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齋金石刻考畧卷中

關燈
南面西上脫一南字 觐禮天子賜舍曰伯父脫曰字 士喪禮祭服不倒倒誤作到 少牢饋食禮如筮日之儀儀誤作禮 主婦被錫衣侈袂侈誤作移下同 祝延屍延誤作筵 有司徹二手執挑匕枋挑誤作桃 主婦洗爵于房中脫爵字 主婦北面答拜受爵屍降筵受主婦爵以降誤作受屍爵 主人降洗爵爵誤作觯下主人實爵竝同 主人拜受爵屍拜送脫爵字 其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 鄉射禮适左個中亦如之亦作皆 燕禮小臣又請媵爵者二大夫媵爵如初大夫下更有大夫二字 禮記 删禦定月令在曲禮之前 月令人乃遷徙徙誤作徒其器闳以奄奄誤作掩 檀弓上周公蓋祔祔誤作 附 王制示弗敢主也示誤作亦 禮器飨帝于郊而風雨節寒暑時脫節字 學記燕辟廢其學辟誤作譬喪大記男子出寝門外脫外字 子大夫公子衆士 食粥脫衆士二字 哀公問如此則國家順矣少則字坊記民猶薄于孝而厚于慈猶下多一有字 中庸 待其人而後行而誤作然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脫之字 缁衣有國家者章善瘅惡脫家字 儒行慎靜而尚寛脫而字 大學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五辟字皆誤作譬 若有一個臣個誤作介 其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 檀弓上有亡惡乎齊亡作無 嵗壹漆之壹作一 樂記非聴其铿锵而已也锵作鎗 雜記上客立于門西于作于 雜記下洩栁之母死洩作世 喪大記命婦汜拜衆賔客于堂上于作于 主人先俟于門外于作于 中庸可一言而盡也一作壹 問喪祭之宗廟以鬼享之享作飨 大學堯舜帥天下以仁二帥皆作率 昏義祖廟既毀教于宗室于作于 射義是以諸侯君臣以作故 其先誤而改者 學記教人不盡其材材誤作才 故人不耐無樂耐誤作能皆即誤而改之 春秋左傳 隐元年且告之悔且誤作具 五年僖伯稱疾不從疾誤作侯 十年伐戴戴誤作載 桓二年故封桓叔于曲沃故誤作政 六年楚之羸羸誤作嬴 以類命為象類誤作徳 闵二年從曰撫軍軍誤作國 僖三年公子友如齊涖盟涖誤作泣 四年歸胙于公脫胙字姫寘諸宮六日宮誤作公 公殺其傅杜原欵傅誤 作傳 七年弗可改也已改誤作故 十四年公怒止之止誤作上 十五年辂秦伯辂誤作 使郤乞告瑕呂饴甥且召之且誤作國 二十五年昬而傅焉傅誤作傳 二十七年責無禮也責誤作青 郤縠可縠誤作谷 三十一年晉新得諸侯新誤作親 東傅于濟傅誤作傳 三十三年入險而脫入誤作人 為從者之淹淹誤作流 文元年王使毛伯衛來錫公命錫誤作賜 享江芉芉誤作芊 二年廢六闗闗誤作阙七年寘文公子焉焉誤作曰 十二年太子以夫鐘與郕邽來奔邽誤作封 宣二年晉趙盾弑其君夷臯弑誤作殺 三年晉侯伐鄭及郔郔誤作延 商纣暴虐纣誤作讨四年秋公如齊秋誤作利 六年離卦誤作同人 八年殺諸绛市绛誤作終 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間師誤作帥 十五年吾獲狄土土誤作士 十七年盟于卷楚卷誤作巷 郤子其或者欲已亂于齊乎乎誤作平 十八年凡自虐其君曰弑虐上多一内字 成二年及齊師戰于新築師誤作侯 且辟左右且誤作旦 七年尋蟲牢之盟蟲誤作蠱 十七年楚公子櫜師襲舒庸櫜誤作槖襄十年子蟜誤作矯 今伐其師今誤作令 十四年士鞅反反誤作及 十七年茍過華臣之門必騁騁誤作聘 十九年而視不可含含誤作舍 所不嗣事于齊者事誤作是 天子令徳天誤作夫 二十一年栾盈過于周過上多奔楚二字 二十三年邾畀我來奔畀誤作卑 二十五年先夫當之矣夫誤作天 井堙木刋堙誤作煙 賦車兵徒卒甲楯之數卒誤作兵 二十七年父子死餘矣餘誤作餘 免餘複攻氏餘誤作餘 二十八年重丘之盟未可忘也忘誤作志 使析歸父告晏平仲晏誤作宴 文子使召之召誤作君 慶氏之馬善驚馬誤作焉 武王有亂臣十人脫臣字 三十年蔡景侯為太子般娶于楚娶誤作聚 單公子愆期期誤作旗驷帶追之驷誤作四 昭元年今武猶是心也今誤作令 二年齊使上大夫送之送誤作逆 三年少姜有寵而死姜誤作齊 知而複從複誤作弗 四年恃險與馬馬誤作焉 五年娶于子尾氏娶誤作聚 君若驩焉好逆使臣若誤作苦 九年無囿猶可囿誤作宥十三年隠太子之子廬歸于蔡廬誤作盧 十四年 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于宗丘宗誤作宋 二十年餘不忍其訽訽誤作狥 取人于萑苻之澤苻誤符二十一年心是以感感實生疾感誤作鹹 二十二年士平出奔楚士誤作氏 邊卬為大司徒卬誤作印二十五年季公鳥生申申誤作甲 二十七年入于堀室堀誤作 定元年榮駕鵝駕誤作罵 三年及邾盟于防防誤作技 八年子姑使溷代子代誤伐 十年驷赤謂侯犯曰赤誤作亦 哀四年盜殺蔡侯申殺誤弑 蔡昭侯将如呉蔡誤作? 十六年與晉人謀襲鄭晉誤作為 三十三年有不腆先人之産馬馬誤焉 二十六年四方其訓之訓誤順 其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 宣二年以視諸朝視誤作示 哀十六年此事克則為卿事下有也字 其續添者 昭二十二年辛醜伐京毀其西南下添子朝奔郊四字 春秋公羊傳 隐元年何以名字也字上多一不字 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嫁誤作稼 三年曷為或言崩或言薨脫上一或字生毋相見死毋相哭毋字竝誤作母死毋誤作母死六年吾與鄭人未有成也未誤作末下同 十年宋 人蔡人衛人伐戴戴誤作載 桓二年曰有有則此何以書脫一有字 隠賢而桓賊也賊誤作賤 莊十九年此其言遂何脫其字 二十五年求乎隂之道也隂誤作隠 二十三年狄伐邢邢誤作刑 僖四年南夷與北狄交誤作北夷 六年此其言圍何圍下多一者字二十六年乞師者何脫師字 三十年歸惡乎元喧 也乎誤作于 三十三年百裡子與蹇叔子百誤作伯文四年其謂之逆婦姜于齊何何誤作河 宣十五 年然後歸爾爾誤作耳成十五年成公幼幼誤作憂臧宣叔者相也叔誤作公 襄十四年季孫宿防晉 士匄宋華閱衛孫林父鄭公孫虿莒人邾婁人于戚邾婁人脫人字 十七年春王二月二誤作三 十九年為其驕蹇為誤作或 二十九年許人子者必使子也人下脫子字 昭九年其言陳大何脫陳字 定元年立炀宮宮誤作公 四年夷狄也而憂中國而誤作其哀四年盜殺蔡侯申殺誤作弑 六年齊國夏及髙 張來奔高上多一齊字 十四年顔淵死子曰上多一孔字 其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 隐四年隐公曰否作隐曰吾否 桓六年簡車徒也徒作馬淫乎蔡乎作于 十一年祭仲者何鄭相也相上有之字 文六年何以謂之天無是月非常月也是月下更有是月二字宣公六年此非弑君而何而作如 十年未絶于我 也于作于 十二年是以君子笃于禮而薄于利于作于 成二年得一貶焉爾一作壹 襄十二年春王正月正作三 二十九年爾殺吾君殺作弑 三十一年于是負孝公之周愬天子愬作訴 十四年有麏而角者麏作 其先誤而後改者 桓二年此其目言之何目誤作月 闵元年盍弑之矣使弑子般弑竝誤作殺 僖十三年塟陳宣公宣誤作桓 成二年及齊侯戰于鞍侯誤作師 昭二十五年慶子免君于大難矣脫矣字皆即其誤改之 春秋谷梁傳 隐元年父者何傅也傅誤作傳 四年弑而代之也代誤作伐 九年所使也使誤作挾 莊七年則是雨說也雨誤作兩下同 僖五年天子世子世天下也誤作士子 二十二年春秋三十有四戰脫有字 二十八年晉侯齊師宋師秦師誤作齊侯 文二年内大夫可以防外諸侯脫外字 三年王子虎卒誤作壬子 宣八年以譏乎宣也譏誤作饑 襄元年晉侯使荀防來聘防誤作嬰二年三月同 三年諸侯始失正矣正誤作王 六年立異姓以莅祭祀立上多一非字 哀元年此該之變而道之也該誤作郊 六年入者内弗受也弗誤作不下同 其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 僖十七年桓公嘗有存亡繼絶之功脫公字 文六年處父主境上事事上多一之字 成五年帥羣臣而哭之前作率後作帥 其先誤而後改者甚多不具載 論語 賜也爾愛其羊爾誤作女 不知其仁仁誤作人 子使漆雕開仕雕誤作雕 再斯可矣斯誤作思 三人行三上多一我字 必有我師焉有誤作得 冉有子貢侃侃如也有誤作子 告夫三子三上多一二字可與言而不與之言脫之字 稱諸異邦諸誤作謂何徳之衰衰下多一也字 其與今文不同而兩通者女得人焉爾乎爾作耳 人潔已以進潔作絜 其 先脫而後添注者 陽貨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爾雅 替戾底廢底誤厎 翿纛也翿誤作翢 皇華也誤作華皇 赫兮咺兮咺誤作烜 是刈是獲誤作獲 木謂之虡木誤作本 何皷謂之牽牛何誤作河 澤烏誤作薞 莩麻毋莩誤作茡 檴槖含檴誤作攫柷州木柷誤作祝 魚尾謂之丙尾上添之字 燕 白脰烏烏誤作鳥 楊烏白鷢楊烏誤作鸉 鸢烏醜烏誤作鳥 烏鵲醜烏誤作鳥 大誤作大?凡經中二十字皆作廿三十字皆作卅按古詩之文多是四言如于三十裡三十維物皆四言也則當為三十字史記秦始皇刻石如卄有六年維卄九年卅有七年則當為卄字卅字今改經文而為卄卅字非矣 凡經中虎字皆缺末筆作虎虓号饕滮箎褫字皆同避太祖諱 淵字皆缺筆作淵婣亦作婣避髙祖諱 世字皆缺筆作丗洩作洩绁作絏棄作棄勚作勚葉作防揲韘媟諜堞偞皆改從雲 民字皆缺筆作民氓作甿岷作防昬缗皆改從氏避太宗諱 适字皆缺筆作活避徳宗諱 誦字皆缺筆作誦避順宗諱 純字皆缺筆作□避憲宗諱 恒字皆缺筆作?避穆宗諱 湛字皆缺筆作湛葚作葚避敬宗諱 乃若髙宗諱治中宗諱顯睿宗諱旦?宗諱隆基文宗諱涵皆不缺筆者禮天子事七廟自肅至敬七宗而髙祖太宗創業之君不祧者也?宗以上則祧廟也故不諱【冊府元寶厯元年正月太常寺禮院上言?宗廟諱準故事祧遷後不當更諱制可】文宗則今上也古者卒哭乃諱故生不諱 左傳文公宣公卷字更濫惡而成城字皆缺末筆谷梁襄昭定哀諸公卷儀禮士昏禮皆然皆為朱梁所補刻考之宋劉從乂黎持二記但言韓建劉鄩移石而不言補刻【宋建隆三年劉從乂修文宣王廟記言天祐甲子嵗太尉許國公為居守移太學并石經于此甲子嵗昭宗遷雒之年許國公即韓建也元祐五年黎持新移石經記則雲舊在務本坊自天祐中韓建築新城而石經委棄于野至朱梁時劉鄩守長安從幕吏尹玉羽之請辇入城中置于此地即唐尚書省之西隅也今龍圖呂公領漕陜右以其處窪下命徙置于府學之北墉而建亭焉二說不同朱彞尊曰尹玉羽者京兆長安人以孝行聞劉鄩辟為保大軍節度推官厯雍汴滑兖從事仕後唐至光祿少卿晉髙祖召之辭以老退歸闗中嘗着自然經五卷武庫集五十卷其事散見于?府元惜歐陽子不為之立傳而其書亦不傳于世也】然成字缺筆其為梁諱無疑昔人固未嘗徧讀而博考也詳見鎮東軍牆隍廟記下 五經文字三卷 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大厯十一年國子司業張參以說文字林兼采漢石經着為定體按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記曰大厯中名儒張參為國子司業始詳定五經書于論堂東西廂之壁辨齊魯之音取其宜考古今之文取其正由是諸生之師心曲學偏聴臆說鹹束而歸于大同積六十年崩剝污蔑泯然不鮮今天子尚文章尊典籍國學上言遽賜千萬時祭酒皥博士公肅遂以羨赢更新壁書懲前土塗不克以壽乃析堅木負墉而比之其制如版牍而髙廣其平如粉澤而絜滑皆施陰闗使衆如一附離之際無迹可尋堂皇靓深兩屋相照申命國子能通書法者分章揆日懸其業而繕寫焉此文當作于太和年間自土塗而木版自木版而石壁凡三易矣乃今石刻其末曰幹符三年孫毛詩博士自牧以家本重校勘定【當雲毛詩博士孫自牧于文乃順】七月十八日書刻字人魚宗防其字别體與朱梁所刻相類而本文不然當是開成中所刻其中有磨改數字者意自牧所為也 新加九經字様一卷 凡七十六部四百二十一字國子監奏覆定石經字體官翰林待诏唐元度狀準太和七年十二月五日勅覆定九經字體者今所詳覆多依司業張參五經文字為準其舊字様嵗月将久畫?參差傳寫相承漸緻乖誤今并依字書參詳改正諸經之中别有疑阙舊字様未載者古今體異變不同如總據說文即古體驚俗若依近代文字或傳寫乖誤今與校勘官同商較是非取其适中纂録為新加九經字様一卷請附于五經字様之末奉勅宜依開成二年八月十二日中書門下牒冊府元周太祖廣順三年六月尚書左丞兼判國子監事田敏獻印闆書五經文字五經字様各二部一百三十防奏曰臣等自長興三年較勘雕印九經書籍經注繁多年代殊邈傳寫纰缪漸失根源臣守官膠庠職司較定旁求援據上備雕镌幸遇聖朝克終盛事播文徳于有截傳世教以無窮謹具陳進是此二書曽有印闆而自宋以來學者不之言何也 吏部南曹尊勝咒石幢【天寶七載】 在西安府學文廟櫺星門内【與六部題名石幢對立】左光允撰序 崇仁寺尊勝咒石幢【天寶七載】 在西安府城西十裡【今名金勝寺】張少悌書今寺僧龛置經堂前知所愛防一字不損趙子函雲深圓秀逸顧甯人謂以少悌之名存之 慈恩寺尊勝咒石幢 今在西安府城南寺内堂前 草堂寺尊勝咒石幢【在鄠縣楊萬嵗書】 經咒石幢秦中在處有之不下二千餘種太宗昭陵前趙村内有石鼓寺皷制如周宣王石鼓而稍大亦遍書尊勝經咒行筆甚佳石色甚美剝蝕過半予搜搨陵碑獨略此今思亦覺可惜 嵩嶽永泰寺尊勝咒石幢 在寺内庭西天寶九載 成都府尊勝咒石幢 字特大與前五石異太和五年馬季武書嘉靖間土中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