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辭類篹》解題及其讀法
關燈
小
中
大
永叔《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王介甫《曾公夫人萬年太君王氏墓志銘》、王介甫《仙居縣太君魏氏墓志銘》、歸熙甫《魏節婦傳》、歸熙甫《王烈婦傳》、歸熙甫《魏節婦傳》、歸熙甫《先妣事略》、方靈臯《二貞婦傳》、方靈臯《書孝婦魏氏詩後》、朱梅崖《黃貞女傳》、彭尺木《曾孝女傳》、姚姬傳《張貞女傳》、姚姬傳《記蕭山汪氏兩節婦事》、姚姬傳《旌表貞節大姊六十壽序》、吳殿麟《王節母傳》、張臯文《先妣事略》、姚石甫《來孝女傳》、鄧湘臯《黃虎癡繼室陳氏墓志銘》、梅伯言《鮑母謝孺人家傳》、梅伯言《朱孺人墓志銘》、梅伯言《倪孺人墓志銘》、梅伯言《書楊氏婢》、曾滌生《歐陽氏姑婦節孝家傳》、陳岱雲《妻易安人墓志銘》、曾滌生《丁烈婦墓表》(以上倫理婦女觀念)
(以上儒家之人生哲學)
曾子固《宜黃縣學記》、曾子固《筠州縣學記》、王介甫《慈溪縣學記》、曾滌生《江甯府學記》、曾滌生《送呂介存南遊序》(以上論古代教學之法)、梅伯言《書〈後漢書〉後》、梅伯言《書複社人姓氏後》(以上論教學之敝)、韓退之《進學解》、曾子固《墨池記》、吳子序《城南書舍圖序》(以上論自學之法)
(以上儒家之教學法)
韓退之《處州孔子廟碑》、歐陽永叔《襄州穀城縣夫子廟碑記》、蘇子由《東軒記》(論顔子之樂)、曾子固《徐孺子祠堂記》、韓退之《施先生墓志銘》、歐陽永叔《胡先生墓表》、歐陽永叔《徂徕石先生墓志銘》、歐陽永叔《孫明複先生墓志銘》、歐陽永叔《連處士墓表》、王介甫《王深甫墓志銘》、姚姬傳《朱竹君先生傳》、羅台山《鄧先生墓表》、張臯文《祭金先生文》、恽子居《張臯文墓志銘》、鄧湘臯《例授修職郎歲貢生候選訓導鄒君墓志銘》、梅伯言《戶部郎中湯君墓志銘》、梅伯言《國子監學正劉君墓表》、曾滌生《羅忠節公神道碑銘》、曾滌生《仁和邵君墓志銘》、曾滌生《唐确慎公墓志銘》、曾滌生《苗先麓墓志銘》、曾滌生《翰林院侍讀學士丁君墓志銘》、曾滌生《翰林院庶吉士遵義府學教授莫君墓表》、曾滌生《鄧湘臯先生墓表》、曾滌生《祭湯海秋文》
(以上儒家之學者人格)
(丁)墨家文學
柳子厚《辨〈晏子春秋〉》、管異之《讀〈晏子春秋〉》
(戊)法家文學
蘇子瞻《韓非論》(排道、法)、李斯《論督責書》、蘇子瞻《論始皇扶蘇》(論秦法治之敝)、蕭長倩《入粟贖罪議》
(己)兵家文學
姚姬傳《讀〈司馬法〉〈六韬〉》、姚姬傳《讀〈孫子〉》、蘇明允《孫武》
(以上兵家考論)
晁錯《言兵事書》、晁錯《論守邊備塞書》、晁錯《論募民徙塞下書》、趙翁孫《屯田奏》、蘇明允《論項籍》、蘇明允《論禦将》、蘇子瞻《練軍實》、蘇子瞻《論勇敢》、蘇子瞻《論戰守》、蘇子瞻《策斷中》、《策斷下》
(以上兵家權謀論)
(庚)農家文學
晁錯《論貴粟疏》、賈生《論積貯疏》
(以上古農家言)
賈讓《治河議》、曾子固《襄州宜城縣長渠記》、曾子固《序越州鑒湖圖》
(以上水利)
韓退之《潮州祭神文》、曾子固《越州趙公救災記》
(以上荒政)
柳子厚《種樹郭橐駝傳》、歸熙甫《歸府君墓志銘》、歸熙甫《守耕說》、曾滌生《大界墓表》
(以上農家生活)
(辛)縱橫家文學
柳子厚《辨〈鬼谷子〉》、劉子政《戰國策序》、曾子固《戰國策目錄序》
(以上縱橫家考論)
蘇季子《說燕文侯》、蘇季子《說趙肅侯》、蘇季子《說韓昭侯》、蘇季子《說魏襄王》、蘇季子《說齊宣王》、蘇季子《說齊闵王》、蘇代《約燕昭王》(以上言縱)、範雎《說秦昭王》、張儀《說魏哀王》、張儀《說楚懷王》、張儀《說韓襄王》、黃歇《說秦昭王》(以上言橫)
(以上縱橫之策)
此文之涉于諸子九流者也。
其涉于小學者則有: 曾滌生《鈔朱子小學書後》、曾滌生《複李眉生書》(論古文家用字之法)、曾滌生《與朱仲我書》(論轉注) 其涉于經說者則有: 劉子駿《移讓太常博士書》(西漢今古文之争)、蘇明允《易論》、張臯文《丁小疋鄭氏易注後序》、姚姬傳《複休甯程南書》(論易之圖書。
以上易)、蘇明允《書論》、王介甫《書義序》、姚姬傳《辨〈逸周書〉》(以上書)、蘇明允《詩論》、王介甫《詩義序》、梅伯言《書毛鄭異同考》(以上詩)、王介甫《周禮義序》、姚南青《複某公書》(論周禮非劉歆僞竄)、韓退之《讀儀禮》、曾滌生《書儀禮釋官後》、劉子駿《毀廟議》、韓退之《禮袷議》、蘇子瞻《圜丘合祭六議劄子》、姚姬傳《複孔約論禘祭書》、韓退之《改葬服議》、吳殿麟《答金理函書》(論殇服)、曾滌生《複劉霞仙中丞書》、曾滌生《孫芝房侍講刍論序》(以上論禮)、蘇明允《樂論》、歸熙甫《二石說》(以上論樂)、司馬子長《十二諸侯年表序》(序《春秋左傳》傳授之源流)、姚姬傳《左傳補注序》、管異之《讀三傳》、龍翰臣《春秋王不稱天辨》、龍翰臣《君氏卒》、龍翰臣《及晉處父盟》、龍翰臣《逆婦姜于齊》、龍翰臣《君弑賊不讨不書葬》、龍翰臣《論外臣書歸書入例》(以上論《春秋》)、柳子厚《〈論語〉辨》、曾滌生《〈孟子〉要略序跋》(以上論《論》、《孟》) 其涉于論史者則有: 姚姬傳《書〈貨殖傳〉後》、恽子居《讀〈貨殖列傳〉》、恽子居《讀〈張耳陳餘列傳〉》、毛生甫《練伯穎〈後漢書公卿表〉序》、梅伯言《十經齋文表序》(論《後漢書》儒林、文苑分傳)、恽子居《書〈三國志〉後》、魯通甫《正統論》、周星叔《書蘇文忠〈正統論〉後》、周星叔《再書〈正統論〉後》、蘇明允《族譜後錄》、曾滌生《〈衡陽彭氏譜〉序》(以上論史例、史意,附族譜)、恽子居《三代因革論》、蘇明允《申法》、蘇明允《田制》、蘇子由《元祜會計錄序》、蘇子由《會計錄民賦序》(以上曆代經制因革)、韓退之《對禹問》、蘇子由《商論》、柳子厚《封建論》、蘇子瞻《論周平王》、司馬子長《六國表序》、蘇明允《論六國》、蘇子由《六國論》、周星叔《趙孝成王論》、蘇子瞻《戰國任俠》、賈生《過秦論》、蘇子瞻《始皇論》、魯通甫《秦論》、嚴安言《世務書》(論周秦之得失)、司馬子長《秦楚之際月表序》、恽子居《西楚都彭城論》、蘇子由《漢文帝論》、賈生《陳政事疏》、賈生《論封建子弟疏》、司馬子長《漢興以來諸侯年序表》、司馬子長《高祖功臣侯年表序》、班孟堅《漢諸侯王表序》、東方曼倩《答客難》(論士處勢之異古今)、蘇子由《三國論》、周星叔《書蘇文定〈隋論〉後》、蘇子由《唐論》、歐陽永叔《五代職方考序》、王介甫《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蘇子瞻《上皇帝書》(以上論曆代事勢推遷) 其涉于論文者,則有: 姚姬傳《複魯絜非書》(論文之陰陽)、曾滌生《送周荇農南歸序》(論文之奇偶)、梅伯言《書〈管異之文集〉後》(論文之骈散)、曾滌生《〈湖南文徵〉序》(論文有情、理之分)、曾滌生《〈經史百家簡編〉序》(論章句、校雠、評點三學。
以上通論)、韓退之《答李翊書》、韓退之《答劉正夫書》、韓退之《答尉遲生書》、韓退之《與馮宿論文書》、蘇明允《仲兄文甫說》、朱梅崖《又答李磻玉書》、梅伯言《〈舒伯魯集〉序》、梅伯言《答朱丹木書》、梅伯言《答吳子序書》、管異之《〈方植之文集〉序》、曾滌生《複陳右銘太守書》(以上論學古文之法)、韓退之《南陽樊紹述墓志銘》、韓退之《貞曜先生墓志銘》、李習之《祭韓侍郎文》、歐陽永叔《梅聖俞墓志銘》、蘇明允《上歐陽内韓書》、蘇子瞻《祭歐陽文忠公文》、王介甫《祭歐陽文忠公文》(以上論唐宋文學家)、曾滌生《書〈歸震川文集〉後》、吳南屏《〈歸震川文别鈔〉序》、吳南屏《記鈔本震川文後》、姚鼐《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王梅生《祭海峰先生文》、陸祁孫《〈七家文鈔〉序》、曾滌生《〈歐陽文集〉序》、吳南屏《與篠岑論文派書》、曾滌生《複吳南屏書》、邵位西《贈陳藝叔序》(以上論桐城文) 由吾之法,可知姚、王篹輯之文,亦未必無當于學也,“文以載道”,古人自是如此。
而今之學者,又或诟病;欺逝者之不作,肆筆舌以自豪?何稗文章,徒長澆薄!嗚呼!餘欲無言! 餘蚤承家學,服誦《蕭選》,導以韓、柳,自以為壯彩烈詞,風骨無慚于古;而揆之桐城義法,則或少乖!然性情之所偏至,不為意也!獨于姚氏此篹,雖病其規模少隘,然竊以為有典有則,總集之類此者鮮!鑽研不厭;而不欲輕附時賢,作應聲之罵。
昔孔文舉論盛孝章雲:“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
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歎。
”吾于姚氏亦雲!
其涉于小學者則有: 曾滌生《鈔朱子小學書後》、曾滌生《複李眉生書》(論古文家用字之法)、曾滌生《與朱仲我書》(論轉注) 其涉于經說者則有: 劉子駿《移讓太常博士書》(西漢今古文之争)、蘇明允《易論》、張臯文《丁小疋鄭氏易注後序》、姚姬傳《複休甯程南書》(論易之圖書。
以上易)、蘇明允《書論》、王介甫《書義序》、姚姬傳《辨〈逸周書〉》(以上書)、蘇明允《詩論》、王介甫《詩義序》、梅伯言《書毛鄭異同考》(以上詩)、王介甫《周禮義序》、姚南青《複某公書》(論周禮非劉歆僞竄)、韓退之《讀儀禮》、曾滌生《書儀禮釋官後》、劉子駿《毀廟議》、韓退之《禮袷議》、蘇子瞻《圜丘合祭六議劄子》、姚姬傳《複孔約論禘祭書》、韓退之《改葬服議》、吳殿麟《答金理函書》(論殇服)、曾滌生《複劉霞仙中丞書》、曾滌生《孫芝房侍講刍論序》(以上論禮)、蘇明允《樂論》、歸熙甫《二石說》(以上論樂)、司馬子長《十二諸侯年表序》(序《春秋左傳》傳授之源流)、姚姬傳《左傳補注序》、管異之《讀三傳》、龍翰臣《春秋王不稱天辨》、龍翰臣《君氏卒》、龍翰臣《及晉處父盟》、龍翰臣《逆婦姜于齊》、龍翰臣《君弑賊不讨不書葬》、龍翰臣《論外臣書歸書入例》(以上論《春秋》)、柳子厚《〈論語〉辨》、曾滌生《〈孟子〉要略序跋》(以上論《論》、《孟》) 其涉于論史者則有: 姚姬傳《書〈貨殖傳〉後》、恽子居《讀〈貨殖列傳〉》、恽子居《讀〈張耳陳餘列傳〉》、毛生甫《練伯穎〈後漢書公卿表〉序》、梅伯言《十經齋文表序》(論《後漢書》儒林、文苑分傳)、恽子居《書〈三國志〉後》、魯通甫《正統論》、周星叔《書蘇文忠〈正統論〉後》、周星叔《再書〈正統論〉後》、蘇明允《族譜後錄》、曾滌生《〈衡陽彭氏譜〉序》(以上論史例、史意,附族譜)、恽子居《三代因革論》、蘇明允《申法》、蘇明允《田制》、蘇子由《元祜會計錄序》、蘇子由《會計錄民賦序》(以上曆代經制因革)、韓退之《對禹問》、蘇子由《商論》、柳子厚《封建論》、蘇子瞻《論周平王》、司馬子長《六國表序》、蘇明允《論六國》、蘇子由《六國論》、周星叔《趙孝成王論》、蘇子瞻《戰國任俠》、賈生《過秦論》、蘇子瞻《始皇論》、魯通甫《秦論》、嚴安言《世務書》(論周秦之得失)、司馬子長《秦楚之際月表序》、恽子居《西楚都彭城論》、蘇子由《漢文帝論》、賈生《陳政事疏》、賈生《論封建子弟疏》、司馬子長《漢興以來諸侯年序表》、司馬子長《高祖功臣侯年表序》、班孟堅《漢諸侯王表序》、東方曼倩《答客難》(論士處勢之異古今)、蘇子由《三國論》、周星叔《書蘇文定〈隋論〉後》、蘇子由《唐論》、歐陽永叔《五代職方考序》、王介甫《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蘇子瞻《上皇帝書》(以上論曆代事勢推遷) 其涉于論文者,則有: 姚姬傳《複魯絜非書》(論文之陰陽)、曾滌生《送周荇農南歸序》(論文之奇偶)、梅伯言《書〈管異之文集〉後》(論文之骈散)、曾滌生《〈湖南文徵〉序》(論文有情、理之分)、曾滌生《〈經史百家簡編〉序》(論章句、校雠、評點三學。
以上通論)、韓退之《答李翊書》、韓退之《答劉正夫書》、韓退之《答尉遲生書》、韓退之《與馮宿論文書》、蘇明允《仲兄文甫說》、朱梅崖《又答李磻玉書》、梅伯言《〈舒伯魯集〉序》、梅伯言《答朱丹木書》、梅伯言《答吳子序書》、管異之《〈方植之文集〉序》、曾滌生《複陳右銘太守書》(以上論學古文之法)、韓退之《南陽樊紹述墓志銘》、韓退之《貞曜先生墓志銘》、李習之《祭韓侍郎文》、歐陽永叔《梅聖俞墓志銘》、蘇明允《上歐陽内韓書》、蘇子瞻《祭歐陽文忠公文》、王介甫《祭歐陽文忠公文》(以上論唐宋文學家)、曾滌生《書〈歸震川文集〉後》、吳南屏《〈歸震川文别鈔〉序》、吳南屏《記鈔本震川文後》、姚鼐《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王梅生《祭海峰先生文》、陸祁孫《〈七家文鈔〉序》、曾滌生《〈歐陽文集〉序》、吳南屏《與篠岑論文派書》、曾滌生《複吳南屏書》、邵位西《贈陳藝叔序》(以上論桐城文) 由吾之法,可知姚、王篹輯之文,亦未必無當于學也,“文以載道”,古人自是如此。
而今之學者,又或诟病;欺逝者之不作,肆筆舌以自豪?何稗文章,徒長澆薄!嗚呼!餘欲無言! 餘蚤承家學,服誦《蕭選》,導以韓、柳,自以為壯彩烈詞,風骨無慚于古;而揆之桐城義法,則或少乖!然性情之所偏至,不為意也!獨于姚氏此篹,雖病其規模少隘,然竊以為有典有則,總集之類此者鮮!鑽研不厭;而不欲輕附時賢,作應聲之罵。
昔孔文舉論盛孝章雲:“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
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歎。
”吾于姚氏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