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現代的習字
關燈
小
中
大
;筆畫少極了,可是一點不嫌稀疏。
”志青吟味地說。
樂華也悟出了一點意思,他望着慧修的父親說: “我看那副對子十四個字個個穩當,好像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很安舒的樣子。
” “穩當,”慧修的父親銜着卷煙點頭說,“這個字眼用的很得當。
你們要知道,字要筆畫和空隙都勻稱才會穩當;不然就像醉漢坐椅子,仿佛要跌翻的模樣了。
古來的碑帖和名家的手迹當然是穩當的;所以,慧修,你在這裡臨摹這本《黃庭經》是有益處的。
現在,我們再說全幅的勻整,也可以看那副對子。
” 慧修的父親把煙蒂丢在灰盂裡,舒一舒氣,繼續說道: “上聯‘不好詣人貪客過’,下聯‘慣遲作答愛書來’。
把每條七個字結合起來看,上下互相呼應,不偏不倚,距離也正好。
再把兩條結合起來看,左右好像很調和、很一緻的樣子。
你們不覺得嗎?這就是通體的勻整。
寫下字來如果單是各個勻整,而不能通體勻整,看去就覺得刺眼。
在實際生活中,寫字又常須連篇累牍的;所以你們練字,除了各個勻整以外,更須求通體的勻整。
這也可以從碑帖方面得到益處。
譬如你們拿一本字帖來看,不隻看它每個字怎樣結構,還要看它上一字和下一字怎樣聯絡,前一行和後一行怎樣照應;這樣多多留意,你們的眼睛就有了成竹了。
當落筆的時候,更随時相度上下左右,總要把每一個字擺在最适當的地位;這樣多多練習,你們的手腕就有了分寸了。
眼睛和手腕一緻,知其當然,又能實現這個當然,這樣,你們的字就夠得上水平線了。
慧修,試把你剛才寫的字拿來看。
” 慧修站起來,把自己寫的字送到父親手裡,就靠在他旁邊,臉上略現忸怩的神色。
樂華和志青偏過一點身軀,眼光都投到那帶點兒黃色的八都紙上。
慧修的父親看了一眼,又把那張紙送遠一點,凝神再看,徐徐問道: “你們看這六行的字,通體怎樣?” 慧修搶着先說道: “我知道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間太疏闊了,看去便覺得不接氣。
第二行各個字接連得太緊密了,也和其他幾行不一緻。
” “慧修說得不錯。
”樂華和志青差不多齊聲說。
“你既看得出自己的毛病,以後就得注意手腕的工夫。
寫字究竟是一種技術,非加意磨煉不可的。
”慧修的父親這樣說,就把手裡的紙交還慧修,又說道: “勻整是說過了,我們再來說合式。
什麼東西差不多都有通行的格式,不合格式,人家看了不習慣,就會引起不快的感覺。
書件也是這樣。
一種書件有一種格式:如抄寫文稿,題目通常比正文低幾個字;寫一封信,對方和自己的名号都有一定的地位,如果用到兩張信箋,第二張上就不宜隻寫孤零零的一行。
北平某機關裡用過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書記,教他謄寫一件公函,他便不留天地頭,不空出行間的空白,把大大小小的字鋪滿了三張信箋。
這怎麼送得出去呢?隻好由别人重寫。
那個高中畢業生的飯碗就此打破了。
” “教我們去寫公函,飯碗也一準打破的。
”慧修愛嬌地看着父親。
“照你這樣練習下去,又随時留意各種書件的格式,那就隻怕你搶不到飯碗;搶到了飯碗的時候,簡直可以吃一輩子的了。
哈哈!”那中年人的戲言裡分明含有矜誇的意味。
“我要請問,”樂華說,“現在用鋼筆、鉛筆寫字的人很多,我們作文、寫練習簿,也常常使用鋼筆。
這與使用毛筆寫字,應該注意之點想來沒有什麼不同吧。
” “有什麼不同呢?在新興的工商社會裡,在一切都講求快速的現時代,毛筆說不定會被淘汰幹淨的。
但是,使用鋼筆、鉛筆寫字,應當達到的标準還是我們剛才說的四項:迅速、準确、勻整和合式。
——喔,我忘記說了。
因為講求快速,行書比楷書更多用處。
你們須兼習行書才是。
待我想,最好用什麼本子呢?” 樂華望着那中年人的帶褐色的和善的臉,心裡想着到父親的書櫃裡檢一本字帖出來臨摹的念頭。
慧修忽然仰起鼻尖說: “志青,你聞,什麼香氣,濃極了。
” 志青嗅了一下,會心地微笑,說: “什麼地方的木樨花開了。
”
”志青吟味地說。
樂華也悟出了一點意思,他望着慧修的父親說: “我看那副對子十四個字個個穩當,好像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很安舒的樣子。
” “穩當,”慧修的父親銜着卷煙點頭說,“這個字眼用的很得當。
你們要知道,字要筆畫和空隙都勻稱才會穩當;不然就像醉漢坐椅子,仿佛要跌翻的模樣了。
古來的碑帖和名家的手迹當然是穩當的;所以,慧修,你在這裡臨摹這本《黃庭經》是有益處的。
現在,我們再說全幅的勻整,也可以看那副對子。
” 慧修的父親把煙蒂丢在灰盂裡,舒一舒氣,繼續說道: “上聯‘不好詣人貪客過’,下聯‘慣遲作答愛書來’。
把每條七個字結合起來看,上下互相呼應,不偏不倚,距離也正好。
再把兩條結合起來看,左右好像很調和、很一緻的樣子。
你們不覺得嗎?這就是通體的勻整。
寫下字來如果單是各個勻整,而不能通體勻整,看去就覺得刺眼。
在實際生活中,寫字又常須連篇累牍的;所以你們練字,除了各個勻整以外,更須求通體的勻整。
這也可以從碑帖方面得到益處。
譬如你們拿一本字帖來看,不隻看它每個字怎樣結構,還要看它上一字和下一字怎樣聯絡,前一行和後一行怎樣照應;這樣多多留意,你們的眼睛就有了成竹了。
當落筆的時候,更随時相度上下左右,總要把每一個字擺在最适當的地位;這樣多多練習,你們的手腕就有了分寸了。
眼睛和手腕一緻,知其當然,又能實現這個當然,這樣,你們的字就夠得上水平線了。
慧修,試把你剛才寫的字拿來看。
” 慧修站起來,把自己寫的字送到父親手裡,就靠在他旁邊,臉上略現忸怩的神色。
樂華和志青偏過一點身軀,眼光都投到那帶點兒黃色的八都紙上。
慧修的父親看了一眼,又把那張紙送遠一點,凝神再看,徐徐問道: “你們看這六行的字,通體怎樣?” 慧修搶着先說道: “我知道第四行和第五行中間太疏闊了,看去便覺得不接氣。
第二行各個字接連得太緊密了,也和其他幾行不一緻。
” “慧修說得不錯。
”樂華和志青差不多齊聲說。
“你既看得出自己的毛病,以後就得注意手腕的工夫。
寫字究竟是一種技術,非加意磨煉不可的。
”慧修的父親這樣說,就把手裡的紙交還慧修,又說道: “勻整是說過了,我們再來說合式。
什麼東西差不多都有通行的格式,不合格式,人家看了不習慣,就會引起不快的感覺。
書件也是這樣。
一種書件有一種格式:如抄寫文稿,題目通常比正文低幾個字;寫一封信,對方和自己的名号都有一定的地位,如果用到兩張信箋,第二張上就不宜隻寫孤零零的一行。
北平某機關裡用過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書記,教他謄寫一件公函,他便不留天地頭,不空出行間的空白,把大大小小的字鋪滿了三張信箋。
這怎麼送得出去呢?隻好由别人重寫。
那個高中畢業生的飯碗就此打破了。
” “教我們去寫公函,飯碗也一準打破的。
”慧修愛嬌地看着父親。
“照你這樣練習下去,又随時留意各種書件的格式,那就隻怕你搶不到飯碗;搶到了飯碗的時候,簡直可以吃一輩子的了。
哈哈!”那中年人的戲言裡分明含有矜誇的意味。
“我要請問,”樂華說,“現在用鋼筆、鉛筆寫字的人很多,我們作文、寫練習簿,也常常使用鋼筆。
這與使用毛筆寫字,應該注意之點想來沒有什麼不同吧。
” “有什麼不同呢?在新興的工商社會裡,在一切都講求快速的現時代,毛筆說不定會被淘汰幹淨的。
但是,使用鋼筆、鉛筆寫字,應當達到的标準還是我們剛才說的四項:迅速、準确、勻整和合式。
——喔,我忘記說了。
因為講求快速,行書比楷書更多用處。
你們須兼習行書才是。
待我想,最好用什麼本子呢?” 樂華望着那中年人的帶褐色的和善的臉,心裡想着到父親的書櫃裡檢一本字帖出來臨摹的念頭。
慧修忽然仰起鼻尖說: “志青,你聞,什麼香氣,濃極了。
” 志青嗅了一下,會心地微笑,說: “什麼地方的木樨花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