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目[1]

關燈
原始第一

    曆史第二

    讀本第三

    馀記第四

    餘讀官私藏書之錄,而籀其所以論版本者,觀于會通,發凡起例,得篇如右。繕寫定,因為其序論曰:

    於戲,版本之學,所從來舊矣!蓋遠起自西漢,大用在雠校。劉向《别錄》:“雠校,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缪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故曰雠也。”(見《文選·魏都賦》雠校篆籀李善注引《風俗通》)及其雠校中秘,有所謂中書,有所謂外書,有所謂太常書,有所謂太史書,有所謂臣向書,臣某書,廣搜衆本,雠正一書,然則雠校所資,必辨版本。至宋嶽珂刊《九經三傳》,稱以家塾所藏唐石刻本,晉天福銅版本,京師大字舊本,紹興初監本,監中見行本,蜀大字舊本,蜀學重刊大字本,中字本,又中字有句讀附音本,潭州舊本,撫州舊本,建大字本,俞韶卿家本,又中字凡四本,婺州舊本,并興國于氏、建餘仁仲,凡二十本。又以越中舊本注疏,建本有音釋注疏,蜀注疏,合二十三本,專屬本經名士反複參訂。而于是事雠校者言版本。方是時,吾錫尤文簡公著錄所藏,為《遂初堂書目》,特開一書兼載數本之例。而于是治目錄者言版本。既以附庸,蔚為大國,寖昌寖熾,逮于遜清,版本之學,乃以名家,而吾蘇為獨盛。自常熟毛晉子晉、錢曾遵王開其前茅,有蘇州黃丕烈荛圃、顧廣圻千裡為之缵緒。其後錢唐之丁丙松生、歸安之陸心源存齋、獨山之莫友芝子偲,又其後長洲之葉昌熾鞠裳、江陰之缪荃孫筱珊、長沙之葉德輝奂彬,版崇宋元,學擅雠校,炳炳琅琅,鹹有述造,亡慮皆衍黃丕烈之緒者也。毛、錢所記,豈無罕異,而徑途粗辟,闡揚未弘。恢張絕業,莫如黃氏。而顧千裡實為丞弼,古鈔舊椠,賞奇析疑,默識神解,不同尋常;沾溉後生,以诩奇秘。其尤甚者,乃至如陸心源之為《儀顧堂題跋》,蓋掩黃丕烈之《讀未見書齋讀書錄》以為己有(見錢唐汪康年穰卿《雅言集》),公然盜襲,曾不恥愧。而博籀誦諸家,删次其要,參互鈎稽,積久成帙,董而理之,以著為篇。惟是神識尤資目驗,一見逾于百聞。千元皕宋,其有可征,則以國立南京、北平兩圖書館所藏為據;而古籍景,則多取材于涵芬樓。按圖索骥,求之可得;景響之談,勿為迷罔。修辭立誠,庶幾君子。世有覽者,幸垂鑒焉。

    中華人民造國之十九年五月二日無錫錢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