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譜

關燈


    蘸墨淡薄,不許再填。

     起筆放逸,曲怪如颠。

    仰如新月,曲如弓彎。

    轉如曲肘,而縱似箭。

     老若龍角,嫩似釣竿。

    枯似丁折,條似直弦。

    枝如鐵戟,花無十全。

     弓梢鹿角,助條忌繁。

    勢體自在,花大如錢。

    鬧處莫鬧,閑處莫閑。

     嫩如鼠尾,分新舊年,氣條無萼,助條指天。

    枯無重眼,一刺一連。

     枝無重犯,須分後先。

    花心錢眼,須似龍髯。

    花有六六,反側正偏。

     傾仰覆謝,獨春朝元。

    大放小放,吐雨含煙。

    小偏大偏,傲雪愁煙。

     羞容背發,先春狀元。

    如愁似語,吸露啼煙。

    骷髅帶露,左偏右偏。

     離披雙背,帶雪愁岚。

    弄晴蘸水,橫暖江寒。

    椒包蓓蕾,蕊綴珠圓。

     正萼五點,背蕊一圈。

    若作其蒂,如蠶吐綿。

    正須挑七,一須争先。

     吐三背四,過則為愆。

    造無盡意,筆法精妍。

    須擇智者,輕不可傳。

     【論梅之病】 碎枝繁雜,起筆大颠。

    交枝無意,嫩梢十字。

    弓勢不成,梢無鹿角。

     陰陽不分,嫩梢多刺。

    枝無條理則花無次序。

    貫枝重疊,老嫩有花。

     節如蒼眼,刺無副筆。

    重枝過節,枝無重輕。

    氣條有花,挑心卷雜。

     正背大小,雪雨花新。

    梢同一體,去筆再填。

    梢如死蛇,寫景無意。

     【續論·梅之病三十六事】 起筆大颠,交枝無意。

    梢無鼠尾,枯有重眼。

    屈曲重疊。

    不分陰陽。

    枝無變态,老處無所。

    當閑卻鬧,從枝交雜。

    身無輕重,枝老卻繁。

    氣條包椒,嫩梢多刺。

    花盛不落,繁無正背。

    梢重根輕,身無神氣。

    丁勢不分,鹿角枯槁。

    起條英蕊繁勝,刺無副筆。

    花無肥瘦,枝不抱體。

    後梢過前,梢條同體。

    花無四面,嫩梢雙花。

    枝嫩垂地,老嫩挑心。

    繁卷停筆,竹節下筆再填,不量地步,寫景無景,枝梢十字。

    若能知病,何患不造其域! 【墨梅指論】 古今愛梅君子與寫真為花傳神,自出一家,非入畫科,名曰戲墨。

    發墨成形,動之于興,得之于心,應之于手,方成梅格。

    如在竹籬茅舍間,江上溪橋畔,山巅水涯,隻欠香耳。

    但要觀之不足,詠之不足;精神潇灑,出世塵俗,此梅之得意入神。

    非賢士大夫孰能至此哉!後學知此趣者,不可輕洩。

    須欲得其人則可傳。

    夫寫梅,為梅修史,為花傳神,當先觀地勢,次擇中書紙墨。

    然後試墨濃淡,掃枝分幹,緊撚三指,全憑小指推移上下,筆法自大至小,頭不可尖,各分濃淡。

    老幹枯健,嫩梢潇灑,亦須氣象清緻;梅幹不老,便同桃李。

    老幹帶濃,多枯節眼,就節分梢,嫩枝帶淡,無十分妝點。

    老幹苔藓,枝無十字,若到十字交加處,便須用花蕊遮藏。

    枝分女字,梢多向上生,少向下生,所謂:“嫩梢如發箭,花心似虎須”。

    根無氣條,條無花丸,老幹嫩條,濃淡精神,筆法不弱,此寫梅之逼真也。

    夫梢有弓梢、鹿角、鬥柄、鼠尾、鶴膝、海棠、鷹爪、荊棘等梢勢。

    要摻先俱分左右。

    且如弓梢:斜上橫來一梢,謂之弦梢,兩邊小梢謂之箭,此弓梢也。

    鹿角:朝上多用梢幹相朝是也。

    蜂腰梢:頭尾分枝是也。

    鶴膝梢:一上一下是也,翹空而發是也。

    鬥柄梢:象鬥,發枝多向左邊是也。

    鼠尾:斜上發枝,垂下帶直是也。

    鷹爪梢:乃短梢,就曲分枝是也。

    海棠:無荊刺,梢無萼。

    其餘小梢視一時之興,自有妙處,不能備述也。

     花開五出,各以名興:萌芽、柳眼、麥眼、椒眼、蝦、蓓蕾。

    正為古老,背為枯髅、髑髅、孩兒頭、女子面、丫頭、鹿唇、兔唇、傀儡、蜂兒、蝴蝶、仙人捧鏡、狀元結巾、浥露、頂雪、吹香。

    正背偏則向陽正半,半背正偏;陰陽臨風,側向照水,粉蕊弄香;攢三簇四,或上或下,正開花蕊,各須分曉,繁而不亂,有前有後。

    此述梅之真趣盡矣,後學君子當熟玩之,何患不成縱橫自然?故述此以助好事者雲。

     【掃梅十要】 一要得意下筆;二要水墨濃淡;三要枝分左右;四要橫斜上下;五要老嫩相兼;六要下筆不填;七要有花無花;八要花分疏密;九要枝分女字;十要十字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