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賞析

關燈
袁枚是“性靈說”的倡導者,主張為文要有“真情”。

    其文别具特色,善于描寫景物,叙事記人。

     祭文通常有固定的格式,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為後人傳誦的不多。

    但袁枚的《祭妹文》卻不拘格式,寫得情真意切,生動感人,為後人傳誦。

     袁素文名機,素文是她的字,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生。

    她容貌出衆,“最是風華質,還兼窈窕姿”,“端麗為女兄弟冠”,是袁家姐妹中長得最漂亮端莊的。

    袁素文又“幼好讀書”,針線旁邊常放着書卷,因此很會作詩。

    在她未滿一周歲時,其父曾仗義救助亡友衡陽縣令高清的妻兒,為高清平反了其生前一起因庫虧而入獄的冤案。

    高清的胞弟高八為此感激涕零,表示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若系男兒,就與袁素文婚配,以示報答袁家大恩。

    不久高八生了個兒子,于是送來金鎖作為聘禮,這場指腹婚事就這樣正式确定下來。

    可是當雙方成年後,男方卻隻字不提嫁娶之事,直到1742年(乾隆七年)袁素文二十三歲時,高八突然捎來書信說,因為兒子有病不宜結婚,希望解除婚約。

    由于袁素文自幼深受封建禮教毒害,“一聞婚早定,萬死誓相随”,所以聽到男方要解除婚約,就手持金鎖哭泣不止,終日絕食。

    不久高八病死,高清的兒子高繼祖特來說明真相,原來高八之子高繹祖并非有病,而是“有禽獸行”,并且屢教不改,其父怕以怨報德,才托言兒子有病解約。

    可是袁素文為了固守舊禮教的“一念之貞”,竟不顧日後痛苦,仍堅持嫁給高八之子,一時被譽為所謂“貞婦”。

     袁家家境雖然一般,但因為家學淵源,注重讀書,請了教師在家指導袁枚,對待女兒也一樣,所以素文自幼随哥哥上課。

    她很喜愛讀書,針線旁邊常放着書卷,很會作詩,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

    她容貌出衆,是袁家姐妹中長得最漂亮端莊的;尤其是她的脾性溫柔,待人賢淑有禮,是出名的淑女。

     二十五歲時,才貌雙全的素文嫁到了如臯高家。

    婚後,素文孝敬公婆,深得公婆喜愛。

    可是高八之子繹祖,個頭矮小,駝背斜眼,長相十分醜陋,而且品行極為惡劣。

    他性情暴戾,行為輕佻,整天吃喝嫖賭,無所不為。

    他看到書卷就發怒,把她的詩稿燒毀,不準妻子讀書和做針線,袁素文從此不再敢作詩,也不敢縫紉。

    他為了外出嫖妓,賣盡家産後又向袁素文逼索嫁妝,不答應就拳打腳踢,有時還用火燒灼袁素文,婆婆前來救護,他連母親一起毆打,甚至把他母親的牙齒都打下來了。

    就這樣的虐待,素文還是一一忍受下來,在高家委曲求全,恪守婦道。

    後來,高繹祖聚賭輸了很多錢,竟要賣掉袁素文抵債。

    她被逼無奈,逃到尼姑庵,看到無路可走了,才請人通知了娘家。

    袁父接到書信,心痛欲裂,當即趕到如臯告到官府,判決離婚後,他把女兒和她的女兒阿印領回了杭州老家。

    那年素文二十九歲,結婚才不過四年。

     袁素文回到娘家以後,一方面悉心侍奉父母兄長,另一方面還惦念着婆母,經常寄贈衣食問安。

    三年後袁枚定居南京随園,素文也随着全家一起遷徙。

    由于婚姻極不美滿,心靈上受到的創傷,她除了讀書作詩自我安慰外,終日都悶悶不樂,生了病也不願求醫,終于在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病死,年僅39歲。

     袁枚在《哭三妹五十韻》裡寫道:“彩鳳從鴉逐,紅蘭受雪欺。

    ”“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生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 袁素文這位賢淑的才女,由于受封建禮教毒害太深,所以導緻了這場催人下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