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偉大的戲劇家關漢卿

關燈
血! --第四折〈駐馬聽〉 單刀會上,關羽以自己的威武和正義懾服了魯肅,保衛了蜀漢的利益。

    最後通過〈離亭宴帶歇指煞〉這支曲文,表現了他勝利歸來的喜悅心情并狠狠地嘲弄了魯肅,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元朝稱原在金人統治下的北中國人民為漢兒人,作者通過對曆史英雄關羽維護漢家事業的歌頌,一定程度上流露了民族感情;同時描寫了他對敵鬥争的勇敢和智慧,鼓舞了人們向壓迫者鬥争的勇氣和信心。

     《西蜀夢》寫關羽戰死荊州,張飛又中途遇害。

    劉備遂盡起西蜀之師,為兩人報仇雪恨的故事。

    《哭存孝》寫五代南唐大将李存孝為康君立、李存信讒間緻死的故事,是曆史題飄材的作品。

    作者在歌頌曆史英雄人物的同時,表現了他英雄史觀的曆史局限。

    與此相聯系,他還在《哭存孝》中肯定李克用等以鎮壓黃巢農民軍起家的曆史人物,表現了他的階級局限。

     從上面三類作品看,關漢卿雜劇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點是對壓迫者的深惡痛絕和對被迫害者的深切同情,并通過他們之間的矛盾鬥争,突出了人物的堅強性格和戰鬥精神。

    這些優秀劇本七百年來一直鼓舞了人民的反抗鬥争,使關漢卿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第三節 關漢卿雜劇的藝術成就 關漢卿卓越的藝術修養,使雜劇的戰鬥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關漢卿的雜劇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社會各方面的矛盾、沖突,對當時社會生活中帶有本質意義的一些問題,反映得尤為深刻、集中。

    他不以寫出當時廣大人民所受的苦難為滿足;同時還要表現他們身上固有的反抗精神。

    他筆下的主人翁不隻是在苦難中呻S吟Y,而且敢于和惡勢力鬥争,并終于取得最後勝利。

    這種戰鬥的現實主義精神,使他的創作閃爍着理想的光輝。

    在《窦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雜劇的正面人物身上,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明顯地體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趙盼兒、譚記兒在制服敵人過程中所表現的機智,是當時人民群衆鬥争智慧的集中和合理的誇張。

    《單刀會》中的關羽豪氣四溢,也是個被作者理想化了的英雄。

    特别是《窦娥冤》的第三折,通過浪漫主義的情節,把窦娥的反抗精神寫得那麼驚天動地,而代表當時皇家執法的監斬官,相形之下是那麼渺小。

    就這樣,作者通過鮮明的舞台藝術形象,對受迫害的人民寄予熱情和希望,對迫害人民的人表現了無比的藐視。

     關漢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我國古典戲劇作家中還沒有一個人能象他那樣塑造出如此衆多而鮮明的人物形象。

    他筆下的人物大多數是個性鮮明,血肉飽滿的。

    銀匠李四和六案孔目張圭的妻子都被魯齋郎奪去了,可是兩人的态度是那樣地不同。

    作為勞動者的李四,他敢于去鄭州告狀,而張圭這個為虎作伥的胥吏在魯齋郎煊赫的權勢面前,卻隻能忍氣吞聲,俯首聽命。

    趙盼兒、宋引章、謝天香和杜蕊娘都是妓女,可是體現在趙盼兒身上的潑辣性格,既不同于上廳行首謝天香的軟弱;而久曆風塵的杜蕊娘同缺乏社會經驗的宋引章也有顯著的區别。

    這裡,我們看到關漢卿已經開始注意到各階級、各階層人物的不同特點,表現出人物的階級屬性;而且還能寫出由于具體生活環境和遭遇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性格特征,即使他們是屬于同一階級和階層的人物。

     關漢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強烈的戲劇沖突中去揭示出他們的性格特征。

    如窦娥的反抗性格和複仇意志是通過對她一連串的迫害愈來愈清楚地顯示出來的。

    趙盼兒的機智和老練是通過她和狡猾的流氓周舍之間面對面的鬥争表現出來的。

    譚記兒的過人膽識也是在她親去望江亭竊取楊衙内的勢劍金牌這一驚險的情節中呈現出來的。

    作者還通過細緻、深入的心理描寫來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當張圭迫于魯齋郎的淫威,隻得瞞着妻子把她送給魯齋郎的時候,一路上所唱的幾支曲子,無疑是我國古典戲曲中最精采的内心獨白之一。

     全失了人倫天地心,倚仗着惡黨兇徒勢。

    活支剌娘兒雙折散,生各劄夫婦兩分離。

    從來有日月交蝕,幾曾見夫主婚妻招婿。

    今日個妻嫁人夫做媒。

    自取些奁房斷送陪随,那裡也羊酒花紅段匹! --第二折〈南呂·一枝花〉 曲子把張圭内心的痛苦、羞愧、憤怒而又無可奈何的複雜感情表現得淋漓盡緻。

    這種出色的内心描寫在關劇中不是個别的。

    《拜月亭》裡,當王瑞蘭父親迫着女兒撇下病困客店的丈夫時,作者通過《哭皇天》以下幾支曲文,把瑞蘭内心的哀怨、憤怒以及和丈夫難舍難分的痛苦心情,作了深刻的剖析。

     作為一個曾"躬踐排場、面敷粉墨"的"當行"的戲劇家,關漢卿在雜劇的場面安排和關目處理上都是很有特點的。

    在場面安排上是緊湊、集中、富有典型性。

    一切和主題思想無大關系的描寫都被略去了,而突出那些和主題思想密切相關、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

    因此關劇通過二三個主要人物,幾個重要場面,就能展示出元代社會的重要側面。

    如在《窦娥冤》的"楔子"中寫到窦娥被送去蔡家做童養媳;但以後窦娥的結婚、丈夫的去世、守寡等一系列情節,作者都沒有讓它在場面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