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來了

關燈
禮老、許靜老奔走關說,真相大白,繼續經營。

    中孚銀行經理孫錫三在南京假周贻春府上,潔治杯酌,以酬二老之勞。

    有一道菜盤饤墨黑,嘗其味四圍配有發菜、烏參、羊肚菌,中有四隻翳黧黑、其大如拳的菜頭,腴潤柔滑,始終辨不出是什麼東西來。

    後經錫三兄說出這就是世所豔稱的猴頭菌,是當年壽州相國(孫家鼐)在世時,人家饋送的,一直用綿紙密封放在瓷壇裡四面用石灰塊塞嚴,所以經過幾十年既沒蟲蛀,也未黴變。

    所幸用溫水一發,就回軟膨脹。

    大家得嘗異味,都非常高興,比起生啖猴腦恐怕要心安理得,适口充腸多了。

     友人李雲伯,生長在貴州,是研究人類學的,他對于西南雲貴川粵苗瑤彜壯的風土習俗知道得極為清楚。

    有一年他到連山八排瑤聚居的地區調查山産情形,他随身攜帶一個準備吸煙用的新式打火機,燃煙時被排瑤的頭目看見,認為是神物,随時來火,方便之極,把玩之下,不忍釋手。

    他們排瑤取火本極困難,就把那個打火機送給那頭目了。

    哪知當晚頭目用舞火晚餐招待,在筵前燃起一塊熊熊烈火,青年男女,圍着火焰輕歌曼舞,族人吹笙羯鼓助興。

    宴客主菜是像牛肉幹的一大盤東西,放在正中,吃到嘴裡肉頗腴嫩,幽椒配鹽,氣味芳烈。

    主人随吃随把肉塊擲向火堆,大家争相攫食,雲伯食之而甘,飯後方知所吃叫“猕猴鲊”,是排瑤族歡迎貴賓的珍食了。

     這種猴動物學稱之為猕猴,當地土人叫它沐猴,赤紅臉、臀疣突出,川廣山中都有出産。

    因為它性暴易怒,無法馴服給人執役,所以排瑤族捕獲這種猕猴,就拿來做“猕猴鲊”。

    這是他第一次吃猴子肉,事後想起來,胃裡還有點翻翻地不太舒服呢! 筆者旅居鲲南多年,又不時跟鄉民打交道,才知道台南縣六腳鄉與柳營間的王爺、大丘、山仔腳、尖山埤、匏仔園一帶山地都産土猴,每年中秋之前,是土猴盛産時期。

    有些嘴饞的朋友,這個時候到六腳鄉一帶賣山産的小酒館,沽飲幾杯,碰巧了就能清炒紅燒一快朵頤了。

    據說吃猴兒肉喝啤酒别有風味,筆者雖然素有好啖之名,可是對于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獸肉來大嚼一頓,總覺得心中怛兮,食難甘味呢! 前兩天有位朋友從羅東來,告訴筆者說前月九号下午他的鄉友簡君騎着摩托車從東澳返羅東,在南澳鄉蘇花公路上,發現罕見的奇景,有近百隻大小野猴,成群結隊在路旁踉跄跳蕩,有的糾纏打鬥,有的在樹上摘果亂抛。

    簡君一時好奇心起,想不到群猴野性難馴,于是停車熄火,跨下摩托車打算看個究竟,同時在地上撿了一塊石子,向猴群擲去。

    哪曉得石子一擲,路旁小猴吱吱亂叫狂奔而逃,樹上猢狲分枝拂葉,縱竄潛蹤。

    簡君正覺好玩得意,不料有二十多隻老猴,悍目嘶吼,蛇進而前,大有跟他拼鬥之勢,吓得他戰懾失色,舉足而奔。

    他這一跑,群猴高聲噭噪,窮追不舍,有些狡黠的老猴,居然猱升樹杪,居高臨下攀枝投石,讓簡君上下勢難兼顧。

    正在危急慌惑千鈞一發之際,忽然馳來一輛載運砂石的大卡車,卡車司機一面開車猛沖猴群,一面狂揿喇叭以壯聲勢,群猴知力不敵,才相将呼嘯四逸。

    簡君此刻已吓得手足癱瘓,不能舉步,幸賴卡車上人,将人連車帶回羅東,再也不敢在蘇花公路南澳地段獨自馳車了。

     據羅東老一輩人說:“在乙未、丁未兩年初冬,蘇花公路都發現過猴群。

    ”大概是猴年将到,它們特地出來顯顯威風的吧! 一九八〇年歲次庚申,“中央印制廠”所印月曆首頁印的是郎世甯畫的楓葉白猴,此畫違别多年,今又重晤,令我想起了這幅畫的一樁小故事。

    内廷舊例,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首先晾經,事先由内務府開列本年拟晾經卷清單、字畫清單,一并呈奉禦覽核定,指派晾經大員就在麗景軒或盛福宮晾經曬字畫了。

    每次晾經十部到二十部,看經卷部頭而定,字畫則規定為五十件。

    迄至民初,仍循舊例辦理。

    某年所曬字畫裡就有這幅郎世甯所繪楓葉白猿,當時指派晾字畫大臣中,有一位看中了這幅工筆畫,請求賞賜,幸虧内務府大臣耆壽民解圍說,猿猴同種,此幀早經列為十二應真寶笈,未便抽出賞人,才獲庋存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