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塵萦繞山河肉
關燈
小
中
大
,竈上掌勺的朱榮貴是他們高樹老鄉,手藝不錯,所以就在他家進餐。
楊鄉長先要了一盤仔姜炒山河肉,加上豆豉、蒜頭、辣椒、九層塔大火爆炒下酒。
這個炒山河肉,吃到嘴裡,肉嫩且活,比山珍裡的竹雞、野兔還柔嫩腴美,頃刻而盡。
于是再來一盤加沙茶清炒,我們二人都能飲上兩杯,和以椒芷,沃以陳醪,又是吃得盤底見青天。
我問楊鄉長吃了半天,非雞非兔,究竟是什麼獸肉如此鮮嫩。
他始終笑而不答,等到酒足飯飽,老朱過來寒暄敬煙,他直言無隐地說:“山河肉就是老鼠肉,叫起來比較雅馴一點。
台灣老鼠品類複雜,有十七八種之多,除了‘鬼鼠’、‘鐵爪野鼠’有股氣味不能吃外,其他鼠類均能入馔。
何種老鼠他們一望即知,第一盤是用黃蝶翠谷山鼠炒的,第二盤是六龜鄉山坡地甘蔗田的山鼠。
前者吃地瓜番薯長大,後者是吃青皮甘蔗養肥。
會吃的朋友都指明要吃六龜的山鼠呢!” 我知道剛才所吃的是老鼠肉後,心裡似乎有點兒翻翻的,幸虧我帶得有白豆蔻,趕忙嚼了兩粒,才把惡心止住,恢複正常。
朱榮貴是楊鄉長總角之交,人又風趣健談,于是請教他,怎麼會想到捉山鼠入馔的。
據他說,客家人士吃山鼠的曆史,由來久矣。
遠在康熙中葉,客家人渡海來台,比較好的靠海平原,土壤肥沃地帶,早讓漳泉來人捷足先得。
客家籍人士為了維持生計,隻好人棄我取,在貧瘠土壤,或是山坡丘陵地帶開荒種植。
一些岡陵地帶山峭坡斜,風狂雨驟,水土無法保持,沒法種水稻,隻好種些粗放的番薯山芋來果腹。
偏偏這些都是鼠類最美的糧食,丘陵的土窟山岬都是鼠類的巢穴,家門口有了可口的食糧,自然扶老攜幼出來大打牙祭,連啃帶作踐,結果隻隻老鼠吃得又肥又胖。
可是農民胼手胝足辛苦種的糧食,幾乎被老鼠啃得精光。
粵東原有小寒大寒消滅鼠患過年的習俗,大家在切齒痛恨之餘,于是大舉清田,打算犁庭掃穴,把鼠類徹底清除。
粵東有些鄉區本有吃鼠習慣,這些田鼠又都隻隻肥壯,于是以田鼠入馔成為冬季肉類主要來源,吃不了的鼠肉拿來灌制香腸,風味尤佳。
原本是冬季清田,捕殺山鼠滋養進補是有季節性的,後來有些老饕們遠自台中、台南專程枉駕一嘗異味,那就不論節令四季常新了。
不但中國人吃鼠肉,就是外國也有吃鼠肉的。
旅居在馬耳他的一位趙蔭倜學友,他的父親在瓦萊塔經營珠寶生意,因為他本人學農,就在瓦萊塔市郊經營一個農場,種的一些雜糧豆類,都是老鼠口中美食,附近又沒有足供鼠類果腹的吃食,他每年辛勤收獲,半數都飽了鼠吻。
他一氣之下大舉捕殺,鼠屍遍野。
他雇有一土著長工,偶然把老鼠用火烤來下酒,肉香四溢。
他覺得鼠肉可以利用,于是用鼠肉灌制臘腸,居然大受歡迎,從此做起鼠肉大香腸生意來。
他做的腸子,每段八寸長,圓徑二寸半,跟德國熏腸大小仿佛,因為曬得幹,可以經久不壞。
現在當地肉類是禁止出口的,将來開禁,愛吃山河肉的朋友,可以比較一下是國産好還是外國貨棒呢!
楊鄉長先要了一盤仔姜炒山河肉,加上豆豉、蒜頭、辣椒、九層塔大火爆炒下酒。
這個炒山河肉,吃到嘴裡,肉嫩且活,比山珍裡的竹雞、野兔還柔嫩腴美,頃刻而盡。
于是再來一盤加沙茶清炒,我們二人都能飲上兩杯,和以椒芷,沃以陳醪,又是吃得盤底見青天。
我問楊鄉長吃了半天,非雞非兔,究竟是什麼獸肉如此鮮嫩。
他始終笑而不答,等到酒足飯飽,老朱過來寒暄敬煙,他直言無隐地說:“山河肉就是老鼠肉,叫起來比較雅馴一點。
台灣老鼠品類複雜,有十七八種之多,除了‘鬼鼠’、‘鐵爪野鼠’有股氣味不能吃外,其他鼠類均能入馔。
何種老鼠他們一望即知,第一盤是用黃蝶翠谷山鼠炒的,第二盤是六龜鄉山坡地甘蔗田的山鼠。
前者吃地瓜番薯長大,後者是吃青皮甘蔗養肥。
會吃的朋友都指明要吃六龜的山鼠呢!” 我知道剛才所吃的是老鼠肉後,心裡似乎有點兒翻翻的,幸虧我帶得有白豆蔻,趕忙嚼了兩粒,才把惡心止住,恢複正常。
朱榮貴是楊鄉長總角之交,人又風趣健談,于是請教他,怎麼會想到捉山鼠入馔的。
據他說,客家人士吃山鼠的曆史,由來久矣。
遠在康熙中葉,客家人渡海來台,比較好的靠海平原,土壤肥沃地帶,早讓漳泉來人捷足先得。
客家籍人士為了維持生計,隻好人棄我取,在貧瘠土壤,或是山坡丘陵地帶開荒種植。
一些岡陵地帶山峭坡斜,風狂雨驟,水土無法保持,沒法種水稻,隻好種些粗放的番薯山芋來果腹。
偏偏這些都是鼠類最美的糧食,丘陵的土窟山岬都是鼠類的巢穴,家門口有了可口的食糧,自然扶老攜幼出來大打牙祭,連啃帶作踐,結果隻隻老鼠吃得又肥又胖。
可是農民胼手胝足辛苦種的糧食,幾乎被老鼠啃得精光。
粵東原有小寒大寒消滅鼠患過年的習俗,大家在切齒痛恨之餘,于是大舉清田,打算犁庭掃穴,把鼠類徹底清除。
粵東有些鄉區本有吃鼠習慣,這些田鼠又都隻隻肥壯,于是以田鼠入馔成為冬季肉類主要來源,吃不了的鼠肉拿來灌制香腸,風味尤佳。
原本是冬季清田,捕殺山鼠滋養進補是有季節性的,後來有些老饕們遠自台中、台南專程枉駕一嘗異味,那就不論節令四季常新了。
不但中國人吃鼠肉,就是外國也有吃鼠肉的。
旅居在馬耳他的一位趙蔭倜學友,他的父親在瓦萊塔經營珠寶生意,因為他本人學農,就在瓦萊塔市郊經營一個農場,種的一些雜糧豆類,都是老鼠口中美食,附近又沒有足供鼠類果腹的吃食,他每年辛勤收獲,半數都飽了鼠吻。
他一氣之下大舉捕殺,鼠屍遍野。
他雇有一土著長工,偶然把老鼠用火烤來下酒,肉香四溢。
他覺得鼠肉可以利用,于是用鼠肉灌制臘腸,居然大受歡迎,從此做起鼠肉大香腸生意來。
他做的腸子,每段八寸長,圓徑二寸半,跟德國熏腸大小仿佛,因為曬得幹,可以經久不壞。
現在當地肉類是禁止出口的,将來開禁,愛吃山河肉的朋友,可以比較一下是國産好還是外國貨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