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說器上

關燈
作??,《字林》作?,《說文》雲?,破罂。

    《方言》雲:瓿甊,罂也。

    靈桂之間謂之?。

    《玉篇》雲:?,大甕也。

    ?、??、?,音近,其一類也。

    《說文》雲:瓯,小盆也,甂似小瓿,大口而卑,用食。

    《方言》雲:甈謂之盎,自關而西謂之盆,其小者謂之升、瓯、甂。

    又雲:甂,陳、魏、宋、楚之間謂之?,其大者謂之瓯,今河北人呼小盆為?子。

    然則瓯、甂皆小盆,而甂又小于瓯也。

    甀,《說文》作[],雲小口罂也。

    《列子》雲:狀若甔甀。

    《國策》雲:醯壺,醬甀。

    甀雲者,今之小口甕,故可抱而汲。

    瓿,音部,亦罂之小者。

    瓨,《說文》雲似罂,長頸,受十升,亦作缸。

    瓶之長頸者,《方言》謂罃,又雲:周、洛、韓、鄭之間,謂之甀;齊之東北、海岱之間,謂之甔。

    甔、儋通用。

    然則甀也,瓿也,瓨也,儋也,皆小口罂也。

    《通雅》雲:今俗曰壇,曰埕。

    繇此言之,?大而缸小,今俗又以大者為缸也。

     盞 《池北偶談》:宋荔裳觀察藏漢瓷戋二,内有魚藻文,雲在秦州耕夫得于隗嚣故宮。

     〔按〕戋屬飲器,從酉作戋。

    夏戋飾以玉,遂從玉;亦從角,作??。

    今俗作盞,從皿。

    數字通用。

    唐戋,紫金、白玉、銀鑿落、水晶、玻璃制,甚華美,專以佐飲。

    至宋,則瓷戋為鬥茶之勝具矣。

     漆烏瓦盤《修複山陵故事》:武帝悼後元宮,漆烏瓦盤一枚。

     〔按〕《周禮》:玉府,合諸侯則供珠盤,盤之始也,亦作盤。

    《說文》:盤,承盤也。

    中山王《文木賦》:制為盤杆,亦作柈。

    《古樂府》奉藥一玉柈。

    盤、盤、柈,通。

    古文作鎜。

    《集韻》雲:今曰托盤。

     安哉 《太平禦覽》:李尤《安哉銘》:「安哉令名,甘旨是盛。

    埏埴之巧,甄陶所成。

    」 〔按〕《通雅》雲:古,哉與裁、載通。

    《說文》:[],設饪也,從[],從食。

    才讀若載。

    慎之曰,見《石鼓文》考石鼓,[]鹵[]北,謂載西載北也。

    安哉為安[]近是。

    銘詞有埏埴甄陶之語,窯器無疑。

     ○魏器陶尊 《晉·禮志》:魏景初元年,營洛陽南委粟山以為圓邱。

    祀之日,以始祖帝舜配,房俎生魚,陶尊元酒。

     〔按〕漢郊祀用泰尊,此但言陶尊,陶言其質,泰言其制,一也。

    ○晉器缥瓷潘嶽《賦》:「披黃苞以授甘,傾缥瓷以酌酃。

    」 〔按〕左思《蜀都賦》注:翠微,山氣之輕缥也。

    《說文》雲缥帛,青白色。

     潘《賦》曰:缥瓷,當時即以淺青相尚。

    後來峰翠、天青于此開其先矣。

    東瓯荈器杜毓《荈賦》:器擇陶揀,出自東瓯。

     〔按〕杜《賦》雲器擇陶揀,當時亦不止一窯,此乃其精焉者耳。

    瓯亦越地,是先越州窯而知名者也。

    ○南北朝器鶴觞罂 《洛陽伽藍記》:河東人劉白堕善釀。

    六月中,以罂貯酒,暴日中,經旬酒味不動,飲之香美,朝貴千裡相饷,謂之「鶴觞」。

    軍持 《寄歸傳》:軍持有二,瓷瓦者淨用,銅鐵者濁用。

    《庶物異名疏》:梵語軍持,一雲軍遲。

    此雲瓶也。

     〔按〕《西域記》:捃稚迦,即澡瓶也。

    然則軍持之名,捃稚訛文,又省迦字。

    釋家以之洗手,故曰澡瓶,亦曰淨瓶。

    《詞林海錯》雲:蒙古人謂淨瓶曰羊訛。

    佛教東漢入中國,至六朝而盛,故附于此。

     ○隋器綠瓷琉璃 《隋·何稠傳》:稠博覽古圖,多識舊物。

    時中國久絕琉璃之作,匠人無敢措意,稠以綠瓷為之,與真無異。

     〔按〕琉璃,出黃支、斯調、日南諸國。

    大秦出者,赤、白、黑、黃、青、綠、绀、缥、紅、紫十種。

    琉璃,本自然之物也。

    顔師古《漢書注》雲:今俗所用,銷冶石汁,加以衆藥,灌而為之,虛脆不貞。

    鑄之之法,北魏太武時,有大月氏國人商販來京,自雲能鑄石為琉璃。

    于是采礦為之。

    既成而光色妙于真者,遂傳其法至今,想隋時偶絕也。

    然中國鑄者質脆,沃以熱酒,應手而碎。

    惜乎月氏之法傳,而稠之法不傳也。

    琉璃,《漢·西域傳》作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