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關燈
小
中
大
分析的内容
(Ⅰ)楔子
學術争論與學術界之價值觀——中國所謂玄學與科學之争——張、丁二派不足以代表玄學與科學——所争之缺陷——所争内容的傾向之分析——本書之目的及其所研究之問題——其态度,方法,與所遇之困難
(Ⅱ)正文(一)
(科學部分)
Ⅰ
科學之萌芽及其發展——知識界對于科學觀念之變遷——近代對于科學性質之真認定:描寫的(自物理學,數學,心理學方面之說明)——哲學思想之影響科學基礎态度者:“休谟精神”(明早的太陽)——觀念之相契不相契與事物本體——科學定律之性質——因果律之批評——自因果律至經驗共性論——近代科學家對于科學之态度(馬赫,波伊甯斯諸氏之征引)——認清科學性質為科學思想中之大解放
Ⅱ
“描寫”與“解答”之區分申說(開普勒與行星軌道之解答)
科學之特點使其成為近代科學者:(一)共相關系的描寫推廣知識範圍——(二)經驗的核準(量子說)——(三)準與确(水星軌道差池與相對論)——(四)簡單與完備并重(牛頓力學與愛因斯坦學說)——(五)抽分與整理:分而後治;科學非僅為系統知識——(六)曆史的描寫法:生物學所辟的蹊徑——(七)屏斥個人的性格好尚及成心(對于斯賓塞派進化論方法及其态度之批評)——(八)化通常認為不可測度之現象為可測度的(幾何學,力學,心理學之成就及趨向)——科學之貢獻
Ⅲ
科學在本身性質上所受之限制及科學家所當注意者:——(一)知者一重關系之不可忽略與所謂純粹客觀之不可能(拉普拉斯對于力學之觀念)——(二)感覺張本的範圍之限制——(三)精确張本之不易:平均,概然與推論(羅蘭之征引)——(四)定律僅為實驗的假設,其修改及其真實之程度——(五)因參考系之不同而當留意其差别(征一:近代幾何之新觀念;征二:曆史科學之困難)——(六)于相互現象之中抽其一種,于相連程序之中抽其一段(引力說與氣體律之征釋)——(七)以已知論未知,難定其孰為更基本(征一:質與電;征二:物積與物能)——(八)全部建築根據于數項基本的假定之上(幾何與時空)
科學不當受之非難與誤解:——(一)僅系應付事實而缺乏美感——知識真美的意義——夢:詩人與科學家——科學的美感(柯勒律治與桑塔亞納之征引)——(二)科學重在實用僅系功利的——純粹的知識探求之使命(征一:圓切體之研究;征二:遺傳律之研究)——以功利觀念治科學違背科學精神而阻礙其發展——純粹科學與實用科學(培根之征引)——中國學術獨立之應有準備與方針
Ⅳ
科學分類問題及其解答——曆史上各家分類之研究與批評:——柏拉圖——培根——洛克——法國百科全書家——孔德——斯賓塞——皮爾遜——湯姆森——赫胥黎——貝恩——文德爾班——中國論者所持之精神科學與物質科學——強分之不可能——不能因參考系不同而以為實體本身可以割裂——就方法而論亦難強為分劃——自來之分類皆系心理的而非邏輯的;态度的而非本質的;便利的而非嚴格的——為認清科學之本身而助其發展,可大概分“純粹科學”與“實用科學”——但此亦就态度方面所注重者而言——實用科學必借純粹科學為基礎——曆史上分類努力之動機及其作用
(Ⅲ)正文(二)
(玄學部分)
Ⅰ
玄學的性質及其内容——自科學到玄學——玄學名詞之由來及其誤解——诠釋之困難:因玄學家以各自之玄學為定義——了解玄學内容當從明白玄學所研究之基本問題着手——玄學基本問題之列舉——玄學内部注重方面之變更——此種問題之不能不問,與人類天性上玄學之要求(康德、叔本華之征引)——馬赫諸氏不過另建一派玄學——一貫的科學存疑主義為不可能——區分僅為妥适的玄學與不妥适的玄學——詹姆士之觀念——近代哲學家對于玄學之态度及其趨向
知識論在玄學中之位置及其發展——知識論與本體論——洛克對于近代知識論之建設——貝克萊之繼續事業:唯心論及其批評——休谟之奮進及其影響——康德之真正貢獻——康德後之兩支:叔本華之主張,及黑格爾系統之中心——馬赫派之知識論——徹底經驗主義與新唯實主義之争點在知識論問題——其主張之異同——知識論與本體論之所以難分及其關于玄學全部之重要
Ⅱ
玄學的職務及其方法:——(一)批評的——玄學比科學深入一層之事業——(1)科學所假以建設本身之基本觀念——空間與時間觀念之變更——牛頓——康德——柏格森——明科夫斯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