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更要發憤求進
關燈
小
中
大
華羅庚
今天,我就給在座的好多先後同學談談我的經曆,也就是我的學曆。
我的經曆,或者說我的學曆,講起來也簡單,也不簡單,說簡單,就是三個字:靠自學。
說不簡單,就是一生中,遭受過許多次“劫難”。
現在,我們大家稱“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浩劫。
如果從“劫”字談起,那麼我這一輩子碰到過三“劫”,我準備講一講我怎麼度過這三場“劫數”的。
這樣,同學們也可以對比一下,把現在的環境,同我從前的那個環境對比,看哪個環境更有利于我們的發展,如果今天的環境确實比我們以前的那個環境好,大家就可以更有信心地走到前面去。
這就是我講話的目的,我不是要在這兒宣揚自己,而是把我的經曆給同學們作借鑒。
先說第一“劫”。
這一“劫”就是從我們這所學校開始的。
你們現在叫金壇縣中了,我們當時叫金壇初中,最高班是初中三年級。
在國外有時人家問我什麼學曆,我說,我的最高學曆就是初三,金壇縣初中畢業。
人家問我有什麼文憑,我說,我有一張文憑,就是初中畢業的文憑,除此之外,沒有了。
一直到一九八〇年才發生了一個變化,法國給我榮譽博士證書,現在總算有頭銜了,以往都沒有。
我初中畢業是多少歲呢?我隻有十五歲。
後來,又到上海進了一年職業學校。
盡管那個學校給了我免交學費,不過還是交不起飯費,後來隻好回家呆着。
我的家,就在大橋那邊,現在叫南新橋,從前叫大橋。
我就住在橋東。
在家怎麼辦呢?要是現在的話,沒有機會上正規學校,也許有許多其他求學的機會,像電視大學啊,函授大學啊,我們那個時候可沒有這個方便,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圖書館,我隻有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還有一本很薄的五十頁的微積分,我就啃這麼幾本書。
那時候,這當然也不知道有社會主義、共産主義,隻感覺我們應該為國家出一點力,争一點光。
我就這樣開始鑽研學問了。
也許有人要說這是笑話,念了幾年書就談鑽研了。
那不是笑話!鑽研并不是迷信,并不一定大學畢業才能鑽研,也不是非有齊全的條件不可。
實際上,真正肯鑽研的人在什麼場合都可以鑽研。
這是大約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八年的事情。
我記得,後來大約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我又有機會回到這個學校裡來了。
到這個學校做什麼呢?當會計兼事務。
那時我的老師王維克,預備提拔我一下,預備搞一個初中一年級補習班,讓我去教書。
但剛有一個計劃,不幸我的母親在那年死了,我也生了重病,我病在床上六個月,腿就壞了。
要是在今天,我的腿是不該壞的。
現在都知道,如果生病睡在床上睡久了,不翻身會發生組織壞死,所以不管疼不疼要翻幾個身,那個時候我們既請不起醫生,也沒有哪一個人告訴我這個常識,所以病後起來,就不會走路了。
本來嘛,不生病,身體好,還可以多參加一點體力勞動,掙碗飯吃,可是我的腿壞了。
我們家裡原不寬裕,我一生病,那就更窮了。
虧得那位王維克老師,在我身體好些後,還是讓我參加工作,讓我在那個補習班教了一個月的書。
但結果有人告了一狀,說什麼王維克校長任用不合格教員華羅庚。
王維克校長是法國留學生,做初中校長,未免委屈,他一聽有人告狀,就不幹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幾乎沒有辦法了。
繼任的校長叫韓大受,他說,旁人上任要帶會計來,我不帶,就讓你幹,不過書萬萬不能教了,因為前任校長就是為了你任課而被告了一狀的。
這樣,我總算當了一個會計。
有了一點辦法,我就繼續鑽研下去。
不久,清華大學找我去任職,那大約是一九三一年。
到了清華,他們碰到一個困難:怎麼安排我的工作?這是個麻煩,因為要在清華大學當個助教,應當有大學畢業的資格,否則又是不合格的教員。
後來,清華大學安排我當數學系助理。
所謂助理,就是管管圖書,管管公文,打打字,辦點雜事。
助理已經很不錯了,我繼續抓緊學習,過了一年半,他們讓我教微積分。
這一關是非常難過的,為什麼呢?因為沒資格啊!清華大學的教授為此特别開會通過,讓我教微積分。
這等于說,清華大學承認我了,我可以抵得上大學畢業了。
從初中畢業到當大學教師,我前後大約用了六年半時間,通常初中到大學畢業要用八年。
從這一點同學們可以看到,學習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到一九三六年,我就到英國去了。
一九三八年我從英國回來,因為那時候抗日戰争了,有好多事情要做。
回來後,清華大學就讓我直接當教授了。
從助教到教授,前後又是七年。
現在有的人,身在研究機關,自己是大學畢業生,環境很好,又有書,又有雜志,又有導師,更重要的還有黨的領導,但就是對趕世界先進水平沒有信心。
要知道,到二〇〇〇年還有二十年啊,能不能趕得上呢?從我人生經曆裡面,同學們可以算一筆賬,隻要有一點簡單的算術知識,就可以得出解答。
以上是我早年碰到的困難。
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在舊
我的經曆,或者說我的學曆,講起來也簡單,也不簡單,說簡單,就是三個字:靠自學。
說不簡單,就是一生中,遭受過許多次“劫難”。
現在,我們大家稱“文化大革命”是一場浩劫。
如果從“劫”字談起,那麼我這一輩子碰到過三“劫”,我準備講一講我怎麼度過這三場“劫數”的。
這樣,同學們也可以對比一下,把現在的環境,同我從前的那個環境對比,看哪個環境更有利于我們的發展,如果今天的環境确實比我們以前的那個環境好,大家就可以更有信心地走到前面去。
這就是我講話的目的,我不是要在這兒宣揚自己,而是把我的經曆給同學們作借鑒。
先說第一“劫”。
這一“劫”就是從我們這所學校開始的。
你們現在叫金壇縣中了,我們當時叫金壇初中,最高班是初中三年級。
在國外有時人家問我什麼學曆,我說,我的最高學曆就是初三,金壇縣初中畢業。
人家問我有什麼文憑,我說,我有一張文憑,就是初中畢業的文憑,除此之外,沒有了。
一直到一九八〇年才發生了一個變化,法國給我榮譽博士證書,現在總算有頭銜了,以往都沒有。
我初中畢業是多少歲呢?我隻有十五歲。
後來,又到上海進了一年職業學校。
盡管那個學校給了我免交學費,不過還是交不起飯費,後來隻好回家呆着。
我的家,就在大橋那邊,現在叫南新橋,從前叫大橋。
我就住在橋東。
在家怎麼辦呢?要是現在的話,沒有機會上正規學校,也許有許多其他求學的機會,像電視大學啊,函授大學啊,我們那個時候可沒有這個方便,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圖書館,我隻有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還有一本很薄的五十頁的微積分,我就啃這麼幾本書。
那時候,這當然也不知道有社會主義、共産主義,隻感覺我們應該為國家出一點力,争一點光。
我就這樣開始鑽研學問了。
也許有人要說這是笑話,念了幾年書就談鑽研了。
那不是笑話!鑽研并不是迷信,并不一定大學畢業才能鑽研,也不是非有齊全的條件不可。
實際上,真正肯鑽研的人在什麼場合都可以鑽研。
這是大約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八年的事情。
我記得,後來大約在十八九歲的時候,我又有機會回到這個學校裡來了。
到這個學校做什麼呢?當會計兼事務。
那時我的老師王維克,預備提拔我一下,預備搞一個初中一年級補習班,讓我去教書。
但剛有一個計劃,不幸我的母親在那年死了,我也生了重病,我病在床上六個月,腿就壞了。
要是在今天,我的腿是不該壞的。
現在都知道,如果生病睡在床上睡久了,不翻身會發生組織壞死,所以不管疼不疼要翻幾個身,那個時候我們既請不起醫生,也沒有哪一個人告訴我這個常識,所以病後起來,就不會走路了。
本來嘛,不生病,身體好,還可以多參加一點體力勞動,掙碗飯吃,可是我的腿壞了。
我們家裡原不寬裕,我一生病,那就更窮了。
虧得那位王維克老師,在我身體好些後,還是讓我參加工作,讓我在那個補習班教了一個月的書。
但結果有人告了一狀,說什麼王維克校長任用不合格教員華羅庚。
王維克校長是法國留學生,做初中校長,未免委屈,他一聽有人告狀,就不幹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幾乎沒有辦法了。
繼任的校長叫韓大受,他說,旁人上任要帶會計來,我不帶,就讓你幹,不過書萬萬不能教了,因為前任校長就是為了你任課而被告了一狀的。
這樣,我總算當了一個會計。
有了一點辦法,我就繼續鑽研下去。
不久,清華大學找我去任職,那大約是一九三一年。
到了清華,他們碰到一個困難:怎麼安排我的工作?這是個麻煩,因為要在清華大學當個助教,應當有大學畢業的資格,否則又是不合格的教員。
後來,清華大學安排我當數學系助理。
所謂助理,就是管管圖書,管管公文,打打字,辦點雜事。
助理已經很不錯了,我繼續抓緊學習,過了一年半,他們讓我教微積分。
這一關是非常難過的,為什麼呢?因為沒資格啊!清華大學的教授為此特别開會通過,讓我教微積分。
這等于說,清華大學承認我了,我可以抵得上大學畢業了。
從初中畢業到當大學教師,我前後大約用了六年半時間,通常初中到大學畢業要用八年。
從這一點同學們可以看到,學習要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很快上去。
到一九三六年,我就到英國去了。
一九三八年我從英國回來,因為那時候抗日戰争了,有好多事情要做。
回來後,清華大學就讓我直接當教授了。
從助教到教授,前後又是七年。
現在有的人,身在研究機關,自己是大學畢業生,環境很好,又有書,又有雜志,又有導師,更重要的還有黨的領導,但就是對趕世界先進水平沒有信心。
要知道,到二〇〇〇年還有二十年啊,能不能趕得上呢?從我人生經曆裡面,同學們可以算一筆賬,隻要有一點簡單的算術知識,就可以得出解答。
以上是我早年碰到的困難。
同學們可以想一想,在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