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譜
關燈
小
中
大
造作
列羽成扇,見于《周禮巾車》,崔豹謂起于殷高宗。
自晉顧榮以羽扇麾軍,于是吳地盛行。
顔魯公《石柱記》記吳興事,兼及姚苌雉尾扇,羽扇之擅名于吳興久矣。
至鄭茝畦《湖錄》又推原溪水之潤澤,且雲制亦精緻,他處罕見。
則其造作之法,不可無傳。
爰詢諸制扇家,為作是譜雲。
采羽。
每歲二月往淮揚、直隸、湖廣,向獵者購各種羽毛,謂之羽客,其《周禮》羽人之遺意與? 選羽。
作扇羽毛,擇整齊潔淨者為上,餘充粗扇料,不甚貴也。
刷羽。
時暮春将所選羽毛付女紅,用湯洗去浮塵後,清水刷之,俗傳用月湖水較鮮明。
染羽。
以羽純白者為上,染色次之,羽毛中惟天鵝、鴨、鴕等種可以染色。
造柄。
柄有角、有木,有竹,有絷金,婆弄俞氏造角柄最精。
夏秋後有貯之以權子母,大者名八角,又名放龍,皆龍紋縷,中以水銀和鉛屑填之,仿佛戗金遺制也。
成扇。
取羽全者剪裁之,或不圜正,擇其色澤相類。
長短配合。
近孫甫周所制為最。
綴氄。
扇上有細氄是綴也,其法利刀破羽管,以鶴鹳、大補,小補等種尾下氄毛綴之,風緻可愛。
飾絨。
扇成之後飾彩絨以章羽儀,有一扇一絨者,或二三絨者,絨色不一,随扇淺深飾之。
品類 羽扇不一,品亦随之輕重。
鳳羽,孔雀見于古者,今不必盡有之,而湖地所用有古未聞者。
即一鳥而羽之命名不同,《湖錄》亦不詳品類,作此補之,庶采風于湖有考雲。
鳳,《山海經》:“丹穴之山有鳥焉,狀如鶴五采而文。
”《謝子戊辰鈔》:“漢武帝時李夫人初至,障鳳羽長生扇。
” 丹鵲,王嘉《拾遺記》:“周昭王時塗修國獻丹鵲,雌雄各一,孟夏毛脫,聚鵲翅為扇,一名遊飄,一名條翮,一名虧光,一名仄影。
” 駕,《爾雅釋鳥》:“鸢烏醜,其飛也翔。
”疏:“鸢,鸱也。
”鸱烏之類。
”傅玄《羽扇賦序》:“吳人取鸢鳥翼搖之,滅吳之後翕然貴重。
” 雉,《廣雅》:“野雞,雉也。
”《古今注》:“商高宗有雉雊之征,章服多用翟,故用雉尾扇。
” 鶴,《詩疏》:“鶴多純白,亦有蒼色。
”陸機《羽扇賦序》雲:“楚襄王會于章台,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鶴羽以為扇。
”又嵇含《羽扇賦序》雲;“吳楚之士多執鶴翼以為扇,雖曰出自南鄙,而可以遏陽隔暑。
” 孔雀,《異物志》:“孔雀自背及尾皆作圓文,五色。
”《博物志》:“孔雀尾多變色,或紅或黃,喻如雲霞,其色無定。
”劉詢《嶺表錄異》:“交趾人多養孔雀,采金翠毛為扇。
”又《南史》:“婆利國出孔雀扇。
” 鹳,《詩疏》:“鹳,雀也,似鴻而大。
” 天鵝,陸遊《入蜀記》:“潛軍巷有水禽,雙浮江中,色白類鵝而大,楚人謂之天鵝。
”李時珍《本草》:“鹄大于雁,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
” 紅鵝,《仙傳拾遺》:“山陰道士管霄霞求王羲之寫道德經,舉紅鵝一雙相贈而去。
” 鹙,《古今注》:“扶老,秃秋也,狀如鶴。
”《吳都賦注》:“鹙如鹭而大,其毛辟水,丹陽、番陽皆有之。
”《埤雅》:“鹙,性貪惡,今俗呼秃鹙。
”劉桢《魯都賦》:“綠鹢蔥鹙。
”鹙色蓋青也。
鶿<上老下鳥>,《本草》:“秃秋,一名鶿<上老下鳥>。
”按制扇家呼“赤老”,蓋方言訛耳。
雕,師曠《禽經》:“竊玄曰雕。
” 關雎,《毛詩傳》曰:“雎鸠,王雎,鳥摯而有别。
”《疏》郭璞曰:“雕類。
今江東呼之曰鹗,好在江邊沚中食魚。
”陸玑《疏》雲:“雎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州人謂之鹫。
”而揚雄、許慎皆曰:“白鷢,似鷹尾上白。
” 淘河,張華《禽經注》:“鹈鹕,水鳥也,似鹗而大,一名淘河。
”《山海經》作鹙胡。
鷹,《釋鳥》:“鷹,鷞鸠。
”按制扇家雲黑鷹毛制扇,多溫風而不傷腠理。
角鷹,《埤雅》:“鷹一名鷞鸠,一歲曰黃鷹,二歲曰鴘鷹,三歲曰青鷹。
”鴘,次赤也,頂有一角微起,今通謂之角鷹。
《通雅》:“頭有三角曰角鷹。
” 鴕,《集韻》:“鴕鳥,似雉。
” 白鹭,《詩疏》:“鹭,水鳥也。
好而潔白,故謂之白鳥。
齊魯之間謂之春鉏,遼東樂浪、吳揚人皆謂之白鹭。
”《南史》:“張融弱冠有名,道士陸修靜以白鹭羽扇遺之,曰:‘此既
自晉顧榮以羽扇麾軍,于是吳地盛行。
顔魯公《石柱記》記吳興事,兼及姚苌雉尾扇,羽扇之擅名于吳興久矣。
至鄭茝畦《湖錄》又推原溪水之潤澤,且雲制亦精緻,他處罕見。
則其造作之法,不可無傳。
爰詢諸制扇家,為作是譜雲。
采羽。
每歲二月往淮揚、直隸、湖廣,向獵者購各種羽毛,謂之羽客,其《周禮》羽人之遺意與? 選羽。
作扇羽毛,擇整齊潔淨者為上,餘充粗扇料,不甚貴也。
刷羽。
時暮春将所選羽毛付女紅,用湯洗去浮塵後,清水刷之,俗傳用月湖水較鮮明。
染羽。
以羽純白者為上,染色次之,羽毛中惟天鵝、鴨、鴕等種可以染色。
造柄。
柄有角、有木,有竹,有絷金,婆弄俞氏造角柄最精。
夏秋後有貯之以權子母,大者名八角,又名放龍,皆龍紋縷,中以水銀和鉛屑填之,仿佛戗金遺制也。
成扇。
取羽全者剪裁之,或不圜正,擇其色澤相類。
長短配合。
近孫甫周所制為最。
綴氄。
扇上有細氄是綴也,其法利刀破羽管,以鶴鹳、大補,小補等種尾下氄毛綴之,風緻可愛。
飾絨。
扇成之後飾彩絨以章羽儀,有一扇一絨者,或二三絨者,絨色不一,随扇淺深飾之。
品類 羽扇不一,品亦随之輕重。
鳳羽,孔雀見于古者,今不必盡有之,而湖地所用有古未聞者。
即一鳥而羽之命名不同,《湖錄》亦不詳品類,作此補之,庶采風于湖有考雲。
鳳,《山海經》:“丹穴之山有鳥焉,狀如鶴五采而文。
”《謝子戊辰鈔》:“漢武帝時李夫人初至,障鳳羽長生扇。
” 丹鵲,王嘉《拾遺記》:“周昭王時塗修國獻丹鵲,雌雄各一,孟夏毛脫,聚鵲翅為扇,一名遊飄,一名條翮,一名虧光,一名仄影。
” 駕,《爾雅釋鳥》:“鸢烏醜,其飛也翔。
”疏:“鸢,鸱也。
”鸱烏之類。
”傅玄《羽扇賦序》:“吳人取鸢鳥翼搖之,滅吳之後翕然貴重。
” 雉,《廣雅》:“野雞,雉也。
”《古今注》:“商高宗有雉雊之征,章服多用翟,故用雉尾扇。
” 鶴,《詩疏》:“鶴多純白,亦有蒼色。
”陸機《羽扇賦序》雲:“楚襄王會于章台,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鶴羽以為扇。
”又嵇含《羽扇賦序》雲;“吳楚之士多執鶴翼以為扇,雖曰出自南鄙,而可以遏陽隔暑。
” 孔雀,《異物志》:“孔雀自背及尾皆作圓文,五色。
”《博物志》:“孔雀尾多變色,或紅或黃,喻如雲霞,其色無定。
”劉詢《嶺表錄異》:“交趾人多養孔雀,采金翠毛為扇。
”又《南史》:“婆利國出孔雀扇。
” 鹳,《詩疏》:“鹳,雀也,似鴻而大。
” 天鵝,陸遊《入蜀記》:“潛軍巷有水禽,雙浮江中,色白類鵝而大,楚人謂之天鵝。
”李時珍《本草》:“鹄大于雁,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
” 紅鵝,《仙傳拾遺》:“山陰道士管霄霞求王羲之寫道德經,舉紅鵝一雙相贈而去。
” 鹙,《古今注》:“扶老,秃秋也,狀如鶴。
”《吳都賦注》:“鹙如鹭而大,其毛辟水,丹陽、番陽皆有之。
”《埤雅》:“鹙,性貪惡,今俗呼秃鹙。
”劉桢《魯都賦》:“綠鹢蔥鹙。
”鹙色蓋青也。
鶿<上老下鳥>,《本草》:“秃秋,一名鶿<上老下鳥>。
”按制扇家呼“赤老”,蓋方言訛耳。
雕,師曠《禽經》:“竊玄曰雕。
” 關雎,《毛詩傳》曰:“雎鸠,王雎,鳥摯而有别。
”《疏》郭璞曰:“雕類。
今江東呼之曰鹗,好在江邊沚中食魚。
”陸玑《疏》雲:“雎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州人謂之鹫。
”而揚雄、許慎皆曰:“白鷢,似鷹尾上白。
” 淘河,張華《禽經注》:“鹈鹕,水鳥也,似鹗而大,一名淘河。
”《山海經》作鹙胡。
鷹,《釋鳥》:“鷹,鷞鸠。
”按制扇家雲黑鷹毛制扇,多溫風而不傷腠理。
角鷹,《埤雅》:“鷹一名鷞鸠,一歲曰黃鷹,二歲曰鴘鷹,三歲曰青鷹。
”鴘,次赤也,頂有一角微起,今通謂之角鷹。
《通雅》:“頭有三角曰角鷹。
” 鴕,《集韻》:“鴕鳥,似雉。
” 白鹭,《詩疏》:“鹭,水鳥也。
好而潔白,故謂之白鳥。
齊魯之間謂之春鉏,遼東樂浪、吳揚人皆謂之白鹭。
”《南史》:“張融弱冠有名,道士陸修靜以白鹭羽扇遺之,曰:‘此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