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二年
關燈
小
中
大
與孝威(讀《小學》,領悟事父母、事君、事兄長之道)
字谕a霖兒b知之:
閱爾所寫請安帖子,字畫③尚好,心中歡喜。
爾近來讀《小學》④否?《小學》一書,是聖賢⑤教人作人的樣子。
爾讀一句,須要曉得一句的解;曉得解,就要照着做。
古人說:事父母,事君上,⑥事兄長,待昆弟⑦、朋友、夫婦之道,以及灑掃、應對、進退、吃飯、穿衣,均有現成的好榜樣。
口裡讀着者一句,心裡就想着者一句,又看自己能照者樣做否。
能如古人,就是好人;不能,就不好,就要改,方是會讀書,将來可成就一個好子弟。
者就是爾能聽我教,就是爾的孝。
今譯 我最近讀到你問安的書信,字寫得還不錯,心中感到高興。
你近來是否讀了《小學》這本書呢?《小學》這本書,是先賢所寫的教導後人為人處世的一部典籍。
你每讀一句,就要弄明白其中的含義;懂得含義之後,就應該學着做到。
古人說:供奉父母,服侍君王,侍奉兄長,對待兄弟、朋友、夫妻的行為規範,以及如何打掃庭院、如何接人待物,甚至吃飯和穿衣這樣的小事情,應該注意哪些禮儀,都能找到現成的好榜樣。
所以呢,你口裡念着這一句,心裡便要想着這一句,想想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否照這樣子去做。
如果能像古人說的那樣做,就是一個好子弟;如果不能,就不是好子弟,便要嚴格要求自己,彌補不足,這樣才是會讀書,将來才能做一個好子弟。
現在,你能聽從我的訓誨,就是你孝順父母的表現。
簡注 ①谕:告訴。
②霖兒:即左宗棠長子孝威。
其出生時,左宗棠夢見雷電繞身、大雨如注,故取小名“霖兒”。
③字畫:寫字的筆畫。
④《小學》:舊題朱熹撰,實為朱熹與其弟子劉清之合編。
全書共六卷,分内外篇。
内篇四卷,分《立教》《明倫》《敬身》《稽古》四部分。
《立教》主要講教育的重要和方法;《明倫》主要講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别、長幼之序、朋友之交;《敬身》主要講恭敬修養功夫;《稽古》輯錄了曆代思想家的行為表現,作為《敬身》的證明。
外篇二卷,分為《嘉言》《善行》,分别輯錄了漢至宋代思想家的言論和行為表現,作為《立教》《明倫》《敬身》的補充和說明。
⑤聖賢:在儒學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為聖人、賢人、君子、士人、庸人。
聖賢即是聖人與賢人的合稱,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⑥事父母,事君上:出自《論語·學而》:“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事,侍奉、供奉、服侍。
⑦昆弟:兄弟。
昆,哥哥。
實踐要點 這是左宗棠寫給六歲長子孝威的家書。
在信中,他開篇便關切地詢問,孝威近來有沒有讀《小學》一書,有沒有将聖賢的言行作為自己的榜樣。
“聖賢千言萬語,教人且從近處做去。
”左宗棠愛子心切,更懂得兒童教育宜早不宜遲,且要落實在穿衣吃飯這樣的眼前事上,落在
爾近來讀《小學》④否?《小學》一書,是聖賢⑤教人作人的樣子。
爾讀一句,須要曉得一句的解;曉得解,就要照着做。
古人說:事父母,事君上,⑥事兄長,待昆弟⑦、朋友、夫婦之道,以及灑掃、應對、進退、吃飯、穿衣,均有現成的好榜樣。
口裡讀着者一句,心裡就想着者一句,又看自己能照者樣做否。
能如古人,就是好人;不能,就不好,就要改,方是會讀書,将來可成就一個好子弟。
者就是爾能聽我教,就是爾的孝。
今譯 我最近讀到你問安的書信,字寫得還不錯,心中感到高興。
你近來是否讀了《小學》這本書呢?《小學》這本書,是先賢所寫的教導後人為人處世的一部典籍。
你每讀一句,就要弄明白其中的含義;懂得含義之後,就應該學着做到。
古人說:供奉父母,服侍君王,侍奉兄長,對待兄弟、朋友、夫妻的行為規範,以及如何打掃庭院、如何接人待物,甚至吃飯和穿衣這樣的小事情,應該注意哪些禮儀,都能找到現成的好榜樣。
所以呢,你口裡念着這一句,心裡便要想着這一句,想想自己的言行舉止能否照這樣子去做。
如果能像古人說的那樣做,就是一個好子弟;如果不能,就不是好子弟,便要嚴格要求自己,彌補不足,這樣才是會讀書,将來才能做一個好子弟。
現在,你能聽從我的訓誨,就是你孝順父母的表現。
簡注 ①谕:告訴。
②霖兒:即左宗棠長子孝威。
其出生時,左宗棠夢見雷電繞身、大雨如注,故取小名“霖兒”。
③字畫:寫字的筆畫。
④《小學》:舊題朱熹撰,實為朱熹與其弟子劉清之合編。
全書共六卷,分内外篇。
内篇四卷,分《立教》《明倫》《敬身》《稽古》四部分。
《立教》主要講教育的重要和方法;《明倫》主要講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别、長幼之序、朋友之交;《敬身》主要講恭敬修養功夫;《稽古》輯錄了曆代思想家的行為表現,作為《敬身》的證明。
外篇二卷,分為《嘉言》《善行》,分别輯錄了漢至宋代思想家的言論和行為表現,作為《立教》《明倫》《敬身》的補充和說明。
⑤聖賢:在儒學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為聖人、賢人、君子、士人、庸人。
聖賢即是聖人與賢人的合稱,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⑥事父母,事君上:出自《論語·學而》:“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事,侍奉、供奉、服侍。
⑦昆弟:兄弟。
昆,哥哥。
實踐要點 這是左宗棠寫給六歲長子孝威的家書。
在信中,他開篇便關切地詢問,孝威近來有沒有讀《小學》一書,有沒有将聖賢的言行作為自己的榜樣。
“聖賢千言萬語,教人且從近處做去。
”左宗棠愛子心切,更懂得兒童教育宜早不宜遲,且要落實在穿衣吃飯這樣的眼前事上,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