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底比斯城及其死城

關燈
在古代東方所有遺址中,埃及是最富于偉大的過去與遺物的地方;然而說到埃及的發掘史,卻又是無系統的。

    許多發掘埃及的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或增加國家的财寶而工作着的;他們的目的,是劫取古埃及的寶藏,并不是作系統的研究;許多收藏在歐洲諸大博物院裡的,都可以寫上道:“偷來的東西。

    ”至于真正的發掘,為學問起見的發掘,在十九世紀的初期,卻未之前聞。

    第一大劫盜者,當然是拿破侖;他在1798年至1799年,得到不少埃及寶物,使全世界都注意的暗想道:“原來埃及是寶物遍地的地方。

    ”自此以後,許多的埃及古物收藏家,其所有都是且騙、且奪、且偷的成績,其卑鄙不下于小偷,其強暴不下于海盜。

    因此,他們僅知注意于寶物,注意于著名的雕刻與可欣羨的東西,其中視若不值高價的無價之寶,可供學問界之重要資料者,不知喪失多少! 直到馬烈特氏之時,方是埃及學光明的開始,方是用科學方法發掘的開始;而他的努力,不自私的努力,實創造一所開羅博物院。

    這是世界無比的最偉大的過去曆史的寶藏。

    他是站在強固的為古物而工作的立足點上,不是為寶物,不是為自己,或為他的國家。

    他在古代埃及的研究上,是極有功績的。

     埃及古文化的中心點是底比斯(Theves)。

    底比斯成為埃及的首都,是比較後來的事。

    “古代”(OldKingdom)的都城,是在今日開羅附近;而到古代之末,當第九代第十朝之時,都城漸向南移,約在開羅之南70英裡的痕門秀騰(HemenSuten)地方。

    以後又幾回遷都。

    直到第十八代,底比斯方崛起而為埃及帝國的中心。

    自西元前1580年至西元前1170年[1]或前1167年,底比斯恒為埃及光華的焦點。

    拉美斯第三世(RamsesⅢ)死後,這名城的運命,便一落而不複興。

    第二十一代後,又另有都城。

    自經亞述軍隊的攻陷,底比斯益不可問。

    其後亞曆山大裡亞(Alexandria)城代之而興。

    但在新帝國的全盛時代,底比斯必是古代世界上最光榮的花城。

    一座弘偉的城,由尼羅河畔,直到東山之下,占滿山河間的大平原,王宮建在中央,還有卡納克(Karnak)和盧克索(Luxor)兩大廟聳出地面,雄視一切。

    在西方,河的對岸,是寂寞的死城,也是偉大的廟宇相望于道,而諸王的墓則深藏于地。

    在其南,則有阿門和忒普第三世的西宮。

     在這所大城中,居民的房屋與宮殿,至今已一無遺迹可見。

    他們的宮殿居宅,不是用耐久的材料建造的,這些建築不久便為風雨所侵,化成一堆泥土的荒丘。

    所以底比斯的遺址,不是帝王的宮殿,也不是平民的住宅,乃是埃及人所稱的“永久的居民”,即他們的神廟和他們的死宅。

    今日的底比斯,不是古城,也不是生人之地,乃是廟與墓的城,寂寞的神與鬼的城。

    有的是不朽的諸大神的廟宇和統治一時的諸國王的廟宇,有的是全世界寶藏最富的王墓。

    現在先叙古廟,這些古廟遺址尚散在地面,無須發掘的;其次講到古墓,近五十年來,這些古墓為專門家所發見清理,得到不少研究埃及古代藝術、文化、宗教、曆史的材料。

     講到古廟,第一使人注意的,當然是卡納克廟,因為是底比斯最古的廟,最偉大的廟,是底比斯神廟中最重要的,且是世界上最弘巨的遺址。

    我們直不能形容它有如何的弘大;說它實際上的廟宇有1200英尺長,330英尺闊,至其廟址則有1500英尺長,1500英尺闊,也止能給我們以它的占地闊大的印象;或換一句話說,說它廟宇占地400000方英尺,廟基占地2250000方英尺,則更以數字迷人而已。

    試以他廟比較一下:羅馬(Rome)和米蘭(Milan)的兩個聖彼得寺,巴黎的聖母寺,這世界著名的三大禮拜堂并合起來,方才比得上卡納克的實際的廟殿。

    說到廟基,則更要多取好幾個禮拜堂來加入。

    巴黎的聖母寺止夠放入卡納克廟的一個大廳中,這個大廳還不是最大的。

    卡納克廟在埃及古廟中并不是最古的;它為第十二朝諸王所建,然此古址已經不大可見;今所見的是第十八朝第十九朝的工作,大約不會早于西元前1580年,在埃及算是比較近代的建築。

    第十八朝的興起,卡納克便跟了興起。

    這時,名王疊出,征服各地,劫奪許多寶物歸來。

    卡納克廟漸次增修擴大;巨大無比的石幢石柱等等,至今有一部分尚聳立在那裡,為世界偉觀之一。

    到第十九朝時,卡納克廟的光華弘麗才達到極點。

    在正廟外,尚有别的廟宇及聖池等等,使卡納克不僅成為廟宇,而且成為宗教的城市。

     同在底比斯的東城,别有一所大廟,即盧克索(Luxor)廟是。

    這座廟的弘麗,僅次于卡納克廟一等。

    這所大廟的建成,不似卡納克廟之用屢代的力量,乃全由于兩個名王阿門和忒普第三世與拉美斯第二世的力量。

    阿門和忒普在一所古廟遺址上,重建盧克索廟,其壯麗遠過于前者,足使它暗然無色。

    到阿門和忒普第四世壓迫舊教時,這廟的工程,當然放棄不複顧。

    第十九朝的王,又信仰舊日的底比斯神,于是盧克索廟又加增大。

    盧克索廟有850英尺長,僅次于卡納克廟;