要使現實變成藝術,非暫時使現實沉睡一下不可。

    使現實暫時沉睡了,才能取了現實的某部分作成藝術。

    因為藝術是由現實作成的,所以我們見了藝術猶如看見了現實,覺得這現實的化身親切有味,如同“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