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紅樓夢

關燈
,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啊! 迎春的丫鬟司棋和表弟潘又安相愛,這本是很正常的行為,但在賈府這個貴族家庭裡,主子們的淫亂可以被視為合法,而青年男女之間的戀愛卻被以"事關風化"而嚴加禁阻。

    在抄檢大觀園時,當司棋與其表弟間互贈信物,私訂終身的事被主子發覺發後,"大家都吓了一跳",司棋卻自信光明磊落,"并無畏懼慚愧之意",最後和潘又安雙雙就死,表示了他們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并以此捍衛了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從上面分析中,我們看到了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中,集中了各種各樣的矛盾,而且這些矛盾又是這樣的尖銳,成了病入肓的不治之症,正如書中人物冷子興所說的"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沒很倒,内囊卻也盡上來了"。

    小說的後半部,通過許多具體生動的描寫,表現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大廈将傾的必然趨勢。

    這顯然不是一個家庭的個别現象,而有很大的典型意義,它預示着封建制度滅亡的命運已無可挽回了。

     曹雪芹雖然不滿封建貴族家庭的種種腐朽和罪惡,對它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對自己的階級仍抱有同情,因此作品在寫出那個封建貴族大家庭沒落的同時,也流露了作者惋惜和感傷的情緒。

    曹雪芹還不能從當時社會的本質矛盾上去看待問題,因此對受害者不幸命運的描寫,還帶有宿命論的色彩;對寶玉叛逆性格的意義也不能很好理解,而以"情癡"、"情種"和"意淫"來解釋,從而使小說的一些情節,蒙上了一層神秘主義的煙霧。

    作者對貴族的叛逆者雖然采取了歌頌的态度,但由于自己還缺乏明确的理想,在思想上存有"色空"觀念,所以在作品中就反映出一些虛無主義思想。

    作者把寶、黛愛情寫得非常纏綿、纖細,這是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的,在當時也有進步意義,但其中所反映出來的戀愛至上的傾向往往也給讀者帶來不健康的影響。

     第三節 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在全書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創作主張。

    他不蹈曆來野史的舊轍,更反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和"假捏出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撥亂其間";而是根據自己"半世親見親聞來創作","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迹循蹤,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

    有人據此把《紅樓夢》的創作過程,看成是現實生活的刻闆記錄,因而對它作了各種各樣的"索隐",說它影射這個、影射那個;或者認為它寫的就是曹雪芹自己的身世。

    這些看法顯然都是錯誤的。

    它實際上隻是說明了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和作者的出身經曆有關,其中人物也大都有實際生活中的真人作基礎,因此它完全不同于曆來公式化、概念化的才子佳人小說和一切脫離生活的作品。

    四十二回中,作者借寶钗論畫,進一步表達了對藝術創作的觀點:"你若照樣兒往紙上一畫,是必不能讨好的。

    這要看紙的地步遠近,該多該少,分主分賓,該添的要添,該藏該減的要藏要減,該露的要露"。

    這裡證明作者所提倡的是在生活真實基礎上提高了的藝術真實,而非生活的照樣記錄。

    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勞動,對生活素材進行了嚴格的挑選,把自己觀察、體驗到的豐富的社會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練,才能創作出像《紅樓夢》這樣典型、這樣集中、這樣完美的反映社會的作品。

    它像生活本身那樣豐富、複雜而且天然渾成,表現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曹雪芹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以精雕細琢的工夫,描繪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他們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

    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如寶玉、黛玉、寶钗、鳳姐、劉姥姥等已流行在生活之中,成了不朽的典型。

    作者能把關系十分親近的人,寫得個性分明。

    尤二姐尤三姐是姊妹,但前者是忍受淩辱,不敢反抗的女子,後者是敢于反抗、大膽追求愛情的剛烈女性。

    薛蟠、薛寶钗是兄妹,但前者是個典型的呆霸王,後者卻是标準的封建淑女。

    其他如迎春、探春、惜春,他們姊妹之間的性格差别也是那樣的鮮明。

    作者又善于在那些性别相同、年齡、性格又十分相近的人物中,把他們細微的性格差别明顯地表現出來,妙玉的孤高和黛玉的孤高不同,史湘雲的豪爽和尤三姐的豪爽有别。

    平兒的溫順中透露出善良,襲人的溫順中表現出世故。

    鳳姐的潑辣中暗藏着狡詐,探春的潑辣中體現着嚴正。

     曹雪芹在描寫人物時,根據他們所處的不同地位,分别采用不同手法。

    對一些主要人物,通過不同情節,從不同的角度層層深入地镂刻出他們最主要的性格特征:如寶玉對女孩子的熱愛與同情;黛玉的孤高自許、多愁善感;寶钗的虛僞和會作人;王熙鳳的潑辣、奸詐和狠毒;都表現得特别的突出。

    對人物其他方面的特征則采用了前後重點不同的補充描寫的方法,從而使這些形象表現得十分深刻、飽滿,給人以不可磨滅的印象。

    對比較次要的人物,一般是先用淡淡的幾筆帶過,等到一定時候,就抓住典型事件集中描寫,突出其性格特征。

    如探春形象的刻畫,在她初次出現時并不引人注意,但到了"理家"和"抄檢大觀園"中,就突出她的性格特征,給人們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紅樓夢》善于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藝術氣氛裡,來烘托出人物的内心情緒,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

    這是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詩詞和戲曲中情景交融的描寫。

    它和《水浒》、《三國》等小說主要以故事性強來吸引讀者有所不同。

    如小說寫大觀園的第一個春天,幾乎大觀園中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春天的溫馨。

    在這種欣欣向榮的氣氛下,寶、黛的愛情也在順利地發展着。

    二十九回起着力寫出寶、黛愛情的矛盾和痛苦,這時氣候也令人特别煩躁。

    三十五回起,寶、黛之間的感情糾葛解決了,随着愛情的成熟,轉入了一個平靜的階段,這時天氣也轉變為清爽、甯靜。

    但随之而來的他們的愛情和封建環境的矛盾更加尖銳,終于不能解決,這時氣候又轉入無限的蕭瑟、悲涼,出現了一股濃烈的悲劇氣氛。

    《紅樓夢》就這樣出色地用氣氛烘托人物内心情緒,創造出一種很高的藝術境界,使作品中的愛情描寫更富有強烈的感染力。

    在用環境來烘托人物性格方面,《紅樓夢》也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在潇湘館、蘅蕪院和秋爽齋等描寫中,環境的特點和人物性格無不異常協調。

    如潇湘館的竹林、垂地的湘簾、悄無人聲的繡房和透出幽香的碧紗窗,組成了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境界。

    這個境界不僅和黛玉的氣質完全相吻合,而且它反過來又把黛玉的形象襯托得更優美動人。

     在我國古典小說中向來不大重視人物的内心描寫,但在《紅樓夢》中則有許多地方描寫得極為深入、細膩,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他們的内心秘密。

    二十三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中寫出了正處在初戀時期的林黛玉,在聽到表現少女青春覺醒的戲文時,所産生的種種細微曲折的感情:起初"十分感慨纏綿",繼之以"心動神搖","如醉如癡",最後掉下了眼淚。

    三十二回中,當黛玉聽到寶玉背裡和史湘雲、襲人說她從來不說那些"仕途經濟"的"混帳話"以後,作者這樣描寫她當時的心理: 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歎。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歎者:你既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的知己,既你我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呢?既有"金玉"之論,也該你我有之,又何必來一寶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緻勞怯之症。

    "我雖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通過以上深入、細緻的描繪,出色地表現了黛玉内心深處種種隐微曲折的情感,從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性格。

     在《紅樓夢》中充滿着日常生活的描寫,這些描寫是那樣的細膩、逼真,這顯然是受了《金瓶梅》的影響。

    《金瓶梅》在日常生活的描寫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其中也有不少瑣碎的刻劃,缺少深刻的思想内容。

    《紅樓夢》中日常生活的描寫,都是經過了作者精心的提煉,富有典型性和傾向性,比起《金瓶梅》來又大大提高了一步。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