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菊】今之菊,古之茱萸也。

    具五色,種類不一,方梗缺葉,五出。

    花千瓣,圓者如球,扁者如盤。

    苗生宿根,三月分種,四月摘頭,止留四五枝。

    諺曰:未種菊,先插竹。

    使有依傍,則不柔蔓。

    蕊多,俟其有微柄,則以針刺之,止留頂花,則瓣多而開大。

    無取太高,三尺餘足矣。

    畫法有鈎染粉絲之别。

    佳種開不見心,花紅者梗亦微紅。

    凡畫菊不宜着蜂蝶。

    《禮記》曰“鞠有黃花”,陶詩“采菊東籬下”,非今之盆植也。

    其花小,色黃,而香甚,性清和,入藥。

    今人謂之野菊,亦先進禮樂之說耳。

    近複尚洋菊,而後進又為先進矣。

     【藍菊】又名江西藍子。

    布于地,初生如菜,交秋發梗生花,黃心如錢大,長瓣排列周圍,色有紅、紫、白三種。

    近有千葉者,着心處為五出,筒葉則先大後小,俱有尖叉。

     【僧鞋菊】其根即附子。

    梗高三四尺,叢生。

    葉如艾。

    花開于頂,一枝數十朵,色深紫,形如僧鞋。

    圓瓣二,尖瓣二,前一兜彎而尖,四瓣内有須,數莖白點。

    兜内藏兩鈎,含蜜。

    花卸後,結子如小瓶。

    此花開于九月,經霜乃凋,明春複發。

     【萬壽菊】金黃色,千葉,花大如杯,開足圓滿。

    蒂長,蕊如爪,瓣末鋸齒。

    葉細而尖鋸,一枝十餘出,一本數十花,光焰奪目。

     【波斯菊】單瓣者五出,中心如棋子大,色金紅。

    千葉者長瓣,莖、葉、蒂、蕊與萬壽菊同。

     【老少年】有紅、黃及間色三種。

    紅者名雁來紅,紅黃相間者名十樣錦。

    紅者初時紫色,至秋則紅,葉心内變出。

    黃者初時綠色,後變黃。

    間色者紅黃俱變。

    葉尖長,獨梗,花細砌,葉間子細黑。

    此以葉得名者也。

     【秋牡丹】草花,花葉俱似牡丹,但小耳。

    花紫色,如杯大,黃心。

     【水木樨】草花,叢生。

    枝柔弱,葉細狹而尖長。

    花如豆花,黃色,淺深相間,微柄綠蒂,生于葉間,蒙茸茂密,香甜靜。

     【馬蘭】草花,生不擇地。

    紫色,如藍菊而細小,其苗可食。

    花時挺幹分枝,蕊生枝末,葉有尖叉,亦先大後小。

     【美人蕉】葉大而尖,如扇,層複抱梗。

    花叢簇幹上,尖長,五出。

    參錯不齊,如火焰,色朱紅,近蒂處帶黃色。

    圓蒂如豆,上有黑點,結實可為數珠。

     【牽牛】草本,牽藤附木。

    葉三出,有尖。

    花開葉間,有柄,如鼓子花,色藍翠,五出相連,不分瓣。

    尖蒂抱筒,花心三白藏筒内。

    近心處花白色。

    清曉開放,日高即殷,遇陰曀則花竟日。

     【淡竹】草本,有節,葉抱節生,如竹。

    花開葉間,青苞兩片,如蚌蛤吐出,翠瓣二。

    葉圓小,内有綠心如米粒,又出一莖,前有二須翹出,須末黃點如桂花。

    花之大不盈指面,而有如許點綴,非詳察不知。

     【決明】 草本,紫如槐。

    花黃,五出,蕊圓,叢開枝上。

    花後結子如豆莢,食之明目。

     【扁豆】藤本,緣架而上。

    千頭花,三張,尖圓。

    破節,花生葉間,一穗十餘朵,色有紫、白二種,白者佳。

    其花一瓣翻超,三瓣連屬如藤花,但藤花下垂,而豆花直上。

    花後成莢,種類不一,似弓袋者佳。

    此花人多種植,鮮能窮其狀者,昔南田作扁豆花一枝,遊棚下半月,知寫生之不易也。

     【蠶豆】葉厚而長,淡綠色,一枝六出,有苞抱梗,高尺餘。

    白花成穗,叢生葉間,翻瓣上有黑點如瓜子大,似二而一,中分白道。

    蒂如扁豆而大。

     【蓼】草花,一名觀音柳,幹五六尺,節粗而幹細,其節即牛膝也。

    葉尖長有柄,未分枝,錯落下垂。

    一穗花千朵,粉紅,五出,有心。

    蒂蕊細如米。

    面水臨溪,别饒豐韻。

    一種花小而白者,不足貴。

     【芙蓉】十月開,青梗條發,高七八尺,有紅白二種。

    花如千葉葵,未開時緊密,開足則反正玲珑。

    葉亦如葵而光潤,綠苞青蒂。

    宜池沼邊。

    又一種名三醉芙蓉,初開時花白,次日微紅,三日大紅。

    樹高丈餘,破節生枝,木本,不凋,楚南多有。

     【山茶】木本。

    單葉粉紅者,名楊妃山茶,破臘開。

    大紅者為蜀茶,正月開。

    皆五瓣,黃心一簇如瓣大,白須半寸,苞蒂數層,葉厚,尖長有棱。

    又重台大紅者,名寶珠山茶。

    樹高,花千朵粉色者,名玉林山茶,品貴。

    又洋茶,五色具備。

    并有灑金二色者,其花平闆少韻。

     【蠟梅】臘月開,花黃如蠟,對節生,九瓣,内一台紫色,黃心,三點,香氣馥郁。

    葉尖長,花時無葉,其種有荷花、磬口、九英。

    磬口者佳,狗蠅其最下者。

    一種素心者,花大香甚,名懷素蠟梅。

    出自中州為上品。

     【南天竹】抱根生,如慈竹,葉尖。

    一枝九出,每出必三,叢披若竹。

    夏間開小白花,五瓣。

    冬結子,朱紅累累如珊瑚。

    種嘉者名獅子尾,枝重下垂,冬月霜雪間不可無此點綴。

     右花一百餘種,餘未經見及不入畫者不錄。

    ○取用顔色 【粉】上匣真杭粉,微帶碧色者,以指甲破之,其棱如鋒,此上品也。

    色白而無鋒者,火候過而質反粗。

    青色而堅者,火候不及,鉛氣未盡。

    皆不可用。

    粉好,隻用清膠研成團,着槌上,以水化之,即能發亮。

    不可烝淘,忌烈火烘。

    冬月隔宿可用,夏月宿膠不宜。

     【胭脂】雙料杭脂以滾水擠出,盛碟内,文水烘幹。

    将幹即取碟離火,多用幾張,分作數碟。

    幹後再以溫水浮出精華而去其查滓,則更妙。

    初擠不過一二,再擠顔色略差,烘之以調紫色、牙色嫩葉、苞、蒂等用。

    至點染花頭,必用初擠。

     【花青】用廣青末帶葡萄色者為佳。

    羅篩去滓,用膠汧細,淘取其标,傾碟内,文火烘幹。

    夏月分碟速幹,恐膠臭也。

    凡烘顔色,須一人守之,時時側動,則不枯焦。

     【藤黃】取筆管黃,以嫩色者為上。

    不用膠,着水即化,顔色中最省力者。

     【赭石】以黃赤色鮮明者為上,鐵色者為下。

    取其質嫩細可磨者,搗碎乳細,沖以微膠,淘出标,用碟内焙幹。

    亦可成墨。

     【朱砂】以鏡面砂為上,乳細,取中心,用其标。

    另收大紅,花反瓣用。

    好砂則竟無腳也。

     【石青】取佛頭青搗碎,去石屑,乳細。

    用膠取标,即梅花片也。

    其中心為二青,染花最佳,其下為大青,人物大像用。

     【石綠】取獅頭綠,用法如石青,多取标為用。

    若蜻蜓翅,則無标矣。

     【雄黃、雌黃】以膠水磨用亦可。

    若欲多用,亦須淘定。

    凡石色俱不可攙和用,而雄黃氣猛烈,觸粉即變,尤宜慎之。

     【泥金】金有青赤二種,俱要真金。

    将飛金抖入碟内,以兩指醮濃膠磨之。

    幹,則濟以熱水。

    俟極細後,以滾水淘洗。

    提出膠,而鏽未去,則不能發亮。

    洗鏽之法,以豬牙、皂莢子泡水沖入,置深杯内,文火烘之,翻滾半刻後,置杯于地,而紙封其面,少頃揭開,則金定而去其黑水。

    如此洗烘三四次,則水白而金亮矣。

    去水之法,用紙撚引出,擠幹複入,謂之“白龍取水”。

    若傾倒則精華随去矣。

    點筆時略用清膠,用過後仍用皂湯磨洗,則發亮如前。

     【百草霜】燒茅草之鍋灰,羅細濃膠研乳,如淘定花青法。

    取标烘幹為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