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工整。

    聯雲:“未許田文輕策馬;願逢老子再騎牛。

    ”所謂搬不動者,昔人言作文須肖題,此聯顯欠雄桀,然卻不能搬向他處,故曰工也。

    奉新許仙屏振祎為曾文正識拔之士,與陳右銘寶箴号為“江西二雄”。

    仙屏有汴省信陵君祠堂聯雲:“有史公作傳如生。

    愛客若君,真令讀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門館流風未謝,于今視昔,問誰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又,集本傳聯雲:“名冠諸侯,自古賢無有及公子者;仁而下士,乃間步往從此兩人遊。

    ”按,前作雖雄桀不足,而冠冕堂皇,允與題稱。

    後作則天衣無縫,似論似贊。

    仙屏以河督官汴,最獎拔人才,有文正遺風。

    某進士需次到省,久無差委,除日張門聯雲:“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來。

    ”為仙屏所見,大激賞,既知為老候補者,亟谒其巡撫推毂焉,遂補太康令。

    記仙屏放陝西學政,以書别文正,并求訓迪。

    文正報書,有曰“米湯如醍醐之灌頂,高帽比神山之冠鳌”。

    蓋以三秦兵亂,文獻凋耗,諷以甄取多士,宜少假錯,故仙屏之宏獎,守師說也。

    清光緒中,張文襄總督湖北,其初至也,節署大堂署一聯雲:“北起荊山,南包衡嶽,中更九江合流,形勝稱雄,楚尾吳頭一都會;内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四裔交涉,師資不遠,林前胡後兩文忠。

    ”文襄見聯,特為嗟賞,訪得其人,亦知縣需次者也。

    遂畀绾要缺。

    蓋與仙屏之愛才為同一鼻孔出氣。

    按,此聯佳處,出幅包舉三楚賜履,對幅言總督職任。

    其曰九江者,訓洞庭之委于江也。

    曰四裔交涉者,漢口為歐美商場也。

    曰林前胡後者,林則徐為湖北(廣)總督,胡林翼雖僅位湖北巡撫,而實不啻行總督之職權,且又皆名臣也。

    兩文忠者,林谥文忠,胡谥亦文忠也。

     《玄庵聯話》:浙省某山有動石夫人廟,相傳金兵犯宋,兵出山下,夫人見靈,揮石如雨以退之。

    秋女士競雄題聯雲:“巍巍肝膽女兒,有志複仇能動石;衮衮須眉男子,無人倡義敢排金。

    ”按,競雄後以革命嫌疑被殺,玩聯語知其種族之感深矣。

    江都方爾謙題陳國瑞提督祠堂聯雲:“封萬戶侯何足榮身,公若事漢天子比肩,李廣歡顔亞夫笑;挽百石弓猶能識字,我曾見故将軍遺筆,嶽王風骨魯公神。

    ”按,陳湖北應城人,為僧王部下骁将,聯語奇兀,最稱其人。

    又按,文翻空而易奇,昌黎詩“囊無一金資,翻謂富者貧”及“照壁喜見蠍”等句,皆以翻案見工。

    方聯對幅猶能識字句,即擅此訣。

    且于武人身分,加倍擡高,故為合作也。

    《聯話》又錄長沙王益吾先謙露筋祠聯雲:“聽一百八杵鐘聲,敲斷往來塵客夢;倒三十六湖秋水,洗将清白女兒身。

    ”又載女兒名荷花,但不知其姓,亦一轶事也。

     何子貞以書法擅名于道鹹時,所書對聯,往往精心結撰,特不能如曾文正之博大沈雄。

    其火神廟戲台聯雲:“象以虛成,有幾多幻影浮煙,好向虛中求實;味于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從苦裡回甘。

    ”或評以為曲切不浮。

    予嫌其不離做墨卷襯貼字面本領,猶之非大家。

    先師朱恂叔先敏雷祖廟戲台聯雲:“造物董生成,須知雷霆雨露無非教;畏威隻愚下,猶當戒慎恐懼所不聞。

    ”字字堅凝,如此方稱經儒口氣。

    予亦有火神廟聯雲:“俾人間薪突無憂,巍巍成功,于國為捍大災,禦大患;與天下文明應象,赫赫專祀,願神永光此土,牗此民。

    ”按,雖不能于大處落墨,然切實發揮,似與何之搬弄字眼者有别。

     九龍山位縣二十五都,距莫氏居不遠。

    予一向聞名,今始登之。

    山不甚高,而供佛特露靈異,民之走祀者多百裡外人,亦吾國迷信披露之一斑。

    往時從九折坡而北,西眺群峰,大尖如卓錐,九龍如戴髻,特若表示一方之望雲。

    寺在叢松内,石級頗峻,門有嵌字聯雲:“取數于九;此山猶龍。

    ”亦若堂皇稱題,詢之,人曰莫蟄園兆鹗撰雲。

    與莫作同工,而瞻矚非常,龍骧虎步,可以寫萬遍傳萬口者,予記武進胡君複寄題黃鶴樓集句聯可以當之。

    錄如下:“銅琶鐵闆,大江東去;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蓋胡亦借寓其橐筆依人,繞樹三匝之遐感也。

     石門黃碧川工為聯語,所作多石破天驚之筆。

    如山陽縣署雲:“百裡古公侯,萬人托命;一官民父母,四境為家。

    ”又,書院雲:“太華立雲端,對此千尋,情深仰止;大河來天上,到茲一曲,廣納群流。

    ”河、華均在縣境,故雲。

    寫山水不難,難在渾切書院,然則此為出色當行者矣。

     澧縣組武女校,王子豳鎮守正雅手創之地。

    在故參将署之南,帶城抱水,亭台樓閣,位置深曲,水曰滄堰。

    堰堤舊栽柳株,子有句曰“九十二株池柳綠”,蓋實紀也。

    故吾沿前詩題聯雲:“九十二株柳為幕;一百八聲鐘到門。

    ”其曰鐘聲者,隔堞即水月林禅院,朝暮送響,蓋亦實紀。

    田東溪為子豳題禮堂聯雲:“藉汗馬閑身以建此堂,輸入九澧文明,于無事時作事;本睢麟精意而示之學,風行二南女子,庶有家者宜家。

    ”按,出幅汗馬雲者,民國紀元王軍破荊州,移鎮于澧,故曰無事時作事,對幅實诠女校抉經之心,字字颠撲不破。

    又,東溪聯雲:“民國維新,女校與維新,千載一時,為九澧好河山,特創鄉土未有之局;蘭台不朽,大家亦不朽,參天兩地,看曆朝賢閨閣,甯讓男兒獨成其名。

    ”按,對幅以班妹作襯,确切女子學校,不獨參天兩地句之為工對也。

     校内擅勝處曰“澄觀亭”,曰“自立樓”,曰“澧浦樓”。

    澧浦樓即上文所謂澧州南樓也。

    樓跨城堞之上,其高入雲,登之澧水出肘下如帶,故用楚辭語,易今名。

    田東溪有聯雲:“大湖東西,澧浦與嶽陽對峙;小範憂樂,英雄要兒女平分。

    ”按,用嶽陽樓襯出澧浦樓,借賓定主,猶是人人意中所有。

    對幅仍跟定嶽陽樓人物,而以英雄兒女平分字清出題界線,此則自人之天,非徒搬掌故者所能望其肩背。

    澄觀亭在禮堂左,實出滄堰之上,不安四壁,旁挺叢竹,帶以盆蘭,點綴疏秀,蒼然入畫。

    東溪亦有聯雲:“平分澧浦蘭荃秀;近憶詩人水竹居。

    ”水竹居,唐李群玉故居,在城外隔水洲。

    上聯引用之,天然湊泊。

    與澄觀相對者為自立亭。

    亭亦臨滄堰,中列幾案,女學生觀書閱報處。

    東溪又有嵌字聯雲:“自生民以來逮于我;立天下之大視此亭。

    ”按,此聯出幅語涉禅機,對幅八言則如據落機山椒觀大西洋潮汐之起滅矣。

    又有滄亭,予題聯雲:“滄海為桑田;亭臯下木葉。

    ”又雲:“滄溟一波,俨掀天揭地;亭毒萬彙,要見性明心。

    ” 黃鶴樓對聯,以某氏“擱筆題詩,兩人千古;臨江吞漢,三楚—樓”為絕唱。

    茲又見金安清集句作亦堂皇,聯雲:“大江流日夜;西北有高樓。

    ”又,三醉亭聯雲:“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萬六千場。

    ”極為雄渾。

    又,小姑山聯雲:“有美一人,中夜開五铢環珮;遺世獨立,下遊俯兩點金焦。

    ”對話如鑄,故佳。

    又,應敏齋滄浪亭聯雲:“小子聽之,濯足濯纓皆自取;先生醉矣,一丘一壑自陶然。

    ”亦栩栩有生氣。

     左文襄有題天竺冷泉亭聯雲:“在山本清,泉自源頭冷起;入世皆幻,峰從天外飛來。

    ”并跋雲:“同治三年秋,兩浙平定,遊冷泉亭,山僧語予,亭舊有‘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一聯,毀于兵燹,乞補書之。

    予因題此,蓋欲為彼氏作一了語也。

    ”按,俞曲園氏《随筆》亦載此聯。

    其夫人拟改作“泉自冷時冷起;峰從飛處飛來”,轉語較隽遠,附錄之以谂來者。

    文襄又題蘭州澄清閣聯雲:“萬山不隔中秋月;千年複見黃河清。

    ”并跋雲:“同治十一年秋七月,入居節署,引河流注園中,甃三池止之,汲用烹饪,畢事書此,并為聯懸兩楹。

    ”按,集句逼肖。

    又,飲和池聯,集司空圖詩雲:“空潭瀉春,若其天放;明漪絕底,飲之太和。

    ”亦佳。

    又,蘭州節署有槎亭,文襄聯雲:“八月槎橫天上水;連畦菜長故園春。

    ”均大力包舉,曲如題分。

    又見一聯雲:“地有百區皆近水;室無一面不當山。

    ”如此寫山水,亦算推陳出新。

     左文襄持節半天下,于各會館均有題聯,亦皆各肖,骈系于下,以明必有如此大手筆,方許與名園勝館鬥奇也。

    一、福建湖南會館雲:“瓯浙越梅循,海國仍持使者節;隴秦指疏勒,榕垣還作故鄉看。

    ”蓋文襄以閩浙總督移節秦隴,出關經略西域,故對幅及之。

    二、陝西湖廣會館雲:“百二關河,十年征戍;八千子弟,九塞聲名。

    ”身分口氣亦肖。

    三、蘭州四川會館雲:“刻銘天山石;喜作巴人談。

    ”尤為落落大方。

    清故事:凡會館例陳隸館籍人官銜為牌。

    長沙館獨雲狀元、榜眼、探花、傳胪、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清季長沙府轄膺封拜者:湘鄉曾國藩、湘陰左宗棠均侯,湘鄉曾國荃伯,長沙李臣典子,湘鄉劉錦棠男是也。

    又,府屬狀元一人:蕭錦忠,茶陵。

    榜眼四人:龔承鈞,湘潭;黃自元,安化;曹贻孫、尹銘绶,俱茶陵。

    探花三人:石承藻,湘潭;鄭沅,長沙;王龍文,湘鄉。

    傳胪六人:羅典、黎培敬,均湘潭;孫宗谷、杜本崇,均善化;蕭大猷,益陽;蕭榮爵,長沙。

    搬演科目封爵,以誇耀門面,可謂一時佳話。

    又,曾文正亦有京師長沙會館聯雲:“同科十進士;慶榜三名元。

    ”以道光乙已科蕭錦忠狀元,孫鼎臣朝元,周壽昌南元,故亦侈述之。

    故事:順天鄉試,中式第一名,直隸籍曰解元;中式第二名,各行省籍曰南元。

    稱南者,示别異于直隸省雲爾。

     湖北兩湖書院門聯雲:“荊衡秀氣;鄒魯遺風。

    ”八字包羅萬有。

    又,左文襄南菁書院講堂聯,亦卓荦不群。

    聯雲:“繹志多忘嗟老大;讀書有味且從容。

    ”又,漳州芝山書院,文襄亦有聯雲:“經始問何年,果然逃墨歸儒,天使梵王納士;籌邊曾此地,大好修文偃武,我從漳海班師。

    ”系語雲:“餘自梅州班師過此,書院落成,遂題如右。

    ”書院舊有聯雲:“五百年逃墨歸儒,跨開元之頂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寶以飛來。

    ”相傳為朱子手筆,蓋書院先故為開元寺雲。

     王玉池知縣題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