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詠物詩 近時詩家詠物,鈎心鬥角,有突過前人者。

    揚州張喆士《詠胭脂》雲:“南朝有井君王辱,北地無山婦女愁。

    ”長洲女士陶慶餘《詠鹦鹉》雲:“一夢喚回唐社稷,千秋留得漢文章。

    ”皆合兩典成一聯,而雄渾獨絕。

    膠州李霞裳進士《詠甘草》雲:“曆事五朝長樂老,未曾獨将漢留侯。

    ”題外使事,尤奇而确。

    仁和周南卿茂才《詠錢》雲:“眼孔小于窮措大,面形團似富家翁。

    ”盡相窮形,嬉笑怒罵皆有。

    錢唐盧小凫布衣《詠夾竹桃》雲:“佳士性情原爛漫,美人消息總平安。

    ”隽妙之思,令人意遠。

    又相傳有《詠新月》句雲:“映水有鈎魚卻釣,銜山無箭鳥驚弓。

    ”可謂刻畫入神。

    至吳江郭頻伽明經《詠詩筒》雲:“之子遠行少鴻雁,美人贈我有琅玕。

    ”則如羚羊香象,微妙不可思議矣。

     周詩多韻少韻 《周頌·烈文》篇末多一韻,《天作》篇末少一韻。

    仁和範茂才景福雲:“移‘嗚呼前王不忘’六字于‘子孫保之’之下,則兩篇皆葉韻矣。

    二詩相連,蓋誤簡也。

    ”說甚精确,具見讀書細心。

     桑中詩别解 《鄘風·桑中》一篇,《小序》、《集傳》皆以為刺淫而作。

    仁和李海匏學博光彜雲:“此戴妫答莊姜之詩,所以報‘燕燕于飛’一什也。

    其曰桑中、上宮、淇上者,皆當日話别送行之地也。

    其曰孟姜者,指莊姜而言也。

    下二章曰孟庸、孟弋者,庸與弋皆姜氏同姓之國,因懷莊姜而兼及當時之媵妾也。

    ”其說甚新。

    海匏五經皆有著作,今殁後不知稿尚存否? 張船山詩 張船山太守問陶嘗于吳門密蓄一妾,于其夫人遊虎丘時,故使相遇于可中亭畔,晤談許久,而夫人未之知也。

    太守賦詩雲:“秋菊春蘭不是萍,故教相遇可中亭。

    明修雲棧通秦蜀,暗畫蛾眉鬥尹邢。

    梅子含酸都有意,倉庚療妒恐無靈。

    天孫冷被牽牛笑,一角銀河露小星。

    ”韻人韻事,足為山塘生色。

     集對 家大人嘗集一楹聯雲:“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前身陶彭澤,後身韋蘇州。

    ”以東坡詩對祢衡傳,天然比偶,惜無人能當此語者。

     張仙 吳縣蔣國源題孟昶像雲:“錦江花草化春煙,蜀主風流絕可憐。

    赢得美人懷舊寵,趙家宮裡祭張仙。

    ”按花蕊夫人入宋,私繪蜀主孟昶像祀于宮中。

    太宗見而問之,詭其詞曰張仙,雲祀之可以宜男也。

     瓯北控詞 趙雲松觀察戲控袁簡齋太史于巴拙堂太守。

    太守因以一詞為袁、趙兩家息訟,并設宴郡齋以解之,想見前輩風趣。

    其控詞雲:“為妖法太狂,誅殛難緩事:竊有原任上元縣袁枚者,前身是怪,括蒼山忽漫脫逃;年老成精,閻羅殿失于查點。

    早入清華之選,遂膺民社之司。

    既滿腰纏,即辭手版。

    園倫宛委,占來好水好山;鄉覓溫柔,不論是男是女。

    盛名所至,轶事斯傳。

    借風雅以售其貪婪,假觞詠以恣其饕餮。

    有百金之贈,辄登詩話揄揚;嘗一脔之甘,必購食單仿造。

    婚家花燭,使劉郎直入坐筵;妓宴笙歌,約杭守無端闖席。

    占人間之豔福,遊海内之名山。

    人盡稱奇,到處總逢迎恐後;賊無空過,出門必滿載而歸。

    結交要路公卿,虎将亦稱詩伯;引誘良家子女,蛾眉都拜門生。

    凡在胪陳,概無虛假。

    雖曰風流班首,實乃名教罪人。

    為此列款具呈,伏乞按律定罪。

    照妖鏡定無逃影,斬邪劍切勿留情。

    重則付之輪回,化蜂蝶以償夙孽;輕則遞回巢穴,逐狝猴仍複原身。

    ”其羅織之詞,雖雲遊戲,亦實事也。

     詩值五千金 江南昔有貴公子,年少登科。

    乃翁故仕家居,于其公車北上,以五千金遣之。

    公子賦性不羁,楚館秦樓,一路揮霍,比至京師,已囊空若洗矣。

    兼以抱病不得入場,嗒焉若喪,稱貸而歸。

    翁初怒其不肖,欲诃責之,及還家,首搜行箧,見詩稿中有二句雲:“比來一病輕于燕,扶上雕鞍馬不知。

    ”翁且憐且喜曰:“得此二句詩,則五千金花得值也。

    ”公子次科旋中式,入詞館,此可為花柳諸公作一段佳話,今則無此撒漫浪子,并無此跌宕詩人矣。

     秦良玉詞 嘗于友人齋中,見懸秦良玉小像一幀,上錢謝盦先生枚題《金縷曲》一阕,風流悲壯,殆罕其俦。

    其詞雲:“明季西川禍,自秦中飛來天狗,毒流兵火。

    石砫天生奇女子,賊膽聞風先堕。

    早料理夔巫平妥。

    應念軍門無将略,念家山隻怕荊襄破。

    妄男耳,妾之可。

    蠻中遺像誰傳播?想沙場弓刀列隊,指揮高座。

    一領錦袍殷戰血,襯得雲鬟婀娜。

    更飛馬桃花一朵。

    展卷英姿添飒爽,論題名愧殺甯南左。

    軍國恨,尚眉鎖。

    ” 二名偏稱 今人二名者,往往于箋牍中單稱一字。

    按晉文名重耳,而《左氏定四年傳》,祝述踐土之盟,其載書雲:“晉重魯申。

    ”昭二年,莒展輿奔吳,而《傳》曰:“莒展之不立。

    ”又《晉語》曹僖負羁,稱叔振铎為先君叔振,則割裂之稱,由來已久,馬遷、葛亮,其濫觞耳。

     弄堂 今堂屋邊小徑,俗呼弄堂,應是弄唐之訛。

    宮中路曰弄,廟中路曰唐,字蓋本此。

     汀茫 顧亭林先生邃于古音,嘗宿傅青主家。

    一日起稍晏,青主于戶外呼曰:“汀茫久矣,猶酣卧耶?”先生怪其語。

    青主曰:“君精古音,豈不知天本音汀,明本音茫耶?”相與大笑。

     辨姓詩 潮州太守黃霁青先生安濤,嘉善人,工詩,善滑稽。

    有同年某投劄,誤書黃為王。

    先生作詩答之雲:“江夏琅玡未結盟,廿頭三畫最分明。

    他家自接周吳鄭,敝姓曾連顧孟平。

    須向九秋尋鞠有,莫從四月問瓜生。

    右軍若把涪翁換,辜負籠鵝道士情。

    ”工整熨貼,風趣獨絕。

     西湖竹枝詞 陶月山先生文彬,篁村先生之祖也,著有《金台》、《錦城》、《摩雲》等集。

    《西湖竹枝詞》二十首,為人傳誦。

    錄其三首雲:“錢唐太守醉西湖,堤上花枝也姓蘇。

    郎是東風侬是草,将春吹綠到蘼蕪。

    ”“葉葉東風楊柳青,青骢得得傍花行。

    勸郎收卻金丸彈,留個莺兒叫一聲。

    ”“十景塘邊是妾家,小樓斜對木蘭花。

    西鄰阿妹聲相似,莫誤敲門去吃茶。

    ”清麗芊綿,情文斐亹,鐵崖諸老不得專美于前矣。

     金元七總管 吾杭清波門外,有廟曰“金元七總管”。

    姚古芬述其友人陳姓者雲:“可對‘唐宋八大家’。

    ”衆賞其工絕。

    案康熙間徐紫珊所撰碑記,謂神元時人,七者行次,總管其官名也。

     金陵詩僧 金陵水月庵僧鏡澄,能詩,然每成辄焚其稿。

    槜李吳澹川文溥錄其數首,呈随園先生,先生激賞之。

    吳謂鏡澄宜往谒先生。

    鏡澄曰:“和尚自作詩,不求先生知也。

    先生自愛和尚詩,非愛和尚也。

    ”卒不往。

    其《留澹川度歲》詩雲:“留君且住豈無因,比較僧貧君更貧。

    香積尚餘三斛米,算來吃得到新春。

    ”“新栽梅樹傍檐斜,待到春來便着花。

    老衲不妨陪一醉,為君沽酒典袈裟。

    ”其風緻如此。

     武弁能詩 浦情田守戎,嘗誦其寅友某《嶽王墓》句雲:“宰相若逢韓侂胄,将軍已作郭汾陽。

    ”立論新奇,得未曾有。

    情田金陵人,餘向于吳門響山堂陳氏見之,出詩文稿若幹卷見示,多有可觀。

    記其五言絕句一首雲:“最愛初三月,彎環恰似鈎。

    郎心鈎不轉,鈎起妾心愁。

    ”情詞婀娜,絕非弁員口吻。

     徐寶幢 仁和徐寶幢茂才恭儉,工詩文,年四十,目雙瞽,口授經文課徒,家徒四壁,亦文士之厄也。

    記其《西湖棹歌》二首雲:“大船埠頭楊柳青,小船埠頭春水深。

    勸君莫惜買船費,過卻春光無處尋。

    ”“錢唐江上大潮多,遊客登舟喚奈何。

    侬自年年弄湖水,生來從不識風波。

    ”音韻深得竹西之遺。

     杜撰 “青春鹦鹉,楊柳樓台。

    ”司空表聖《詩品》句也。

    陳曼生司馬集二句對雲:“綠绮鳳凰,梧桐庭院。

    ”注雲:“張子野詞。

    ”請曾伯祖山舟學士為書楹帖。

    學士愛其工麗,欣然書之。

    後遍查子野詞,并無此二句,蓋竟屬司馬杜撰也。

    才人好事,往往如此。

     西泠感舊詩 姚大升孝廉,江蘇人,寓杭,有所眷,留割臂之盟。

    後随父宦閩,重過武林,訪之,則香消已逾歲矣。

    因賦《西泠感舊》詩四章雲:“江南蕩子恨無家,錦字坊西問狹邪。

    蕪館秋燈留蝙蝠,荒陵春水沒蝦蟆。

    故人尚指樓頭柳,漁父空迷洞口霞。

    辜負沙棠舟上客,酒尊詩卷到天涯。

    ”“窈窕文窗啟碧軒,美人家近苎蘿村。

    芳蘭佩結翻經樣,杏子衫嬌潑酒痕。

    鬥草人歸春綽約,賣花聲破夢溫存。

    争知舊日青骢客,哭過枇杷白闆門。

    ”“樓頭别語太凄清,乍似長生七夕盟。

    絕代可憐人早死,十年未見我成名。

    臨流淺土埋蘇小,殘月香詞唱柳卿。

    安得并骖瑤島鶴,蒼煙吹破嶺頭笙。

    ”“西泠曲港漾平沙,橋上黃昏噪暮鴉。

    榆柳洲邊新鬼火,桃花門裡舊兒家。

    玉魚葬合肌猶暖,金蛻魂歸月易斜。

    知否蕭郎重到此,短詩和淚泣琵琶。

    ”哀豔之音,令人酸鼻。

    未半年,姚亦卒。

    言為心聲,固不宜爾也。

     拾沒 字典:不知而問曰“拾沒”。

    沒,母果切,音麼,今北人所謂什麼也。

     不惜 草履名“不借”,其來已久。

    按《齊民要術》作“不惜”。

    黃扶孟雲:“當以不惜為是,謂此物極賤,雖履泥濕棄之,亦不愛惜也。

    ” 呂叔簡語 明呂叔簡雲:“今之用人,每恨無去處,而不知其病根在來處。

    今之理财,每恨無來處,而不知其病根在去處。

    ”二語可為居官、居家者座右銘。

     伯夷叔齊 張船山太守在登州府試,以伯夷、叔齊命題。

    有作八比文者,則伯二比,夷二比,叔二比,齊二比也。

    先生題俳語于卷上雲:“孤竹君,哭聲悲。

    叫一聲,我的兒子呵!我隻道你在首陽山下做了餓殺鬼,誰知你被一個混帳的東西,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塊。

    ”可為噴飯。

     蘭因館 白香山詩雲:“錢唐蘇小是鄉親。

    ”家在錢唐而墓不在錢唐,竹垞老人辨之詳矣。

    然西泠抔土,千古豔稱,官斯土者,一再修葺,借以為湖山點綴,亦何不可?竹垞必欲奪歸秀州,未免已蹈争墩之習。

    至小青詩雲:“杯酒自澆蘇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

    ”小青為虎林馮氏家姬,雖雜見諸家小說,而衣香鬓影,若有若無,人尚憑虛,墓于何有?乃陳雲伯大令文述特築其墓于孤山之麓,并附以雲友、菊香,且為之志以征之,複建所謂蘭因館以實之,可謂極才人之好事矣。

    詠巫山者不雲乎:“朝雲暮雨連天暗,神女知來第幾層。

    ”賦洞庭者不雲乎:“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引人入勝,正在缥缈,必欲求其人以實之,不幾梅鶴笑人耶?然其題詠之作,有不可磨滅者,茲特錄其佳句。

    大令原唱雲:“芳姓偶同楊妹子,小名應喚菊夫人。

    ”方稚韋孝廉懋朝句雲:“樂府好歌三婦豔,鄉親況有六朝人。

    ”吳飛卿女史規臣雲:“桃葉畫船題葉女,梅花禅榻散花人。

    ”大令媳汪小韫女史端紀事四首最佳。

    其詩雲:“鄭家嬌婢解吟詩,和靖風流想見之。

    遺址誤尋高菊,翟晴江以菊香墓為高菊,臆說也。

    前身合是謝芳姿。

    踏青春訪瓊姬墓,朱竹垞、毛馳黃兩先生曾訪之。

    飛白宵題玉女碑。

    諸九鼎作墓志。

    更乞茂漪書一過,簪花楷法妙臨池。

    ”翁大人乞墨琴夫人楷字勒石。

    此詠菊香。

    “焚馀詩草返魂香,遺集真應号斷腸。

    齊國淑妃原著姓,小青,馮姓。

    蔣家小妹是同鄉。

    小青,廣陵人。

    鏡湖桃葉鷗盟遠,女弟紫雲适會稽馬髦伯。

    畫閣梅花鶴夢涼。

    屏居孤山别業。

    最憶橫波摹小影,眉樓一角寫斜陽。

    ”顧眉樓有摹小青小影。

    此詠小青。

    “又見楊娃小印紅,容華才筆麗驚鴻。

    容華,楊炯女侄。

    叢殘著錄留湖上,詩見張遂辰《湖上編》。

    輕薄姻緣說意中。

    李笠翁《意中緣》傳奇以楊雲友配董香光,謬論也。

    謝逸畫圖寒翠晚,謝彬有雲友及林天素小像。

    汪倫潭水夜星空。

    嘗客汪然明春星堂。

    依然智果西頭路,絕勝仙霞萬點楓。

    ”雲友死,天素返閩中。

    此詠雲友。

    “碧城壇坫久名家,多少蛾眉禮绛紗。

    仙子玉爐三澗雪,美人湘管一枝花。

    隔湖香冢秋飛蝶,映水紅樓晚噪鴉。

    更訪吳宮雙玉墓,牡丹廳畔竹陰斜。

    ”翁大人近為瓊姬、小玉營墓于虎阜塔院牡丹廳下。

    瓊姬,蘭闾女,名勝玉,又名滕玉。

    小玉,夫差女,亦名紫玉。

    四詩典麗風華,洵堪垂遠,傳之後人,遂成湖山掌故矣。

     豬語牛鳴 “公冶長解豬語”,見皇侃《論語疏》,可與“介葛盧聞牛鳴”作的對。

     須換銀米 京師四喜班陳雙者,名小生也。

    年逾四十,将留須,掌班者苦止之,每年願加包銀若幹,遂不果留。

    偶閱《莼鄉贅筆》,華亭顧威明,家豪富,性酷好梨園。

    一日,家演劇,有名旦善裝杜麗娘,而已須髯如戟,因強其剃須。

    乃曰:“俗語去須一莖,償米七石,倘勿吝,乃可從命。

    ”顧撫掌大笑曰:“此易事耳。

    ”遂令家人從旁細數,計削去四十三莖,立取白粲三百石送之。

    須之遭際,亦奇矣哉! 琴娘 琴娘者,珠江戴氏婦也。

    雅善鼓琴,偕其夫遊楚南,某中丞耳其名,延請授琴,群姬并從學焉。

    不二年,中丞卒,戴夫婦遂流落,轉輾至浙,往來大姓家,雖略行其道,要非複曩時之尊重。

    每當酒闌燈灺,縷述舊情,未始不淚涔涔也。

    餘聞而感焉,為賦《金縷曲》二阕雲:“雙泛珠江橹。

    盡風流,泰娘身樣,瑩娘眉妩。

    生小自娴文君技,花底秋桐慣撫。

    總羞學、尋常菊部。

    一曲水雲潇湘調,竟公然轉入臨淮府。

    鹣比翼,鳳鸾伍。

    鼕鼕夜靜軍門鼓。

    好良宵,闌幹月轉,花陰亭午。

    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钗楚楚。

    齊俯首、邯鄲學步。

    绛帳高談勾挑法,把霓裳譜作鴛鴦譜。

    飄泊恨,不須訴。

    ”“刬地鵑啼血。

    怪無端,房中曲奏,鼓宮宮絕。

    華屋俄成山丘感,化去朱門劍舃。

    有多少、花啼柳泣。

    何況堂前雙飛燕,更誰容重向雕梁歇。

    飛絮影,化萍葉。

    漂流卻向明湖側。

    恁匆匆,宮移羽換,珠狼翠藉。

    舊日鞋尖三千拜,今日鹑衣百結,回首望、侯門天隔。

    大有水雲捶琴意,莽江山重話梁園雪。

    春夢事,感而述。

    ”嗟乎!始則王侯笑傲,繼則賓客飄零,比比是也,獨一琴娘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