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詞
關燈
小
中
大
婉約派詞家的扭捏作态。
他的〈漁家傲〉通過邊塞的凄清景象表現邊防将士憂國的深心,更上承唐人的邊塞詩,為宋詞開拓新的領域。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歐陽修詞收在《六一詞》和《醉翁琴趣外編》中的有二百多首,是當時寫詞較多的作家。
歐詞大部分是描寫愛情的作品,同他在詩文裡所表現的莊重嚴肅的儒家面目大不相同。
這部分詞受馮延己影響較深,同時也受當時民間俚曲的影響。
詞家向來以歐、晏并稱,主要就這一方面說。
試看這首〈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辔。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詞在抒發遊子思家之情的同時,聯想到閨中人的登高懷遠,并緻其勸慰之意,流露了詞人對思婦心情的體貼。
又通過離愁不斷如春水的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設想,構成了清麗而芊綿的意境。
此外如〈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等首,也都色調鮮明,情思深遠,成就在晏殊、張先之上。
歐詞裡還有部分直接表現個人抱負的作品。
這些詞大多數寫在後期。
如他題詠穎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表現了作者嘯傲湖山、流連風月的灑脫情懷。
又如〈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别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锺。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出現在這首詩詞裡的人形象,很象是《醉翁亭記》裡"蒼顔白發"的滁州太守。
在這類詞裡,他還感慨宦途的風波,歎息年華的消逝,如〈聖無憂〉"世路風波險"、〈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等首,流露了他在政治上多次遭到挫折的生活感受。
但歐陽修畢竟是在北宋前期的政治鬥争和詩文革新運動中都起了積極作用的人物,因而在詞中偶爾也有"便須豪飲敵青春,莫對新花羞白發"(〈玉樓春〉),"白首相逢,莫話衰翁,但鬥尊前笑語同"(〈采桑子〉)的自我寬慰的詞句,并不全是悲觀消極的呻S吟Y。
歐陽修在部分即景抒懷的詞裡洗刷了晚唐、五代以來的脂粉氣味和婉約情調,使詞格向清疏峻潔方面發展。
如寫穎州西湖的"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采桑子〉),寫亭林的"一派潺緩流碧漲,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嶺頭明月上,迷俯仰,月輪正在泉中漾"(〈漁家傲〉),寫圍場的"霜重鼓聲寒不起,千人指,馬前一雁寒空墜"(〈漁家傲〉);出現在這些詞裡的景物,不是一幅幅靜止的畫面,而象是在我們面前展開的一幕幕場景,作者的胸懷也就在這些明快的境界裡坦露無遺。
這說明作者已開始突破了詞的傳統題材和表現手法,跟當時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取得某種程度的聯系,為後來蘇轼一派豪放詞開先路。
歐詞用調較多,也有一些慢詞,部分詞裡還吸收通俗生動的口語,這些也在宋詞的發展中起積極作用。
前人說他"疏隽開子瞻,深婉開少遊"(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是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他在宋詞發展中的地位的。
第二節 柳永 差不多和歐陽修在詞裡流連湖光山色、表現灑脫情懷的同時,柳永卻更多地從都市生活攝取題材,表現他生活在市民中間的感受,這是文人創作中一種新的現象,對後來通俗文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柳永(987?-1053?)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福建崇安)人,是工部侍郎柳宜的少子。
他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了一種浪子作風。
當時有人在仁宗面前舉薦他,仁宗批了四個字說:"且去填詞"。
柳永在受了這種打擊之後,别無出路,就隻好以開玩笑的态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蘇州、杭州等都市過着一種流浪的生活。
大約在他飽經封建統治階級的白眼,少年時的"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在浙江的桐廬、定海等處做過幾任小官。
晚年死于潤州(江蘇鎮江縣)。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的《樂章集》傳詞将近二百首。
其中部分歌詞寫出北宋汴京的繁榮,有元宵的千門燈火、九陌香風,有
他的〈漁家傲〉通過邊塞的凄清景象表現邊防将士憂國的深心,更上承唐人的邊塞詩,為宋詞開拓新的領域。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歐陽修詞收在《六一詞》和《醉翁琴趣外編》中的有二百多首,是當時寫詞較多的作家。
歐詞大部分是描寫愛情的作品,同他在詩文裡所表現的莊重嚴肅的儒家面目大不相同。
這部分詞受馮延己影響較深,同時也受當時民間俚曲的影響。
詞家向來以歐、晏并稱,主要就這一方面說。
試看這首〈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辔。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詞在抒發遊子思家之情的同時,聯想到閨中人的登高懷遠,并緻其勸慰之意,流露了詞人對思婦心情的體貼。
又通過離愁不斷如春水的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設想,構成了清麗而芊綿的意境。
此外如〈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等首,也都色調鮮明,情思深遠,成就在晏殊、張先之上。
歐詞裡還有部分直接表現個人抱負的作品。
這些詞大多數寫在後期。
如他題詠穎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表現了作者嘯傲湖山、流連風月的灑脫情懷。
又如〈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别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锺。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出現在這首詩詞裡的人形象,很象是《醉翁亭記》裡"蒼顔白發"的滁州太守。
在這類詞裡,他還感慨宦途的風波,歎息年華的消逝,如〈聖無憂〉"世路風波險"、〈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等首,流露了他在政治上多次遭到挫折的生活感受。
但歐陽修畢竟是在北宋前期的政治鬥争和詩文革新運動中都起了積極作用的人物,因而在詞中偶爾也有"便須豪飲敵青春,莫對新花羞白發"(〈玉樓春〉),"白首相逢,莫話衰翁,但鬥尊前笑語同"(〈采桑子〉)的自我寬慰的詞句,并不全是悲觀消極的呻S吟Y。
歐陽修在部分即景抒懷的詞裡洗刷了晚唐、五代以來的脂粉氣味和婉約情調,使詞格向清疏峻潔方面發展。
如寫穎州西湖的"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采桑子〉),寫亭林的"一派潺緩流碧漲,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嶺頭明月上,迷俯仰,月輪正在泉中漾"(〈漁家傲〉),寫圍場的"霜重鼓聲寒不起,千人指,馬前一雁寒空墜"(〈漁家傲〉);出現在這些詞裡的景物,不是一幅幅靜止的畫面,而象是在我們面前展開的一幕幕場景,作者的胸懷也就在這些明快的境界裡坦露無遺。
這說明作者已開始突破了詞的傳統題材和表現手法,跟當時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取得某種程度的聯系,為後來蘇轼一派豪放詞開先路。
歐詞用調較多,也有一些慢詞,部分詞裡還吸收通俗生動的口語,這些也在宋詞的發展中起積極作用。
前人說他"疏隽開子瞻,深婉開少遊"(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是比較全面地概括了他在宋詞發展中的地位的。
第二節 柳永 差不多和歐陽修在詞裡流連湖光山色、表現灑脫情懷的同時,柳永卻更多地從都市生活攝取題材,表現他生活在市民中間的感受,這是文人創作中一種新的現象,對後來通俗文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柳永(987?-1053?)原名三變,字耆卿,崇安(福建崇安)人,是工部侍郎柳宜的少子。
他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了一種浪子作風。
當時有人在仁宗面前舉薦他,仁宗批了四個字說:"且去填詞"。
柳永在受了這種打擊之後,别無出路,就隻好以開玩笑的态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蘇州、杭州等都市過着一種流浪的生活。
大約在他飽經封建統治階級的白眼,少年時的"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考取進士,在浙江的桐廬、定海等處做過幾任小官。
晚年死于潤州(江蘇鎮江縣)。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的《樂章集》傳詞将近二百首。
其中部分歌詞寫出北宋汴京的繁榮,有元宵的千門燈火、九陌香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