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初戲曲作家

關燈
離"曲。

    )。

    因為它引起了當時在戰亂中流亡的人們的共鳴。

    李玉對明末清初動亂的現實雖然有所反映,但是從封建地主階級立場出發,作者極力表彰封建道德,對《萬裡圓》中孝子黃向堅、《千鐘祿》中忠臣程濟,大加歌頌,以達到"忠孝傳人"的目的。

    在《兩須眉》中更歪曲農民起義,歌頌鎮壓農民起義的黃禹金夫婦,進一步表現了作者思想落後反動的方面。

     此外,還有一些描寫英雄傳說的作品,大多數是依據民間說唱和有關戲曲作品寫成的。

    《牛頭山》寫嶽飛父子牛頭山破敵解圍的故事。

    作品歌頌了嶽飛父子抗敵禦侮、保衛國家的業迹,譴責了賣國奸相黃潛善和怕死将軍杜充。

    《麒麟閣》是一部六十一出的長劇,作品突出地刻劃了秦瓊、程咬金、羅成等英雄形象。

    雖然演的是曆史故事,仍然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李玉的同派作家還有朱素臣、朱良卿、畢萬後、葉雉斐等。

    朱素臣名 ,又字苼庵,也是江蘇吳縣人。

    著有傳奇十九種,較好的有《悲翠園》和《十五貫》。

    《十五貫》又名《雙熊夢》,是從宋元話本《錯斬崔甯》演化而來。

    作品通過熊氏兄弟無辜被害,有力地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草菅人命,并成功地塑造了昏庸無能、主觀專斷的過于執和正直廉明、認真查勘的況鐘的形象。

    朱良卿,名佐朝,傳為朱素臣的弟弟。

    著有傳奇三十三種,以《漁家樂》為較著名。

    《漁家樂》是寫東漢末年奸臣梁冀把把持朝政,逼走清河王劉蒜的故事。

    劇本暴露了統治階級内部錯綜複雜的矛盾,鞭撻了各種奸邪人物的腐朽和殘暴;歌頌了下層人民的智勇和俠義。

    葉雉斐,名時章,江蘇吳縣人。

    作傳奇八種,今存《英雄概》、《琥珀匙》兩種。

    《琥珀匙》寫書生胥先吹與陶佛奴的愛情故事。

    其中描寫了官府的黑暗,歌頌了"江湖大盜"金冉翁的俠義,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據《劇說》引《繭甕閑話》說:"中有句雲:'廟堂中有衣冠禽獸,綠林中有救世菩提。

    '(注:今所見抄本已改為:"怪盜跖衣冠,沐猴廊廟;幸官評海島存公道。

    ")為有司所恚,下獄幾死。

    "畢萬後,名魏,江蘇吳縣人。

    作《三報恩》等六種。

    張星期,名大複,号寒山子,蘇州人,作《如是觀》(即《倒精忠》)等二十三種。

    丘園(1617-1689),字嶼雪,常熟人,寄居蘇州。

    作《虎囊彈》等九種。

    他們都是仕途失意的文人,與下層人民和民間藝人接近,熟悉舞台演出,并多以蘇州民間傳唱故事和現實生活為題材,寫出大量的作品。

    但往往攙雜着封建說教和因果報應的描寫,情節上也沾染了明末傳奇家過分追求巧合的作風。

     第二節 清忠譜 《清忠譜》是李玉、朱素臣、畢萬後和葉雉斐的共同創作。

    它是以天啟年間東林黨人和蘇州人民反抗閹黨魏忠賢黑暗統治的鬥争為題材的劇本。

    作品暴露了以魏忠賢為首的反動統治集團禍國殃民的罪惡,歌頌了周順昌等東林黨人的正義鬥争,成功地描繪了人民群衆支持正義、反抗暴政的優秀品質,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和時代氣氛。

    作品把市民的政治鬥争搬上舞台,是過去戲曲史上所未曾有的。

     周順昌耿介正直,集中體現了某些東林黨人清廉公正、疾惡如仇的優秀品質。

    随着東林黨人和閹黨矛盾的加深,他那種不畏權勢,勇于鬥争的精神,也更加突出了。

    當東林黨人魏大中被魏忠賢逮捕時,許多人都不敢接近,周順昌卻獨往江邊送行,并和他聯姻。

    當閹黨的爪牙正的慶賀魏忠賢生祠落成的時候,他卻沖進祠堂,大罵他們是"豺狼滿朝"、"鸱滿巢"、"隻贻着臭名兒千秋笑"。

    他被捕入廠獄後,在閹黨的嚴刑逼供之下,表現得更加頑強。

    他一面痛罵魏忠賢"欺君虐民,殘害忠良";一面表白自己的"勁骨千磨不壞,填胸正氣,直将厲氣沖開"。

    在就義之前,他仍然高呼:"魏忠賢,魏忠賢!......我周順昌生不殺汝,死作厲鬼,擊殺奸賊便了。

    "表現了至死不屈的精神。

    當然周順昌畢竟是一個士大夫,他的鬥争主要是從忠君思想出發的,他一出場就表白自己"忠孝自根心,君親魂夢欽"。

    感傷"怎奈君門萬裡,空流血淚千行,一點孤忠,徒付數聲長歎"。

    除掉君側權奸,做一個名留後世的忠臣便是他的願望。

    當别人告訴他,人民知道他被逮,恐怕引起民憤時,他卻說:"果有此事,反陷弟子不忠了。

    "在生死關頭,人民起來挽救他,他還說:"小弟與兄俱讀聖書,君命召駕且不俟,今日奉旨來提,敢不趨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