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票、走票、龍票

關燈
早年的票友,都隸屬一家票房,一方面愛好京劇的朋友們,聚在一塊兒可以互相切磋,二來票房可以多請幾位教師,生旦淨末醜,各種把子,文武場面,想學哪一行哪一樣都有人教,不但省事而且經濟。至于您打算精益求精,用點私工,那就另說另講啦!

    有人說,舉凡票友唱戲,總得大把大把地揚鈔票,所以叫玩票。要知當年票友彩爨還沒發行鈔票,當然此票非現在的鈔票了。票友粉墨登台爨演京劇,名為走票,是其來有自的。最初票友登台彩唱全憑自己興趣,如本家兒喜慶壽筵,不但自備車馬,茶水不擾,如果跟本家兒有點淵源,還得賠上一個份子。至于有人把票友形容成神仙(來時神氣活靈活現,唱旦的技壓梅尚程荀,唱生的藝高餘言譚馬)、老虎(一開酒席,坐上桌後風卷殘雲,如同老虎)、狗(等到登台之後荒腔走闆不搭調,舉手投足,都是笑語,卸裝就溜,有如喪家之狗),那都是刻薄嘴過甚其詞。事實上,沒有那樣不堪的票友。

    北方票友通常叫走票,南方叫票戲,很少有人說玩票的。當年侯寶林有相聲裡問對方是幹什麼的,對方回答是票友,再反問他貴行業,他說是玩票的,其中隐然含有占便宜的成分。所以老一輩的人都說是走票,很少有人說玩票的,就是怕人誤會占别人便宜。

    談到龍票,齊如山先生說是内務府核準成立票房發給的執照,蓋有正式大印,紙上印有龍紋,因此大家叫它龍票。龍票是發給團體而非個人的。清代自康熙以迄乾隆承平日久,八旗子弟士飽馬肥,如果整天遊遊蕩蕩,難免志氣消沉,趨向于不良嗜好。于是有些巨室豪族,極力提倡組織票房,讓子弟們有點正當娛樂。想有一條好嗓筒,必須天天早起吊嗓子,禁忌煙酒,少近女色,不吃辛辣生冷,上台之後,才能有個樣兒。所以八旗世家都不反對自己子弟進票房,就是這個道理。

    凡是經官奉準領有龍票的票房,出外走票清音桌上,左右邊可以陳列一對朱黻鹢首的錦幡,裝響器的圓籠也要加上藻繪複雜票房的堂号。當年麻花胡同繼家、松柏庵金家,都是曆史悠久名票輩出的票房。月牙胡同铨燕平的票房,資金、組織、人頭整齊、排戲認真都在繼、金兩處之上,可就是拿不到龍票。因為铨大爺尊人奎樂器(俊)正是内務府大臣,如果先給自己兒子票房批準龍票,恐怕别人說閑話。後來成立的正乙祠票房、春陽友會、春雪聯吟幾處大票房,受了月牙胡同票房的影響,都沒能領到龍票。至于茶樓酒肆收茶錢的清音桌兒,營業登記上屬于清唱,不算票房,當然跟龍票更扯不上邊兒啦。

    故友孫道南,對于京劇的文件,收藏極富,他從大陸來台帶有一張道光年間内務府批給暢音軒票房的龍票。可惜孫兄英年早逝,那張龍票恐怕也去向不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