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不忍盡戮,剿撫互用,贻誤至今。
今上天縱英武,刻刻以複仇為念,廟堂之上,和衷體國。
介胄之士,飲泣枕戈。
忠義民兵,願為國死。
竊以天亡逆闖,當不越于斯時矣。
語曰:‘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土西秦,方圖報複,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
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讨,問罪秦中,共枭逆賊之頭,以洩敷天之憤,則貴國義問,照耀千秋。
本朝圖報,惟力是視。
從此兩國世通盟好,傳之無窮,不亦休乎!至于牛耳之盟,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盤盂從事矣。
法北望陵廟,無涕可揮,身陷大戮,罪應萬死。
所以不即從先帝者,實為社稷之故。
《傳》曰:‘竭股肱之力,繼之以忠貞。
’法處今日,鞠躬緻命,克盡臣節,所以報也,惟殿下實昭鑒之。
弘光甲申九月十五日。
”按史閣部答書,用紅帖寫,皮面寫啟字,蓋印即系“督師輔臣之印”六字。
每頁四行,連擡頭共二十字。
原書存内閣。
攝政王書載本傳,而閣部覆書不載,想當時諱之也。
高宗純皇帝聖谕雲:“朕幼年即羨聞我攝政睿親王緻書明臣史可法事,而未見其文。
昨輯宗室王公功績表傳,乃得讀其文,所為揭大義而示正理,引《春秋》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辭嚴,心實嘉之。
而所雲可法旋遣人報書,語多不屈,固未嘗載其書語也。
夫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不載其語,不有失忠臣之心乎?且其語不載,則後世之人,将不知其何所謂,必有疑惡其語而去之者,是大不可也。
因命儒臣物色之書市及藏書家,則亦不可得。
複命索之于内閣冊庫,乃始得焉。
卒讀一再,惜可法之孤忠,歎福王之不慧,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權奸掣其肘,而卒緻淪亡也。
夫福王即信用可法,其能守長江而為南宋之偏安與否,猶未可知。
而況燕雀處堂,無深謀遠慮,使兵饷頓竭,忠臣流涕頓足而歎,無能為力,惟有一死以報國,不亦大可哀乎!且可法書語,初無诟谇不經之言,雖心折于睿王,而不得不強辭以辯,亦仍明臣尊明之意也。
予以為不必諱,亦不可諱,故書其事如右,而可法之書,并命附錄于後。
夫可法即拟之文天祥,實無不可。
而《明史》本傳,乃稱其母夢天祥而生,則出稗野之附會,失之不經矣。
”恭讀一過,仰見我烈祖聖度之大。
萬歲 馬伏波平蠻,吏民皆伏呼萬歲,此猶曰對将軍而頌天子耳。
吳良傳注《東觀記》曰:“門下椽王望谄稱太守功德,椽吏皆呼萬歲。
”則誕妄矣。
又《新序》,梁君出獵,見白雁群,公孫捷下車拂矢雲雲。
梁君援其手上車,入廟門,呼萬歲,曰:“幸哉,他人獵得禽獸,吾獵得善言也。
”自稱萬歲,更奇。
鋼 世所謂鋼鐵者,用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曰灌鋼,此乃僞鋼耳。
鐵之有鋼也,如面中之有筋,濯盡柔面,則面筋乃見。
煉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矣。
見宋沈存中括《夢溪筆談》。
修竹楊家 唐楊相國收,江州人,四子發、假、收、嚴,發以春為義,其房子以祝、以乘為名。
假以夏為義,其房子以為名。
收以秋為義,其房子以钜、、镳、鑒為名。
嚴以冬為義,其房子以注、涉、洞為名。
盡有文學,登高第,人呼修竹楊家。
所以别于靜恭諸楊,亦猶桐樹韓家也。
其取子名亦有謝莊風月山水景之意。
古字 古字不全,往往借字。
如古無順字。
若,順也。
古無真字。
誠,真也。
古無是字。
時,是也。
又古未有雙聲,而其機已見。
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
此二合之音,切字之原,與聲俱生,莫知所從來也。
李赤 李赤自比李白,後為廁神所祟而死,見《柳子厚集》。
赤有十詩,在姑熟堂下,署李白名,東坡讀之,以為淺陋不類太白也。
丹青引 杜子美《丹青引》雲:“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說者曰:“帝喜霸之能寫真,故催金賜之,而圉人太仆自愧歎無技以蒙恩赉耳。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雲:“此深譏肅宗也。
考是詩始雲:‘先帝天馬玉花骢,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長風。
’帝既見先帝之馬,當轸羹牆之念,反含笑而賜金,曾不若圉人太仆見馬能惆怅而懷先帝也。
”此解新奇而有理。
莼菜 《漫錄》又載:“杜子美祭房相國,九月用茶藕莼鲫之奠。
晉張翰亦以秋風思莼鲈。
莼生于春,至秋則不可食。
何二公皆用于秋。
”雲雲。
不知莼菜春秋二生,秋莼更肥于春莼,江南人于早秋宴客,必薦此品,北産固不解也。
繡帳錦帳 司馬溫公娶子婦,聞其家有繡帳陪贈,毅然不許入門。
王荊公嫁女于蔡卞,以錦為帳,未成禮,而華俊已聞于外。
一日,神宗問介甫雲:“卿大儒之家,亦用錦帳嫁女,急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
”夫以宰相之尊,一帳之間,矜重如此。
近日蘇、杭嫁資縻費,帷帳至有飾以珠玉者,其他之僭侈無論已。
傷哉!誰挽此頹風也。
禽獸殉難 唐明皇每大朝會,有舞象,祿山在長安見而羨之。
及篡位,欲以誇諸胡,宴凝碧池,令牽象出。
象見非帝,不肯拜舞,鞭之,号叫徹殿陛,遂以不食死。
唐昭宗蓄一猴,善諸戲。
帝愛之,名孫供奉。
後全忠篡位,此猴見座上非帝,跳躍号哭,觸階而死。
宋帝昺,蓄一白鹇,後見帝蹈海,遂連籠自投于海中。
餘謂毛羽之屬,盡義者多,盡忠者少,此可以立一廟合而祭之,以愧夫天下之人面獸心者。
帝王别号 宋高宗自标其室曰“損齋”,後人以為帝王别号之始。
閱《墨莊漫錄》載:“宣和間,蔡寶臣緻君,收南唐後主書數軸,來京師,内有發願看經文,自稱蓮峰居士。
”則五代已有之。
成語對 “劉下第,我輩登科;雍齒且侯,吾屬何患?”成語天然,東坡所對。
見釋惠洪《冷齋夜話》。
粵僧詩 廣東海幢寺僧今種《魯連台詩》,沈文悫收入别裁。
此外,又有《約遊山陰》五律一首雲:“最恨秦淮柳,長條複短條,秋風吹落葉,一夜别南朝。
範蠡湖邊客,相将蕩畫桡,言尋大禹穴,直渡浙江潮。
”一片神行,有不可攫拿之勢。
文人詩 從來工制藝者,未必工詩,以心無二用也。
然餘謂非真文人耳。
若真文人,未有不能詩者。
且文人之詩,方能入細。
有明至今,騷壇之卓卓者,非即台閣之铮铮者乎?熊鐘陵《姑蘇懷古》詩雲:“舊時江水舊時潮,難怪行人說六朝。
飛過夕陽鴉點點,散來秋草馬蕭蕭。
多年王氣山頭寂,昨夜鐘聲夢裡消。
欲問興亡向何處,秦淮沽酒破無聊。
”風流悲壯,何嘗有一點學究氣也。
動物出土 甯波、奉化瀕海一帶,有業種蚶者,血肉之品,出以種植,奇矣,然猶濕生化生之物耳。
至西域種羊,理尤難解。
又大竹林中有物,名筍根稚子,鼷鼠之類,略似人形,烹食極其鮮美,江西饒州一路多有之。
東坡有筍根稚子詩。
公牍 孫伯純知蘇州,有不逞子弟,與人争伏字,犬當從大,因而構訟。
靖康中,小民易子而食,有以肥瘠不均因而涉訟。
此等公牍甚奇。
誤出經題 乾隆甲寅,浙江鄉試,《易經》題誤出“離為目為火”。
宋方勺《泊宅編》載,符建中,浙江鄉試,《易經》題誤出“為布為金”。
無獨有偶如此。
饧字 《真子》載:“唐人作寒食詩,欲押饧字,以無出處,遂不用。
”按劉夢得不敢押糕字,人人知之。
押饧字不敢者,不知何人。
押木字 王禹玉秋解試《瑚琏賦》:“上希顔氏,願為可鑄之金;下笑宰予,恥作不雕之木。
”木,端木,官韻。
他卷率雲“粵惟孔門,厥有端木”,并押于第二韻,此獨于第六韻别意押之,無不以為奇巧。
太公年 太公八十遇文王,相傳之說也。
宋玉楚詞雲:“太公九十乃顯榮兮,仍未遇其匡合。
”東方朔雲:“太公體仁行義,年七十二,乃設用于文武。
”剛遇東方朔減了八歲,卻被宋玉硬展了十年,幸而此老壽長,拚再釣魚三千六百日可也。
裡老答縣官 前明慈溪令某公下車,欲厲威嚴,乃進裡老謂之曰:“汝曹知滅門刺史、破家縣令乎?”有桂姓者答曰:“邑士多習詩,但知豈弟君子,民之父母,他未之前聞也。
”令默然。
諱 國諱,公法也;憲諱,私情也。
下為上諱,下之盡禮也。
上責下諱,上之不情也。
宋田登作郡,自諱其名,人有觸之者,即怒。
于是舉州皆諱燈為火。
上元放花燈,吏人遂書榜揭于鬧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又宋宗室名宗漢,自惡人犯其名,謂漢曰“兵士”。
其妻齋羅漢,其子授《漢書》,宮人傳語曰:“今日夫人供十八阿羅兵士,太保請官點兵士書。
”都下哄然,傳以為笑。
刻意為此,必有爾許話柄。
又某朝官谄事蔡京,呼之為父,合家不許犯京字,眷屬犯申饬,奴婢犯棰笞,賓客犯罰酒,自犯手披其頰,其無恥乃至于此。
又《宋稗類鈔》載:“有上官某名申,最惡人犯其名。
一日,有知縣進見,問曰:‘某案如何矣?’曰:‘業已申郡。
’上官微露其意曰:‘汝便不申也罷。
’對曰:‘此事斷含糊不得,卑職申郡守不理,即申監司,申監司不理,即申台院。
一次不理,申二次,二次不理,申三次。
申來申去,直待申死方休。
’上官雖怒之,而無如何,反笑而遣之。
”惹人搶白,是亦何苦。
善乎杜祁公之言曰:“父母之名,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
”則反諱在我而已,他人何預焉?公帥邠州三日,孔目吏請家諱,公曰:“下官無所諱,惟諱取枉法贓。
”吏悚然而退。
父母之諱且不必,而況己名乎? 孿生次序 雙生男女,或以後生者為長,謂受胎在前也。
或以先生者為長,謂先後有序也。
愚謂當以先生者為兄。
夫紀年者,紀生者将來所得之年。
假令二人一生于除夕亥時,一生于元旦子時,則先生者不但長一時一日,而且長一歲矣。
即使将來同年月日時死,而紀壽總高一歲,烏得不為兄耶? 四克 宋張汝弼大正鄉試,主司命題:“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榜發被放。
夢神人告曰:“汝若再遇四克,始克有濟。
”自以為經中再無四克,此生科名休矣。
後淳熙丁酉題雲:“撫于五辰,庶績其凝,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場中同舍,有與張相識者,厲聲曰:“汝弼可賀,題中有四克矣。
”遂獲隽。
日月燈 王荊公在經義局,因言佛書有日月燈光明佛,燈光豈足以配日月。
呂惠卿曰:“日煜乎晝,月煜乎夜,燈煜乎日月所不及,其用無差别也。
”公大首肯。
見宋永亨《搜采異聞錄》。
拾遺記 王子年《拾遺記》雲:“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遊,經曆窮桑滄茫之浦。
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際,與皇娥宴戲,奏娟之樂,遊漾忘歸。
窮桑者,西海之濱,有孤桑之樹,直上千尋,葉紅椹紫,萬歲一實,食之後天而老。
帝子與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為表,結薰茅為旌,刻玉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時之候。
故《春秋傳》曰‘司至’是也。
今之相風,此之遺象也。
帝子與皇娥并坐,撫桐峰梓瑟。
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曠浩茫茫,萬象回薄化無方。
浛天蕩蕩望滄滄,乘桴輕漾着日傍。
當其何所至窮桑,心知和樂悅未央。
’世俗謂遊宴之處,為桑中也。
《詩》中《衛風》雲:‘期我乎桑中。
’蓋類此也。
白帝子答歌:‘四維八埏渺難測,驅光逐影窮水域,璇宮夜靜當軒織。
桐峰文梓千尋直,伐梓作器成琴瑟。
清歌流暢樂難極,滄湄海浦來栖息。
’及皇娥生少昊,曰窮桑氏,亦曰桑丘。
”此等事迹,原屬渺茫不足信,而所寫則一則淫豔浮詞也。
然其筆墨之間,何等空靈缥渺,自是晉人吐屬。
若使唐人寫之,不免冗長;若使宋以後人寫之,便粘皮帶骨,惡狀難堪矣。
故前人以小說惟漢為最雅最趣,觀極猥亵如《秘辛》一錄可知。
尚主 前五代諸驸馬,以尚主為苦。
宋孝武朝,至有連名具冤單者,可笑也。
天子之女,驕貴自不必言,然恃勢淩虐,則不可也。
唐宣宗選于琮為婿,連拜秘書省校書郎,右拾遺賜绯,左補阙賜紫,尚永福公主,事忽中寝。
丞相上審聖旨,上曰:“朕此女子近因會食一處,對朕辄折匕箸,性情如此,恐不可為士大夫妻。
”許琮别尚廣德公主,亦上次女也。
天子之女,且不可任性,況其下者乎? 台閣詩 高文良公《謝恩賜花翎黃馬褂》詩雲:“冠飄雀翠天風細,衣染鵝黃禦氣濃。
”齊次風宗伯《觀禦射》詩雲:“容節中和天子射,弛張高下聖人弓。
”何等正大。
先文莊公《恭和禦制行竈》詩雲:“依山列幔随疏密,因地為垆各淺深。
穿穴不須陶冶埴,拾薪端可溉烹鬵。
升煙遙結千廬白,移壘空存萬突黔。
莫訝風餐兼露爨,自來增減重韬钤。
”當時為人所稱,孰謂應制體不能工也。
奇逢 國初浙東亂時,諸暨陳氏女,年甫十八,為杭鎮撥什庫所得,鬻于銀工。
逼之,堅不肯從。
杭人朱膽生尚禦、郭宗臣創義,醵金贖難民,知女之義,贖之。
方至,忽友人某贖一童子,問之,即其夫也。
翼日,贖一妪至,乃其母也。
繼又贖一妪至,乃其姑也。
有兩翁覓妻,踉跄而至門,即其父及翁也。
兩家骨肉,一時完聚,遂合巹結裝而歸之。
此較李笠翁《巧團圓》更奇,莫謂天下無異事也。
日月如丸如扇 《夢溪筆談》:“或問餘日月之形,如丸如扇耶?即平圓渾圓。
餘曰:‘如丸,以月盈虧可驗也。
月無光,日之曜乃光耳。
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側,而所見才如鈎。
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如彈丸,以粉塗其半。
側視之,則粉處如鈎。
對視之,則正圓,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日月氣也,有形而無質,故雖相值而不相礙,塗粉之喻,明顯之至。
陽朔縣 阮芸台協揆督粵時,有屬吏欲求劇縣,托宮保相知某公道地。
宮保曰:“官可自擇乎?可自擇,則吾舍節钺而為陽朔令矣。
”某問故。
公曰:“陽朔荔浦,山水奇秀,甲于寰區,吾于閱兵時經過,今猶夢寐不忘。
”向以為一時戲言,而不知語有所本。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雲:“王侍郎贊,中朝名士。
有弘農楊蘧者,曾到嶺外,見陽朔荔浦山水,談不容口。
一日,不覺從容形于言曰:‘侍郎曾見陽朔荔浦山水乎?’公曰:‘某未曾打人,唇綻齒落,何由而見?’因之大笑。
後楊宰求選彼邑,挈家南去,亦州縣官中一高士也。
”乃知才人吐屬,真無一字無來曆者。
典故歧出 阇黎飯後鐘事及禦溝流紅葉事,屢見紀載,而各異其人,究不知當以何為據。
今上天縱英武,刻刻以複仇為念,廟堂之上,和衷體國。
介胄之士,飲泣枕戈。
忠義民兵,願為國死。
竊以天亡逆闖,當不越于斯時矣。
語曰:‘樹德務滋,除惡務盡。
’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土西秦,方圖報複,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
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讨,問罪秦中,共枭逆賊之頭,以洩敷天之憤,則貴國義問,照耀千秋。
本朝圖報,惟力是視。
從此兩國世通盟好,傳之無窮,不亦休乎!至于牛耳之盟,本朝使臣,久已在道,不日抵燕,奉盤盂從事矣。
法北望陵廟,無涕可揮,身陷大戮,罪應萬死。
所以不即從先帝者,實為社稷之故。
《傳》曰:‘竭股肱之力,繼之以忠貞。
’法處今日,鞠躬緻命,克盡臣節,所以報也,惟殿下實昭鑒之。
弘光甲申九月十五日。
”按史閣部答書,用紅帖寫,皮面寫啟字,蓋印即系“督師輔臣之印”六字。
每頁四行,連擡頭共二十字。
原書存内閣。
攝政王書載本傳,而閣部覆書不載,想當時諱之也。
高宗純皇帝聖谕雲:“朕幼年即羨聞我攝政睿親王緻書明臣史可法事,而未見其文。
昨輯宗室王公功績表傳,乃得讀其文,所為揭大義而示正理,引《春秋》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辭嚴,心實嘉之。
而所雲可法旋遣人報書,語多不屈,固未嘗載其書語也。
夫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不載其語,不有失忠臣之心乎?且其語不載,則後世之人,将不知其何所謂,必有疑惡其語而去之者,是大不可也。
因命儒臣物色之書市及藏書家,則亦不可得。
複命索之于内閣冊庫,乃始得焉。
卒讀一再,惜可法之孤忠,歎福王之不慧,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權奸掣其肘,而卒緻淪亡也。
夫福王即信用可法,其能守長江而為南宋之偏安與否,猶未可知。
而況燕雀處堂,無深謀遠慮,使兵饷頓竭,忠臣流涕頓足而歎,無能為力,惟有一死以報國,不亦大可哀乎!且可法書語,初無诟谇不經之言,雖心折于睿王,而不得不強辭以辯,亦仍明臣尊明之意也。
予以為不必諱,亦不可諱,故書其事如右,而可法之書,并命附錄于後。
夫可法即拟之文天祥,實無不可。
而《明史》本傳,乃稱其母夢天祥而生,則出稗野之附會,失之不經矣。
”恭讀一過,仰見我烈祖聖度之大。
萬歲 馬伏波平蠻,吏民皆伏呼萬歲,此猶曰對将軍而頌天子耳。
吳良傳注《東觀記》曰:“門下椽王望谄稱太守功德,椽吏皆呼萬歲。
”則誕妄矣。
又《新序》,梁君出獵,見白雁群,公孫捷下車拂矢雲雲。
梁君援其手上車,入廟門,呼萬歲,曰:“幸哉,他人獵得禽獸,吾獵得善言也。
”自稱萬歲,更奇。
鋼 世所謂鋼鐵者,用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曰灌鋼,此乃僞鋼耳。
鐵之有鋼也,如面中之有筋,濯盡柔面,則面筋乃見。
煉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矣。
見宋沈存中括《夢溪筆談》。
修竹楊家 唐楊相國收,江州人,四子發、假、收、嚴,發以春為義,其房子以祝、以乘為名。
假以夏為義,其房子以為名。
收以秋為義,其房子以钜、、镳、鑒為名。
嚴以冬為義,其房子以注、涉、洞為名。
盡有文學,登高第,人呼修竹楊家。
所以别于靜恭諸楊,亦猶桐樹韓家也。
其取子名亦有謝莊風月山水景之意。
古字 古字不全,往往借字。
如古無順字。
若,順也。
古無真字。
誠,真也。
古無是字。
時,是也。
又古未有雙聲,而其機已見。
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
此二合之音,切字之原,與聲俱生,莫知所從來也。
李赤 李赤自比李白,後為廁神所祟而死,見《柳子厚集》。
赤有十詩,在姑熟堂下,署李白名,東坡讀之,以為淺陋不類太白也。
丹青引 杜子美《丹青引》雲:“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說者曰:“帝喜霸之能寫真,故催金賜之,而圉人太仆自愧歎無技以蒙恩赉耳。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雲:“此深譏肅宗也。
考是詩始雲:‘先帝天馬玉花骢,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長風。
’帝既見先帝之馬,當轸羹牆之念,反含笑而賜金,曾不若圉人太仆見馬能惆怅而懷先帝也。
”此解新奇而有理。
莼菜 《漫錄》又載:“杜子美祭房相國,九月用茶藕莼鲫之奠。
晉張翰亦以秋風思莼鲈。
莼生于春,至秋則不可食。
何二公皆用于秋。
”雲雲。
不知莼菜春秋二生,秋莼更肥于春莼,江南人于早秋宴客,必薦此品,北産固不解也。
繡帳錦帳 司馬溫公娶子婦,聞其家有繡帳陪贈,毅然不許入門。
王荊公嫁女于蔡卞,以錦為帳,未成禮,而華俊已聞于外。
一日,神宗問介甫雲:“卿大儒之家,亦用錦帳嫁女,急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
”夫以宰相之尊,一帳之間,矜重如此。
近日蘇、杭嫁資縻費,帷帳至有飾以珠玉者,其他之僭侈無論已。
傷哉!誰挽此頹風也。
禽獸殉難 唐明皇每大朝會,有舞象,祿山在長安見而羨之。
及篡位,欲以誇諸胡,宴凝碧池,令牽象出。
象見非帝,不肯拜舞,鞭之,号叫徹殿陛,遂以不食死。
唐昭宗蓄一猴,善諸戲。
帝愛之,名孫供奉。
後全忠篡位,此猴見座上非帝,跳躍号哭,觸階而死。
宋帝昺,蓄一白鹇,後見帝蹈海,遂連籠自投于海中。
餘謂毛羽之屬,盡義者多,盡忠者少,此可以立一廟合而祭之,以愧夫天下之人面獸心者。
帝王别号 宋高宗自标其室曰“損齋”,後人以為帝王别号之始。
閱《墨莊漫錄》載:“宣和間,蔡寶臣緻君,收南唐後主書數軸,來京師,内有發願看經文,自稱蓮峰居士。
”則五代已有之。
成語對 “劉下第,我輩登科;雍齒且侯,吾屬何患?”成語天然,東坡所對。
見釋惠洪《冷齋夜話》。
粵僧詩 廣東海幢寺僧今種《魯連台詩》,沈文悫收入别裁。
此外,又有《約遊山陰》五律一首雲:“最恨秦淮柳,長條複短條,秋風吹落葉,一夜别南朝。
範蠡湖邊客,相将蕩畫桡,言尋大禹穴,直渡浙江潮。
”一片神行,有不可攫拿之勢。
文人詩 從來工制藝者,未必工詩,以心無二用也。
然餘謂非真文人耳。
若真文人,未有不能詩者。
且文人之詩,方能入細。
有明至今,騷壇之卓卓者,非即台閣之铮铮者乎?熊鐘陵《姑蘇懷古》詩雲:“舊時江水舊時潮,難怪行人說六朝。
飛過夕陽鴉點點,散來秋草馬蕭蕭。
多年王氣山頭寂,昨夜鐘聲夢裡消。
欲問興亡向何處,秦淮沽酒破無聊。
”風流悲壯,何嘗有一點學究氣也。
動物出土 甯波、奉化瀕海一帶,有業種蚶者,血肉之品,出以種植,奇矣,然猶濕生化生之物耳。
至西域種羊,理尤難解。
又大竹林中有物,名筍根稚子,鼷鼠之類,略似人形,烹食極其鮮美,江西饒州一路多有之。
東坡有筍根稚子詩。
公牍 孫伯純知蘇州,有不逞子弟,與人争伏字,犬當從大,因而構訟。
靖康中,小民易子而食,有以肥瘠不均因而涉訟。
此等公牍甚奇。
誤出經題 乾隆甲寅,浙江鄉試,《易經》題誤出“離為目為火”。
宋方勺《泊宅編》載,符建中,浙江鄉試,《易經》題誤出“為布為金”。
無獨有偶如此。
饧字 《真子》載:“唐人作寒食詩,欲押饧字,以無出處,遂不用。
”按劉夢得不敢押糕字,人人知之。
押饧字不敢者,不知何人。
押木字 王禹玉秋解試《瑚琏賦》:“上希顔氏,願為可鑄之金;下笑宰予,恥作不雕之木。
”木,端木,官韻。
他卷率雲“粵惟孔門,厥有端木”,并押于第二韻,此獨于第六韻别意押之,無不以為奇巧。
太公年 太公八十遇文王,相傳之說也。
宋玉楚詞雲:“太公九十乃顯榮兮,仍未遇其匡合。
”東方朔雲:“太公體仁行義,年七十二,乃設用于文武。
”剛遇東方朔減了八歲,卻被宋玉硬展了十年,幸而此老壽長,拚再釣魚三千六百日可也。
裡老答縣官 前明慈溪令某公下車,欲厲威嚴,乃進裡老謂之曰:“汝曹知滅門刺史、破家縣令乎?”有桂姓者答曰:“邑士多習詩,但知豈弟君子,民之父母,他未之前聞也。
”令默然。
諱 國諱,公法也;憲諱,私情也。
下為上諱,下之盡禮也。
上責下諱,上之不情也。
宋田登作郡,自諱其名,人有觸之者,即怒。
于是舉州皆諱燈為火。
上元放花燈,吏人遂書榜揭于鬧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又宋宗室名宗漢,自惡人犯其名,謂漢曰“兵士”。
其妻齋羅漢,其子授《漢書》,宮人傳語曰:“今日夫人供十八阿羅兵士,太保請官點兵士書。
”都下哄然,傳以為笑。
刻意為此,必有爾許話柄。
又某朝官谄事蔡京,呼之為父,合家不許犯京字,眷屬犯申饬,奴婢犯棰笞,賓客犯罰酒,自犯手披其頰,其無恥乃至于此。
又《宋稗類鈔》載:“有上官某名申,最惡人犯其名。
一日,有知縣進見,問曰:‘某案如何矣?’曰:‘業已申郡。
’上官微露其意曰:‘汝便不申也罷。
’對曰:‘此事斷含糊不得,卑職申郡守不理,即申監司,申監司不理,即申台院。
一次不理,申二次,二次不理,申三次。
申來申去,直待申死方休。
’上官雖怒之,而無如何,反笑而遣之。
”惹人搶白,是亦何苦。
善乎杜祁公之言曰:“父母之名,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
”則反諱在我而已,他人何預焉?公帥邠州三日,孔目吏請家諱,公曰:“下官無所諱,惟諱取枉法贓。
”吏悚然而退。
父母之諱且不必,而況己名乎? 孿生次序 雙生男女,或以後生者為長,謂受胎在前也。
或以先生者為長,謂先後有序也。
愚謂當以先生者為兄。
夫紀年者,紀生者将來所得之年。
假令二人一生于除夕亥時,一生于元旦子時,則先生者不但長一時一日,而且長一歲矣。
即使将來同年月日時死,而紀壽總高一歲,烏得不為兄耶? 四克 宋張汝弼大正鄉試,主司命題:“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
”榜發被放。
夢神人告曰:“汝若再遇四克,始克有濟。
”自以為經中再無四克,此生科名休矣。
後淳熙丁酉題雲:“撫于五辰,庶績其凝,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場中同舍,有與張相識者,厲聲曰:“汝弼可賀,題中有四克矣。
”遂獲隽。
日月燈 王荊公在經義局,因言佛書有日月燈光明佛,燈光豈足以配日月。
呂惠卿曰:“日煜乎晝,月煜乎夜,燈煜乎日月所不及,其用無差别也。
”公大首肯。
見宋永亨《搜采異聞錄》。
拾遺記 王子年《拾遺記》雲:“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遊,經曆窮桑滄茫之浦。
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際,與皇娥宴戲,奏娟之樂,遊漾忘歸。
窮桑者,西海之濱,有孤桑之樹,直上千尋,葉紅椹紫,萬歲一實,食之後天而老。
帝子與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為表,結薰茅為旌,刻玉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時之候。
故《春秋傳》曰‘司至’是也。
今之相風,此之遺象也。
帝子與皇娥并坐,撫桐峰梓瑟。
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曠浩茫茫,萬象回薄化無方。
浛天蕩蕩望滄滄,乘桴輕漾着日傍。
當其何所至窮桑,心知和樂悅未央。
’世俗謂遊宴之處,為桑中也。
《詩》中《衛風》雲:‘期我乎桑中。
’蓋類此也。
白帝子答歌:‘四維八埏渺難測,驅光逐影窮水域,璇宮夜靜當軒織。
桐峰文梓千尋直,伐梓作器成琴瑟。
清歌流暢樂難極,滄湄海浦來栖息。
’及皇娥生少昊,曰窮桑氏,亦曰桑丘。
”此等事迹,原屬渺茫不足信,而所寫則一則淫豔浮詞也。
然其筆墨之間,何等空靈缥渺,自是晉人吐屬。
若使唐人寫之,不免冗長;若使宋以後人寫之,便粘皮帶骨,惡狀難堪矣。
故前人以小說惟漢為最雅最趣,觀極猥亵如《秘辛》一錄可知。
尚主 前五代諸驸馬,以尚主為苦。
宋孝武朝,至有連名具冤單者,可笑也。
天子之女,驕貴自不必言,然恃勢淩虐,則不可也。
唐宣宗選于琮為婿,連拜秘書省校書郎,右拾遺賜绯,左補阙賜紫,尚永福公主,事忽中寝。
丞相上審聖旨,上曰:“朕此女子近因會食一處,對朕辄折匕箸,性情如此,恐不可為士大夫妻。
”許琮别尚廣德公主,亦上次女也。
天子之女,且不可任性,況其下者乎? 台閣詩 高文良公《謝恩賜花翎黃馬褂》詩雲:“冠飄雀翠天風細,衣染鵝黃禦氣濃。
”齊次風宗伯《觀禦射》詩雲:“容節中和天子射,弛張高下聖人弓。
”何等正大。
先文莊公《恭和禦制行竈》詩雲:“依山列幔随疏密,因地為垆各淺深。
穿穴不須陶冶埴,拾薪端可溉烹鬵。
升煙遙結千廬白,移壘空存萬突黔。
莫訝風餐兼露爨,自來增減重韬钤。
”當時為人所稱,孰謂應制體不能工也。
奇逢 國初浙東亂時,諸暨陳氏女,年甫十八,為杭鎮撥什庫所得,鬻于銀工。
逼之,堅不肯從。
杭人朱膽生尚禦、郭宗臣創義,醵金贖難民,知女之義,贖之。
方至,忽友人某贖一童子,問之,即其夫也。
翼日,贖一妪至,乃其母也。
繼又贖一妪至,乃其姑也。
有兩翁覓妻,踉跄而至門,即其父及翁也。
兩家骨肉,一時完聚,遂合巹結裝而歸之。
此較李笠翁《巧團圓》更奇,莫謂天下無異事也。
日月如丸如扇 《夢溪筆談》:“或問餘日月之形,如丸如扇耶?即平圓渾圓。
餘曰:‘如丸,以月盈虧可驗也。
月無光,日之曜乃光耳。
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側,而所見才如鈎。
日漸遠則斜照,而光稍滿,如彈丸,以粉塗其半。
側視之,則粉處如鈎。
對視之,則正圓,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日月氣也,有形而無質,故雖相值而不相礙,塗粉之喻,明顯之至。
陽朔縣 阮芸台協揆督粵時,有屬吏欲求劇縣,托宮保相知某公道地。
宮保曰:“官可自擇乎?可自擇,則吾舍節钺而為陽朔令矣。
”某問故。
公曰:“陽朔荔浦,山水奇秀,甲于寰區,吾于閱兵時經過,今猶夢寐不忘。
”向以為一時戲言,而不知語有所本。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雲:“王侍郎贊,中朝名士。
有弘農楊蘧者,曾到嶺外,見陽朔荔浦山水,談不容口。
一日,不覺從容形于言曰:‘侍郎曾見陽朔荔浦山水乎?’公曰:‘某未曾打人,唇綻齒落,何由而見?’因之大笑。
後楊宰求選彼邑,挈家南去,亦州縣官中一高士也。
”乃知才人吐屬,真無一字無來曆者。
典故歧出 阇黎飯後鐘事及禦溝流紅葉事,屢見紀載,而各異其人,究不知當以何為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