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雜說
關燈
小
中
大
吒按,釋文“少”下有“時”字,然原迹“時”字塗乙,從原迹削)少就傅,受教村學究,仿上大人。
盛壯志科第,便緻力太史筆、狀元策,烏熟勻圓。
偶或第矣(哪吒按,疑此四字并塗乙之),一日得志,黠者即肆意塗抹以為□(哪吒按,釋文奪一字,或是“擺(?)”,趙而昌并下文連讀,其義轉不可曉),下此遂緻不能作一行書。
譬女子纏足既久,稍釋之,蹒跚傾跌,不可解矣。
此語告公孫大娘,猶當驚駭,今言之弢叔,言之(哪吒按,“之”字疑衍,蓋是撝叔涉上文偶誤)是昔年争道兩擔夫也。
瑞邑孫渠田侍講(鳴铿),前廣西提學,洪逆初起時已解任。
獨秀峰題壁詩尚道之,意其有用才也,然極無取。
聞其無子,有四妾,終日調停不能安。
喜為地方幹預之事,先是奉旨派辦團練,近處州又警,遂群奉以為主。
侍講乃以白布方寸,钤關防于上,人給一方,出領錢百四十,歃血飲酒,名白布會。
平陽、瑞安本有金錢、八卦會匪,其式皆類是,侍講因效以辦團練。
每(某)日忽送數人來縣,言其抗團或謀逆等重情。
比縣中饬拿,忽又持名片乞釋之。
問其何意,則曰适已有人為彼關說雲。
外間物議沸騰,縣令畏之如虎,而道府慣喜其言,亦不可解也。
前數日忽有送書來,署者署救苦救難大慈大悲道人呈諸位太爺同政,啟視乃督辦白布會集四書文一首。
瑞安文字少通者,此尚可觀,因錄以博一笑: 布在方策,徒餔啜也,甚矣,斯人也,非助我者也,又從而招之,不曰白乎?噫,天下之無道也久矣!臣不臣,寇至則先去,七年之内,無所取材,亡而為有,以要人爵,恥也,今為妻妾之奉,為之有若無,吾不欲觀之矣。
有大人者,好行小惠,古之所謂民賊也。
出納之吝,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不義而富且貴,多怨。
亦如言其子也,不幸短命死矣。
當是時,天下又大亂,退而省其私,而後厭然,昔者有王命,而何以行之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軍旅之事,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守望相助,請嘗試之(哪吒按,此則非關書學,且錄文剌謬,沉冗煩惡,孫某徒事堆垛,扞格不通,宜其為撝叔譏彈,然則必欲污人耳目耶?以下從略) 侍講有兄琴西(哪吒按,琴西孫依言,人謂“晚清特立之儒”,樸學宗師孫诒讓即其仲子。
衣言昆季,賢與不肖,分殊如此),以翰林官安慶太守,名衣言,故文中以季孫目之。
其關防凡刻大小數十顆,處處皆有。
其辦事多可笑,又嘗出示稱“本院”。
包攬訟事,瑞邑紳士皆能之,為侍講昆季官較大,勢較神,故群恨如此(哪吒按,此處意晦,詳繹之,則依言亦預其事耶?)。
總之謬妄是此間習俗,不足責也。
侍講于處郡甫清後,言于觀察志小軒(勳),求保舉,觀察為捏秉:當帶兵赴處時,侍講自募土勇三千,駐南溪策應,大張聲勢。
其實此時侍講住家中,方圖移眷耳。
志觀察本文露軒子(哪吒按,志勳乃宗室敬敳子,愛新覺羅氏。
此處不明其意,疑有誤),先後自是一轍,此次大功,足不入處州一步,李太守(希交)求救,坐視其亡,賊退五城,而克複之功,僅歸其随員六人,餘一無染指,亦侍講流亞,宜其情投意合也。
書小冊論畫 畫之道本于書,書不工而求工畫,如小兒未離乳先哺以飯,雖不皆受病,而瘠與弱必不免矣。
古書家能畫則必工,畫家不能書必有市氣。
畫家拙與野皆不同,拙乃筆墨盡境。
小兒初學握筆,動則瑟縮,然瑟縮中書氣能圓滿,□拙也,久而瑟縮生野,及瑟縮者去,,則偏佻浮薄,天質一變,不能複拙矣。
天地間凡盡境皆同始境,聖賢學問,極于中庸。
五嶽宗泰山,泰山之高百裡,而尺寸得于奇險可怖處。
物莫大于海,行海數萬裡,見一片水流,不如淺涘飛瀑,具異象也就。
拙中具一切幻界,出即是始境,入即是盡境。
出則從拙出也,入則入于拙也。
野者非是,今悍夫奮臂格路人,衆避之,一旁觀者屹為不動,彼悍夫氣索,野遇拙類之。
故酒狂瘋漢,異如苦禅老衲;毒龍猛虎,異伏獅馴象;披發跣足,不如黃冠草履。
蹑千仞之岡巅,以一觀千仞之淵。
日談高深,所見有限,及曆盡五大洲,出沒火地冰洋,老倦高卧,□兩相叩,一語立绌。
故野可頃刻立就,拙則需曆盡一切境界,然後解悟。
野是頓,拙是漸,才到野,去拙路遠,能拙且不知何者為野矣。
王雲西頗解拙妙,而未能了然野之字義,故書以示之。
明如陳白陽拙,張平山野矣;國初如石濤諸人皆野一途(按釋文作“一智”,誤,今正);八大山人以野見拙,筆力厚也;李複堂以拙孕野,氣魄雄也;華秋嶽頗到得“拙”字分際,而本領薄;金壽門拙是本體,宜取其古,不以拙觀;(闵孝子頗在拙路間,而終其一貫。
按:此節點掉,今補);姚大梅尚是野,才大能不俗耳,餘人可類觀。
南北兩家(按,疑是作“諸家”),極緻地位,無不歸拙字,便是野,亦必得拙趣,然後成家,細繹自知之。
右與王雲西論拙、野二字。
盛壯志科第,便緻力太史筆、狀元策,烏熟勻圓。
偶或第矣(哪吒按,疑此四字并塗乙之),一日得志,黠者即肆意塗抹以為□(哪吒按,釋文奪一字,或是“擺(?)”,趙而昌并下文連讀,其義轉不可曉),下此遂緻不能作一行書。
譬女子纏足既久,稍釋之,蹒跚傾跌,不可解矣。
此語告公孫大娘,猶當驚駭,今言之弢叔,言之(哪吒按,“之”字疑衍,蓋是撝叔涉上文偶誤)是昔年争道兩擔夫也。
瑞邑孫渠田侍講(鳴铿),前廣西提學,洪逆初起時已解任。
獨秀峰題壁詩尚道之,意其有用才也,然極無取。
聞其無子,有四妾,終日調停不能安。
喜為地方幹預之事,先是奉旨派辦團練,近處州又警,遂群奉以為主。
侍講乃以白布方寸,钤關防于上,人給一方,出領錢百四十,歃血飲酒,名白布會。
平陽、瑞安本有金錢、八卦會匪,其式皆類是,侍講因效以辦團練。
每(某)日忽送數人來縣,言其抗團或謀逆等重情。
比縣中饬拿,忽又持名片乞釋之。
問其何意,則曰适已有人為彼關說雲。
外間物議沸騰,縣令畏之如虎,而道府慣喜其言,亦不可解也。
前數日忽有送書來,署者署救苦救難大慈大悲道人呈諸位太爺同政,啟視乃督辦白布會集四書文一首。
瑞安文字少通者,此尚可觀,因錄以博一笑: 布在方策,徒餔啜也,甚矣,斯人也,非助我者也,又從而招之,不曰白乎?噫,天下之無道也久矣!臣不臣,寇至則先去,七年之内,無所取材,亡而為有,以要人爵,恥也,今為妻妾之奉,為之有若無,吾不欲觀之矣。
有大人者,好行小惠,古之所謂民賊也。
出納之吝,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不義而富且貴,多怨。
亦如言其子也,不幸短命死矣。
當是時,天下又大亂,退而省其私,而後厭然,昔者有王命,而何以行之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軍旅之事,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守望相助,請嘗試之(哪吒按,此則非關書學,且錄文剌謬,沉冗煩惡,孫某徒事堆垛,扞格不通,宜其為撝叔譏彈,然則必欲污人耳目耶?以下從略) 侍講有兄琴西(哪吒按,琴西孫依言,人謂“晚清特立之儒”,樸學宗師孫诒讓即其仲子。
衣言昆季,賢與不肖,分殊如此),以翰林官安慶太守,名衣言,故文中以季孫目之。
其關防凡刻大小數十顆,處處皆有。
其辦事多可笑,又嘗出示稱“本院”。
包攬訟事,瑞邑紳士皆能之,為侍講昆季官較大,勢較神,故群恨如此(哪吒按,此處意晦,詳繹之,則依言亦預其事耶?)。
總之謬妄是此間習俗,不足責也。
侍講于處郡甫清後,言于觀察志小軒(勳),求保舉,觀察為捏秉:當帶兵赴處時,侍講自募土勇三千,駐南溪策應,大張聲勢。
其實此時侍講住家中,方圖移眷耳。
志觀察本文露軒子(哪吒按,志勳乃宗室敬敳子,愛新覺羅氏。
此處不明其意,疑有誤),先後自是一轍,此次大功,足不入處州一步,李太守(希交)求救,坐視其亡,賊退五城,而克複之功,僅歸其随員六人,餘一無染指,亦侍講流亞,宜其情投意合也。
書小冊論畫 畫之道本于書,書不工而求工畫,如小兒未離乳先哺以飯,雖不皆受病,而瘠與弱必不免矣。
古書家能畫則必工,畫家不能書必有市氣。
畫家拙與野皆不同,拙乃筆墨盡境。
小兒初學握筆,動則瑟縮,然瑟縮中書氣能圓滿,□拙也,久而瑟縮生野,及瑟縮者去,,則偏佻浮薄,天質一變,不能複拙矣。
天地間凡盡境皆同始境,聖賢學問,極于中庸。
五嶽宗泰山,泰山之高百裡,而尺寸得于奇險可怖處。
物莫大于海,行海數萬裡,見一片水流,不如淺涘飛瀑,具異象也就。
拙中具一切幻界,出即是始境,入即是盡境。
出則從拙出也,入則入于拙也。
野者非是,今悍夫奮臂格路人,衆避之,一旁觀者屹為不動,彼悍夫氣索,野遇拙類之。
故酒狂瘋漢,異如苦禅老衲;毒龍猛虎,異伏獅馴象;披發跣足,不如黃冠草履。
蹑千仞之岡巅,以一觀千仞之淵。
日談高深,所見有限,及曆盡五大洲,出沒火地冰洋,老倦高卧,□兩相叩,一語立绌。
故野可頃刻立就,拙則需曆盡一切境界,然後解悟。
野是頓,拙是漸,才到野,去拙路遠,能拙且不知何者為野矣。
王雲西頗解拙妙,而未能了然野之字義,故書以示之。
明如陳白陽拙,張平山野矣;國初如石濤諸人皆野一途(按釋文作“一智”,誤,今正);八大山人以野見拙,筆力厚也;李複堂以拙孕野,氣魄雄也;華秋嶽頗到得“拙”字分際,而本領薄;金壽門拙是本體,宜取其古,不以拙觀;(闵孝子頗在拙路間,而終其一貫。
按:此節點掉,今補);姚大梅尚是野,才大能不俗耳,餘人可類觀。
南北兩家(按,疑是作“諸家”),極緻地位,無不歸拙字,便是野,亦必得拙趣,然後成家,細繹自知之。
右與王雲西論拙、野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